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晓日观>带修前的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证阿罗汉果才是人生第一件大事

  你们也应该要接受佛陀的观点,认识到学佛法、断烦恼、了生脱死证阿罗汉果,才是人生第一件大事。生命时光是最最宝贵的,生命时光犹如河流里的水,流过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不反对你们去取得事业上的成就,但是我更主张你们能抽一部分或者说多部分的生命时光,用在永恒不死这样一条路上。

  要找不死的药,只有佛法里才有

  如果你不学佛法,死后肯定投生。有了生就必有死,如果你学佛法,能够断尽一切烦恼,自己能够掌握得了自己,能够做得了主,种种外境的迷惑都吸引不了你,你死了就不会投生,没有生就没有死。所以寻找不死的药,只有佛法里有。

  远道求法的心愿,是过去世的种子、与生俱来的善根

  你们今天能够远道而来学佛法,而且想学禅定,这都表现了你们的智慧。你们这个智慧觉悟,不可能是学校里的老师给你的,因为现在的老师一般都不懂佛法。也不是你父母给你的,有的父母看你学佛还反对呢。这是你们与生俱来的善根,也是过去世种下的佛法种子,时候一到,种子就要开花。我们佛教是三世因果看问题的。

  晓 日 观 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企业家禅定营在开化文殊院学习禅定(4)

  傅味琴主讲 2006.4.21上午

  众生有苦才想修行,人间有苦,所以修行人间第一

  提要:

  ·众生都有佛性,众生都能成佛,这就是释迦佛悟的道

  ·众生佛性相同,感情不同,因为感情在迷惑中被歪曲了

  ·众生有苦才想修行,人间有苦,所以修行人间第一

  ·越是下堕的众生越是迷茫、越是愚痴,所以三恶道众生修行很困难

  ·愚痴人不珍惜人生时光,不知人身难得

  ·闻佛法比得人身更难,修行人以修行为主

  众生都有佛性,众生都能成佛,这就是释迦佛悟的道

  你们生下来的时候佛性就圆满,佛性就是觉悟,这是一种觉悟的智慧,是一种智慧的觉悟。每个众生佛性都是圆满的,仅仅是表面蒙的尘垢有区别。如果你烦恼重,坏事干得多,你佛性上蒙上的灰尘就特别厚;如果你心地善良,坏事干得少,好事做得多,你佛性上的灰尘就不那么厚。所以释迦佛成佛的第一句话就是:众生皆有佛性。释迦佛悟就是悟这句话。释迦佛第二句话:众生都能成佛。因为有因必有果嘛,有佛性必能成佛。

  众生佛性相同,感情不同,因为感情在迷惑中被歪曲了

  人称为有情,有感情就叫有情。每个众生都有感情,可是表现不同。有的人凭感情做好事,有的人凭感情做坏事。慈悲也是种感情,贪瞋痴也是种感情,感情虽然不同,佛性是相同的。佛性相同感情怎么会不同呢?这是流转生死中,众生的感情在迷惑中歪曲了。虽然歪曲的东西是原来的东西,可是表现出来就不同了。不光是人能成佛,六道的众生都能成佛,可是今天六道众生还在生死流转,因为他们歪曲的感情还没有纠正过来。拿人来说,人是在哪里受苦啊?是在自己的感情里受苦。人的感情怎么会歪曲?因为他的觉悟受了蒙蔽。

  众生有苦才想修行,人间有苦,所以修行人间第一

  其实我们六道都去过,可是我们今天全忘了,我们今天能做人,真好比买彩票中了头奖。如果你从享受的角度来看,天道第一,因为天人的福报比人大。如果你从修行、了生死、成佛的角度来看,人道第一。众生有一个通病,快乐的时候他不大想修行,苦了他才想修行,因为快乐的时候他看不破,苦了他才说我看穿了。天上快乐,人间有苦,所以修行是人间第一。

  越是下堕的众生越是迷茫、越是愚痴,

  所以三恶道众生修行很困难

  那么说起来三恶道更苦,那不是更好修行?它们饭都吃不饱,你叫它怎么修行?而且越是下堕的众生越是迷茫越是愚痴。打个比方,现在佛门里看见一只猪一条鱼,给它放生前,先给它授归依。这我也不反对,可是我有我的想法,这个鱼听得懂吗?猪的特点就是愚蠢。你跟它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猪理也不理你,即使耳朵听到,它两只大耳朵摇啊摇啊,意思就是:“我不要听不要听”。(众笑)所以掉下三恶道,再想学法修行很困难,一是生活环境的逼迫,一是内心的愚蠢。

  愚痴人不珍惜人生时光,不知人身难得

  所以我们今天能获得人身,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六道里也不知道要转多少世,才获得一世人身,所以人身难得。既然如此难得,如果再不珍惜人生的时光,你就太愚蠢了。佛经里有个比喻,海面上浮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个小孔孔,一只乌龟想活命,想把头伸到小孔孔里去,那么它靠着木板就不会沉下去了。海这么大,又只有一块木板,海水在动木板也在动,偏偏这只乌龟又是瞎眼的,要钻进去多难啊,我看钻一千次一万次,能钻进去了已经是幸运的了。这是比喻获得人身的难。

  闻佛法比得人身更难,修行人以修行为主

  要听到佛法比得到人身更难。如果你得到人身却听不到佛法,你生命的时光全属于浪费。你用生命时光赚了一大堆的钱,吃不光用不光,死了也带不走,那岂不是浪费?外国企业家他是以享受为主,中国的企业家是以赚钱为主。我在报上看到,外国的企业家事业成就了,他就不干了,把厂交给别人,只要每个月交给他多少钱就可以了。当然喽,我不是主张你们学外国企业家有了点钱就去钓鱼了,我是主张赚够了就来这儿多听听佛法。(众笑)我们修行人是以修行为主嘛,所以今天给你们讲这个话。

  晓 日 观 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企业家禅定营在开化文殊院学习禅定(5)

  傅味琴主讲 2006.4.21上午

  痛苦、迷茫求智慧,她就来到我们这儿

  提要:

  ·有因病学禅定,由禅定对佛法起信心

  ·人生要求高一点,求智慧的人往高处走

  ·痛苦迷茫求智慧,她就来到我们这儿

  ·殊胜因缘来自护法的力量

  ·贪心厌恶心愚痴心都是心的恶业

  ·早晨去经行,心情非常舒畅,这也是享受

  有因病学禅定,由禅定对佛法起信心

  佛讲了四十九年法,归纳起来无非是戒定慧,以戒生定,由定发慧,关键就在定上。戒是为定打基础的,定中开发的智慧才是你真正能了脱生死的智慧。从前我在各个大城市办了十年的禅定班,我这些老一点的学生都是我禅定班里的学生。当时来学禅定的人多数是希望身体好,学学禅定,从前看不好的病也好了。虽然我们佛教不宣传的,可是人跟人之间会传开去,所以那些身体不好的都来学禅定。

  我们有个老同学,深圳人,一直跟在我身边,至少有七八年了吧?他当初怎么有信心的?因为他生了一种肾脏病,看医生吃药都没有什么效果,爬起来都困难,后来到我禅定班来学学禅定,竟然不吃药打针自己就好了。他是从这里产生信心的。

  人生要求高一点,求智慧的人往高处走

  你们不一定为了病而来,你们的要求比较高级,是来学智慧的。我们也学智慧,同样是学智慧,不客气地说,我们修行人要求比你们更高。(众笑)你们学智慧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我们是为了更好地断烦恼,了脱生死。你们是不是把对自己的要求再提高一点?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所以今天给你们讲的第一句就是“思惟人身难得”。

  痛苦迷茫求智慧,她就来到我们这儿

  “今得人身”,今天我们都得到了人身,但是世人迷茫对宝贵的人身不知珍惜。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前两个月我在湖北清凉山佛学苑(注1),有一个居士来小住,她怎么会来的?因为她师父的师父是能海上师,五台山有一个地方叫清凉桥,能海上师的吉祥律寺就在清凉桥。(我往年是在清凉桥学法的)所以她就到清凉桥去礼上师的塔。碰到一个出家人,出家人问她:“你来干什么?”她说“我是来求智慧的。”“你爬楼梯跑到这儿来干什么?你家住在几楼?”她说“在六楼。”“你就在家里爬爬得了,跑到五台山来爬楼梯干什么?”(众笑)她说“我在家里很痛苦,很迷茫。”他就拿出一本《清凉桥》(注2)说:“这个给你,我们就算有缘分吧。你迷茫就到那儿去学去。”她马上打电话联系,不久就来了。这是一个法缘。(注1、2)前清凉山佛学苑全体师生,与《清凉桥》编辑部全体人员已于2006年10月16日离开湖北团风县云南寺,读者今后可向浙江开化文殊院联系。

  殊胜因缘来自护法的力量

  你们能来这儿学法,可不是我的能力,有人常说“老师啊,我梦里你在给我讲法。”我说“你别胡说,昨天晚上我在床上呼啊呼啊睡得香。”其实他也没有打妄语。那么到底是谁?是护法,全是护法把你们引过来的。你们细细去体会,就会体会出其中的因缘,所以我们求加持的时候总是求上师三宝,还要求护法的加持,所以你们来的因缘非常殊胜。

  贪心厌恶心愚痴心都是心的恶业

  迷茫的人恶多善少。说一句你们听不进去的话,竞争就是把别人打下去,别人关门跟我无关,可并不是有饭大家吃。从心地上说,你起一个贪心,起一个厌恶心,起一个愚痴心,这就是心的恶业。这么一想,就知道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造恶业,所以古时祖师说过一句话:“起心动念无非造业。”这是指凡夫来说。我说这个话,意思就是鼓励你们赶快学佛法,来挽救自己。

  早晨去经行,心情非常舒畅,这也是享受

  “不惜生命的珍贵”,生命的时光很珍贵,不修行就这样飘过去了。你们今天在这儿听法,这是珍惜生命时光;假如你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电视,那是浪费生命时光。有人说:“这是消遣,这是享受,人需要的嘛。”我们文殊院从来不看电视,我们比看电视的人还愉快。我每天早晨出去经行,心情非常舒畅,这也是享受啊。

  晓 日 观 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企业家禅定营在开化文殊院学习禅定(6)

  傅味琴主讲 2006.4.21上午

  人生八苦

  提要:

  ·生下来就是苦,有家没家都离不开生活的苦

  ·精力消耗太大,老苦就来得快

  ·医药发展快,也逃不了病苦

  ·死苦谁也免不了…

《<晓日观>带修前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