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日 观 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企业家禅定营在开化文殊院学习禅定(1)
傅味琴主讲 2006.4.21上午
思维人身难得,今得人身,世人迷惘,恶多善少,不惜生命的珍贵,但受人生八苦,不知出离生死苦海。 佛子投生娑婆,尤为殊胜,为求离苦得乐,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犹如东方晨曦,旭日东升。
佛子学佛,当以发菩提心为首,当以行菩萨道为业,经云“不离菩提心,不捨菩萨业”。
菩提心利益
一、明菩提心所依
(一) 思维暇身难得
颂 暇满人身极难得~闲暇而又圆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
既得能办人生利~如今既已获得这成办人生利乐的机会
倘若今生利未办~倘若不利用它来促成自他的究竟利益
后世怎得此圆满~来生怎能再获得暇满的人身呢
(广解)依此获得圆满之身,定须修行正法,此十八法具足之暇满,得之甚难,彼因难修故,仅得人身,亦须净持一戒;欲得殊胜暇满,尤须律仪清净以为根本,施等为助伴,无垢净愿为枢纽,其成办极为难得故。
吉祥在法里,佛法对人生的改造是圆满的
提要:
·天堂不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回如来老家去
·吉祥在法里,佛法对人生的改造是圆满的
·不圆满,就需要纠正错误,佛法圆满,所以是真理
·世间上一切倾向于善的一面,我们都尊重
·要建桥,何必到他方世界去搬石头
天堂不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回如来老家去
今天是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举办的第二期企业家禅定营的头一天。你们都是从杭州来,从前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看天堂我们是不用去的,因为天堂不是我们的家。如来的家才是我们的家,我们今天在生死流转,好比是一个流浪汉,要早一点结束流浪,回到如来的老家。
吉祥在法里,佛法对人生的改造是圆满的
你们今天能来文殊院,文殊院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菩萨,翻译成汉文就是妙吉祥菩萨。吉祥在哪里?吉祥在法里,所以要获得真正的吉祥,必须要学佛法!因为佛法对人生的改造是圆满的。
不圆满,就需要纠正错误,佛法圆满,所以是真理
世间上的学问,你们不要认为是圆满的,如果圆满了,世间上的一切都应该要停止了,都不应该再有发展。因为有发展所以就不是圆满。发展就等于有地方需要改善,需要纠正错误,弥补漏洞。有错误漏洞,怎么叫圆满呢?只有释迦佛讲的法才是圆满的。佛法,无论你是信佛还是不信佛都修改不了,圆满的东西被你一修改,岂不成了不圆满。我们如果要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只有一条路,就是在佛法里追求。
世间上一切倾向于善的一面,我们都尊重
我们不反对科学,我们也不反对世间法,我们只反对一切错误的东西。世间上一切好的事情,我们也尊重,因为佛教是劝人为善,净化人心。虽然世间上的一切不彻底不圆满,是有漏法,但只要它能够倾向于善的一面,我们就尊重。
要建桥,何必到他方世界去搬石头
另外一方面,从佛法明智的角度来看,我们要过一条河,必须要有座桥,建桥必须要有很多石头,我们何必一定要到他方净土去搬石头?娑婆世界本来就有很多石头,可以就地取材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人世间的科学为弘扬佛法服务。世间有许多跟佛法原则相通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建这座桥。建桥的目的是让所有受苦受难的众生从此岸过渡到彼岸,所以一切世间法在我们看来,只有利用的价值,而没有追求的必要。
晓 日 观 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企业家禅定营在开化文殊院学习禅定(2)
傅味琴主讲 2006.4.21上午
带着傲慢与偏见,
就无法了解如来真实义
提要:
·不利用世间法来阐明佛法道理,世间上人很难接受
·佛说“法无定法”原则不能改变,但可以善巧方便的运用
·佛法越学越明白,夹杂烦恼的人尽量少争论
·带着傲慢与偏见,就无法了解如来真实义
·宗派如果片面发展就会逐步离开佛陀圆满的教法
·禅并非狂,念佛并非求神
不利用世间法来阐明佛法道理,
世间上人很难接受
你不利用世间法来阐明佛法的道理,世间上人很难接受,也就是你说话不对机,他一下子转不过来。你说得高了,他很失望,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不到;你说得太低了,他听了没劲。所以在某些时候,你必须要肯定世间上的一切,否则人们听不进去。可是你如果完全根据世间上的一切来搞佛法,那又错了,那样佛法也变了世间法。开头也许会使世间上人觉得很合得来,慢慢就会被世间上的人所抛弃,因为你讲的法跟世间法一样,他还跟你学些啥呀?
佛说“法无定法”原则不能改变,但可以善巧方便的运用
举一例子,释迦佛度世间上的人,开头讲他们听得进去的话:人生半苦半乐。确实人生有快乐也有痛苦,这是现实,这话谁都听得进去。其实人们对现实的认可,是根据内心的觉悟,如果你觉悟提高了,你思想也会发生变化。所以释迦佛后来又讲:人生苦多乐少。到后来释迦佛看你修得很有水平了,他又说人生全是苦。这三句话不同,可都没错。佛经里有说“法无定法”,这句话足以证明佛法是辩证法。我们佛弟子都要坚持佛法的原则。原则不能改变,可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善巧方便的运用。
佛法越学越明白,夹杂烦恼的人尽量少争论
现在末法时期很多人都不懂佛法,连佛门里的人也不懂,有的只懂一点,有的似懂非懂,有的懂的里边加入了邪知邪见。佛说的这句话也没有错,那句话也没有错,都符合原则。可是这个人抓了这句话,说你那样理解不对,那个人抓了那句话,说你这样理解不对,争来争去。其实佛说的话全对,这么争就有谤法的嫌疑。所以不懂佛法的人尽量以学为主。从前有句老话,学生以学为主,你越学越会明白。你学都没有学好,人格还没有圆满,还夹杂着烦恼,尽量少争论。
带着傲慢与偏见,就无法了解如来真实义
如果你的智慧里夹杂着个人的观点,或者夹杂着某一个人的观点,就等于你已经部分脱离了佛的观点。你带着某种偏见或者带着某种情绪的说话,难免夹杂着一种烦恼:傲慢。在佛陀的智慧里没有傲慢两个字,如果你这个智慧中带着傲慢,带着偏见,你就不能了解如来的真实义。你们远道而来,是来接受佛陀的智慧,而不是来接受人的智慧。学人的智慧你是不可能成佛的,想成佛,你必须学佛的智慧。
宗派如果片面发展,就会逐步离开佛陀圆满的教法
佛教传到中国后分了很多宗派,这是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释迦佛从来也没有成立过宗派。而中国的佛教,一向是你修什么宗派就以这个宗派为傲慢,越到后世越向片面发展,逐步逐步离开了佛陀圆满的教法。如果后世的众生再不好好地学圆满的佛法,再不好好断自己的烦恼,必然会出现宗派跟宗派之间的矛盾斗争,排挤打击也更加严重,形成挂着佛旗反佛教,可能将来佛教的灭亡就灭亡在佛门这种人的手里。
禅并非狂,念佛并非求神
如今有修密宗的以神奇为了不起,有修禅宗的变了狂禅,修唸佛的有人说了一句极其错误的话:佛是万能的。那么你只要唸佛就样样办得到喽。我就不信这话,这话是信神的人讲的,我们佛教又不信神。
晓 日 观 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企业家禅定营在开化文殊院学习禅定(3)
傅味琴主讲 2006.4.21上午
世间上人用生命的时光,
换来的是有苦之乐
提要:
·世间上人用生命的时光,换来的是有苦之乐
·有人说:我富了比穷时更难过日子
·钱使人成亲家,更容易成冤家
·没有人生八苦的快乐,才是永恒的快乐
·为了成就,就得牺牲一切,全力以赴
·断烦恼、了生死、证阿罗汉果才是人生第一件大事
·要找不死的药,只有佛法里才有
·远道求法的心愿,是过去世的种子、与生俱来的善根
世间上人用生命的时光,换来的是有苦之乐
今天你们来学佛法,我要跟你们讲几句佛法的话。你们事业上的成就,我看你们也不见得会满足,即使这里边有快乐,这是你用生命时光的代价换来的。而且你们为了获得这种快乐受了多少辛苦、风波、排挤、打击、竞争,这些且先不说。即使你们全心全意投入到企业里去,也不可能消除你人生的痛苦,相反地这种快乐越多,你痛苦也越多,你追求越多,打击也越多,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有人说:我富了比穷时更难过日子
你们的欲望不一定坏,可是你们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标,用外国人的话说,你们天天背了一个痛苦的十字架,用你们自己的话说呢?前面第一期企业家禅定营,头一天大家不熟,第二天大家很熟了,到三天就不肯走了,有感情了,这种感情都是开朗、乐观、愉快的感情,也就是智慧和觉悟的感情,所以什么话都讲出来了。有个企业家说:“我富了以后比穷的时候更难过,”他很坦率,“有时我很想自杀!”
钱使人成亲家,更容易成冤家
心地善良的企业家有了钱,他总想增加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人生的快乐无非靠感情,大家都对他有感情,他生活就快乐。所以他对亲戚朋友到处送钱,送了钱却被人家骂。钱这个东西会使人与人之间成亲家,更容易成冤家。
没有人生八苦的快乐,才是永恒的快乐
佛法是讲人生中真实的话。佛法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断烦恼、了脱生死。这是永恒的快乐,没有生老病死,没有人生八苦的快乐。所以在人生路上为了离苦得乐,真正地讲应该走佛法这条路。
为了成就,就得牺牲一切,全力以赴
你们企业家有个心态,以自己企业的成就为人生第一件大事,为了企业的发达、企业的成就,你们可以牺牲一切。起早摸黑,星期天也不休息,乃至于冒种种的风险,自己没本钱还要向银行贷款。你也不一定有把握,但照样是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必须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断烦恼、了生死、…
《<晓日观>带修前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