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龛旁边端了个拜垫,两条腿一盘,我没有学过禅定,也装模作样的好表现自己,“你们看,我在修行。”其实我在打妄想,禅定我都不懂,就知道做个样子,因为心里欢喜,竟把腿子痛忘记了,稍有点痛,不怎么厉害。坐了很久也不敢睁开眼睛看,怕给人家看见,说我是假修行,修定怎么能睁开眼睛呢?忽然听到有人扫地的声音,我想,好像人都走光啦。可是谁也没有来惊动我,因为佛门里的人知道有人在打坐修定,你不能惊动他。后来听到有摆拜垫的声音,我想糟了,如果真的人走光了,把我锁在里面怎么办?我只好露出眼睛看看,果然人走光了,该赶快起来了。可是上面这条腿放不下去了,我只好慢慢地把腿往前推,不动它倒也罢了,一动痛得无法形容,连骨头里都痛,不动还好受一点,想想我还得起来啊,只好咬着牙一点一点往前推,推了很久才推下去。等我慢慢站起来,只能手扶着腿一拐一拐地走,这样子可没有面子了,别人会笑:“老修行怎么这个样子?”我说的可是真的,我也是这么熬过来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修行的苦,咱们受一受会有功德;世间上贪瞋痴烦恼的苦,就不必受,那是要堕落的。
修禅定决不可两脚伸直坐
“不能半跏趺者,架马亦可。”双盘不行,就单盘,架马什么意思?人们称自由式,两条腿不盘起来,这样放也可以,那样放也可以。“但必不可舒脚坐”,决不可以两只脚伸直坐,这个规矩要牢记。至于伸直坐会不会坐出麻烦来,不好说,因为我教禅定从来也没有叫人两脚伸直的坐。所以,你们两只脚不要经常伸直,伸惯了,不伸就有点难受。
跏趺观开示(9)
◎傅味琴
坐如大龙蟠,于定极为有益
提要:
·有人说开悟了,却在抖二郎腿
·纠察无好脸,不管你是谁,照样训话
·坐如大龙蟠,于定极为有益
·轻闭双眼,身子不可前仰后俯
·从顶门至丹田与地面成垂直线
·挺直后要放下,要“直而不紧,松而不弯”
·盘坐要包腿,修定要避风
·沙发、软床都不能坐禅
·坐禅不包头,不坐高,舌不动,无响声
有人说开悟了,却在抖二郎腿
在平时生活里也要自觉,不要翘二郞腿,有的翘起了二郞腿,还把上面的一条腿抖得旁人真难受。我想起年轻时候,雪相法师来上海,我就去看他。我顶礼完了,坐在一旁,忽然房门一开,又进来一个人,我也认识他,年纪比我大,脸黑沉沉,传说他开悟了。他跟雪相法师握握手,也不顶礼,讲话很傲慢,忽然我觉得桌子在颤动,原以为是主人养的猫或狗,我就往桌子下看,猫狗没有看见,看见他在抖二郞腿,抖得我是难受极了,怎么不定的呢?
纠察无好脸,不管你是谁,照样训话
成都昭觉寺过去破破烂烂,大众把清定上师请去,说唯有清定上师来才能把昭觉寺修起来。咱们也去了,去的上海人算是清定上师的老弟子,有点傲慢。种种傲慢的事我不多讲,我只讲有一天在斋堂,看到纠察走到一个上海人面前,纠察无好脸,不客气地朝他说:“不要翘二郞腿,把腿放下来。”纠察不管你是谁,照样训话。
坐如大龙蟠,于定极为有益
所以,我们修禅定的人,要往禅定的姿势方面去培养。“然欲禅定成就,终须学习金刚跏趺,如是坐者,如大龙蟠,任坐若干时间,无踝骨酸痛之病。”要使禅定成就,必须要跏趺坐,如大龙蟠,就好像龙盘起来一样,随便你坐多长时间,不会有踝骨酸痛的病。刚才讲初学的人一坐就腿痛,这是还没有练出习惯来,练出来了,盘起腿来非但不痛,而且很舒服。“以肢体盘曲故,全身之气自然聚敛,于定极为有益。”肢体盘起来了,两手结定印,定印就是右手放在左手上,拇指靠拢,不要抵住,因为一抵住血脉流到这儿流不通了。两手叠起放在两腿的凹处,这样很自然,很舒服。两条腿一盘,两只手一收,这样以肢体盘曲的缘故,全身的气都往里聚,心也不太会分散,所以,于定极有益处。
轻闭双眼,身子不可前仰后俯
“身子不可太向前,也不可太向后。”太向前叫俯,太向后叫仰,这都不对,太向前容易瞌睡,太向后容易向后倒。我带你们修禅定时,你们眼睛闭着,有次我睁开眼来,想看看你们姿势对不对,看到有个学生眼睛也开着。下课后,我就问他:“你眼睛开着看什么?”他说:“我看看挺好玩,个个都像泥菩萨。”
从顶门至丹田与地面成垂直线
“从发髻上四指顶门处”,就是中医讲的百会穴,从这往下“垂一直线,令此线通过喉、心、丹田,与地面成垂直线即可。脊柱不可令曲,亦不可用力。”老年人背脊都有一点弯,挺也挺不起来,怎么办?就想象自己的背脊骨是挺直的。我从小家贫,营养不良,常受同学欺负,有严重自卑感,常没精神,无精打采,形成了有点驼背,要我挺直也行,实在挺不直的话,就想成挺直。
挺直后要放下,要“直而不紧,松而不弯”
“挺直坐下之时,先将腰身伸直,然后放下。”有人觉得腰身不太好伸直,教你一个方法:你把尾闾骨往后一凸,腰就伸直了,伸直了然后放下,要全部放松。“使脊柱节节相拄,自然身形端正,久坐不疲”。能使脊椎节节相抵住,照着这样的姿势自然能身形端正,坐久也不容易疲劳。这里所说的放下,就是叫你身子放松。我常说“直而不紧,松而不弯”,身子挺直了,不要绷紧,不要用力挺。有人一放松却又弯下去了,所以要调得恰当,首先要听课。
盘坐要包腿,修定要避风
再说一些注意事项,修定时不能吹风,尤其腿不能吹风,要用毯子把腿包起来,哪怕在热天,也拿一块很薄的布,养成包腿的习惯。冬天修定,寒风吹进,腿子要生病。如果窗缝有风,窗底下就不能坐,门缝有风,靠近门缝的地方也不能坐,起了寒风就不能到室外去修,微微的暖风还可以。露天坐,风大一点也坐不好,因为风一吹过来,即使不是冷风,也会感觉有风吹过来,就打妄想了。
沙发、软床都不能坐禅
坐的地方最好是硬板床,或者比较硬的棕绷床,最不好是榻榻米、席梦思、沙发,你一坐它就凹进去了,身子一摇晃怎么坐呢?
坐禅不包头,不坐高,舌不动,无响声
还有,冬天一醒来坐在床上还没有穿衣服,可以把身子用被子包起来,非常暖和,修完了再起来洗脸。但是不能包头,头上一暖火气就往上升,会头昏脑胀,而且两条腿容易软,因为暖气往上走,两条腿容易冷也容易软。
坐的地方不要太高,比如坐在桌子上就太高了,所以特地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唸经修禅定的佛堂。否则,坐得那么高,慢慢昏沉,打瞌睡了,一下滚到地上可把你吓一跳。
修定不能讲话,嘴巴不要动,嘴巴一动很难入定,舌头也不能动,全身都要不动。大家在一起修时,要保持安静,咳嗽要拿一块手帕蒙着嘴咳。不能不管别人,只管自己痛快,大家都在集中精神,你咳了一下,大家都被你吓一跳,会造成对大众不利的影响,最好各人自己管好自己。今天下课。(2001.3.20 第二讲完)
跏趺观开示(10)
◎傅味琴
修禅定要金刚结跏,端身正坐
提要:
·修禅定要金刚结跏,端身正坐
·眼皮垂帘式,不要闭紧
·由于某些人的说法不同就形成了两种观点
·嘴唇牙齿都要自然
·舌抵不抵上腭都可以,但不要去引口水
·修定全身要不动,一动难入定
颂:跏趺端身坐,竖脊肩平住,头正眼垂帘,唇齿息自然,不粗猛急滑,二手结定印。(定印右掌放在左掌上,两大指相触)。
修禅定要金刚结跏,端身正坐
今天讲颂“跏趺端身坐,竖脊肩平住,头正眼垂帘。”跏趺坐,首先身子要端正,我们常说“端身正坐”,身子不能斜,背脊骨要竖起来,要挺直,颈椎脊椎要成垂直线,两肩要平,不能一高一低,头要正,不能斜,头不能往前倾,也不能往后仰。这是讲姿势。
眼皮垂帘式,不要闭紧
眼皮垂帘式,眼皮轻轻地,像竹帘那样放下来,也不要用力闭紧,可以稍露一条缝,但也要看情况,如果你在草坪上坐,眼露条缝问题不大,你所看到的前面不过是阳光和青草,如果很多同学一起修定,露出一点缝就容易打妄想,“前面一个是谁?看他的衣服,就知道他是谁”,就会起杂念。有一种认为修禅定最好眼睛开着,我们通常所知道的是垂帘式,我们看大雄宝殿里的释迦佛跏趺坐像,眼睛也是垂帘式。
由于某些人的说法不同就形成了两种观点
现在有种情况,由于某些人的说法不同,逐渐传了开去,就形成了两种观点,容易议论纷纷,而且呢凡是说出另一种观点的人,都有他的一定的道理,或者他在某一本书里看到这种方法,他就主张这一种,慢慢传开去,人们就认为另外一种就有点问题了。
嘴唇牙齿都要自然
“唇齿息自然”,嘴唇牙齿呼吸都要自然。有一次,我在带修禅定,偶尔睁开眼睛看看同学们姿势是否端正,却看到有个同学睁着眼在用笔写,等修完禅定,我问他:“你写什么?”他就给我看,原来他是在画我老师修禅定时嘴巴张得多大,这闹笑话了。修禅定不必注意自己的嘴巴应该张多大,也不必学我嘴巴张多大,听其自然,你只要不故意把嘴张开,也不故意把嘴巴闭起来,原来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不要把牙齿咬紧,那是很不自然的。
舌抵不抵上腭都可以,但不要去引口水
舌头抵上腭也可以,不抵上腭也可以,佛教没有规定一定要抵上腭的。道教有抵上腭,引出口水来,说口水是津液,吞下去能补身体。佛教主张津液遍满,禅定能起到全身津液遍满的作用。当然,你抵上腭也可以,可是不要想引口水,如果起了想把口水引出来的观念,口水就出来了,这是心理作用。修禅定津液能够遍满全身,还能够渗透细胞,你去引口水那可麻烦得很,口水越来越多,你还得吞下去(做吞咽状,众笑),那样还定得下去吗?所以外道是修身不修心。
修定全身要…
《跏趺观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