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40~49)▪P3

  ..续本文上一页,这就叫吃荤;心里清净不造恶业,这就叫吃素。

  一个人如果心肠谄曲,一会这么讲,一会那么讲,签了字也不算数,戒律也不清净,甚至当徒弟的还打骂师父,这个人到底是吃荤还是吃素?

  有人为了争取供养,还会导演出一个仪式来

  还有件事情,我这两天想起来心里就难过。有一次佛菩萨生日,有个寺院常住把我请去,说“有居士要供养老师,希望老师去一下。”我作为居士为什么接受供养?因为我在树立法幢,供养我的钱,我都转供养到弘法培养人才的事业上去。我当时想:假如叫他们到我这儿来,好像我太傲慢了,那只好去了。

  我从来也没有碰到过这样一个仪式,在三圣殿里,我变成演员,叫我和老和尚并排在佛前站好,叫居士们排队来供养,这像什么呀?(众笑)我真是跑也跑不了,站也站不稳。演这场戏干什么?以为这样一搞,居士们都会发心供养,其实真正走上来也没几个人。(众笑)搞这种把戏,还不是为了勾钱,清净吗?可能是自编自导自演。

  佛弟子要团结,有人烦恼习气重,

  却连小事情都不肯“算了”

  这都是贪瞋痴啊,现在佛门里许多人,根本没有脚踏实地好好去修。他们烦恼重、习气重,不听佛法,或者虽然听了法,也不想改过来。我在讲法时,总是说佛弟子之间要团结,小事情就算了,不要计较。有一次我提到,我年轻时,有个学生请我到他家去,那天他家来了一个好朋友,好朋友说起他气恼的事情,总说:“我还不是算了?”(湖北口音)我看她在后面听得咯咯笑,意思是很同意,可是行为上偏偏不肯算了。

  据说矛盾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不参加常住做佛事,有人跟她讲话时,关抽屉声音响一点,到她嘴里变成是拍桌子。这种小事她偏不肯算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45)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8日

  不可因失望退失菩提心,

  要劝请善知识转*轮,佛教才会好起来

  本次提要:

  ■ 不可因失望退失菩提心,要劝请善知识转*轮,佛教才会好起来

  ■ 同学间也要互相劝请,世人愚痴,却常劝请他人发喜糖、打牌、流转生死

  ■ 佛弟子都应该听法学法,培养人才,要劝请大家上台讲法

  ■ 心里开朗、跑在前面,是克服紧张最好的办法

  不可因失望退失菩提心,

  要劝请善知识转*轮,佛教才会好起来

  有些人看到这种现象,消极了、失望了,还是自管自,就躲起来吧。那就等于退了菩提心。你是一个正派的人,发了菩提心就不应该退心呀,退了菩提心是犯根本戒。我们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一个人发心力量不够,就必须要团结更广大的人,鼓励大家一起发菩提心,这样力量就大了。

  要劝请善知识转*轮,要大大地讲经说法,利益众生,那样子佛教才会好起来。这两天我在批评有些老同学,学了佛法不知道怎么去用,也就等于不知道怎么去修。听法有听法的功德,能够增长你智慧,可是你不去修,这个功德也铺不开去。在大众修行的集体里,有这么多老师同学的帮助,你听了法不用上去,可惜不可惜?

  同学间也要互相劝请,世人愚痴,

  却常劝请他人发喜糖、打牌、流转生死

  这几天我连续讲劝请功德,你们在生活里就要用啊。你劝请同学讲法,鼓励他提高提高:“你在这方面比较有体会,是不是哪一天你上台讲讲,这对同学们有很大利益。”或者说“你跟这个同学谈得来,他昨天起烦恼,你是不是去劝劝他,别起烦恼。”这也是劝请啊。

  世间上人劝请人家做好事,有是有,可是不多吧,而特别多的是做媒婆,劝人家相亲、结婚、发喜糖,那是劝人流转生死。

  这段经文只提到劝请转*轮,转*轮就是说法度众生。其实你劝大家多做点好事,这也是劝请呀。可是原则要坚持,愚痴的人经常搞错。你不去打牌,也会劝请你:“他们三个,缺一个人牌打不成,你不去丧阴节。”

  有说“受了戒,喝酒是可以的,只要不酗酒。”那就是劝你喝酒犯戒,佛说:“犯戒地狱苦。”

  佛弟子都应该听法学法,

  培养人才,要劝请大家上台讲法

  你们出家同学将来都要当法师,居士即使不出家,也要弘法度众生,当个老师。要弘法,现在就必须要听法,凡是皈依三宝的佛弟子,都应该听法学法。这儿培养人才有个原则,叫自愿跟强迫结合。

  你们应该好好劝请同学上台来讲法,劝请就是鼓励。假如他说,“我讲不来。”你就鼓励他,“不管讲得来讲不来,只要有勇气上去,大众就会发欢喜心,那你就有功德。”如果讲不来就不上来,永远也讲不来。

  什么叫强迫?就是规定每个同学都要上来讲,既然规定了,你就必须照规定办。有句老话: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在这儿培养你不止三年了,要派你上场,叫你讲法,你却不想上来,你年轻时不上来,什么时候上来啊?越是年纪小上来,就越占便宜。即使讲不好,人家也会说:“不简单啊,这么小的年纪也会讲,了不起。”你现在不讲,等到老了再上来讲,讲不好,人家就有意见:“这个老前辈讲什么呀?”所以劝请也好,强迫也好,都是爱护你们,为了要把你们培养成才。

  心里开朗、跑在前面,是克服紧张最好的办法

  劝请有各种方法,乃至只是一个动作,一句话。我劝你们,越是紧张越要跑在前面,这是最聪明的办法。如果你第一个上来讲,最多上来时紧张,一开口,紧张就好一点,等你讲完了,就不紧张了。你坐下去听旁人讲,你坐个五十分钟,五十分钟一点都不紧张。

  假如你拖到最后,听第一个人讲,你也紧张,第二个人讲,你还是紧张,最后轮到你时,你紧张了五十分钟,何苦呢?众生都喜欢做愚蠢的事情。我经常说,工作拖拉是最愚蠢的人,越拖越糟糕。

  假如你心跳得厉害,你放心,心再跳也不会从嘴巴里跳出来。你一上来,紧张就会消失。假如还紧张,你就想:我上来是讲的,你们坐在下面是听的,当然我比你们高,你就不紧张了。

  说“假如我讲不好咋办?”你就想:我讲得好你也得听,讲不好你也得听,因为这是老师规定的。(众笑)你心里一开朗,紧张就没了。第一次难免会紧张,第二次就不紧张了,不上来,永远紧张。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46)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8日

  以劝请功德,回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能快快成佛

  本次提要:

  ■ 上台前准备紧张,上台就会结巴,躲在最后一个,还是逃不了

  ■ 劝请必须根据菩提心,强迫必须根据规章制度

  ■ 以劝请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快快成佛

  ■ 挑粪的人易放下,发菩提度众生就要不执着

  上台前准备紧张,上台就会结巴,

  躲在最后一个,还是逃不了

  从前听说有个人结婚,新式婚礼要来宾致辞,来宾你推我我推你,最后推一个平时最会说话的人上去,他说:“我不行不行。”“你最会说话,你不上去谁上去?”硬把他推上上台,他一说话磕磕巴巴的,这是因为他在台下尽在准备紧张。结果人家有意见:“你们开什么玩笑,推一个磕巴子上来讲话!”(众笑)

  我从前紧张得连自己名字都说不出来,我现在一点不紧张了嘛。不要小看自己,一切都是锻炼出来的,即使你平时不会讲话,锻炼锻炼就会了。

  再说现在规定每个人都要讲,你逃也逃不过,同学们推也把你推上来。我孩子小时候怕打针,他妈是个护士,到小学里去给他们打防疫针,我儿子也排在里边。他怕疼,很紧张,看看快要排到了,他溜到最后一个去了,又要排到他了,他又溜到最后一个去。最后人越来越少,实在逃不了了,给他妈一把抓住。所以你即使排到最后一个,你也逃不了,这就是强迫,也是为你好啊。

  劝请必须根据菩提心,强迫必须根据规章制度

  来到这儿小住的,也是自愿跟强迫相结合。你们既然称我老师,那我就不客气了,也是先劝请,后强迫。劝请什么?你在这儿小住,你必须听法。听法有功德,听了法你才好修行,才能度众生。但规章制度规定,凡是来小住的,全要过集体生活,听法要参加,讨论也要参加,这就是强迫。

  你把鸟抓来,放到鸟笼里,使它失去自由,这个强迫不好。你把病人送进医院,他不打针,强迫他打,这种强迫是治病救人啊,说得简单一点,劝请也好,强迫也好,必须根据菩提心,必须根据规章制度。

  以劝请功德,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快快成佛

  劝请功德究竟有多大?如果你把它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就能快快成佛,因为劝请功德就是菩提心功德。在我们这个集体里,无论你修什么功德,全是菩提心功德。佛弟子修好菩提心功德,他走的路就会变得非常宽大、非常庄严,佛经上称为王道朗然,像王走的道路那样。这是一个比喻,也是实际,佛又称法王,我们走上菩提心的道路,那不是王的道路?

  挑粪的人易放下,发菩提度众生就要不执着

  修大乘的人,必须要累积菩提心功德。我听说湖北过来的同学,有一件事情不太高兴,这儿没有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挑粪,来到这儿两三个月了,没有挑粪的机会。你们挑粪也是在累积菩提心功德。挑粪就是在修行啊,扫除尘垢嘛。而且挑粪的人容易修得好,因为他在修放下。所以喜欢挑粪就等于喜欢放下。你们挑粪也有经验的,高高兴兴挑,挑到地方就倒掉,从来没有人捡了大便,放不下,留在自己被窝里。放下世间上的污染,帮助同学们好好修行,这就是菩提心功德。

  你们常说,傅老师说话随随便便,里边却都有法义。据说前两天我说过一句话,我说过就忘记了,你们倒记得住。哪句话?发了菩提心的人度众生,就像每天大便。好像这句话不太好听,你们倒悟了,说这句话真有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对粪便执着。虽然在度众生,却不去执着众生的烦恼,放得下。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40~4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