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50~59)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0)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若人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

  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

  本次提要:

  ■ 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

  ■ 有法施才有胜利,法施能使众生打败外道魔军,消除自己的烦恼愚痴

  ■ 有位姑娘满身散着花,躺在木板上随着流水飘

  ■ 有人说:“你们生活这么苦,这日子咋过?”因为他有贪欲,一贪着就

  放不下

  ■ 过去世有善根的,在世俗里一混也醒不过来

  

  经文:若人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

  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

  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

  我们接着讲《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第五》,其中有一段讲到劝请的功德。上次讲到“若人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如果你能劝请如来为众生说法,今天来说就是劝请善知识为众生说法,这个功德,要胜过以充满像恒河沙数那么多大千世界的七宝来供养佛的功德,为什么劝请功德这么殊胜?

  有法施才有胜利,法施能使众生打败外道魔军,

  消除自己的烦恼愚痴

  “由其法施有五胜利”,因为法布施的功德有五种胜利。胜利就是殊胜的利益,胜、利,这两个字大家都懂,却不重视。好比军队打了胜仗,得到很多战利品,使自己更加壮大。我们要取得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也必须要跟自己的烦恼愚痴打仗,跟魔道外道打仗。打胜了能消除自己的愚痴,打败了你就完了,佛法的明灯熄掉了,众生永远在生死长夜里。如果打胜了,那当然功德无量。

  有位姑娘满身散着花,躺在木板上随着流水飘

  冷静想想,我们每天究竟有多少时候,在思维过去听到的法,使自己觉悟起来?时光像流水那样,就这样随它流过去了,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我年轻时看电影,有个镜头,一个姑娘精神有点不正常,躺在一块木板上,随着流水飘,满身散着花。想一想,当这块板沉下去的时候,她还不是完了。众生在人世间享受荣华富贵,嘴里哼哼小调,像流水那样随时间飘流,却一点警觉也没有,因为众生都有烦恼病。

  有人说:“你们生活这么苦,这日子咋过?”

  因为他有贪欲,一贪着就放不下

  现在有些在家居士,说是信佛,看看他们的生活,也就是这么过日子。前两天我还听到一句话,咱们女众部有学生回去探亲,跟周围的亲戚朋友谈起来,他们说:“你们生活这么苦,每天连电视也没有看,这个日子咋过啊?”那么电视机没有发明之前,这些人日子咋过?这就是众生的贪欲,一贪着就放不下。你们再碰到这种人,就请他到这儿来,体会体会我们这个日子咋过的。

  过去世有善根的,在世俗里一混也醒不过来

  连过去世有善根的,在世俗里一混也醒不过来,一出国更醒不过来。出国的人都很得意啊,可能在那个圈子里造业造得更厉害,要跳出来也不大容易,真叫无有出期。有的说得挺好听,“老师,我家里不赞成我来学法,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出国去绕个圈子,就可以回来了。”回来了吗?还不是人影不见。还有的说,“我想学法,现在阻力很大。家里叫我出国,我就跟家里说我出国半年,回来学法半年。”我说:“你别想得太好,如果家里不同意呢?”“不同意我就跟他离婚,我就跑掉。”现在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世俗生活就是个泥坑,掉下去了,活,活不了,死,死不了,跳,跳不出来。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1)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由于天人劝请功德,

  使娑婆世界众生由听法而得度的无其数

  本次提要:

  ■ 世俗人发了财做点好事也是想以此来消除恶业吧

  ■ 掉在世俗泥坑里的人,痛苦都是当初想得好,即使发了财、结了婚,这

  戏可没完呢

  ■ 有人不要佛菩萨的引导,就好比掉在泥坑里,不要岸上的人把他拉上来

  ■ 天人劝请如来为众生说法,不要入涅槃,因为佛法极其殊胜,得有请才说

  ■ 有些佛弟子竟然不想继承佛给他的家业,连佛法都不要了,戒定慧也不修了

  ■ 由于天人劝请功德,使娑婆世界众生由听法而得度的无其数

  

  世俗人,发了财做点好事,

  也是想以此来消除恶业吧

  听了法有了觉悟,多少还有点希望。可是末法时期的众生受了邪师邪说的影响,法都不要听。就好比掉在一个大泥坑里,你想自己挣扎,动一动就往下沉,只能够一动也不动。比如世间上的人遇到了苦难,就有人会鼓励他:要奋斗,重新爬起来。话是不错,没有佛法,你跳得出这个泥坑吗?即使你又发财了,还不是又迷掉了。发财的人,有几个是完全清净的?有许多发财的人想做点好事,当然是好,有的也是想以此来消除消除恶业吧。连强盗也会在庙里的功德箱里丢点钱,希望菩萨保佑他。

  掉在世俗泥坑里的人,痛苦都是当初想得好,

  即使发了财、结了婚,这戏可没完呢

  掉在世俗泥坑里的人,往往越挣扎越是往下堕。有人多年前就说要到我这儿来跟我学法,但要过几年再来,因为她还想去做生意赚钱还债,可能十多年过去了,到底发财了还是赔本了?

  人所以有痛苦,都是因为当初想得好。社会上的年轻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失恋。为什么会失恋啊?你想得好,以为这个姑娘肯定嫁你。倒闭的厂家、关门的酒家,还不是当初想得好。即使你发了财、结了婚,这场戏可没有完呢,就像搓麻将的人,赢了还想赢,一直到输光他去跳河。

  有人不要佛菩萨的引导,

  就好比掉在泥坑里,不要岸上的人把他拉上来

  掉在泥坑里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岸上的人给他一根长竹竿,叫他紧紧抓住,由岸上人把他拉上来。可是佛说的法,今天有些佛弟子竟然不要听,好比你塞一根长竹竿给他,他说我们用不着。连《药师经》里说的,念药师佛名号,会有八大菩萨引导他到极乐世界,他也不要,都是因为错见的关系而颠倒了。

  天人劝请如来为众生说法,不要入涅槃,

  因为佛法极其殊胜,得有请才说

  当年释迦佛以极大的悲心来到娑婆世界成佛,度娑婆世界众生。成道以后,由于天人的劝请,请如来不要涅槃,释迦佛说:我的法极其深奥,极其殊胜,很少有众生能够理解。天人又劝请:即使众生愚痴,但是能够接受佛法的众生还是有的,还是请如来住世转*轮。这并不是释迦佛缺少悲心,而是因为法是极其珍贵的,一定要有人劝请才说。比如你的亲戚请你吃饭,那和没有请,你自己跑到他家里去吃饭,两样的。人家请你,你就受人家尊敬,人家没请,你自己跑去,人家就不会尊敬你。

  有些佛弟子竟然不想继承佛给他的家业,

  连佛法都不要了,戒定慧也不修了

  后来如来就没有进入涅槃,是为娑婆世界众生说了49年法。今天娑婆世界众生连佛法都不要了,戒定慧也不修了,不要说释迦佛很失望,十方如来也只好叹气,当年这个天人可能也会苦恼。儿子不继承爸爸的家产,宁愿跟流浪汉一起混日子,这是败子,是逆子。这些人自称佛弟子,竟然不想继承佛给他的家业。

  假如爸爸问他,“我老了,你为什么不继承我的事业,偏要离家出走?”儿子说:“因为她爱我。”可把爸爸气坏了,拍桌子就训他,“从小到大,我最爱你。”

  假如娑婆世界佛法灭掉了,释迦佛包括十方佛菩萨都会心里难过,尤其受苦的就是众生。佛弟子愚痴颠倒,就是魔王促使佛法灭掉的一个手段。

  由于天人劝请功德,

  使娑婆世界众生由听法而得度的无其数

  当年如来初证菩提欲入涅槃,由于天人的劝请功德,使我们娑婆世界两千多年来的众生都能听到佛法,由听法而得度的无其数。现在末法时期,你能劝善知识说法,这个功德也是大得没办法计算,而且越是紧急关头,你能抢救一下,这个功德越大。今天正是紧急关头,我常说,今天与其说弘扬佛法,不如说是抢救佛法,因为法快要灭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2)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树立法幢,劝请善知识说法,

  这都是为佛陀教育众生的事业做贡献

  本次提要:

  ■ 树立法幢,劝请善知识说法,这都是为佛陀教育众生的事业做贡献

  ■ 如今佛门只想伸手要东西,不想做贡献的特别多,只作财供养,不肯学

  法、弘法作法供养的也特别多

  ■ 不继承父业,只想拿了爸爸遗产去享受,这种花花公子得了病,病毒还

  会传染别人

  ■ 你们将来能给无数苦难众生提供精神食粮,那不是宝中宝吗?

  

  树立法幢,劝请善知识说法,

  这都是为佛陀教育众生的事业做贡献

  如果你能树立法幢、弘法、广度众生,那当然好,如果你劝请善知识转*轮,这也是为佛陀教育众生的事业做了贡献。好比父亲病重垂危,所有的家属心情都紧张苦恼,常会再三哀求医生:“如果能把我爸抢救过来,我捐献百万给医院。”佛弟子对佛有感情啊,在佛法快灭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劝请善知识快转*轮,抢救一下佛陀的正法事业,而做极大的贡献呢?

  如今佛门只想伸手要东西,不想做贡献的特别多,

  只作财供养,不肯学法、弘法作法供养的也特别多

  中国从古以来流传着一种风气,求上天保佑,外国人是求上帝保佑,其实上天究竟怎么回事,上帝怎么样,他们都讲不清楚。由于这样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信了佛就是求菩萨保佑,在佛门只想伸手要东西,不想做贡献的人特别多。

  有的人听了我的话也许会生气:我经常供养三宝的,能说我没贡献吗?说得也对,可是如果佛门弘扬佛陀正法的事业后继无人,你去供养谁呢?我们这里年轻的佛弟子,他们放下了家庭的温暖…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50~5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