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学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P4

  ..续本文上一页样,风调雨顺了,那不是那种。观世音菩萨是能观察世间一切众生声音的一种大士、智者。观世音菩萨有千千万万的,我们在座的也有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你们如果你们的智慧开启了,你们觉悟了,你们证得了同样的功德,你们也就是观世音。这观世音,那是一个符号的嘛,他没得具体的东西。你看那庙子里塑的观世音菩萨,有男的,也有女的。那千手千眼,他第一个像是慈眉善目,他头上现的都是威猛相,哪里有个标准的像啊?心里面生起是个啥子样子,就是啥子样子,他没得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实际上是一种形容和比较,他用他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在行深中他最大的力量、智慧来照见世间一切真相的时候,五蕴皆空,什么叫“五蕴”?色、受、想、行、识。我们要讲这个东西,智慧开发,不讲这个不行哪。

  色,就是一切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的想象,感受、想象、行为、识别,就产生了这个色的真实,我们如果不去对它进行感受、想象、行为、识别,他跟我们就没得关系,没得关系并不是不存在啊。所以最后呢,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要受想行识,才亦复如是。你不受想行识,那就不亦复如是了,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的烦恼、痛苦,你自己不去种,你自己不去生,那就没得,很多烦恼、痛苦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东西,还是我们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所以,要开发智慧、觉悟人生,就是要我们用一种正确的方法,来把我们自己的智慧开发出来,来明白我们这一生的真相。佛教是要叫我们通过这些方法,这些手段来让我们明白他的真相,让我们过一种随顺真理的生活,这就是佛教思想。

  通过参禅以后,禅修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有质量,通过禅修建立佛法的人生观,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要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有质量,我们就要培福,就要积累定道资粮。像我们好多学佛的人,学了一辈子,他越学他的烦恼越多,越学障碍越多。有的不学佛还好点,一学咋个还学得霉冲冲的呢?啥原因呢?换句话就是说,你虽然在学佛,但是你累生累劫,你没得资粮的嘛,你没得福报。如果没得福报,你是不能定道的,那么我们没得福报的人,今天有啥子,哪个还有,你们就可以说,你们没有条件在这里来听讲课啊,听讲经。那就是说,我们在座的有这个缘,而且具足了这个资粮,有这个福报。你们有这个福报,那就要惜福。你听得一句算一句,你懂得一句算一句,你运用得一句算一句,你得到一分得到一分实益。如果你把它当成耳边风,这里进去,那里出来,听了跟没听是两回事情,那就白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缘分。我们变个人,都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能懂得佛法是更难。一万个动物当中还没得一个人,一万个人当中,还没得一个真正懂佛法的,一万个学佛法的,没得一个成就的。我是希望大家都成就,都在这一生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成为圣人,那么你们才活得有质量。你都是个糊涂虫,你还活得有啥子质量呢?糊里糊涂的。活得有质量,就是我们的生活要有秩序,工作要有秩序,我们的心理状态也要有秩序,这才有质量噻。你知道得多,天上地下你都知道,讲到《三国》,《三国》知道,《西游记》,《西游记》知道,但对你自己不知道,有啥用呢?我在82年的时候,西藏佛学院的院长,他才开始,才跟他安工作的时候,我在文殊院碰到他,喊我讲了两个小时滔滔不绝的,他说他能把藏文翻译成中文,中文翻译成英文,我说:“你还行呢。”他说见了好多高僧大德,见了好多法师,见了好多经典。我说,“那你得到好多啊?”他说,“我就是还没得到。”我就跟他说,“我呢,也没见那么多法师,也不能把藏文翻译成中文,我更不能把中文翻译成英文。但是我知道你前五十年,你知不知道我前几十年啊?我们两个见第一面。”他马上眼睛就绿了,那到请道来,我说:“好啊。”因为我学了十二年道术,懂得点相法,我上下跟他一拨腾,服了。我一看,就把他几十年来的遭遇跟他讲了。他说:“我眼睛都大了。”我说:“你讲我呢,我几十年在做啥子?我还可以讲你后头几十年。”所以学佛也是这样子,不能光是去夸夸其谈,要真正学到东西呀,用到自己的身上,三藏十二部经典,讲得这么好,跟你有关系吗?没有关系。你能背得又如何,你能念得又如何,你能讲得又如何?跟你没得关系,你要把它运用到你自己的生活、工作当中来,产生作用,念好你自己这本经,什么经呢?你们说《西游记》上讲的,其它书上面讲的无字真经是啥子东西啊?学佛的人,念经、讲经、听经,都是掌握一个方法,让自己觉悟,关键就是念好我们自己这本经,那才是无字真经。别人有智慧跟你有啥子关系啊?没得关系。别人讲得再好,跟你也没得关系,你学佛你还没成佛嘛,你自己开发了,你才成佛啊,你自己没开发,你成啥子佛啊?所以学佛关键在于啥子?要自己要把自己这些方法运用起来,对照修行,修改自己的行为,运用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去。我们自己能觉悟了,我们本身就是有佛性,我们能够断除我们的烦恼,通过参禅,能够让生活更有质量,思想更有次序,我们的心安了,心平了,明其自心,照见本性了,我们跟佛还有啥子区别呢?那当然没区别了,那我们生活是不是就更有质量了?所以说我们的生活要有质量,我们就必须要我们的身心清净,那么身心清净要干什么?那就要通过自己心性的修证,要经常的观照。我们在平常生活当中,我们多去培福,福培多了,资粮多了,我们的障碍就少了。比如说,我们就举个例啊,我们本身没得钱,你光是去说好话,说得再多,人家不相信你。你拿点钱去跟他解决具体问题,他一下就相信你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呀?对了,资粮就等于一种自己培福学佛的基础,你没得这个东西不行,你资粮培好了过后,你障碍,冤亲债主就没得了。你冤亲债主,你光是去请个端公道士去收鬼,一天去放焰口,一天去打普佛,一天去消灾,没有用的。还不如你多去积点善,积点德,你跟他一回向功德,那些鬼都跑干净了。你相不相信?(答:相信。)是不是?所以说天天去做那个东西没有用,不如发个心,起个念头,多做点好事,人们就接受到你的功德,资粮的滋润,这个才是最关键的。我还经常跟他们有些说:“那我们现在穷光蛋啥子都没得,又不积福,又不定道资粮,成天一张嘴,东说西说,又是放焰口,又是水陆法会,那鬼还是来找他。”凭我这几十年的经验,道家也好,佛家也好,能够见到鬼的法师有几个?连鬼都没见到,你怎么把鬼门打得开呢?你鬼门关打不开,怎么把你的冤亲债主在鬼里头拉出来,给他皈依,给他说法,再让他往生到好的地方去?你没得功德,你没得资粮,你没得定力,你没得力量,你根本就看不到这些,只能是做个仪式。所以我们好多企业家,特别是广州一带,要放个焰口,动不动就是几万元钱,动不动好多几十万这些。我说这不起作用,为什么不起作用?因为他修人民币的庙子再多,他都没得作用,那不起作用。庙子是来教育人的,佛教是一种教育,要大家明白真相,你自己都鬼撵起跑了,何况他来撵呢?我这个话呢,有些内行听到起,同行听到也不高兴,不高兴你也拉倒,本身你也只有那点本事。

  我在北京讲法,我们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讲经法会,48位法师,两岸四地,台湾、香港、澳门、大陆,48位法师讲法,我专门提到这个问题,我这说法,就直截了当。那传印法师,当时是佛学院的副院长,现在的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在总结的时候,“哎,你说的那个是对的。”我说,“你还是终于有个说公道话的人,不然我还要大家都要攻击我了。”说实在的,放焰口的金刚上师你不能认鬼,你怎么能够打开铁围城,打不开的嘛,你怎么能够把里面的焰口放得了哇,和关得起来?你还办水陆法会,天上的,地下的,水里面鬼,你都能收,我说你不行,真的。所以我们大家要学点实在的,学佛一定要正信,不要去走弯路,人就那么几十年。你敲梆梆敲几十年,敲铛铛几十年,敲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有什么用?所以说要培福,要奠定我们自己的资粮道路,我们修行方向要正确,方向要明确,动机要正确,你这个才能修得好。包括我们作企业一样,我在跟他们那些企业家少帅派,第一派成功了,你们说是元老派嘛,儿女第二代嘛,就是少帅,要跟他们培养这些,讲点这些道理。不然的话,我们这个江山咋个守得住呢?你前头在找摊摊,找钱,都在败家,几下就败光了。首先是我们思想上的基础要打牢,我们搞企业也是这样的。像我们现在在看《三国演义》,三国的刘备为什么没有继承下来,诸葛亮这么能干,为什么没把天下统一?也在讲这个事情。没有培养好后人,没有培养好下一代,要培养什么?培养后代一种思想,还有种方向要指清楚,你不指清楚,他还一样的糊涂虫。如果诸葛亮把阿斗带着到处打场,天天带在身边,学到跟他一样的本事,那将来就不可能是魏灭蜀了。所以将来你们做生意也是这样,我原来是研究过《孙子兵法》的,那有些做生意,就要用到孙子用兵的方法来管企业,用西方的制度来管企业,你管得了嘛?只能说是有那个福报,你管得顺,你没有福报,你管到哪里,哪里冒包包起来。你管个企业算啥,刘邦管天下,都只管三个人,治其世不如治其人,治其人不如治其人心,你要把人心抓住了,你这个企业者才是永远存在。对不对啊?(答:对。)没抓住人心,你红也是一时,治其世不如治其人,治其人不如治其人心,我们学会管企业,就是学会管理好人和人心,把大家的力量积极的调动起来,把自己的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每一个人都是智星,都是智多星,你才扫除问题哪。你有问题大家都来帮你,大家出主意,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说,培福这个问题要牵涉到很多方面,你一句话就…

《禅学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