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天起心动念的,咱们认为心又生起了又灭了。生也是心,灭也是心。咱们叫思想,咱们经常爱说思想问题,思想问题就是生灭问题,生灭问题就没有个生灭相。所有外边一切境界差别相,实实际际没有的,是寂静的。把这个没有自性的,这个是自性心,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的清净心,本性清净,湛然圆满,不起分别。
【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因为一切法本来是没有的,是不生不灭的。没有生灭的就是没有,没有生灭相,哪里有一切法!但是境界之中有差别,在这个差别上,故相归于体的、相归于性,境界差别的相没有个来、也没有个去。地藏菩萨举那个镜中相,你说那镜里头有相吗?没有。人没照的时候,那镜中相有吗?不只说人了,反正你看镜中一切境界相,没有。相的本体没有差别的,为什么?空的,不是实有的,也就是一味,没分别相。我们一切众生的心,清净那个心,在凡夫不减,没有减少一点,在诸佛、在圣人也没有增加,这个心是平等平等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也没有来去相,无相。但是这个心是遍满的,如虚空一样,依持它能建立一切法。
这个相是讲的什么相呢?心相。前头地藏王菩萨跟坚净信菩萨讲的心,解释心是什么样子,解释这个心相,这个相还是心,没有什么样子。不过在这个地方讲得很略,因为地藏菩萨不是跟我们大众说的,是跟坚净信菩萨说的,说得很深入很略。我们一般讲教理,或者依四教,或者依着五教,或者依着唯识,那讲得就多了,从粗浅到深入。在这个地方讲,这个清净的本心是没有分别的。没有分别,哪还有个木轮轮相呢?前半部说的是一切凡夫,后半部说的一切圣人,你要进入此法,必须得把业障消了,所以让你先忏罪,把罪消了才能学习唯心法门。后半部就是唯心法门,单讲清净心。清净心是什么样子?没有分别,遍一切处,什么地方都有心,依这个能持受建立一切法。
万法唯心,这个说的心生万法。这个清净心是圆满的,没分别的,跟佛是无二无别的。佛是修成的,我们是本具的。如果我们本具不具这个清净心,你怎么修也修不成佛。你捡都是一些石头,把它煮成当饭吃,办不到的,石头就是石头,石头不能变成大米。这个清净心只有一体,一切善法依着清净心而建立的,一切恶法也是依清净心而建立的,心无善恶。如果有决定性的话,你断恶断不到、修善修不成。这不是决定的,这样来认识我们的心。当然你要明白这个了,你也不会用占察轮了,用占察轮就是显现的。因为在佛法界都是妙用,佛利益众生都是用,在用上显相显心。佛有无穷无尽妙用,诸大菩萨也有无穷的妙用,从用上显心,凡夫从体上明心。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
因此这个心就叫如来藏,具足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的清净功德之业。在这地方加个“业”字,业是作用义,作用是修行而显现的意思。因为这个样子,你才能够。不是原来本具有的,你修也修不成。就像我刚才举例,你煮石头让它成饭,办不到的。因为它具有,所以它能做得到。彼心名为如来藏,如来藏者,如来藏的解释就是真如。为什么叫如来藏,不叫真如?因为两种含义,真如已经在烦恼当中,就叫如来藏。这个意思,《大乘起信论》这样说的,《华严经》这样说的。如来藏,就是真如在凡,谓之如来藏。那要真如除了烦恼藏之外,没有烦恼,那叫法身,法身是清净的。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这个彼心就是一切众生现前一念心。咱们每位道友,你现前这一念心就具足如来藏性,就是我们现在一念心的体。现前一念心的体,它具足了无量功德的业用,含藏有,人人都能修成佛。人人都有如来藏性故,所以能修成佛。如果你没有,你绝对修不成。因为我们现前众生的心,具足了无量功德之业。无量功德业在你现前具足了,这个就叫如来藏。这个心跟已经成就的平等平等,已经修成了诸佛证得此个法身,众生迷了这个法身。那众生也悟了呢?众生悟了就不叫众生了,就是佛了。这说缘起。缘起就是修,缘起就如来所修的一切,行证了果,就具足无漏性功德了。如来一切不可思议的功德,怎么来的呢?行来的,他的功德是行,修行证得的。假使没有空义,没有空的义这个道理,功德建立不起来。建在什么地方?所以依着真空建立妙有,含着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妙有不是真有,真空是不空的,它具足无漏性功德,妙有非有即是真空。
【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
这经文你自己看起来,感觉着很多不可理解不能进入。因为这个义理都是显性的,显我们那个心体的,是从这说理。在理性上讲进入很难,那就得从事上假譬喻、假我们生活习惯来印证。你要把这些个问题,都把它理解在你生活当中,你就渐渐能印入了。在体上,从无始来,一切众生跟十方一切诸佛无二无别,这是本体。从理上讲,本来没障碍。体,本身不生灭,在相上、用上就不同了。这里就含了个业,体虽如是,相用不一样了。为什么不一样了?这是讲无我。众生翻过来迷了,迷这个体了,迷这个体就变化了,在用上不一样了。体虽同,用有差别。这个道理,我们从生活当中现象上讲,我们都是人,那差别就大了。人有各种种类的人,白的、黑的、黄的,还有红的,这就不同了。但本身都是人,人性是一样的。虽然我们与佛无二无别,由于执着,一切众生的人我执、法我执、无明障,这就不同了。这些个业也是遍一切处的、遍一切时的,众生跟诸佛就不一样了,这是报化不一样。诸佛是修成的,功德修成的,恢复他原来的法身,这个修德当中跟众生就不一样了。但是修圆满了,修无所修,才知道还是恢复原来本具的。十方一切诸佛化度众生的事业,都是度众生成佛,但是业用不一样。阿弥陀佛就示现极乐世界来度众生,释迦牟尼佛就示现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不一样了。
【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
诸佛的法身同的,也遍一切处,都是佛佛道同,圆满不动。但是他能随众生的缘,每个佛度每一类的众生随众生的缘。诸佛如来的法身遍一切处,十法界都具足佛,乃至地狱道他也具足佛性,这叫如来随众生。而众生又学佛逐渐的转化,众生又学佛,众生也可以成佛,这叫流转。一切诸佛与众生不相离,同一体性。体性是不相离,诸佛给众生恒常为依,众生依着诸佛所说的法教授而能成道。
【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相种种形类。以一切色相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当知色相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相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这个道理地藏王菩萨举个例子,譬如虚空能容受一切色相种种的形类。虚空是包容一切的,什么色相现都可以。一切的色相就不一样了,种种形类,还有包括一切众生畜生,还有无情山河大地,都不一样了。但是能离开虚空吗?不论任何成生长都离不开虚空,同住在虚空当中。虚空是总,一切种种形相是别,这些个别都在虚空当中,为虚空所摄。虚空就是一切的物质的体,依着虚空而建立的,没有一事物能够离开虚空而单住一个地方,不可能!虚空之外,没有一个地方你可以住。一切色相在虚空当中,虚空永远不会毁灭的,一切色相随时变化,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化了还归于虚空。咱们这地球到化的时候,毁灭的时候,变了微细尘,微细尘又还于虚空。虚空有能毁灭吗?虚空永远不会毁灭。一切事物生长毁灭,生长在虚空中,毁灭还在虚空中,在虚空是不增不减、不动不变。这拿虚空来比喻,虚空就是一切众生之体,也就是拿虚空形容着诸佛的法身。
【诸佛法身亦复如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诸佛的法身亦复如是,像虚空一样能容一切众生的种种果报。在你做的很多的因,因一定感果。众生种种类类所受的果报不同,一切众生的果报依着什么来的?一切众生的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建立生长的,诸佛的法身即是众生的法身,众生的法身即是诸佛的法身,众生的果报即是诸佛法身,诸佛法身摄着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的法身的体跟诸佛无二无别,没有一众生是出离了法界身之外,都在法界之内。咱们不是讲万法唯心吗?这个法是指心,法即是心,心即是法,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都为法身所摄,没有出于法身界外的。当知,这是地藏王菩萨跟坚净信菩萨说,要知道一切众生的身中,诸佛的法身是不可毁灭,一切众生的心永远不会毁灭。假使众生没有一切烦恼,无明的烦恼断了之后,那也归于佛的法身。法身是不增不减的、不垢不净的、不变不动的,这叫法身。
这是假诸佛的法身跟虚空来比喻,比喻什么呢?比喻我们现前的果报。众生现在的果报不一样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果报。这个众生包含着不止人类,畜生类、有情类都是众生。依着这个含义说,众生的身就是诸佛的法身,诸佛的法身含着一切众生的法身,因此众生烦恼尽了,那又回归法身本体了,那也是诸佛。法身本身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众生悟了,恢复于法身。有那么句话,“打得妄想死,许汝法身活”。如果你没有虚妄这些分别,你自然就恢复你的法身了。法身是不生不灭的,与诸佛是无二无别的。六…
《占察善恶业报经 1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