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能很丰盛的不会短缺。这个无诸横病就是流感,流行性感冒,或者痢疾,这些个都可以免除了。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佛跟普广说地藏菩萨对于这个娑婆世界,特别是对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的事情太广了。不止地藏经,咱们讲过大乘大集十轮经,也讲过占察善恶业报经。
【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所以阎浮提的这个众生跟地藏菩萨因缘非常深厚,有大因缘,一者是菩萨的愿力,一者是众生求菩萨加持,感!众生感的力量和菩萨应的力量互相结合的。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一闻一见,就听见地藏菩萨声音只是一次,或是见地藏像见一面,或是地藏经听个三个字、听个五个字,或是听了一句,都能够得到现生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佛说你对地藏菩萨一点点的功德,闻地藏经一句话,乃至念一声地藏菩萨,就是因缘很少,你种得的福德所做的很小,但是你所得到的就很大了。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佛对普广说完,普广菩萨就向佛礼拜,向佛表白说,我久知是大士,佛不说我也知道,我早就知道了,对于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跟他所发的大愿的愿力,跟他为众生所度众生事业的力量,我久已得知。现在我向世尊请求问的意思,就是为了现生众生的利益,为了未来众生利益,故问如来。我不是不知道问的,我是知道而问的,想请佛说,让这些当时的众生能够顶受。我要说了,他或者认为我的力量还不够,要是佛说的,那他们听了就容易得到利益了。
【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世尊,当何名此经。地藏经到这就说这经的名号了,这个经将来给它叫个什么名字?我怎么样去流布去?
【佛告普广。此经有三名。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经。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佛告普广说这个经可以有三个名字,或者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说地藏菩萨本行经,修行的方式,或者就叫地藏本誓力经。我们现在用的都是第一个,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经没有王字,没有地藏王,没有王,就是地藏菩萨。咱们讲大集十轮经的时候就加一个王,就是大乘大集十轮经都是地藏王菩萨。王者,就表示于一切法自在义,王者就是自在义。但是这有的经加,有的经没加。有的咱们念普贤菩萨,有的念普贤王菩萨,知道这个意思就行了。
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地藏菩萨从无量无量劫(这前头讲过了,第一品就讲了)利益众生,地藏菩萨利益众生那个愿力,乃至于效果,所收获的效果,利益众生的广,因此依着地藏菩萨的本愿来流布;流布就是流传。
【普广闻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这一次法会就是普广跟佛问的法,这一段那就圆满了。
【利益存亡品第七】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销灭。】
对于地藏经,或者地藏菩萨,或者我们供一个幢幡,有人这样问过我,像他们玩的拿那个纸,拿红纸做的,经济不够,拿纸剪一个幡,拿纸做一个小像,像玩物一样的,这功德大不大?一样的,跟你拿丝绸做的、做多大的,功德是平等的。从什么上来立呢?从你发心,供养心。咱们大家在供养三宝的时候,从你心算,不是物质上算。大富长者,有钱的人,大资本家,他拿金子打的,那他有钱无所谓,他没有恭敬心的供养,有福德,这个福德很小的。如果穷人拿泥巴捏的,不花钱,但是他心很诚,这供养就大。供养三宝的力量我们是讲心力的,这跟我们三宝弟子讲。给社会上的那个供养者,你只能跟他说你供养三宝有利益,力量很大的,你让他磕头、礼拜、诚心供养,他有时候不大接受的。但是供养你回向的时候,这个福报有两种,一个是世间的,一个是出世间。但是我所经验的看一般人,他都求世间的福慧、求世间的福报。但我们三宝弟子学佛法懂得的,不求世间相,修出世间的福,一切福德修了超出世间,求解脱。
在你供养三宝的时候,悬幡盖、燃油灯,或者现在买的蜡烛、香灯都可以,或者念诵地藏经,供养佛像跟圣像,或者以念佛供佛。以什么供养呢?念着佛供养佛,这个功德最大,念佛供养佛,念三宝供养三宝,念法供法,念僧供僧。或者念佛菩萨的名号,或者念辟支佛的名号,念菩萨的名号,乃念一名一号,要对那个临命终时候念,让他的那个识能够闻到佛号,那个福德非常之大。但是这些个都属于世间福,出世间福呢?当我们念佛回向时候让他得解脱,不要贪染世间的福德,世间福德是可以坏灭的,一生两生,这是无常的;让他得到解脱,那个福德就大了。解脱是永远的,世间福报享尽了又没有了。特别是对临命终人,但是得他耳根还能听得到的时候,你念就容易了。像我现在聋了,你给我念我也听不到了,那我怎么办?我自己先念,念那准备着。但是他是聋子听不到了,如果他眼睛还能看得见,给他写上,耳根先坏了。所以对临命终的人,顶好自己念,等到求人家帮助念,不如自己修行。
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由他造的恶业,一定下地狱。但是他的眷属,或者他的道友,或者我们共同同修的;像我们这个在我们常住,不论哪位到死的时候,全体给他念;他力量没有,但是大家的力量可就大了,绝对把他送到幸福安乐地方去。如果他修道自己有功力,决定得解脱,这是决定的,诸佛菩萨都如是说。因为他临命终的时候,除了他自己修的,但是修得不够,罪业没消完,大家给他回向,帮助他把罪业销灭。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死了之后,这个人已经死了之后,已经火化了;七七日内,四十九天;广造众善,给他放生、布施、供养三宝、救济穷苦的人,使这个亡者永远离开恶趣,不堕三恶道,能够得生人天。他自己要有修,大家给他回向,他能够生极乐世界,或者能生净佛国土。他自己没修,仗着他力诵,只能享受人天。
【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不要造恶缘,多造善缘。不要老人临终了,办酒席干什么的。社会上就是生和死两件大事,但是他造恶,造恶就是杀猪宰羊庆贺祝祷,不但没修善,反倒带了很多的业。但是三宝弟子信佛的不会这样做的。
【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杀害拜祭,对亡人一点利益没有,但结罪缘,还使他的罪业更加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了这个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还到阴间去打官司,殃累对辩就来解说,但是使他生善处就有障碍了。如果命终的人生前没有什么善根,那就随他的业感受恶趣。他自己的业就够受了,他的眷属还给他增业。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譬如有人从远道来,形容,这是形容词,他负担的物就很重了,你还给他增加,那不困苦了吗?更增加重了。他自己本身的业就很重,你再给他增加,那不更加重他的业了。所以在地藏经第七品当中的利益存亡,这是地藏菩萨说的。在普广菩萨跟佛说完之后,这段经就结束了,在第七品利益存亡的时候,是地藏菩萨跟佛说的这些话。
我看见这一切阎浮提众生,他起心动念全是罪,没一点好事。刚刚脱离了恶趣,又造恶业。或者念经拜忏,得到菩萨加持,得到善力了,那你要增长,把最初的信心又消失了。所以在这一品特别重要,生者,死者,这是地藏菩萨跟佛说,这些人要特别注意,这就是地藏经修行的方法,我们怎么样利益过去历代的父母祖先?你给他做好事。我们经济很困难,你念部地藏经该没困难吧?请不起人念,你自己给他念。特别我们出家的道友,因为我们带的障很多,带什么障呢?你过去多生的父母,现在你得到三宝加持了、闻到三宝利益了,那你要给他们回向,不能白白的过去。如果是遇着好因缘,遇着善知识,或者遇着寺庙,求大众僧给他求回向加持他,使他能够得到幸福。
地藏菩萨跟佛说,这习恶的众生从纤毫间一点点可以扩展到无量。本来最初的业还不太重,但是发展了。就像你欠人家债,你不还,愈来利息愈重,愈来利息愈重,因此那个业障就加重。…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