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依教奉行▪P8

  ..续本文上一页。我的想法就是:这也值得,只要为了佛法,舍身舍肉都是值得的。只要是能够把这个妄想摄住,我们可采取一切办法。

  再举个例子,在五台山时我天天走道,也就是尽量做到不分别。一出门就得摄心。当过斋堂门口这一条窄道时,就中间这段有水,两侧没有水。但是走道的脚步,自觉不自觉地就在中间走。既然搁中间走,我就不拐弯了,踏着水过。原先穿的是布鞋,最后那个鞋天天是湿的。每天早上搁那儿过一遍,是湿的,再加上到斋堂做饭,那脚全是湿的。这几个月可能很少有干的时候,全是湿的。晚上还非常冷,床还短,脚就在外面空着,连盖个被子的机会都没有,就是这样。再加上布袜子老是湿的、鞋底也是湿的,也就那样。

  甚至比这时候还要晚吧,那衣服都是湿的。为了洗一件衣服,因为就一套衣服啊,九点钟洗。九点钟洗完了以后,第二天早晨一点钟就得穿。一点多钟还得上斋堂干活。就这几个小时,晚上还下露水,你说能干吗?大概就是那么个意思。裤子、衣服、鞋,又都穿上了,又去干活。就是这样。虽然自己身体这方面已经觉得有点凉,或有一些不舒服,但心里确实特别清净,这才是无价之宝。

  昨天讲了,这个身体无非就是一块顽肉,我们的神识参进去以后,它才有了各种的感觉。你只有不断地克服这种感觉,它这个神识才回来,六根才回收的。所以说,一定不要被它骗了,被这感觉欺骗。

  这个感觉是非常顽固的,不是我们做一般小的定力就可以转化的。应该在大的方面、小的方面都不要放过,都要坚决地走下去,克服它,有个不怕死的精神。但是不是蛮干呢?有时候看来像蛮干,实际上并不是蛮干。但危险的东西要远离,我们也不能往汽车底下钻呀,是不是?但是你若真有不怕死的时候,有时汽车也给你让道。

  我有一次从台怀镇往碧山寺走的时候,走在路上,我就不断摄心,最后就不知道什么叫走了。等到后来听到几声念珠响,这才知道了,自己还在继续走,前边有人给你合掌。至于谁合掌,不知道。仅知道大约是两个人,可能是比丘尼。我也没有回头瞅一眼,看是谁给我合掌啊?没有!这时候一看,前面还有一辆大汽车在那等着,但是我估计撞不上,就是这样。

  你平时摄心就得有个不怕死的精神,而且还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乱来。这样的话,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在定中。你修行就得这么修,就得自个想尽一切办法去修。甚至就是在上圊架的过程中也得摄心,圊架就是厕所的意思。就这一段路程,很短,也得摄心。

  你一摄住心,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有一个悟道的机会。如果你不这么做,我们就浪费太多。光靠打坐,就那一会儿工夫,才几个小时?一两个小时,三四个小时,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睡觉就是浪费,六根都在跑,都在放逸。

  行走坐卧,特别是这个走,浪费得太多。走的时候都是六根不净,耳朵听,眼睛看,身上感觉,好呀、坏呀、热闹呀……说心里挺痛快的,实际上不是真痛快,是一种放逸的“痛快”,并不是你得到佛法的那种喜悦。这个是我们最大漏洞的地方,所以你必须把它补回来。

  都摄六根,我们只要一根回收,就可以把六根回收,这是没问题的。而且我们不光是一根回收,根根都要摄收回来,都要下功夫。你行住坐卧都要摄住心。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真正的达到依教奉行,才能够真正的得到这个佛法。

  只要我们能够依教奉行,我们才能都摄六根。所以你必须有一个“佛怎么说,我们应该怎么去做”的决心。佛叫我们摄心,那我们就去摄心,各个地方都要摄心,不要再往外求了。佛都告诉我们这么做,那肯定是有道理的。虽然我们没开悟,但这肯定是开悟的最好的一个途径。

  好,今天到这。

  怎样克服自己身体的这个触,来达到心里的清净?一个原则,就是必须得做到底。只有在困难中,你才能体会出我们的妄想是多么坚固,才能看到我们自己已经被妄想所转。平时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是妄想,只有你能够舍去生命坚定不移地按照佛说的去做,也就是依教奉行,你才能够看到妄想的存在,才能克服妄想。一旦你克服了妄想,你才知道妄想的存在;知道妄想存在的时候,也就是克服妄想的同时。这个关系大家一定要清楚,若不清楚,我们同样也是一个糊涂。

  说:“我平时知道有妄想。”你知道妄想的时候,已经是克服妄想。所以说,真正地知道了妄想,就是克服妄想;只有克服了妄想,才会真正地知道是妄想。这个很重要。

  我们大家缺乏的并不是法,而缺乏的是什么呢?缺乏的是行,就是随心随力的行。什么叫随心随力?不是你有多大力量,我就顺随一点,去做一点。不是这个意思。是尽心尽力的意思。随心,随着你有多大的心和多大的力,你都要尽心尽力去做,这叫随心随力。我们只有这样,才会观察到妄想的存在,才能克服妄想。

  从释迦佛历来修道的经验看,都是舍身舍命来换得佛法的。这条就非常重要。有的人就视而不见,硬说这是一种执着。这种说法坑害了多少修行人,坑害了多少人的法身慧命。这样谤佛的人,必定要下地狱的。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必须得用全部力量来求佛法,才会得到佛法。

  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我刚到本溪的时候,这是在,那叫什么地方……那时候晚上经行。怎么经行?那是下雪天,每天经行时,只要出了门口,那个手原先是什么姿势就不动了,握拳头就握拳头,张开就张开。一踏出门口这一步,眼皮马上就放下了,心念就控制住了,再不去做任何大的妄想,马上就把自己控制住,就这样经行。每天经行俩小时,有坑就往坑里跳,一步不差地就往坑里跳。最后,就淌的那个口水、哈气,那都结成了多少条冰,那手冻得根本就不好使,半截手臂全是麻木的。我天天这样。就得这么修。后来崔居士晚上过来的时候,也看到了这种状况。你们谁来了,我也不理你,我还是经行我的。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成功的机会。

  好,今天到这。

  昨天讲到经行,主要是在极艰苦的寒冷下经行。这种经行,不光是冷天要经行,而且还要保持自己的一定的规矩,比如手的一些动作都要减少。为什么要减少呢?减少一点就少一点分别心,我们就能争取一点回收六根的力量。

  比如说这个呼出的哈气,最后在下巴颌这块就结成冰,有时候结的冰都结了十多条。一个是冷,都结成冰了,这要克服,另外还不能去碰它。从出门开始,手原先是什么姿势,一直到最后两个小时经行完了,还是什么姿势。原先伸开就伸开了,原先握着拳头出来的就握着拳头回去,戴手套了也就戴手套,没戴手套也就那么地了,戴得少了也就戴少了。就把持住这一念,剩下的什么也不管了,不顾了。虽然身体确实有点损伤,要有疼痛,但是自己那个定力可就增加了,这个是无价之宝。

  你修道修什么呢?就修这颗心。怎么能让这颗心增加定力,怎么让这颗心减少分别,我们就怎么修。有人说:“你把身体搞坏了,是不是就不合算了?你将来怎么修道呀?”这个道理有没有呢?有,但分什么事情。在我们能行的情况下,你就得去这么做。

  “人不能大死一番,不会大活一番”,这个境界当然不是指这个说的,但是确实有道理。不经过苦修,你不可能对佛法有所认识。就算理论讲得再明白,和你没有什么关系,听是听,做是做。你必须得经过这个严格的过程,才能体会到佛法,才渐渐地观察到佛法的真实性。

  那个真实性,不是嘴说能观察就能观察得到,就告诉你再明白,你也看不到。因为什么呢?因为你心里没有定力。外境不随着你的观察力而现,而是随着你的定力大小而现出的观察力。你定力大了,外面的冷、热、风、动,你都可能观察出它的秘密来。通过观察出来,你才能真正的觉悟人生是怎么回事,才真正的觉悟佛法,佛讲的是什么意思,才能真正的觉悟人生的幻境。

  我们听的佛法太多了,光是所谓的“明白”,但一样也没有成就,就是因为我们行不到位。所以这个行非常重要,而且你必须得自己找出这个行的办法来。不能搁那等着行,等着谁给你创造条件。要利用一切条件,天热就利用天热的条件,天冷就利用天冷的条件,天不冷不热就利用不冷不热的条件。这都是无价之宝。

  所以说,我们要利用四大给我们的一切条件,要从四大里挣脱出来。你若不做这个努力,永远是一个等待。你等待,永远也吃不饱饭。克服这个触,一定要敢于把身体豁出去。你豁出这个身体,会不会真正的受损伤呢?有可能。

  比如我脚疼,原先我就想过了,也可能是脉管炎,可能要截肢。因为那脉管炎最重的是要截肢,腿截肢,胳膊截肢。我说:“最好能给我保留一个胳膊,能吃饭就行了。”至于其它那些事就不管了。如果两胳膊都没有了,还有一个嘴巴呢,照样能把饭吃进去。就是这样,你得有这个决心才能往前走。当然了,我们也不是蛮干,但必要的苦修是必须去做的。如果你不这么去做,我们不会在佛法这个道路上有所体会的。

  好,今天到这。

  今天再继续讲一点,就是经行的过程怎么样克服这个触?怎么样能够舍身体来求道?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目的。修行中必须得有这种决心,你才能往前走。虽然我们身体有时候在运用上,可能要出现一点麻烦,包括身体上的痛苦,或造成一点损失,甚至终身的痛苦。如果你若考虑得过多的话,你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在这个地方,你必须自己注意这个问题。不光是在有人时要注意,就算没人时也要注意。为什么这样?因为人天不可欺,鬼神不可欺。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的例子。就是我闭关的地方,那个小房里。那个房子的炕睡两人也可以,睡一个人也可以。睡两人就是不够宽,睡一人呢,稍宽一点。因为这个,我就划出一半的地方,睡自己的一半。三年中,从来没有这么横躺过一下子。晚上有时脚伸过去了,知道了,马上就得拿回来。

  就算平时放件衣服,放点东西,都得思量思量:我能不能去占…

《依教奉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