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要雇他的抓钩机(指一种用于掘土的工程车),他是开抓钩机的。他问我一个问题,说:“我去挖一个水池子,就是养殖池啊,养殖鱼类的池子。”我说:“你不应该这么做。”他说:“师父,你说得不对,我要不去抓,他得雇别人。我抓了挣了钱,可以供养三宝。”我说:“你这种理论是不正确的,你抓和他抓它不一样,他抓是他的果报,你抓是你的果报。佛教并不是需要你拿钱来供养,供养本身的目的就是说让你去舍掉贪心,这才是佛教根本的原则。”他跟我就探讨不通,后来跟我一个徒弟又去探讨,我徒弟也劝他,说:“你那么做不对。”他又把他的理论说出来了,最后他谁的也没听。
过了不几天,他就到寺院来了,他说:“师父,我怎么办?我头一天晚上把抓钩机开到要挖鱼池的那家,第二天早晨抓钩机就让别人拿走了,顶债去了。”(众人笑)这个抓钩机在哪儿呢?就在唐山,离这儿不远。那个挖鱼池的人和拿抓钩机的人互相欠债,最后他去打官司,抓钩机也没拿回来,又搭了可能是二十多万也没拿回来。有时候我碰到他,我说:“你还挖不挖水池子了?”他说:“我再也不挖了。”他说:“如果抓钩机要回来,我一定要给寺院。” (众人笑)就是说这个杀生它带来的果报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他一念不杀生——他本来就有那种业报,如果他不帮助杀生,这个问题就不会发生了。由于杀生的果报,最后造成这样。
(九)避免固定地点买众生
下一个问题:放生能不能总固定在一个市场或一个摊位上买?
这个不能固定一个摊位,也不能固定一个城市,应该把它分散开,各地都要买,避免商贩利用这机会。虽然我们知道因果这个问题,但同时也尽量不让那个卖鱼的造业,应该分几个地方买,另外不要固定。
(十)安全的放生环境靠我们自己创造 变相杀生应避免
下一个问题:秦皇岛放生条件很好,河里不安全,这种情况还能放吗?
这个问题要看是不是救急的问题,比如说在市场买两条鱼,你不放它就死了,那怎么办?那我们也得想法放,它活一分钟也是活,活两分钟也得救。我们救生命就是说尽心尽力,不能说这个众生过十分钟它就死掉了,我们就不救了。那我们到医院,如果医院不抢救我们,说:“你再过一个小时就死了,那我们不救了行不行?”(众人笑)那我们的亲属或我们个人肯定谁都不满意。所以说,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想,它只要是能够活一分钟,哪怕它活几秒钟,甚至它死了,因为它的神识还没有离开,我们都应该救护的。
我们僧团行脚的时候,看见那众生死的,轧死的,我们都进行掩埋和救护。九五年行脚,我走到北京的时候,有可能是两个老鼠皮吧,已经在马路上被轧得干干的。当时那马路上没有多少人,就一个人在那旁边站着——不远的地方。我和性空师就用方便铲把这两个干皮撮起来,挖个坑就给埋了,然后我们就坐那儿休息。当休息的时候又来了一个人,他就问我们:“为什么要走啊?方便铲是干什么的?”后来旁边那人就答了:“他们两个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刚才我看到老鼠都死了,那皮都干巴了他们还给掩埋了,这一看就是真正的出家人。”就是说出家人的本质就是慈悲,不在于众生死和不死。我们把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死了也是自己的父母,尸体我们应该掩埋了,通过这个不断地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另外众生的尸体如果不能掩埋,其它众生看了,它也会起烦恼的,起嗔恨心。如果我们掩埋,能够使我们的心放出一点慈悲来,对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好处的。
“这个放生条件很好,河里不安全。”不安全的情况,上午跟秦皇岛佛协秘书长也说了,秘书长也有决心要争取一个好环境,这是一种菩萨行为。河里不安全我们得创造安全,比如说我们从市场买来的鱼,买了十条、八条或二十条,如果河里确实不能放,怎么办?那我们不能不救,我们救了以后,弄个盆先搁家里养。等条件好的时候,装塑料袋里,给它氧气,我们可以到哪个水库,能放生的地方去放。甚至晚上偷偷去放,这都可以的。
讲到这儿想起一个问题,就是说有的人知道放生了以后,他就说:“我以后再也不吃活的了。”意思:我可以吃死的。这种说法非常不安全。死的众生它也有命根,因为它这个众生的尸身也会起烦恼。因为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众生,我们去伤害,真正的种子要进入我们种子识里,通过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思惟,进入我们的种子识,它也是有果报的,特别这些话不能说。
过去有一个城市,一个土地局的局长他老伴信佛,过年的时候大家就给他送礼,在送礼之前局长就说过:“我们家有信佛的,我不吃活的。”后来这个送礼人,有两条非常大的大鱼,新打上来的,就往他家送。到他家走廊里了,这几个人就商量,说:“这局长不吃活的,我们拿活的怎么办?那给它摔死吧。”后来把鱼给摔死拿到屋里,说:“局长你放心,这是死的,不是活的。我刚才在走廊里摔死的。”所以这话不能说,说了以后也会带来副作用,间接地也杀生。所以说放生要语言美,放生要彻底,要坚决,不能含糊,一含糊了就会使众生产生误解,也同样会造成变相杀生,这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十一)放生和护生同等重要
下一个问题:放生和护生有什么区别?现在放生的人多,护生的人少,我们应该如何去权衡?
放生和护生本来是一体的,因为“放”是一部分,“生”是一部分。“生”就是护生,“放”就是解放。而现在放的人多,护的人少,主要是大家对护生这一块儿讲得少,而且没有想那么多。责任并不在于居士们怎么想,而在于我们出家师父的引导。这在于我们,错不在于居士,因为我们出家师父在这方面引导得少,所以说,众生想得少。今后就由出家师父多引导,这样护生的人就会很多。这个护生的功德是很殊胜的,和放生的功德是一样的。放生是今天的行为,护生是长久的行为。应该互相弥补,这样的话就好了。
比如现在我们承包一条河,这河里不让打捞,你不让打捞就是放生。不是说你放众生到河里就是放生——你护持这一个地方没人捕捞,那不就是放吗?何必在河里打下来以后,我们再去放呢?这样就更好。多么希望政府出一个政策,说:“中国人哪,都得吃素,都不许杀生。”这个国家肯定是非常殊胜的。
(十二)吃素放生应称赞
下一个纸条:吃素与放生有什么不同?
吃素和放生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吃素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看着是很容易,实际上是不容易的。有的人说:“你看放生我能放一点,但肉我还要吃。”也有这样的;有的人是:“我能吃素,但是我不喜欢去放生。”这两个行为我们都称赞,能做到哪个,我们就称赞哪个。能吃素我们称赞吃素的,能放生我们称赞放生的。如果两个都能做到,那我们就应该给予奖励,是不是?给予奖励。
(十三)放生对生活、事业、工作、学习的好处
下一个纸条:放生对我们的生活、事业、工作、学习有什么好处?
这个放生啊,它一个是使心里能生起慈悲。什么是慈悲呢?就是说中医讲的那种正气。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有了正气,有了正念,就会有正行,所以说我们的生活就会愉快,从心里愉快。我们很多居士进行放生,今天放生了,晚上睡觉你做梦都是非常甜蜜的,非常愉快的,甚至多少天你都会记住这个事情。甚至我们往生的时候,能想到我曾经有过放生行为。
对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的生活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如意是由我们心情所造成的。如果我们放生,心量宽了而且没有分别了,对众生又生起了慈悲,那在我们周围生活的人他同样也会感受到。而且我们对他们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了。对众生都能慈悲,何况对这些人,能不慈悲吗,是不是?慈悲这个问题吧,有的人偏注重于(畜生道的)众生,有的偏重于人,这都不应该,应该平等地看待,这就好了。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也是九五年行脚的事情,走到那个盘锦东郭镇那块儿,晚上下雨,没有休息的地方,后来看到一个饭店旁边有一个民房,民房窗台那块儿有块空地,能把包放下歇一会儿,和那个师父就放下了。因为那个路面全是水,连放包的地方都没有。这时候旁边的狗就咬,(编者注:狗咬,方言,指狗叫)后来出来一个老人,问我:“你们是干什么的?”我们告诉他:“行脚,从五台山出来往辽宁走。”他说:“你吃没吃饭哪?”我们说:“不吃饭,一天一顿饭。”大家谈得挺好。
对面那个狗就开始咬,也是他们家的狗,一个劲咬。我们原先的想法,多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就走。后来这个女主人就出来了,女主人说:“你们赶紧走,你看看,你再呆着,我们这狗的嗓子就喊坏了。”(众人笑)后来我说:“你对狗这么慈悲,你怎么对人不慈悲呢?”她说:“对啊!我怎么对人不慈悲,对狗怎么慈悲呢?”她自己就问自己了。讲这个例子,就是说她偏倒一方面了,以自己的爱好来决定的慈悲,这都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无缘大慈,两边都慈悲就完事了。这女的还很善良,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她在后面还叨咕呢:“我怎么对人不慈悲呢?”(众人大笑)
放生会给我们带来正念,在生活中我们就不会埋怨谁:谁对我有利和没利,谁对我如何如何,亲疏远近等等的计较。他就会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慈悲。对事业就会专心,他就不会挑挑拣拣。那么看到众生的苦,他也考虑到自己的苦,思惟能得到人身不容易,而珍惜生活,珍惜事业。因为这个慈悲本身它就是智慧的源泉,有了慈悲他就会开智慧,学习、工作他就会和别人不一样,这个非常好。所以说佛法有无尽的宝藏,放生和念佛一样。
最近学生都在考大学,很多的已经考完了。头两天我也思惟一件事情,过去在盖县茅蓬的时候,曾经有一个老师,他在一所小学,上面领导要抽查,抽查要考试。这个老师啊,他母亲信佛,他也信佛,这母子俩都是老师。当时也…
《放生·护生——上妙下祥法师在秦皇岛放生文化交流会上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