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P23

  ..续本文上一页非、好丑、动乱万千,就在此动乱万千的流转当中,了知涅槃的平等寂静。

  注意!这就是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就是要藉助这一生的因缘,就在苦乐、人我、是非、好丑这些流转不停的动乱之中,去了知、观察、证入法的平等寂灭性!就像在海水的动乱中,去了解海水本来平静一样,去了解万法的本质。所以佛法不论是什么体系的理论,都有这个共同的譬喻,让我们看清万法的虚幻性。由于我们不了解真相,然后随顺我们的习性,看到一切法都是实在的。不知道这些都是无常迁流变化的如幻的现象而执以为实。学佛修行首先要修正观念和开发智慧,目的在于看清万法的虚幻性——虽有如幻。不能否定它的缘起性,一切万法的生生灭灭,都不是永恒的,而是无常的。只有懂得「虽有如幻」,才能不执着、不贪爱、不执取!

  我们最大的烦恼就是贪爱、执取。一个不贪爱、不执取的人,还会有苦吗?苦从哪里来的?所求不得是苦,得到了,要保护它、怕失去也是苦。偏偏人间是无常的,一定会迁流变化的,要保也保不住!所以必定要苦。求不到是苦,求得到的人就不苦吗?求得到的人更苦,因为得到的一定会失去!求得到的再失去的时候心里更苦!无常的法则下,没有一法能永恒的存在,一定要变灭。我们占用的东西、喜欢的东西,当它变灭的时候,那种苦更甚!

  我常常讲:不要讲人间都是不好的因缘,即使都是好的因缘,非常美满的因缘,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更苦!这个人间还有什么不苦的?因为必归于灭,没有一法能永恒不变,最亲爱的亲人:父母、夫妻、母子、兄弟;最宝贵的财物:什么金刚钻、大楼房,哪里会永恒不变,永远存在?所以,有的将来必定更苦,没有的反而心里没有牵挂。那么我们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讲一句不好听的话:从前粪坑里的粪虫在那里不停钻动,如果我们把牠抓出来,放到清水里洗干净,牠在那边会习惯吗?能存活吗?牠一定会再钻回去的!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间,知道我们像什么吗?所以说我们没有看清真相,执着在实有感,以为我们是万物之灵,其实真的灵吗?从某个角度看并不见得。所以佛陀说我们是:愚痴、无闻、凡夫、众生!这几句话把我们揭露得最彻底!

  所以我们今天学法,就是要透视真理的实相,我们才知道今天自己在什么位置,在扮演着什么角色!造成今天果报的因缘条件是什么?要如何改变这些的条件,如何超越他?不然怎么解脱?所以,佛法所谈的一点一滴都有次第、有内涵、有内容,不是想象的,不是靠求和拜就能解决的!

  修学佛法我们一定要亲近善士,多闻熏习,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就是首先建立正确的知见观念,改变我们错误的思想,然后如理思惟,消化理解以后,还要法随法行——依法奉行,当完成了这四预流支,就是解脱!佛法决不说:你要相信我,如果不相信我你就下地狱!你相信我你就得解脱!佛法是理性而智慧的,佛法的内涵,次第分明,内容充实,一一都是可以亲证的。可是这样理性而智慧的佛法,到现在却混进「怪力乱神」的思想以及外道邪见!芸芸众生如何抉择?

  导师的伟大,就在于他智慧如海!把流传了二千多年的佛法的每个体系、理论的根据,演变的过程,流变到最后的结局,都一一厘清,让我们溯源而上找到佛法的源头,让我们看得如此的清楚、明白!历史上几个人有这样的智慧?让我们不再继续的迷失在信仰里,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

  「就在此动乱万千的流转当中,了知涅槃的平等寂静」。这句话讲得太好了!但是,如果我们不经由上课建立缘起正见,来修正我们错误的观念,如何在动乱中去看清楚他的不生不灭呢?所以,没有亲近真正的善知识,没有经过如理思惟,怎么能了解法的真相!所以我告诉过大家:印顺导师就是当代真正的大善知识!我们要多学多看他的论著,对我们的帮助真的很大很大!我讲印顺导师是现在的善知识,并不是否定过去的善知识,而是说现在还活在人间的善知识,我们有幸能与他在这个时代相逢,真的太幸运了!所以我们要把握这难得的机会!

  上次说到,纠正我们内心上的错误,引导行为入于正轨,即达到此涅槃寂静的境地,就可以得到生死苦痛的解脱了。

  这几句话是法的重点!所谓的无明,就是不了解真相、无知、没有智慧。所以我们内心由于错误的观念,也就是错误的思惟模式,带来错误的行为,才造业轮回生死,这就是我们痛苦烦恼的根本原因。当我们导正了内在观念的错误,我们的行为自然导正,这样透过闻、思、修的过程就能达到究竟的解脱。如果计算机的程序不改变,它的功能会改变吗?同样,我们内在的观念没有改变,每天束缚身心的行为: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哪有解脱的机会?如果要改变一个人错误的行为,就要先纠正他的知见,先改变他错误的观念,观念修正了,行为自然就端正。可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因为内在的观念没有改变!我们的颠倒、执着、爱染与习性,完全没有导正,怎么能解脱?所以,我一直强调上课的重要!这就是在建立正确的知见,让我们了解佛法的正见是什么?然后自己才能参详,哪个观念是与无明相应?我哪里有问题?当发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当接受了正确的讯息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就自然的转化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上课几年下来,没有刻意要求大家应该怎么样做,为什么人人都在转化?上课一年、二年,有了小小的转化;三年、四年,人格提升了;五年、六年,与过去完全判若两人!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功效?因为我们所修正的就是根本知见的问题!佛法为什么以正见为导?六度以般若为导?注意!没有正见就没有正思惟,身口意的行为就不会端正,哪里来的正念和正定呢?知见正确了,思惟模式就正确,身口意的行为自然端正,自然与法相应!所以知见是根本。六度万行以般若为导,般若是了解实相的智慧。因为有了这个正知正慧,我们的六度万行才能与般若相应,行动起来才会轻松自然,不会染着于万法。

  所以要改变一个人,先要改变他的观念。问题是谁愿意接受别人的观念呢?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观念是对的,那么在讲到观念、知见问题的时候,我们依据的是什么?如果说是佛陀讲的,你会不会把佛陀讲的内容错解了?为什么同样是佛陀的弟子,到后来会形成二十个部派?这都是我们需要抉择的!现在我们真的很幸运,因为有导师替我们抉择了,让我们能看清楚佛法源头的真相,我们才了解原来如此!我们对修行才会生起信心和肯定。然后在生命中接受正见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的生命真的在转化,那时就没有疑惑了。所以修行不是没有条件的,一定要有正知正见,并不是一个信仰、一个恭敬、一个能舍就能解决。佛法是信智相成的,注重的是智慧的提升和知见的修正,这是佛法的根本。所以佛法能够「纠正我们内心上的错误,引导行为入于正轨,就能达到涅槃寂静的境地。」真的是这样吗?我可以告诉各位,真的是这样子!就是这样子!

  上面三者,总名之为三法印,印有不可变更和确实性的意思。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就是佛法的三法印。所谓「印」,就像盖章的那个印章,用的时候代表你,印章一盖就要负责任。这里称为法印,是证明内容的正确。

  这三者是佛陀从因果法则上体验得到的,因人的智慧不同,所以通达的真理也有点不同。

  三法印就是佛陀悟道缘起的真理法则,他把自己悟道的真理法则教导弟子们,问题是每个人的根性不同,对法接受的程度也有不同。譬如我们在座一百多人,要找两个观念完全一样的人几乎是不可能。全世界六十亿人口,都很难找到两个观念完全一样的。可见,知见和观念的调整有多难。来自不同的背景,来自不同的家庭与教育,还有过去接触的种种不同的因缘条件,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造成了观念上的种种差异。所以,观念的调整最难,看似相同,却是同中还有不同,很难找到完全相契的。只有站在法的根本上,譬如所讲的共相、法性,这是共同的地方,大家认同这共同的地方时,我们一切的知见就有交集点。只有在谈法、谈人、谈事不离开这个根本的时候,大家才能有共见。所以,如果没有对法的体证,没有对法性这一部分的了解,人们的观念很难达到共识。

  所以佛法的伟大,在于对宇宙真理实相的了解,然后依据这个根本,大家才会有共见。不然,从大家千差万别的心态中怎么样也无法达成共识,这个过程就不得不有善巧的引导。因为有的人听了三法印能接受,有的人听了不能接受。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方式,也许能先把他引导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熏习,待因缘成熟,再把他引导到究竟的地方。这就叫善巧的方便。所以佛法分五乘、分三乘,其实不是法有差别,是众生的根性有差别。为了让这些根性深浅不同的人都有机会究竟解脱,就要用种种的善巧引导,让他们最后同归于对法性的体证。所以不是法有差别,是人有差别,因此过程与方法就有善巧了。

  小乘要一步步的向前悟入,先了解诸行无常有必归无,再了解诸法无我,由此进而离却烦恼体验诸法的涅槃寂静,这是渐进的体验。

  我们现在讲的是大乘佛法,而过去原始的佛法我们叫小乘。小乘法如果直接讲一切法本自涅槃、本自清净,不容易体验,所以要善巧的一步一步的引导,让他一步一步的悟入,先了解诸行无常,有必归无。第一步从无常的现象变化中去了解,最后体会到必归于灭。再进一步了解诸法无我,才能破我执,由此进而离却烦恼。体会了无我,就能够断除爱染,爱染断除,烦恼就无从生起,再进一步体验诸法的涅槃寂静。这是循序渐进的体验。我们讲学佛有次第,就是在谈这个。

  大乘菩萨就不必如此!只一「空」字,就把三法印统摄起来。

  讲到这个「空」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大乘佛法不管哪一个宗派,哪一个体系都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