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P29

  ..续本文上一页的执着,叫法执。但是这两种执着的根本都是同依于自身的实在感,我们才会对万法产生执着,如果我执破了,对万法就不会执着。万法属于我所的部分,所以我执如果破了,我所自然就不存在。因为最根本的就是我执,所以说破我执更重要。

  世间自私自利的,不免要受大家的批评,其所以自私自利者,即因内计有我,求我之扩展,以一切为我所,于是只问目的不择手段。

  从世间的现象来看,只要我执不破,痛苦烦恼一定会产生的,因为我执不破,人们必然会自私自利,就是要保护这个「我」,巩固这个「我」。然后,我的欲望不断的向外扩展就要争取属于我的一切,还要占用他,那么占用的一切就是我所。所以,有我就有我所,为了达到占有我所,就会不择手段,那么不道德的行为也随之而来。人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痛苦烦恼?为什么要造那么多的业?都是因为要满足自我的需求。而这个「我」偏偏是虚幻的,我们只是不了解而已,为了一时感官的享受和满足,什么业都可以造。那么我们的痛苦烦恼怎么能止息?造业不断又怎么能停止生死轮回?

  所以活在世间,我执不破,哪一个人不苦?有钱的是金钱上得与失的苦;有的是生活上的困苦;有的是身体疾病的苦;有的是情感上的苦;最后还要面对─—死亡,那种对死亡的茫然和恐惧更苦!有我就有苦,有我就有求,有求皆苦!求不到苦,求到了怕失去也苦;求不到恩爱,苦;恩爱的有一天要离开,更苦!人生什么地方不苦?哪一个人不苦?所以经中有比喻人间如火宅,就是这个意思。而我们还在苦中求乐,苦中作乐。这些所谓的乐不过是暂时满足我们感官的感受而已。这种乐的本质是无常的,因为它很快就会消失,那么乐消失的时候你必定更苦!注意!三法印中的寂静涅槃的内涵,就是一切法必归于灭!这是一定的,没有一法可以例外。既然一切法必归于灭,我们求的、得的也必归于灭,那么我们这一生到底在干什么?

  我们再看佛陀,他王子不做,人间一切的享乐都放下了,是智慧还是胡涂?到底是占有一切为真正的幸福?还是像佛陀一样放下一切的时候才了解真相,达到真正的涅槃解脱自在为真正的幸福?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如果不知道我执是生死的根本,是痛苦烦恼的根本,修行不从这里下手,即使放弃人间而遁世,也不会解脱。外道修行也是放弃人间,连衣服都不穿,做种种无意义的苦行,以求解脱。但是,他们内在还是希望回到某某地方去,内在根本的自性见的执着没有消失,能解脱吗?

  佛法批评外道的不究竟,绝不是自以为是的乱批评,在事实上有其内涵的。外道以为吃苦就可以灭苦,以为身体是精神的束缚,所以他们以苦行来折磨自己的身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牛就可以解脱了,因为牛吃的苦最多!修苦行就可以解脱吗?折磨自己就可以解脱吗?注意呀!真正要解脱的是我执,如果没有找到苦的根源,不知道真相,很多所谓的修行真的都是盲目的修行!外道修到四禅八定的很多,有神通的也很多,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我执没破,这一点很重要!

  佛法首先教人除却我执,我执没有了,即能契合于缘起的正理,符合于群众的正义,行为自然合理了。

  我执能破,是因为了解缘起,了解一切法的真相本来就是这样。知道一切万法是缘起的,万法是相依相缘的,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依相缘的,知道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我们还能去伤害他人吗?所以能够无私的关怀一切大众的人,是因为他明白自他是相依相缘的,就能慈悲的互相对待,就不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了,就不会一天到晚在贪欲中满足这个虚妄的自我。那么我们的行为自然就会端正而不会去造业了。

  一己的私蔽虽去,而众生的我执还在,于是起怜愍心,愿使一切众生同离我执,共证无生。

  缘起法就是让我们明白自他之间是相依相缘的。我自己现在明白真相了,破我执了,解脱了。但是还有很多和我相依相缘的众生,都还在苦难中,还在颠倒执着中,还在生死轮回中,自己怎么会安心呢?自然就会对众生生起那种悲悯之心,希望一切的众生和我一样的离开我执,一样的共证无生而体证涅槃,这就是大乘的悲愿,这种悲愿是从体证无我而来,是从了解缘起法的自他相依相缘而来。

  佛法把引生错误思想,不道德行为的我执,彻底揭发出来;使人能离自我见,建立一切合理的道德,而苦痛的生死流转,也就能从此解脱。

  在佛陀悟道以前,任何一个宗教都是执着在有一个创造万法的主宰,或者是真我,或者是梵天,或者是大自在天。都认为有一个根本,永恒存在的自性、本体。佛陀则创见了缘起法,他是第一个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则,从而破除这种实有感与自性见的第一个人。所以我们回到佛法的根本上来,看佛陀当时怎样开示他的弟子?这些弟子过去也是熏习外道传统的观念,他们为什么亲近佛陀很快都证了阿罗汉?因为佛陀教导的是自己亲证的方法,直接契入当下的五蕴身心,去发现法的真相!马上就能观察到过去所执着的实有感和自性见,是虚幻的产物,当下就能离开执着而解脱。佛陀的教法就是这样的单纯!

  但是佛法流传到今天经过两千多年,在流传的过程中很多的地方都有所流变,又加进来一些外道错误的知见,现在变得比较混乱,很难加以抉择。但是我们很幸运,因为导师把这些知见研究得非常清楚,一一的让我们了解真相,我们对导师的感恩就在这里!看到这里我们会赞叹导师的智慧广大!难道这只是学术研究吗?世间这么多的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没有办法搞清楚,是学术研究能研究出来的吗?没有生命的深刻体证,如何能了解这些真相?尤其是对般若空慧的体证,所达到的真实受用,哪里是一般修定的人能了解的!

  什么叫境界?就是直接契入法性的寂灭!这就是大乘的不共慧!哪里非要那些的次第不可!导师思想真正的内涵很少有人看得懂,不知道宝贵,不懂得感恩,还要毁谤批评。所以我有时候对这些无知的批评还有无明火,很不客气的说这些人都是盲人说瞎话,因为我也想给他几棒子!不然他们还在自以为是!所以,第一个发现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是我执、我见的就是佛陀,这是佛陀的创见,佛法与外道根本的不同也在这里。我们要把握佛法的这个根本,如果不能把握这个根本,就会很容易的接受外道的观念:以为死后要回到本体去,回到老母那边去,回到上帝身边去,回到真主那里去。如果是婆罗门教就回到大梵天去,都在实有感的自性执里面,什么时候能破我执呢?我执不破又怎么解脱?不论修四禅八定的哪一个境界,我执不破,生死还是有份,随着禅定的境界往生天界而已。四空天最高了,可还是在三界内。寿命最长的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后出定了还是要回到六道中轮回。所以,佛法讲的究竟涅槃,并不是死后的事,是在生命活着的当下就要明白,是人人可知、人人可证的!人身难得!正法难遇啊!要把握此生!要注意啊!

  我执和法执,为出生一切错乱苦痛的根本,而我执尤为根本。

  我们不要讲生死轮回那么长久,就讲我们现在的贪瞋痴烦恼和一切痛苦如果不能止息,还谈什么未来的解脱!我们要把生死的根本——我执产生的贪瞋痴烦恼,就在生命的当下把他解决!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断除烦恼,必先除掉这生起烦恼的根本──我执。佛世,弟子们根利慧深,佛为他们说无我,弟子们即能了达无我性空。

  导师提出佛陀时代的情况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佛陀的时代,佛陀的弟子,包括外道第一次来见佛陀,很多当下就能见法?当证了阿罗汉的时候他就敢讲此生已尽,不受后有,自己都很肯定的。可是现在没有人敢讲见法、见道、解脱。如果你讲这些别人会说你:未证言证,大妄语要下地狱的!所以没有人敢讲,现在不谈这个了,而是一定要等待往生!

  本来佛法的伟大,是人人只要有因缘闻法学法,人人都有机会解脱!可以真正的断生死!可是到现在我们讲都不能讲了!那这样佛法还伟大吗?如果讲一个信,那么外道比我们更快,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只要这里(玄关)一点就地狱抽名,天堂挂号了;信就得救了,死后就往生天堂去了。佛法的特质在哪里?我们要把握!那些推理的、幻想的产物,我们不会羡慕。世间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真正的佛法让我们知道痛苦、烦恼、生死的根源是什么?我执怎么破?在我们生命的当下,只要真正的明白了这些道理,好好的向内观察,或向外观察都可以,没有一法不合乎三法印的真理法则的,随时随地都能明白和体证的!这么伟大的佛法,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佛弟子真的要深思反省啊!

  后人不解佛意,于是听说无我,转执法有;

  佛陀说无我,弟子中没有人敢否定,没有哪一个大师或哪一个成就者敢说佛陀说的不对。但是有的人就想:「无我是对的,但是法总是有吧。」也就是说,我们五蕴组合的身心,没有一个实在、永恒不变的我,是对的;但是组合成为五蕴的这些元素和条件,是实有的吧,他们执着在法上是有的。「我」是没有的,法是有的,这叫法执。

  前面,我们一直强调缘起的正见,说明一切万法是因缘条件组合成的,成为这一法条件的因缘本身还是因缘的组合,没有永恒性、独存性、实有性,这叫缘起无自性。这里明白了,就不会执着在法有。因缘条件组合的是假我,组合成假我的这些条件的本身还是组合的,不是实在的。譬如说我们的身体是分子的组合,分子到原子、质子、中子、还有夸克都是条件的组合,是一层一层组合起来的,不是单一的条件就可以形成一个现象,现在的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讲五蕴:色受想行识,其中的色即物质,形成物质的因素还包含地、水、火、风,那么地水火风的本身还是组合的,也不是第一元素,也没有第一元素。那么怎么能执着法为实有呢?

  导师指出,佛法的流变是在佛灭后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后来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