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否因此而变得圆满了?是否所有外在的问题都解决了?是否所有的人都没有问题了?不可能的!从《阿含经》中可以看到,佛陀年老时还遭遇很多逆境,包括提婆达多的背叛及祖国的被灭,都是很大的逆境。并不是成佛了,一切都圆满了,千万不要这样想。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那就是佛陀即使遇到多么大的逆境,他还是安然自在,他不会痛苦烦恼,不会再引起种种的障碍,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解脱了,人世间外在的条件不管怎样的变化,以世俗来看是很不利、很不好,有很大障碍,但是对他来说还是自在的,这才是真解脱。
所以,我们首先要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不要被传统的民俗信仰或神话误导了,以为学佛就会有感应,没有灾难,求得自在,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一切事情都顺利,这样都不是佛法。佛法告诉我们人间都是无常的,怎么会一成不变呢?怎么会永远没事呢?一切都会变坏,一切都必归于灭,这才是佛法的真理!明白了这个真理法则,我们就不会求不老、不病、不死了。生灭无常,不可能一切都如意圆满的。真正的圆满是内心的自在解脱,外在一切条件已经不能影响你了,这样才叫圆满,才叫究竟。所以,一个真正得法的人,面对外在的人、事、物的种种障碍也不再受其影响。
依佛法,社会也只能在人类充分觉悟,提高人格,发展德性,社会才能完成彻底的更高度的和平与自由。
这就是说,不是一个人的成就就可以改变整个社会。大乘佛法讲的是菩萨道。所谓的菩萨道,就是要无私宽广地为广大的众生设想,然后慢慢引导所有众生都能了解真理法则。然后每一个人都能净化,每一个人都能发菩提心,那么共愿共行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社会才有和谐的希望。不是我解脱了,天下就太平了。所以,我们如果真的要让社会达到极乐世界的标准,不是一个人解脱就能完成的,需要大家都发菩提心,以悲心来利济更广大的群众,让每一个人都得法,让每一个人都能改善身心,这个社会才能真正的净化。为什么我们大乘佛法要讲行菩萨道?因为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愿本怀,希望「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也就是要让一切众生都能解脱。这就是菩萨道缘苦众生的动力。
从合理的社会──平等自由中,控制与利用自然界,才能真得其用。
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那么自然资源就会被误用,自然生态也会受到破坏,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那么大家都会深受其害,这就是共业。所以只有佛法普遍的宣流,大家都能够体会佛法的平等性,互相尊重,爱别人,也爱自己,那时社会才能互相的、普遍的善用自然资源与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用。如果还有自私的心理和个人的利害关系,不管别人,不管社会,那么带来的灾害势必更严重。
否则,像现代的科学,对于近代人类不能不说厥功甚伟,然因没有善于运用,利器杀人的副作用,就随之生起,甚至引起世界文明被毁灭的危险。
所以,如果还没有体会到平等法性,无论是社会物质怎样的开发或是科技如何发达,还是用在私欲上、占有上、斗争上,那么这样的发达带来的是什么?过去农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除了面对老病死,没有太大的危机感。可是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危机不一样,武器那么多,大家外出都没有安全感,家家户户要做铁门窗,可想而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中!
就如近代原子弹的发明。本来原子能是可以善用的,如果原子能用在能量的使用上,当然可以利益众生。但是现在作为原子弹、核弹、中子弹的杀人武器,一颗下去,真的全人类都会毁灭。所以,科技的发达,如果不善用,副作用更大,带来的灾害和威胁更大。
所以,人不能从解除自己身心上的烦恼矛盾下手,任何控制自然、人群的办法,是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的。
不只是物质上的占有,还有人性中的权力欲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什么过去主政者到某一个程度以后,后面的人就会起来革命,起来革命的人最后有了权力以后,主政的结果与过去统治者的结果相差不多,因为权力会使人腐化。所以,那些革命都只是治标,只有佛法是治本的。从每一个人的生命、身心中去改造、提升,净化自己的人格德行,这才是根本。
现代的所谓教育,教出来很多有才能的人,但这些才能都倾向于功利,还是自私的,没有离开人类互相竞争的本能,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竞争中,人类怎么能达到真正的和平共处?如果教育是功利性的,没有佛法的熏陶,自私的本质不能去掉,所以产生的问题根本不能真正的解决。以前,学校还有佛学社,可是现在,学校不成立佛学社了。其实佛法本来是一种教育,要普遍的教育大家如何解脱、如何破我执,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人间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甚至会排斥佛法,这就本末颠倒。所以每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解除内在烦恼的因,外在的功利会带来更大的烦恼。
因此,我们要「度一切苦厄」,应首先对自己予以改造。唯有这样,才能合理的根本的解除人世间的苦痛。
注意!「根本解除」,这是根源!就如同医生治病,有治标,有治本,社会的净化和政治的改革也一样,有治标、治本的方法。但是真正能治本的,都不离对佛法的体证,如果离开了对佛法的体证,几乎是没有办法的。不是一切宗教都能解决问题,佛法的奥妙与一般宗教是不同的。譬如:西方的宗教还会引起宗教战争,而佛法绝对反对战争。佛法讲的是无诤、无生,这是根本不同的地方。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所有的宗教都一样。佛法讲的是众生平等,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尊重的,而且是相依相缘的,人与事、人与物、人与人之间都有很深切的互动关系,因此才产生整个社会的动态万象。没有谁重要,谁不重要,「平等」就是佛法讲的法性。但是神权就不同了,神权要控制万物:必须听我的,不听我的,就会下地狱,我就惩罚你;听我、信我的,就升天堂、得永生,所以神权还是极权的,佛法才是平等民权的。所以真正要解脱,要根本解除烦恼,是从自我的改造做起,不是信仰神权来庇佑你,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佛法解除苦痛的方法是如何呢?原则的说,可分二种︰一、充实自己︰增加反抗的力量,使苦痛在自己身心中冲淡,不生剧烈的反应。如力量小的担不起重物,感到苦难;而在锻炼有素精强力壮者,则可把着便行,行所无事。
学佛修行,理论明白了,目标知道了,再来就要探讨改造自己和迈向解脱的方法。从苦的立场来说,我们都感到很苦,那么苦是从哪里来的?
第一,面对外境,感到自己身心难以承担所引起的苦,那么就要先充实自己,增强身心承受的力量。譬如身体很弱时,一百斤的东西担不起来,要你担起时,你就会感到很苦、很难。如果你经过运动的锻炼,慢慢的调整自己的身体,体力就渐渐增强,那时就能轻松的挑起一百斤的担子而不会感得很苦了,因为你还有余力嘛!这一部分是讲先充实自己,增强承担力。
我们不管是待人、接物、处事时,人家一句话有时候就会让自己苦很久,但是慢慢的了解法、熏习、实践,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承担,去面对。这样慢慢会觉得过去很苦恼的事,现在慢慢减少了,不会随境而转。可见,充实自己,是充实自己的知见、心灵、智慧的部分。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慢慢的长养、充实。这种承担力,不像运动,肌肉发达就好,而是智慧的力量。以前,为什么别人一句话你就受不了?现在即使有一万句不如意的话,心也不会动,因为心里的充实,扩大了自身的承担力。
二、消灭苦痛的根源︰知其原因,将致苦的原因对治了,苦果自然不生。
第二,是消灭苦痛的根源,这是最根本的。前面是治标,这个是治本。要寻找原因,为什么遇到这个事,我会那么痛苦?而别人却不会痛苦?为什么他那么痛苦,而我却不会?要看清楚那个苦的原因是什么,找到原因,只要你把那个原因改善了、对治了,即使再发生那些事,你也不会苦了,因为产生苦果的原因没有了。佛法就有这样的功能,佛法的伟大也就在这里。
再讲一个重点,注意!人间的万事万相千差万别,不管事相上差别有多大,但是痛苦烦恼的原因只有一个。所以我常常譬喻:一棵大树有很多树叶,你要怎样一片树叶、一片树叶地去治疗它?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根,根的问题解决了,枝叶就没有问题了。所以我们的烦恼虽然像树叶那么多,但是它的根本只有一个,可是我们有没有办法找到这一根本?
台语有句话说:「一理通,万理彻」,意思是法法都是同一个根源,烦恼也有同样的根源。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办法找到那个根源的地方,如果找到了,根源一解决,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注意!修行的心要就在这里!烦恼有千万种,你要对治千万种吗?不需要!只要解决根本的问题,千万种的烦恼同时消失,这就是重点。但是现在许多修行的人因为不懂这个重点,都在枝末上用功,对治好多好多的烦恼,今天要对治贪心、明天要对治瞋恨心、后天要对治什么欲望、什么爱染……,每一件事一一的去对治,你对治得完吗?因缘所生法,只要因缘一触动,随时产生新的因缘,你对治得完吗?但是如果内在的根本问题解决了,外面再多的因缘来时,内心还是如如不动。注意!学法如果没有亲近真正的善知识,他本身都没有体验到最重要的根本,他怎么能指导你?只有在对治,对治得完吗?不然就是无奈地寄托于等待救度,其它没有什么办法了。
这里只是点出重点,待《心经》讲完,你们就明白那一点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怎样运用了!
我们知道,佛法所讨论的「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是着重在自我身心的改善与解放的。因为度苦、除苦的境界不同,所以产生了大乘与小乘。」
这里有一个重点,因为现在佛教中,由于个人信仰的理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因缘不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