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P7

  ..续本文上一页识问题,就要找到根源。为什么党派之间、团体之间都在相互批评、推诿责任?就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谁怪谁都不能解决问题。政党再轮替,再换一千个政党,问题依然存在。根源是什么?就是不知道我们的知见本身一开始就错了,大家在共同错误的知见下,发展成的社会形态,怎么会是正常的呢!所以,在枝末上对治,永远都没有办法产生真正的效应。所以,我们一定要回过头来找到真正的根源。

  社会的发展源于人心的自私,自私的心发展出来的社会,怎么会是大同世界?现在说美国是自由国家,讲自由平等,但是美国真的自由平等吗?国际间他要充当老大,他真的让世界和平了吗?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根源的问题没有解决,社会的问题乃至于世界的问题同样得不到解决。今天综观政治的修明,经济的繁荣,学术的进步,也着实可以减轻众生的痛苦。但苦痛的根源没有拔除,都是暂时的,局部的,终非彻底的救济。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治标式的,可是告诉他们这些都不是根本,治本是要回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来,这是很困难的。

  如果每一个人的内心净化了,我执破了,大家都是无私的奉献,我关怀你的苦痛,你关怀我的苦难,大家彼此互相帮助,社会上还会有争斗吗?社会还会有问题吗?所以,推展大乘的菩萨道精神,社会才能够真正的改善,这个问题真的太重要了!

  由于错误的行为影响内心,又由内心的错误又引导行为。互相影响,起诸恶业,招感苦果,无时或已!

  错误的观念会引发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又影响内心的清净,这是与「无明」相应的的恶性循环,带来的结果必定是贪瞋痴烦恼。如果观念能够与「明」相应,与法相应,与空相应,与般若相应,行为自然端正,行为端正了,内心自然清净,自然就可以超越贪瞋痴烦恼。所以,重点是如何让我们的身心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后面才能止息无止境的烦恼痛苦。

  因此,释尊教人从行善止恶的行为纠正,达到内心的清净解脱,同时,必须内心清净而改正了,行为才能得到完善。

  就是说不能只有勉强我们的行为,如果内在的观念没有修正,也就是我譬喻的软件程序没有修正,计算机的功能就不能改变。观念没有改变,行为就不会改变。如果用约束、用戒律,或种种的条件来束缚,就像将一个罪犯关上几十年,出狱时,他犯罪的因子还在,意思是一样的。所以,不能只从心灵上、也不能只从行为上单方面要求,两方面都要进行修正,特别要重视观念的修正与教育。正知见的建立会引导正确的行为,再加上戒律的规范,在我们还没有开悟之前至少有个行为规范,我们才不会犯错,不会造恶业,才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灵。所以,身心两方面都很重要,一方面要严守戒律,另一方面要加强正见的建立,两方面同时精进。因此,作为佛弟子,第一要多闻熏习,亲近善知识,听善法,闻正见,我们的观念慢慢的就会修正,错误的观念渐渐就会减少,就像在调整那个软件程序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因缘是自他和合的,因缘中有主要因缘和次要因缘。如果所听闻的、所学的不是究竟、根本的佛法,是不能达到解脱的。什么是多闻?听闻缘起正见才叫多闻,听闻不与正见相应,不能解脱的,不叫多闻。听多了障碍更多。所以,今天如果对佛法的缘起正见不深入、不了解,不知道佛法的根本在哪里,就要一门深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如果与无明相应不是一门「陷入」吗?所以,多闻首先要抉择什么才是真正的正见,进而明白怎样才能从烦恼痛苦中超越出来,而达到真正的解脱!

  因果之间一定有其必然性,为什么煮沙不能成饭?因不正确!所以,如果生死烦恼的因没有抉择正确,乱对治怎么能解脱!所以我常常用计算机的软件来譬喻,大家就比较容易懂。计算机的程序正确,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功能,不是离开那个程序功能以外还有另外的功能。我们的身心行为为什么会烦恼?为什么会痛苦?生活中带来的总是那么多不如意,这就是观念的问题!知见不正确,而引生错误的行为,才会带来这么多的灾难、烦恼。明白了的人,知道是计算机程序的功能不良,要修正的是软件,如果不懂得修正软件,即使把计算机砸坏了,它还是那个功能。同样的,我们的观念、知见没有修正,也就是关键地方没有修正,只要求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修行就变成了束缚和负担,也很苦,怎么能解脱?譬如计算机功能不好,用绳子把它绑一百圈,它还是那个功能。那么,我们的观念到底如何才能得以修正?如果用强迫的方式让人接受就很难,譬如教育孩子,我们都这样讲:「你一定要乖,要听话」,可是哪一个是乖的?哪一个是听话的?哪一个完全照父母的意思成长到现在?没有啊!所以用强迫的、勉强的、控制的、命令的,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是,当他愿意接受的时候,当他愿意聆听的时候,慢慢的,他会觉得有道理,愿意自己主动去探寻的时候,只有这样才会有效果。

  所以,一个人观念的改变不是用法律来规范的。我们的宪法、六法全书等等法律,法规条款成千上万条,为什么社会问题还是那么多?依靠法律就解决问题了吗?没有啊!关键是人人要遵守法律,社会问题才能解决。佛法也是一样,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问题是你选择了哪一个法门?是否真正心悦诚服的愿意接受那个知见,不容易啊!要知道,我们意识的形成不只是这一生一世,多生累劫的那个惯性、那个我执有多深!

  如果使一个人真正的接受正确的观念,慢慢的转化到完全的肯定,还要经过身心的体验才能达到。譬如,学生在学校学习一些化学程序,还要在实验室里去做实验,当做出来的结果果然如此时,才会肯定那个化学程序的正确性。如果没有通过实验,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么知道是正确的?譬如:H2O,用HO或者 H3O就不能生成水,这是必然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去实践?有没有证明他的正确性?所以佛法不是只有听听就可以了,必须要去证明,要在自己的生命中去实践,证明到了才会真正的肯定,整个生命才会真正的转化。所以,即使我今天讲得再好,你们听了再满意,还只是观念上的一点明白而已,还是不能解决你自己的根本问题。可是,如果你们接受了正确的观念——正见,并且愿意去修正、实践、体验,愿意慢慢去转化自己的身心行为,那么结果是必然会得到受用与解脱!

  其实,当我们在听法的时候,只要听得进去,认为有道理,然后又能反省,对照自己的过去,确实有这个问题,有这样的缺点,在慢慢接受时,我们的观念和思惟模式已经在慢慢的修正了。所以,闻思修的「闻」是从外面听来的法,慢慢地觉得有道理,自己错误的观念就会修正。「思」就是消化、反省。把听到的佛法通过思惟慢慢的消化、反省,达到真正的理解。「修」 就是去证明、去实证。证明到了果然如此,那种信心与肯定带来的必然是身心行为的自然转化。所以闻法是第一个过程,也是最重要的过程!因为它是一个「因」,主要的因、入道的因。

  现今宗教很多,社会上民间信仰也很普遍,甚至有的连土地公也拜,树也拜,石头也拜,样样都拜。问题是这个拜与解脱有关系吗?我们不知道!我们认为它能庇佑我们,或者外面有一个什么神力可以庇佑我们,却不知道应该寻找真正的解脱的因!所以,要想离苦解脱,首先要亲近真正的善知识,听到正确的法,让真正懂得法的人来引导你、开导你,让你找到烦恼真正的因,你才有下手处。不然你怎么解决问题?沙不能煮成饭,徒劳无功,怎么能成就?所以听法的因缘,还要有善因缘。如果法门搞错了,徒然辛苦一生,以至于千千万万生都不一定解脱。所以,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庆幸,这一生听到导师的法,学到导师的法,才有分别、抉择正见的能力和机会,所以对导师无限的感恩也就在这里!

  就是生死的苦痛,也就可以根本地得到解除了。由此,内心与行为中,内心是更主要的。

  世间每一法的存在,其因缘是很多的,有主要因缘,有次要因缘。如果要从细的因缘去分,每一法跟另一法之间都有因缘。也就是所要探讨的因缘,几乎跟所有万法的因缘都是相通的,太广泛了,我们没有办法把握。如果我们要探讨解脱的因缘,必须先掌握到根本的东西,把握住这个比较切近的因缘,叫主要因缘,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心。但是内心和身行中,内心的部分是最重要,也是主导的,我们首先要把握这个根本点。所以说内心是最主要的因缘,虽说还有其它的因缘,但是相对来说,是比较次要的。

  人之所以动身、发语,不尽是无意识的。大都从发动的意识——内心上来的,

  我们所有身、口、意的行为不是没有原因的。也就是说,不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会产生很多的动作与行为,而是都有其因缘条件;而因缘条件也都是从意识——内心而引生的。

  内心的错误可以分二种:一、欲,二、见。欲是约情意方面说的,和欲望的欲多少有些差别。欲以追求为义,追求不得其正,这才成为欲望,也可名为恶欲。

  注意!这里讲的都是重点!大家要用心!

  「欲」,我们一般都称为欲望;见,就是知见也就是观念。欲望,主要指我们的追求与爱取。追求是生命的本能,并不是完全不好。譬如说:今天我们追求佛法、追求解脱同样是欲。但是这个是善法欲,是好的,正确的。问题是追求不得其正时,也就是说那个追求的欲望走偏了,不正确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善用这种欲的时候,才变为欲望。这几句话很重要!譬如说:你今天得法了,解脱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关怀、利益的众生,这也是欲!所以欲不是不好,是看什么样的欲。「欲」是一种力量,一种动力,是不得其正时,才变成欲望!

  欲有多方面的,欲求财富,欲求名闻,以及各种物质上的享受,都可名为欲。那么,深一层的耽着不舍,即名为爱。

  欲是一种追求,可是一旦执着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