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实观照法要▪P20

  ..续本文上一页不会再起了,这个才叫解脱!解脱真的那么难吗?导师已经讲了,我们的根尘触,心意识的作用,是即生即灭。你只要真的发现它是即生即灭,那生了不灭可不可能?烦恼起了不灭可不可能?痛苦起了不生不灭可不可能?都不可能!!

  因为不暸解,所以每天都在痛苦烦恼,然后自找苦吃,是不是这样子?如果它“法尔如是”,必是即生即灭,我常常利用这个机会谈这个重点:啪!啪!(师父击掌声)你们看到生还是看到灭?看到生的是凡夫!看到灭的是圣者!所以我们只要体会到寂灭法性,你什么时候不解脱!众生执著在实有感自性见,所以处处黏著,都是看到生、看到有、看到实际,没有一个人看到灭!所以缘起法在讲什么?为什么要学缘起?因为缘起是条件的组合,没有永恒性、没有不变性,生的必归于灭,这个才是缘起的必然性。什么叫“必然性”?生的必归于灭,一切有为法必归于灭。

  如果生起的是实在的会不会灭?不会灭。如果生起的不是实在的,是不是生?哈……如果生起的都不是实在的,生过吗?真的有一个“自性”生起吗?没有!那么没有这个“生”就叫无生!无生要不要灭?无生本身就是灭,可以透漏的都已经透漏了,好啦!能提示的都提示了,悟不悟在你们自已,用不用心在你们自已,受不受用在你们自已。

  有了正见,才能破无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正定

  前面我们都讲过了,无明是不明白什么?不明缘起!不知道缘起的法则,不知道我们生命内在的功能随顺着缘起在流转,所以才造业无边;当我们暸解缘起的法则,就能破无明、破执著,苦集灭道你都很清楚。第一如果没有正见,有没有正思惟?没有正思惟有没有正语、正命、正业?有没有正定?都不可能的!所以第一以正见,正见破无明!才能带来身、语、意的端正,自然就是正定。所以这个定,不是那种四禅八定的定;真正的正定是这些扰动份子消失的时候,名为正定。

  今天佛法如果不懂缘起,那跟外道是很容易混在一起的,所以我才告诉各位:“缘起法”是佛教与所有世间或外道不共的特质就在这个地方,今天要是不建立在“缘起法”上,佛法跟外道会混为一谈,今天你把“缘起法”搞清楚,外道所有的一切知见,你都了然于胸,包括我们道内,如果不是究竟的、是方便法,你也一看就知道,方便归方便、究竟归究竟,不能混为一谈!没有缘起的正见,不可能破无明!我可以告诉你:这一句话是肯定的!!

  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修行最根本就是在破无明,今天无明不破、我们如何修?

  你们真的要下功夫,就在这个地方把基础打好,缘起法在谈什么?不但文字上、理路上要知道、消化;还要吸收、思维、融贯于胸,基础打好了,生活中行、住、坐、卧都不离觉知,觉知什么?就在观照!观照的每个当下,有没有跟缘起法相应,你可以发觉真相,真正的用功,就在我们生命活着的每一个当下,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个是什么?就是如实观察!依据什么而观察?依据缘起法的流转与还灭的理则,所以今天缘起法的流转跟还灭,你不能清楚明白,融贯了然,你的下功夫都在对治!但是如果这些都明白了,你生活的每一个当下,你只要保持如实觉知的观察。正见在你的程式里面,它不会消失的,每一个当下它自然会相应。所以我才用比喻:电脑的功能,就是在它的软体程式,我们生命的功能也是在我们的软体程式,生命的功能、五蕴六处的功能,就像一台电脑的功能,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是输进去的程式,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的身心行为,在同样的功能中,会起爱取有、贪瞋痴?有的会造福、有的会造恶?因为里面的程式不一样!今天学缘起法,就是在修正我们错误的软体程式,破的就是那个错误的无明知见,无明知见一正,你的生命功能,它本来就是这样,不要改变它,呆要那套程式是正确的,它就不会贪瞋痴烦恼。但是如果与无明相应的,它就是贪瞋痴烦恼,请问如果那个程式不变,你把他绑起来不要动,他会变吗?关他三十年不要跟外面接触,他会变吗?他会成佛究竟解脱吗?什么东西能够改变我们不再贪瞋痴烦恼?程式改了、修正了,行为就自然端正,所以第一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有了正见,它的思维模式是依着正见来思维的,所以叫正思维。我们的起心动念,思考一切法,都根据正见而思维,根据正见而思维的人,它的身语意会不会端正?绝对端正!你不要去控制它,它自然就端正;电脑的程式你一按,他出来功能是一定,它不会变的。所以第一没有正见就没有正思维,身语意自然就会与法与正见相应,就是与明相应。如果这样,你起心动念,还会不会颠倒执著?不会!这个就是正念!透过你正精进,这些内在的习性,烦恼、错误的知见,那些扰动分子、颠倒分子,就慢慢没有了,没有了颠倒执著的条件,恢复它的本来状态,叫做正定。正定就是去掉一切扰乱的条件,错误的条件,而恢复它本来的状态叫正定;正定跟四禅八定一样不一样?不一样喔!四禅八定是修来的叫生灭法,有进就有出,有入就有出,有入定就有出定,出入是生灭法,正定不是生灭法,知道意思吧!只是还它个本来。八正道完成的时候,你还会流转颠倒执著吗?所以佛陀的开示有没有离开八正道?还有第二条路有没有?我们现在不但有第二条路,还有第三条、第四条,第七八百条都有是不是?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缘起正见没有建立,佛法的特质你就没有办法安住。你可能会有很多的功夫去修行,但是会浪费了你的生命跟时间,得不到真正的受用。

  真正的观照、真正的用功,是不离生命当下的任何因缘,去发现我们的根、尘、触是不是如幻的、是不是缘起的、是不是剎那不住的,如果懂得这个的话,什么时候不能修行?离开生命的当下能不能修行?

  真实胜义禅,不依一切想,直趋入法性,趣见证涅槃

  所以,(《阿含经》九二六经)佛对迦旃延说入真实(胜义)禅,不要依一切想,以见一切法自性空寂。”(142-7-1)真实禅,也就是真实胜义禅:不依一切想,以见一切法自性空寂。当下体证寂灭法性,是不依一切想而入真实禅的。所以佛陀在开示的法要,对这些圣弟子,随着根性不同,开示的法要也有差别;像迦旃延,这是非常有善根的,那么他开示就是直接的契入中道、空寂,他不会用一步一步的、次第的来开示,那么导师后面再讲:

  “比丘深修禅定,观彼大地悉皆虚伪,都不见有真实地想;(那么)水、火、风种及四无色(四无色界),此世他世、日月星辰、识知见闻、推求觉观心意境界,及以于彼智不及处,亦复如是皆悉虚伪。无有实法,但有假号,因缘和合有种种名;观斯空寂,不见有法及以非法。”(导师原文)禅定观什么:地、水、火、风,都不是真实的,也都是虚伪的,包括四无色界,我们讲四空定的四无色界,不管是此世,未来的他世都好,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包括我们的见闻觉知,去观察心灵的境界,包括我们知识、智慧都不及的地方,也一样都是虚幻非实,只是假名和合而已。主要在观察它的空寂性,寂灭法性。我们讲地、水、火、风是物质的部分,地——我们知道,是不是物质的,还是组合的,水也是组合的,火也是因缘条件而有的,风也是要条件才产生的,都不是永恒有自性的,都没有。所以如何去理解它的虚幻不实?当下就能体会它的无生,也就是空寂法性。不依一切想;修禅定也是看透它的虚伪非实,重点都是在这个地方。

  “在一切生灭有为法上,观察其当体悉皆虚伪、空寂,无有实法,一切只是假名安立;如是遣离有无二边见,而证入解脱涅磐。”(143-1-5)(导师原文)导师以经来作证,阐扬佛陀的开示,其实就是直接契入法性的。我们要在哪里观察?在一切生灭有为法上。所以请问:我们今天如果进入禅定无人无我,一切外在都非实这样去观察,跟在“一切有为生灭法上”去观察,一样不一样?离一切外缘而观察,还是在一切外缘的生灭相上来观察?这样一样不一样?所以导师就点出重点:在一切有为法上观察其当体悉皆虚伪、空寂,无有实法。如何在一切生灭有为法上观察?离开我们的生命跟六尘的接触、跟外在一切条件的触缘,你什么时候有机会观察?而我们偏偏要远离一切法,在内心中默默的观察,只是这样子吗?内心没有跟外在的一切条件接触。我们的身心跟外面的山河大地、人事物的接触中产生的种种作用,哪一种观察会比较深刻呢?其实两种都可以观察。但是主要我们是活着,我们不能远离外在而存在;尤其是居士们,你们每天仕农工商,如何每天在无事的地方只是禅修呢?更要借助我们生活与万法,时时刻刻都是我们修行的观察处,只要有这个根本的知见,在生活的任何一个当下,人事物的接触中,不都是观察的机缘吗?如果能这样,我们普遍的社会大众,修行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离生活是不是?不离人事物的接待,这样大家是不是都有机会?观照的重点,为什么要先建立知见、建立正知见?在生活中你就能观察,不一定要厌离万法,离开家庭、离开人间、离开一切人事物,到某一个地方去才能用功修行,几个人能真的放下万缘而去修行?所以要让佛法深入民间,普通大众都能够有机会听闻、也可以修行,那最好就是要把这些正确的知见跟修行方法,要让一般的普遍大众都能有机会听到,这样大家修行的机会就随手可得了,不是要特殊的因缘才可以,我觉得这个时代,这些观念很重要。

  

  “如是若色,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触生受是生灭法,若眼触生受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说眼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注意喔、这里有一个观察的一个重点,就是说这一些不管是“眼”,或眼生的“识”,眼生的“受”都好,都是什么?因缘生法都是生灭法,无常故!既然无常就不能说是“我”,因为“我…

《如实观照法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