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实观照法要▪P9

  ..续本文上一页?是不是可以发现我们身心的功能与作用?它们时时刻刻都在这样的造作之中。有正见的人每一个当下都是观照的因缘,哪一个地方不是我们修行用功的地方?佛陀讲的“空三昧”,就在日常生活起居、行住坐卧中去修持。什么我们一直强调知见的重要!!我比喻几百次了——电脑的软件程式(知见)如果不修正,它的运作功能就不会变。知见正,身、口、意就正;身、口、意正,内在念头自然端正,障碍自然就没有了,软件程式把它调正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也与明相应了。法法跟正见相应,正见变成我们的思维根据,行为的根据,语言的根据,那你还会颠倒吗?!问题是我们今天不以正见为导,没有接受熏习到真正的正见,我们都在惯性里面,错误的知见里面,所以才有贪瞋痴烦恼。贪瞋痴烦恼从哪里来?从不正见来的!就是从“不如实知”的来的!正知正见何其重要就在谈这个。

  佛陀说:缘起甚深!所以是甚深难见难知!所以要甚深的观照它的微妙,要至到、深澈,要体证到深刻,这是要用智慧才能理解、才能了然的!我们凡愚众生跟无明相应,是没有办法了解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欲求。各人的观念、理想知见都不同,而且都是落在过去的惯性、我执我慢中、无明相应中,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观念都不一样,各人的需求欲望也不同,每个人的习性都不同,今天如果没有缘起正见,让这些异见、异忍、异求、异欲让它统合,一一的把它解除,我们如何修行?如何见法?唯有正见才能达到共识共见。所以我常常讲:我们众生的烦恼,其实是八万四千,每一个欲望、理想、种种的执著、贪爱、惯性都不同,其实原因只有一个——无明。都是无明我执产生的问题,虽然看起来千差万别。所以尽管我们烦恼很多、千差万别,其实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只要找到这个根本,找到下手处,把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突破了,所有的烦恼都一样可以止息!

  我们常常讲:我们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我们要八万四千法门一一来对治,真的是这样吗?你能学八万四千法吗?我告诉你:最主要是学到一法,因为它是根本,所有的烦恼都从这根本而引生的,因为没有正见!所以十二缘起中的无明就是因为没有正见,才衍生后面的相续流转、生死不停。无明一破——我执就破,法执也破,贪爱就止息。贪爱止息,后面的生死轮回就不相续。破无明是最重要的根本!所以各位:是不是要找到根本——正见就是破除无明的根本。

  “缘起法是生命之流较具体圆满的说明。”整个生命包括身心啦、内外啦, 种种的因缘因果的关系啦, 这些都涵盖在缘起法的内容。所以我一直强调:我们今天要修行,要解脱, 那修行解脱是叫了生死, 那生死之因是什么?因都不知道那你从哪里下手?只有缘起法告诉我们,什么因缘、什么条件, 让我们起无明、造作,起我慢、 起我执,然后造业无边, 最后生死相续不停。因为有业果相续的条件在。不知缘起,就不知因果。不知缘起不知因果, 你怎么能找到真正的因呢?又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消除这个因呢?只有缘起法才能让我们理解, 才能帮我们找到真相。所以我为什么一直强调:不懂缘起,不可能解脱!修行方法也不可能正确的。为什么?因为这是唯一的修行之路, 佛陀悟道的因缘就是这个,我们今天不学佛我们学谁?信仰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吗?信仰能解决我们的无知跟我们的习性吗?能破我们的执著吗?

  生命的两种功能——明与无明,只有在观照中去发现、去体证、去实践。这个过程就是知法入法的过程,就是法随法行的过程,就是入佛法相的过程。

  我常常在点醒各位, 如实观照除了依正见, 而达到了远离贪瞋痴烦恼的究竟解脱以外, 它还有另外一个功能, 就是发现生命中有两个机制, 一直强调这个:生命与无明相应, 它所产生的机制就是贪瞋痴烦恼生死无边;另一个功能就是与明相应, 不会颠倒不会执著, 不会贪瞋痴不会烦恼, 不会生死无边, 这个叫明。生命有这样两个本有的功能, 如实观照除了依正见而修行, 得到根本的解决以外, 还有另外一个功能, 就是能发觉真相, 发现与明相应的真相!这一句话大家要记得!很多人不了解如实观照在做什么, 我现在点点滴滴都在透漏, 你们要注意。

  (《杂阿含经》139经)“……如是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如实知;寿分齐受所觉如实知;身坏命终,一切受所觉悉灭无余。”我们看这一段,大家要把握明与无明这个根本。明与无明这个重点,很多人不理解,所以都在对治;因为我有烦恼,我要让烦恼不起;我眼睛看到色会起执著,那我不要看就不会起执著,所以尽量不要跟外界来往;我耳朵听声音会起烦恼执著,所以尽量不要去听外面的声音;六根不要触六尘,就不会产生执著嘛,这个是一般的对治法。但是请问:我们人只要活着,你的六根可以不要触六尘吗?即使在深山、在那个山洞里面好了,六根可以都不动吗?还有意根呢,山上有没有风的声音?风还有声音呢,所以我们要注意了!这个身体跟外界也会接触,我们如何使我们的六根不触六尘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入定,你入到四禅以上的话,你身体用针去刺他也不会有感觉,那这样子意识都不起。但是请问我们能定多久?出定以后呢?六根的功能又恢愎了,里面的那个无明的造作的内涵没有变!那这样能不能解脱?为什么不能解脱就在这里!

  有的是说因为我们对外面执著嘛,修苦行折磨这个身体,他认为这个身体功能太好了、营养太好了,会让你造作,折磨它才不会束缚我们的心灵。外道的思想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修苦行,以为修苦、吃苦就能灭苦,这个都叫非因计因!所以我们这里为什么要谈“缘起法”?让我们知道一切苦,种种不同的苦,其实都是一个原因来的:由无明来的,无明…起我执我见,造成有取识,一切贪爱执取不断,所以往前追溯,最重要的就是要破无明!与无明相应的触、受,一定是爱取有,一定是生死轮回不断;无明一破,明触——明触的受就是明受,后面就不会爱取有。这才是修行的根本!!我们现在大部份人,都以为禅观禅定是根本,其实禅观禅定只是一个助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细的发现缘起的流转与还灭。而且借助禅定的宁静,我们的心就不会很散乱,这样可以专注的观察我们内在的缘起条件,但这些只是助缘,不是定力就可以解决一切!很多人不暸解,我们讲如实观照,他说“你傻傻的看有什么意思?”什么叫傻傻的看?看什么?各位:就是看缘起的流转跟还灭啊!看身心的造作,根、尘、触是不是产生受?受后面就是爱取有,看到诸法的流转;然后此无故彼无,怎么样的还灭。无明相应的缘起流转,跟明相应的流转,也是一样的缘起,为什么不同?佛陀悟道后,他是不是还活在人间?很多圣弟子证阿罗汉,是不是还留在人间?他们会不会爱取有?不会!为什么?与明相应故!我执我见破了,不会在人间产生后有,爱取有的造业不会了!所以我们要明白,不是断六根六尘的功能,不是在破这个功能,而是要与明相应!我们要破无明,用什么来破?就是佛陀指导我们的缘起正见!!所以缘起的流转明白了,正见建立得非常坚固,依这样的缘起正见来观察自已,发现实相,还其本来,实现超越和解脱。

  什么是真正的禅观?什么是空三昧上座禅?传统的禅观同如实观照那里不同?

  禅观在观什么?禅观就在观察我们身心的缘起与还灭,不是在观察其它所缘,要入定修定,单一注意某一点,不是在搞这个!主要依正见而破无明!!前面我们都讲过了,无明是什么?不明缘起!不知道缘起的法则,不知道我们生命内在的功能随顺着缘起在流转,所以才造业无边;当我们了解缘起的法则,就能破无明、破执著,苦集灭道你都能很清楚明白。如果没有正见,有没有正思惟?没有正思惟有没有正语、正命、正业?有没有正定?都不可能的!所以第一要有正见,有正见才能破无明!才能带来身、语、意的端正,才能正念现前,自然就是正定。所以这个定,不是用那种禅定、四禅八定的定;真正的正定是这些扰动份子的消失——名为正定。这个叫“法而如是”的内在。

  看下面的经文(《杂阿含经》78经):“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阂、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好好体验,好好去体会!我们总是把身心,好像一体的感觉,然后痛跟苦都连结在一起了,我们一般的观念都是这样子。比如说我们的手被扎到了,或被割到了,或被打到了,伤害到了,我们马上就会很懊恼、很生气,火就上来了!为什么是这样子?我们要去体会:“痛”跟“苦”都连在一起,我们说痛苦、痛苦,那我现在问各位,痛一定苦吗?痛可不可以不苦?我们要去面对这个问题,这个地方你如果能理解、能体会,你对法的体会就会更深刻!你要超越也比较容易!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个真相的了解,能接受,痛只是痛,苦就起不来了。比如说,我们这个身体有神经系统嘛,冷啦、热啦、痛啦、痒啦,这个是本能——身体的本能嘛,神经的反应就是本能嘛,不是叫你不要痛,不是叫你不知道痒,不知道热,不知道冷,不是这样!是冷、热,痒,痛你都知道,这是生命本有的功能、本能。但是如何去体证“痛而不苦”,这个“苦”是怎么产生的?你要去发现!当你排斥,当你抗拒,当你起厌,要排斥它、要相对它的时候,苦就生起来了。为什么我们“如实观照”讲“不迎不拒”,要注意听喔,这个很重要!你才能看到真相,不随着苦而转、痛而转,痛知道痛、痒知道痒,但是不苦。能不能这样子?…

《如实观照法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