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九章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P13

  ..续本文上一页用,或者是本体生万法,本体来显现一切现象,那这个观念是不是慢慢就会混在一起了,真正的佛法的缘起中道就越来越偏越远了,所以叫日渐相反了,导师都是点出这些重点那!

  大乘说缘起与性空不即不离的,中观与唯识,都不许本性可以生缘起或转变为缘起的。

  真正我们佛法谈大乘,大乘法当然也不离缘起说。大乘的说法缘起与性空是不即不离的,不是隔别的缘起是缘起,性空是性空,不是的,是缘起即性空,缘起是谈现象,性空是谈内涵本质,所以不是隔别的两法,然后从中观跟唯识的思想来看,都不认为本性可以生缘起,或者是转变为缘起,也就是中观跟唯识都不许,这种自性说,从性生起万法的这种观念,中观跟唯识都不承认的,也不允许的。

  所以本性,不是有甚么实在的本体、或能力。这里就要提醒我们讲本性、讲法性、讲空性,他只是在告诉你一切法的真相,内在是没有实性的,没有永恒的没有不变的没有单一性的,不能主宰的,他只是告诉你这个真相,名为本性或叫空性。所以这一种所谓的本性不是有一个实在的本体,或者是有一种能力能生万法的本性,这个要注意听哦!

  佛法说色等一切法本性寂灭,使人即俗以显真;真如寂灭不是什么神秘不思议的实体,所以从来不说从体起用。

  这个都是非常重要的!点出我们容易混淆的地方,佛法在说色心二法,色等一切法他是本性寂灭,什么叫本性寂灭?法性自尔的意思了,它本来就这样子。因为一切法的本身就是缘起没有自性,无实性所以必归于灭,而且这个必归于灭不是东西坏了才叫灭,是一切法的本性本质寂灭,本自空寂就是这样子,让我们在一切法的当下叫即俗,即俗就是一切法的现象的当下,以显真,看出他的真相,在一切法的当下看清楚他的真相,就一切法本身是无常的是刹那生灭的,是刹那刹那生灭不住的,就看出他他无实性,法法如幻缘起而已,是让我们从即俗里面去发现他的真相。这个真是真相的意思,不是有一个真正的不变的东西。

  真如,寂灭不是什么神秘不思议的实体,不是有一个真正形而上的东西叫实体或叫本性,不是。所以从来不说从体起用,那么就要注意了,我们大乘佛法尤其是中国,都在讲什么,体、相、用,是不是,为什么?不是讲性俱就是讲性起,都在讲从体起用,从体显性都讲这个,那这样子的话,这个真如法性就变成实有的本体了或者是实性了,导师再三的点出这个重点!这个如果分不清楚我们很容易落入这一种观念里面不自知,所以导师后面就讲得很清楚。

  如不能把握这点,则佛法必将与中国的儒道、印度的婆罗门、西洋哲学的本体论、唯心论者合流。

  所以我们在抉择法,真的能像导师这样清楚的抉择不容易,我们今天要不是导师这样的抉择,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去体会,如果我们在传统的佛教的观念中,哪一个能跳脱出来,不容易。后来他这里就批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熊十力他本身也是有儒家思想,他跟欧阳竟茹学唯识,但是后来呢他批评唯识,他认为唯识不了义,他写了一本叫《新唯识论》,反而是站在儒家的思想来评破我们佛家的唯识,导师后来也写了一个批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就把它从儒家的思想的那个观念也一样的把它贬破,彰显了我们佛法的真正的不共特质,导师就把这个写出来了。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对佛法的批评是∶佛法说一切法即空空寂寂,而不能说空空寂寂即一切法。

  他现在是在谈熊十力批评我们佛法的部分,他怎么批评呢?他说我们佛法都在讲什么,讲一切法就是空空寂寂的,但是没有办法说从空空寂寂这一部分来讲能够显出一切法,或者是即是一切法,这个是熊十力的批评。

  所以导师就介绍他说:熊氏的意思,佛法不能说由空空寂寂的本体而发现为一切法,以此为佛法的缺点。

  导师就点出重点!熊十力在批评什么?就是说我们佛法没有办法从空空寂寂的本体来显现为一切法,他认为这个是佛法的缺点,那这个跟我们前面讲的,佛法本来就不是这个观念么跟外道的本体观念不一样,从来不讲从体起用的。那么熊十力这一种批评等于根本不了解佛法,佛法好像也要照他的想象,有一个空空寂寂的本体来生出一切法或者显出一切法,其实从这个地方就看出熊十力他有什么观念,他有本体论的观念,他反而用这个观念来批评佛教佛法。

  那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什么,他根本不懂佛法,没有懂佛法的根本特质的,如果前面这里讲的,佛说色等一切法本自寂灭使人即俗以显真,所以真如寂灭不是什么神秘不思议的实体,所以从来不说从体起用,这一点他根本不懂,如果懂他怎么会说,佛法不能由空空寂寂的本体而发现为一切法,好像佛法不懂得从体起用,怎么会有这样的批评,就表示他根本不知道佛法这个根本特质,所以导师下面就解释。

  其实,佛法何尝不能说,不会说,也还是说空寂即一切法,但含义不同,不许从空寂体而现为一切。

  这个都是重点!大家要用心!佛法怎么不会说怎么不能说呢?佛法也在讲空寂呀,即一切法,空寂就是一切法,不是空寂来生一切法,所以含义不同,不许从空寂体,空寂的体来现为一切法,这个是不允许的。

  向来一般的神教与玄学者,对于宇宙人生的说明,有一个极基本的假定,这个就是归纳出来了,所谓的神教或者哲学或者是神学,玄学,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从某一个假定,用假定的一个基本观念即以为必需从一实在的本体而发现为各式各样的差别现象。

  这一点大家要注意了!不管是外道,神学,哲学,玄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本体论的观念,导师把它认为这个是什么——基本的假定。那么这个是推想的了,一定要在一个实在的本体有一定有一个实在的本体,才能够怎么样产生一切现象,千差万别的万法一定要从实在的一个本体生出来才可以。

  如婆罗门教、犹太教、基督教、回教等,都主张在一切现象之上,有一能造的上帝之类,这种思想,一般人极易于接受。

  我们今天如果没有导师这样的分析跟让我们明白,在我们传统的观念每一个人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差不多都有这种观念,婆罗门认为大梵天是根本,犹太教、基督教、回教都认为有一个主或者是上帝,一切万法都是他创造的。那我们中国的儒家或者道家也是一样,有一个道有一个本体,除了我们佛法以外,差不多所有的宗教,哲学,玄学之类都共同的这个观念都一样的,所以我们今天把握佛法跟世界外道或一般人观念的不同的特质其实只有这一点。

  每一次上课我都在强调这一点,是不是,佛法的特质与世不共与外道不共一直强调的其实也是这一点,因为这一点如果不厘清,那我们很容易跟外道就观念一样,佛法就没有特质了,我们在《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上课的时候我们也讲过,如果佛法跟什么都一样,外道都一样,那佛法就没有特色,印度的佛教会灭,也是这个观念混淆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个大家要注意哦!

  因为将一切法的究竟看成是实在性的,而实在性又是一切法的本源性,于是拟人的上帝创造万有说,依之而生。

  如果今天没有这个根本的理念,那怎么会认为有一个上帝,就是因为我们认为一切法,一定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背后的实在性,而这个实在性就是产生万法的本源,就是因为有这个观念,今天才会产生所谓的上帝创造万法或者是本体产生一切现象,才会有这样子的理念出来哟!

  后来的玄学者,虽不说上帝为宇宙的根元,而以为有一实在的原理或本体,由此实在的本体,产生一切现象,显现一切现象。

  即使不讲上帝了也不讲阿啦本主了,也不讲无及老母了,但是总是认为有一个实在的原理,或者是什么本体,都是由这个原理或者本体来产生一切现象一切万法的。

  他们的根本动机,即要在一切现象外,另找一个本体,或高高地在一切现象以上,或深深地在一切现象之后。

  不管是上帝的理论、本体的理论都一样,要在我们现在现象以外,要找一个本体,他是超越现象的,是在现象之外大而无外的意思了,是高高在上的,或者就是什么,深深地在一切现象之后,就在我们这些现象一切法的背后,一定有个实在的东西。

  他们的基本论题是∶本体如何能发现为现象,本体与现象有何关系?

  主要的论题就在这里,本体怎么生为现象呢?那么现象跟本体的关系是如何呢?都在谈这个,某些玄学家觉得本体不应离现象而存在,他们慢慢的有时候比较深刻的理论跟体会也会发现到这个问题,所以导师就谈到有一些玄学家,他也会觉得所谓的本体不应该离开现象而存在。

  于是想象一与上帝具有同等性能的本体,以此本体可以生一切法,而本体即在一切法中,成为泛神论的、玄学的、实在论的。

  这个地方导师谈得够清楚了,即使认为不应该离开一切万法来讲本体,但是想象跟上帝一样同等性能的本体,以此本体可以生一切法,然后这个本体么在哪里呢,就在一切法里面,不能离开一切法谈本体。那这个本体是在一切法里面,不是在外面就是在里面么,还是这个本体的观念不变。

  前面是说本体是超越于现象跟一切法之外的。现在呢认为这个这样子的话,分开的话不能成立本体跟现象的关系么,这样想象有矛盾,最后呢还是不离本体的观念,认为这些本体就是一个实在性的东西么,那不是在外就是在内,这个就是这样的想象,所以这个成为什么泛神论,不是一元论,泛神论就变成多元论了,所以是玄学的实在的。

  熊十力也说∶举体即用,全用即体。其实,如扫除本体生现象的根本假定,根本妄想,那必然为即现即空;

  因为有本体论的观念,所以熊十力他本身就是这种观念,所以他也讲举体即用,那么我们所有一切的行为动作都是从体起用的么,那么所有的用,所有的行为表现就是体。所以体用是不二,这个就是熊十力的观念那,但是导师就点出来,今天如果把本体生现象的…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九章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