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七章 有时空动▪P13

  ..续本文上一页根本不相干,这样就不能成为运动相。既然能产生运动相,就表明它是缘起的相对存在,是没有非实非常的,动与静相对,静与动相对才现出运动相,这就是缘起的幻相。其实只要有自性就不能成立来去住动静,这就造成自性见者的困惑,认为一切法是不动的,既然不能成为来去活动的现象,生灭的现象也就不能成立,那如何成立轮回?但从缘起的相对性来看,一切法都是迁流不息无常地运动着的。就是因为缘起如幻的相对性,以动显静,以静显动,所以,来去住都只是缘起相对的存在,这就能成立这种活动性及生死的轮回。也许有些学员对这些还没有听清理解,但一定要下功夫把这里搞清楚,很重要哦!这里不能厘清,就不知道中观破自性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成立轮回生死的可能性,很重要!

  “缘起法是相反相成,相成而又相反的”。

  这个最重要了!实有自性都是相对而不可能相成的。但从缘起的立场,生的可以灭,灭的可以生,生灭是相对的存在,这就是缘起幻相。一般人很难理解体会“缘起法相反又相成,相成又相反”:生灭看起来是相反的,其实又可以相成,因为生可以灭,灭也可以生。

  “以上约运动的粗显相来说明,如以生灭破去来而显示诸「行」的动相,那更甚深难解了”!

  用生灭破除来去而显示诸行的来去动相,明白他的虚幻,这个更不容易了。

  “依缘起法显示诸行的不住,最根本的即是「剎那生灭」”。

  讲到这里就更重要了,导师更清楚地在解释,这里大家要多用心。缘起法就是要显现一切诸行的迁流不息即不住,最根本的就是刹那生灭,用刹那生灭来显示诸行实际的“住”不可得,住就是常恒不变。生灭有刹那生灭、一期生灭及大期生灭,而最容易体会的就是刹那生灭。因为每一刹那都是在不停地迁流,用刹那的生灭来表明诸行的不住是最根本的。

  “剎那是形容时间的最短者,剎那是即生即灭的,即生即灭为「行」──有为相,即动相。这即说明时相就是最短的,也是运动着的”。

  注意听哦!从刹那不住的即生即灭现出来的就是动相。一般人认为生灭的“灭”,好像什么都没有了。然而恰恰相反,生灭即表明它是迁流活动而不是静止的,那就是时间相,一落入时间相,就是运动者。

  “动,即使极微而至暂的,也是现有时间相的。无有剎那的极量,剎那是即生即灭的时间相;即生即灭是剎那的动相,缘起法是如实如此的,剎那间生而即灭。如依自性见者看来,即不易懂得。总以为剎那是不能生而又即是灭的;如有生有灭,即不能是剎那的”。

  中观者当说有生、灭,就表明它是动的,是无常迁流变化的,即使在极其短暂的刹那时间内,现出来还是活动的时间相。缘起法的刹那间生而即灭是刹那的动相。有自性见的人与中观者的见地就有极大的分歧:有自性见的人,就不能成立生而又即是灭的。如果有生有灭,就不能说是刹那,因为有前后相了,刹那是没有前后相的,所以认为生不能灭,灭的不能生。

  “但佛说诸行即生即灭,他们不敢反对,于是有所谓体同时而用前后的,有所谓一剎那而有二时的”。

  这是在讲部派佛教的思想,诸行即生即灭是佛陀讲的,弟子们怎敢反对?但他们又执有实在的自性,就要想法来解释了:刹那的体同时而用前后,把体与用分开,体是一,用是异,而不知道只要有前后的二时就不叫刹那了。

  “不知剎那即生即灭乃缘起的幻相,幻相是那样诳惑人而困恼人的”!

  这句话最重要了!即生即灭是缘起的幻相,你感觉到有生、灭前后的二相,这是缘起的幻相,我们很容易受它的诳惑与困恼。其实,二千年多来,多少派别及不同体系的理论都在争论这些问题。所以我才觉得佛陀极其有智能,有一些问题一生都不回答。现在人认为:就是因为佛陀不讲清楚,我们后面才要搞得这么乌云障气。他们哪里知道,如果佛陀能讲清楚,怎可能不讲!佛陀的不回答其实是最好的回答。而我们今天偏离了那个主题,强去解释它,要把它讲清楚,反而产生这么多的问题。

  

  “即缘起而观自性,生灭相即不可得,缘起即空;但如幻的缘起,即生即灭的流行,宛然如此”!

  站在缘起性空的立场,就知道缘起的当下即是无实性的,所以找不到自性生灭相,没有实际的东西实生实灭。然而生灭的迁流变化的幻相,看起来确是宛然而现的(此幻现叫宛然)。看起来确实好象有生有灭的迁流相及前后的时间相续相,这叫宛然幻现。

  “所以,佛法对宇宙万象的观察,是动的,这是有为的诸行。生是缘起幻现的生,不是有一实在的东西可生,即自性不生;自性不生,则幻相灭,也非有实物可灭”。

  佛法说“诸行无常”,这个行即是有为的迁流运动,所谓“有为”即造作迁流的意思。无论是现象还是心灵的作用都是缘起的幻现,所以叫非实生,实在即不变不坏恒常之义。没有这样实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在生,即是自性不生;既然没有实在的生,也没有实在的灭了。生是幻现,灭也是幻灭。

  “若从实有的生灭看,则落断常”。

  如果是实有自性的,以为有实在的生跟实在的灭,那一定会落入断常。实在的生就是常,实在的灭就是断,那这样一切法就不能成立,它的流动迁流就不能成立了。

  “经中说幻相的生灭为不住,喻如流水灯焰,这是约相续而显内在生灭不住的。又喻如石火电光,这形容其至极迅速”。

  幻相的生灭表明恒常永住的不可得,所以为不住,故仅是幻相的生灭而已。如流水在流,看起来有流动的现象,却没有一刹那是安住的,它是不停的;又如火焰,貌似一直燃烧着,其实前后不一样,没有刹那是相同的。流水一直在流动,有着一种相续相;火焰一直在燃烧,也是一种相续相,表面都在呈现相续相,由此则显示出内在的生灭不住,即没有一个恒常的东西。生灭的速度也如闪电一样极其迅速短暂。

  “于此,可有两个问题来讨论:一、诸法剎那生灭,怎么过去的行业,经百千劫而不失?有人以灭为无,无了如何还能感果?因此,有人以为灭后还是有,但有为甚么名为灭”?

  现在已讲到重点了,大家要用心哦!从这里可了解到缘起的内容真义及无自性而产生轮回的道理,重点都在这里凸显出来:缘起所显现的是刹那不住的生灭相,那么过去所造作的一切业,怎会经百千劫而不失呢?这就要着重来阐述灭了。一些人认为“灭”是什么都没有的“无”,无怎能感果?所以另有人就从另外的角度认为“灭”后还是有,但为何又说是“灭”呢?其实前面的人落在“实无”:“无了怎能感得后面的果”?后面的人落在“实有”了:“实有的就是不灭的,怎又说是灭呢”?

  “诸行才生即灭,究如何能使业不失?这应该了解:没有未来可离过去、现在而成立的。生是起有相,灭是还无相;此有与无,不是凡外的实有见、实无见”。

  导师从缘起的角度来解释,我们必须要明白:之所以有未来,是依据过去现在而成立的,离开过去现在就没有未来,三世是相依相缘才成立的。

  生即“本无今有”的现象,灭即“有而还无”,同样,这个“有”“无”是相依相缘而成的,与所有凡夫及外道的实有见实无见不一样。注意听哦!下面详加解释:

  “无是依有而幻现的,是有──存在的矛盾性即相反的幻相;如没有存在──有,无即谈不到,所以说:「若使无有有,云何当有无」。离有则无无,离生则无灭,灭并非灰断的全无。不了解此义,执无常有生有灭,即成邪见”。

  首先剖析“无”由何而来:这个无不是凭空而有,它是由于“有”的存在才现出的,是“有”的迁流变化消失,才产生了“无“――有而还无。“有”如果不存在,“无”也显现不出来,根本不可能说“无”。“无”是根据“有”的幻相的反面而产生的幻相,是“有”存在的矛盾性,缘起的法必然会有这样的矛盾性,因万法都是相依相缘相对而形成的。

  注意听 !这句话很重要,缘起法这一点最难体会,但还是一定要体会到这个观念:无,不是离有的无,是依有而说无,所以无不是什么都无;灭,不是离生的灭,也是依生而说灭,所以灭不是什么都没有。佛法说的无常并没有离开现象,而是表明在一切法当下迁流的现象中,得不到一个永恒不变的常性而已,所以没有一个自性的实生实灭可得。如果认为无常是有一个生的东西真正灭了(断灭),这样就变成“实有实无”的邪见。如果有一个的实在的生,生了就不会灭,因为它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如果生是实在的生,灭时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断灭了。实际上,这个灭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断灭:因为灭是不离生的现象来说的,既然生而能灭,这个生就不是实在的生;而灭又是依据生的现象的消失所产生,因此这个灭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实在的断灭。故而,生是如幻的生,灭也是如幻的灭,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生灭。注意听,很重要!这里很难体会,但是大家要尽力思维来搞清它。

  “《智论》卷一说:「若一切实性无常,则无行业报,何以故?无常名生灭失故。……如是则无行业。……以是故诸法非无常性」”。

  如果一切法是实有自性地无常,那就不能成立行业了。因为无法成立生灭,也不可能有行与业的相续。如果执在实有的无常性,那就错了。学到这里,即使不少人也许还没有厘清这个观念,但我感觉这里非常重要!希望你们回去后一定要多用功深入思维,每一句每一段都要下功夫去思维清楚,很重要!厘清了这个观念,才能把握并真正体会法的内涵及修行的重点,也才能真正了解缘起在讲什么。现在一般人似乎都在讲缘起,其实只是粗糙地了解一些缘起的名相而已,很少能深刻体会到缘起的真实义。说实在的,这里也确实很不容易明白了解,所以,我们要好好下功夫,因为太重要了!

  “但世俗的一切从因而果报,历然而有,故无常相──生而即灭,有而还无,仅是世俗的”。

  从因而产生果报的世俗现…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七章 有时空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