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七章 有时空动▪P7

  ..续本文上一页─,或曲折形的~~,或螺旋形的∞∞,这都是依法的活动样式而想象如此的时间,但同样是露出向前与向后的延续相,而成为时间的矛盾所在”。

  在迁流变化的过程中,任何一点的前面都叫“前”;同样,任何一点的后面都叫“后”。因此,环状无始中的后面那一点的前面即前面那一点的后面,所以“前后”也只是相依相缘而展现的名言,不是实有的独存实体,求实在的前或后都不可得。

  而一般有自性见的人对时间的观念是前前复前前,后后复后后的,即直线或曲折及螺旋型的(把螺旋、曲折型拉直还是直线)。只要把时间当为实有的,一定现为向前及向后的,因而产生时间的矛盾性。

  “佛悟缘起的虚妄无实,说缘起「如环之无端」,即形容随向两面看都有前后可寻,而到底是始终不可得”。

  佛陀体悟了缘起法,知道一切是虚妄无实无自性的,而说缘起如环之无端:“端”即最前及最后处;“环”即象时钟一样的圆环,从一到十二,再从十二到一,随着时间一直在循环;“无端”即既找不到最前面的开始,也找不到最后的结束。形容从前面及后面都可以看得到,却找不到始终,因为一后面有二,二后面有三,十二后面又是一……如此地循环着,看起来有前也有后,但找不到一个究竟的开始与结束。这即是缘起幻出的时间相――没有究极的始终可得。

  “从时间的前后幻相看∶诸法的生、住、灭;有情的生、老、死;器界的成、住、坏,都是有前后相的。一切在如此的周而复始地无限演变着。不说是旋形的,而说是如环的,问题在似有始终而始终不可得,并不是说后起者即是前者的再现”。

  这几句话也很重要!从世俗来看时间相,万法有生住灭,人有生老死,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看起来一定有前面及后面的相。但这些现象是周而复始一直在演变着,所以不说是旋形的,而说是如环的,因为看起来似有前后,却找不到真实的始终。后面的也不是前面的再现,因缘起的法是新新非故的,每一刹那都是崭新的条件组合,不是由以前的条件而现成后面的现象。这样的缘起法就不是实有自性的从前面到后面,不会错解时间的相续相是实有的,故看起来有前后,但却是不一不异、不常不断的:后面的不是前面的(不一),但不离前面而有(不异);非实有即不常,相续即不断。

  “诸行无常,虽一切不失,而一切是新新不住的流行,不是过去的复活”。

  “行”即迁流变化,一切法都在迁流造作变化之中,所以是刹那不住无常的。看起来一切都是存在不失的,但一切又都是新新不住的流行。每一刹那都是崭新缘起的,不是过去的复活,这句话很重要!如果是过去的复活,那就变成了实有的生。其实稍微返观一下我们的身心,就能体会确实是这样:这个肉身是物质,与山河大地器的世间一样,从幼小的孩童长大到老,身体时刻在不停变化,前前后后是不一不异的。后面的色身是从前面引申而来的,但不是前面色身的复活,因为无常变化新新非故。“新新”,即每一刹那都是崭新的;“非故”,即不是过去的色身。再从心灵来讲,从小孩的无知到受学校教育读到硕士或博士,观念就不一样了,还有人间的历练造业个人的经历不同,年纪大了,心境也不一样。所以无论是色身还是心灵,没有一刹那是一样的,这是彻底的无常。但如果不开悟见法解脱,有一件事情一直存在――痛苦烦恼执着。诸行是无常的,身心看起来都存在着,其实每一刹那都是新新不住地在迁流变化,与过去没有一个是一样的,这叫缘起如幻无常。

  “从如环无端的任何一点去看,都是前后延续的。成、住、坏;生、老、死;生、住、灭,乃至说增劫──进步的时代,减劫──没落的时代,这都不过是一切存在者在环形无前后中的前后动变不息”。

  象时钟的任何一点看都有前有后,无论时间多久,其实存有的当下,即是在环状无前后的迁流变化中所产生的前后变化的现象。

  “世间的漫长,人命的短促,幻相的深微,使我们不能知其如幻,不能适如其量的了解他,因而引起不少的倒见”!

  人的生命能活几十年,好像看起来很长远,如与地球或太阳系比较,那真只是刹那而已,可见人命何其短促!这样的时间幻相是非常深细微妙的,所以我们在表相上看不清楚它是如幻的,总以为是实在的,因此不能适如其量地了解它,无法清楚地照原来的样子明白它,所以引起很多颠倒的见解。时间的幻相是我们最执着的,都希望活得长一点,最怕死掉。其实这只有一个原因――恐惧害怕自性见实有感幻出的时间相!如了解时间的如幻,明白自性的颠倒,体会缘起的真相,那不但破了实有自性的执着,也不再执着时间相。破除了时间相与自性见的执着,哪里还会恐惧生死来去!我们的恐惧来自于不了解缘起而引申的自性执实有感。无论哪一个宗教,或对我、法的执着,都是在永恒不变的实有自性观念中,希望永恒生存的意欲即自性见所引申的我见我执。于是引申出无限的贪瞋痴烦恼及痛苦恐惧,喜生怕死,希望永恒存在。了解无自性的缘起,体会“我”的不可得及时间相的虚幻,哪一个人还会执着?此即我刚说的:前一秒已经灭了,消失不存在了,这个“灭”与十年前或一百年前,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否一样?大家一定都会说是一样的。明明是时间的相续相,大家为何说一样呢?这就是从灭的角度而了解一刹那间的灭与十年前或一百年前的灭都是一样的。举一反三,同样从“灭”的角度来看,下一秒钟与后面的一百年是否一样?有智慧的就知道是一样的。这样,下一秒钟死与十年后死有什么不同?为何执着?但不要误会为反正早死晚死都一样,所以忽略了真正的修行。不破除自性见我执,生死轮回还是有份,早死晚死后面还是要相续的,生命之流哪里因为死掉就解决?所以,重要的是破无明我执,见法的实相而当下解脱涅槃。如果不能悟道解脱,无始未来的生命也还是相续的,活千岁百岁,死了还是轮回。所以佛法讲的解脱是究竟的止息,破除了无明烦恼我执法执,生死就不能再束缚你了,那才是真正唯一要解脱的。听到这里要注意:有没有搞清学佛修行的究竟目标?我们要解决的是无始以来及未来无始生命的相续。修行如果不是针对这个根本问题,只是求身体好一点,经济好一点,多活几年,家庭圆满如意。请问:时间是很快的,也是刹那如幻的,如果不能断除生死相续的因,这些有所得的又能 怎样?修行人连这个最根本的基础知见都搞不清楚,表面上修行而不探讨真相,不去彻底解决生死轮回的因,每天求啊拜啊做做功德,我求这个求那个。就算你求得都如意好了,生死轮回能解决吗?要注意啊,有没有把握住看清楚自己学佛的终极目的及意义?我们学佛说法目的是在破无明自性见我执啊!我执不破与解脱生死都是不相干的!导师这么辛苦,我们也在上课,一直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明白缘起的奥妙,知道执着自性见的下场后果是什么?明白破了自性见,了解缘起诸法实相的解脱是什么?这都在解决我们的最终极问题――生死大事。所以第一节从现象的“有”揭示它的缘起无自性;第二节阐明“时间”缘起幻现;下面第三节阐述“空间”的缘起无自性。

  导师从现象存有的不生不灭、时间相的不常不断、空间的不一不异、运动相的不来不出而阐述,使我们知道一一法(包括生命的当下)都是由于自己的颠倒执着自性见而起。如果不破除八事四对的实有自性,不明白真相的话,任你怎么修还是凡夫俗子一个!要注意啊!为什么只是在谈缘起?中论中观更是用缘起的深义来展现八不,就在否定一切的实有,使我们明白缘起的实际内容,它是如幻非实无自性。然后就在生命的当下,在一切万法的迁流变化中去观察它,尤其是我们身心(物质的肉体及心灵)无自性的如幻性,一一看出它的真相,才能破无明。要看到真正的法本质在讲什么,这就是见实相。“缘起”二字何其重要!一切法从缘起的角度才能看清它的真相。佛陀是悟缘起而悟道的,悟道后还是用缘起来展现弘发并教导我们。然而佛法流传到今天却已变质了,融和了外道的理论,我们都在实有的自性见的幻想里,怎么能解脱!所以导师才很辛苦地探究一一法的真相,阐明佛法真正的理论重点即“缘起”,尤其龙树菩萨的中观代表的是佛法最彻底的根本,才从当今的角度来论中观――《中观今论》,很重要!

  

  第三节 空间

  “空间,所遭遇的困难,与时间差不多。印度的外道,把空也看成实体的东西,他们将空与地、水、火、风合称为五大,认此五大是组成宇宙万象的五种原质。这在佛法,少有这种见解的”。

  第二节谈到的“时间”与现象的“有”是相依相续相对的存在,同样,这一节的“空间”与现象的“有”也是相依相缘的存在。外道及一切有自性的观念都会把地水火风空看为是有实体自性的,是成立宇宙万法的五种元素,空即是其中一种,但在我们佛法中是很少有这种见地的。

  “即执诸法实有的犊子、上座等,也没有把空看成是实体的。佛经里也常说到虚空,然所说的虚空,是眼所见的,也是身所触的。这眼见、身触的虚空,其性是无障碍的。唯有萨婆多部,把空分为两种:一、有为有漏的虚空,即上来所说的眼见(身触)的虚空。二、虚空无为,此是不生灭法。如说:「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俱舍论卷一)。一切色法──物质的起灭,皆依于虚空无为,虚空无为的无障碍性是遍于一切色法的,一切色法,由于无碍的虚空性才能起灭。这样,虚空是普遍常恒而不变的无碍性了。萨婆多部这种理论,依于眼见身触的现实虚空而抽象化、理性化的。其实,离了眼见、身触的虚空,是不会使吾人得到虚空之概念的”。

  即使部派佛教里的犊子部或上座系,他们认为有不可说的“我”即自性,也没有把空看成是实在的。

  这里只是把佛法里一些不同部派的概念加以说明。佛法…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七章 有时空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