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多有微细的有相物”。
从科学来看,电子尽管很微细,中间还是有空隙的。这个桌子的木头很坚硬,虽然用肉眼看不到空隙,但用几万倍的显微镜来看,就能看到很大的空隙。我们的肉眼看虚空好象什么都没有,其实在虚空中充满了很多微细的有相物质。
“所以,有相有碍与无相无碍,相依相成而不离,相隐相显而不即。在我们不同的认识能力(如常眼与天眼)前,幻现为物相,幻现为虚空(这不是空性寂灭)”。
这几句话我们要用心多体会,明白了,就不会落入实有实无了。
肉眼与天眼所看到的有为的物质色法及空间完全不一样。导师在这里特地说明虚空不是空性寂灭。佛法说的法性空寂指的是空性而不是虚空,用虚空来比喻空性而已。有时我也常比喻:我们的心灵同虚空一样,虽然可以有彩云、飞鸟……而虚空性却本来就清净无动摇。其实是说不会被染着,在法的本质上指的是空性寂灭的部分,不是指虚空。虚空中还是存在很多微细的物质,并不是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
“这样,不能离开有相有碍的色法,而有无相无碍的虚空──色法的容受者,但空相不即是色相”。
不即不离、不一不异是中观一直在强调的,很重要!离开色法的有碍相就没有虚空相,但空相不即是色相。空相与色相是相依相缘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不能离开有相有碍的色法而有无相无碍的虚空,这即是不离不异;但空相不即是色相,这即是不即不一。
“因色法的有相有分,而拟想虚空为器皿那样的有量,可以区分空间为这里那里的,固然不可通”。
如果在色法的有相可分的实有感里,往往会认为虚空似有量的器皿可放东西。
以色法的分别才产生东西南北上面下面的区分,并不可以隔离虚空为方位相。
“即以虚空为无限的或不可析的整体,也还是自性见作祟,未能体会缘起的幻相”。
这句话也很重要!如说空是无限无边际的,那怎能说它是虚空?虚空是相对于色相而存在的,所以不能说它不可限量或是整体不能分析。有这样的观念其实还是自性见在作祟,如没有实有感的自性见,就不会有“虚空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当在拟想虚空有限无限时,本身就是自性见在作祟。同样,如果有实有感自性见的执着,就会考虑一件事情:“我死后是有还是无?我死后要到哪里去?到底是有还是无”?那你永远没有离开自性见!因为你还不了解法的本质在讲什么。当一个人破除了我见自性见而真正见法时,绝对不会存在“我死后是有是无”这样的疑惑!就像我们破了自性见,绝对不会讨论虚空是有边有限还是无边无限。有这样的问题的人本身就在自性见的观念中。
讲到这里我点一下:我们过去谈十四无记,注意听,很重要!佛陀对所有问这些问题的人都不回答,由此可体会一点了。佛陀如果回答,那就同你一样落在有无的自性见观念里。佛陀没有自性见,所以他没有回答。如果没有断除解决自性见,不管你听了多少法,修了多少法门,最后一定还是落在“有边无边有限无限”的问题中。我们有些居士学了很久,基础很好,对法探讨得很多,在其它地方也与人结缘,就要小心注意:如果自己对这个问题没有彻底明白,就要当心自己的说法有否在“有无”里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注意啊!
“前,外道计「我与世间有边,我与世间无边,我与世间亦有边亦无边,我与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即将宇宙人生从空间的观念中去推论它的有限与无限,即落戏论而为佛所不答”。
看导师的论着,有时感受比较深刻时,真的会无比的赞叹!从佛教的历史来看,即使是过去的很多善知识大师,也很少能象导师讲到这样的问题,能点出来让我们明白这个重点。即使我们看了过去很多经论的解释,也很少能离开自性见束缚的,这也是使我感动之处。佛教中有时宗派间的争论,其实也都在这个地方。尽管你能横说竖说,但要超越自性见的立场,真正从法的立场来看,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就很少,因为要了解这里确实很不容易。
佛陀为何不回答?但我们大乘佛法二千年来一直在争论,其实都没有离开有无的实在性问题,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一再提出来让大家注意,就是在这里。如果不从这个根本上去体会了解超越的话,跟随传统二千年来的争论或学习认知方式,我们能走得出来吗?再争论二千年还是不能停止的,这个地方就是重要之处。
“于此,从空界含容色法而色法占有空间去看,色法是立体的,有三度的。凡是现有体积的,就都有纵的、横的、竖的三度,依佛法说即有六方。此与时间不同,时间现为前后的延续相,空间现为六方的扩展相”。
只要是空间就现出立体的长宽高的三度空间,因空间是以色法而显,色法是立体的,所以空间所现的就是六方相。
“于认识的片面性,每想象为平面的分布。凡有三度或六方相的,即有边的,此色法的边际,依空相而显,而此空即是无相,即是边际不可得”。
这里很重要哦!再解释一下:色法,如用我的身体来看,就现出长、宽、高度即立体的六方相,与此身体六方的边际相接触的六方虚空叫空相。但当现出空相时,我们往往就会执着在空相里,注意听,这里很重要:此色法的边际(如身体的周围)依空相而显,而这个空相即是无相,即是边际不可得。依色法而显的空相边际不可得才叫空相,如果有边际还叫空相吗?这一句话很重要哦!边际不可得的空相就不是实有的,因为实有的就有边际,注意听!这一点很重要!
“碍的色法是有边,色法的边即是无相的边际不可得。如执无相无碍的空界是无边的,即成戏论,无相有什么边与无边!经说虚空无边,如无始一样,否则有边无边都是邪见”。
我觉得导师真厉害,文字都写得如此巧妙奥妙!
以色法显出空相的边际不可得,由于色法不住地在变,所以就没有实际的边际,空间是因色法而衬托,所以空间也没有实在的边际即边际不可得。如执无限无碍的空界是无边的,即成戏论。如说到空界虚空相是无边的,那就与有边相对了。因色法而显出空相,如果说空相是无边的,这“无边的”三个字早就变成戏论了。如果有相就有边,注意!无相就是边际不可得,那还谈什么有边无边?空是以色而显的,并不是本来就有一个空相,以色而显的空相怎还会说有边无边?有边无边就不是空相而是有相了,注意听!
经说虚空无边,如无始一样,否则有边无边都是邪见。说无边只是象时间一样找不到开始,无边的解释与无始一样,这样就没有过错。如果无边是与有边相对的观念,那早就变成邪见了。
“常人以色相去拟议空相,看成实有自体,于是乎说:笔在桌上,桌在地上,地在空上。把空界实体化,那应请问他们:虚空在何处”?
我们认为笔在桌上,桌子放在地上,地在虚空上,就像地球在虚空上一样,地球到底是在虚空上,还是虚空下,或是虚空左,还是虚空右?这都是观念的问题。虚空相是由于地球的存在而显,不要把空实体化了。刚说在墙上挖一个洞,空就现出来,把洞补起来,空就不见了,这个空是随缘而有的,哪里有本身实体化的虚空!
“故凡有相的存在,即现为无相的虚空”;
有相的色法的存在,就现出无相的虚空相,所以无相的虚空是从有相而显的,不是个体的。有时,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落到这种实有自性的实有感里。
“离有相的有边限的事物,则无虚空,故空是存在法的又一特相”。
空间是从存在的“有”法的相依相缘而显出来的特相,离开“有”不会显出“空”,所以不能把空当为实体的存在,只能看为相依相缘的色法的另一个特相,这句话很重要!这个观念就很好,我觉得很重要!
“不但空是如此,即如色法,每一个体,现为有相有边的,如望于他聚,即从此──假定以此为中心而扩展到彼,有边还成无边”。
比如从我的角度,我认为这个身体是有边的;但如从你的那个角度,另外一个色法来看,这里的有边就变成无边了。因为如果没有这个“个体”,就显现不出这个空。所以我们不能只有个人的立场感觉来说有说无,这一点很重要!
“如认识界的渐次扩大,空间中的存在──向十方也不断扩大。从前的一切──如古人所说的天下,现在仅是一小部分,极渺小的部分了”。
认识界就是我们能观察到的认识,就像现在科学的“霹雳说”,认为宇宙的产生是过去的一个点原子爆炸的。现在我们的星球还在向外在扩展,那个爆炸的那个力量还在延续。这是用测量距离来证明的:测算某某星际到地球的距离,过一段时间再测时,那个距离越来越大,证明宇宙还在膨胀。人类认识到哪里,宇宙就有多大,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空间相。从前古人将一个国家认为是一个天下,现在仅是极渺小的部分了。几百个国家合起来当作一个地球,但是地球现在被我们所了解的天下,还是很渺小的,这里就是认识界。从我们观念的认识而产生的虚空相的大小。
“缘起色法的幻现六方相,是虚诳似现而不可据为真实的”;
缘起的色法就是一切的物质,只要现起色法就有六方相即立体,导师都用二个字――幻现,虚狂非实然而好像实在的现出来,但不能认为是真实的。
“如以为真实而想推求究竟,那么有限与无限都不可得”。
注意听,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先站在实有的立场,才会进一步去推求它的究竟是什么?比如认为物质是实在的,你就要去探讨推求它的究竟第一因;时间是实在的,就会往前追溯实在的第一因第一个刹那是什么。但是探讨有限无限的第一因都是无法得到的,因为缘起的万法都是幻现的,没有实在的第一因。从缘起知道一切法的幻现非实,就不需要探讨它的第一因,幻现的万法无需追寻它从哪里来,是有限还是无限,有边还是无边……这个观念很重要!
“因为,范成定型的限相──如国与国界限,必是待他的…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七章 有时空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