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五章 中观之根本论题▪P3

  ..续本文上一页样的。所以,看起来这个人间蛮复杂的,在我们众生来看来,是糊里糊涂的。但是,佛陀就是这么有智慧,在这么复杂的生生灭灭的千变万化中,可以看出因果必然的重要法则而已。“此故彼”的必然关系,从缘起中把它发现,其实,就是本来的这样子。佛陀是发现者,佛陀解脱了,悟道了,成就了,成佛了,是什么原因而成佛?就是发现这个因果的必然性而已!

   宇宙中万法,尤其是以人为主的立场来看,我们就是不认识这个必然理则,所以,颠倒、执着、造业,才痛苦烦恼、生死不已呀!佛陀看到我们众生在生死之中挣扎,为什么会这样?然后他去悟道,悟道了什么?原来从万法的生灭中,看出这个因果的必然性,必然理则的序列性!佛陀是很明白,看到这样一个真相,无明破了,了解真相了,问题就解决了。他不再随着变化的一切万法去转,所以他超越出来,解脱出来。他今天教我们的法,就是他的发现。所以,这个宇宙法则的必然性,是本来就这样子,佛陀没有悟道以前就这样子,不是佛陀创造的,也不是谁来创造的。所以,佛陀发现了这个真理法则,他把这个事实的真相告诉我们,让你从生命的体验中也可以体证得到,也一样可以解脱出来。所以,他告诉我们去体证的这个法,并没有两个、三个、五个,同样都是一个。真理法则不会变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一样是不会变的。所以,只要顺着佛陀所体会的法理,我们一样也可以体证得到,所以这个才叫必然。

   照这样讲,佛陀能解脱,我们也应该可以解脱;佛陀能体证的我们也应该可以体证,这个就是平等平等。所以,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条件差不多一样的,只是你有没有听到一个明白的人指导,你真正懂得方向,真正懂得方法;方向、方法跟佛陀如果是一样的,必然可以体会得到,这个才叫必然性跟必然理则。佛陀在传法,在开示法,他有秘密吗?没有啊!所以他的弟子每一个来请教,他开示的就是缘起法,就是四谛法么!照这个方法每一个都证阿罗汉了,这个都是事实。所以,法有没有秘密?法是必然如此的,是有没有佛都是这样的!这个缘起法,就是因为明白跟不明白而已!所以,第一个叫无明,如果我们今天看不到缘起,看不到必然理则,看不到世间的真理法则,那就是叫无明!如果有明白的人告诉你,你用这个方法去观察果然是如此,那就明了么!为什么佛法传了两三千年下来,我们现在要“明”是那么困难?是医生错了还是药方错了?这个问题蛮大的!

   比如一个人是感冒,吃三个月的药病不好,还要去找他,我看你头脑有问题!医生就不能怀疑吗?我们这里也有医生啊,有高明的也有三包的(师父爽朗的笑)。

  不过我们就要明白,既然序列有它的必然性,体会到这个必然性是不会错的,就是这样子。比如,现在学校学物理的,H2O就是水,水的成份就是二氢一氧,——这个我是外行的,只要把这个条件凝聚在一起,它就是变成水,水的分子就是这样,这个是它的公式。我们能不能实验?可以呀!如果具备这个实验的条件,把这个成份加上后,果然就是这样!如果把这个条件加在一起,怎么加都不会变成水,那就表示这个公式有问题。

   我们学佛也是一样,为什么都不能解脱?为什么一直烦恼不能解除?为什么不能超越生死的束缚?学了那么久,听了那么久,难道不能实证么?不能像化验室做实验而去试一下吗?如果你们再不受用,就知道这个可能是“蒙古”(医生)了,他教的不好,讲的不好,条件都没有具足,所以,我不会怪大家学不好,怪这个“蒙古”大夫不大会医治,讲得不清楚,开药方不好!(师父爽朗的笑)。如发见日月运行的轨道,看出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现在的科学很进步,现在了解这个日月星辰的变化,运行的轨道,也会看出跟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前,大众学者特别重视这点,因此说缘起是不变(无为)的因果轨律。这里讲的不变,是因果必然性不会变化。我们讲无常,什么都会变,但是,这个因果的必然性是不会变的。所以,说缘起是不变,是在谈无为的这一边,是因果的规律不变。

   佛说「得法住智」;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都是说明缘起序列的必然性。得法住智,修行啊,第一先得法住后得涅槃。这个法住智也就是缘起。这序列的必然性,就是法住智。了解一切现象的相生,或者是相灭的必然理则,明白了这个叫法住智。没有法住智,就没有方法去了解真相了,还灭的真相就没有办法下手。所以,先得法住才能得涅槃,这个是必然的。先知道内容、现象、条件,才知道下手处,而且又发现必然归于灭,就知道修行得涅槃解脱也是必然的。所以没有法住智就不可能得涅槃智。

   依中观义来说∶缘起的序列必然性,决非离事说理,在缘能起果的作用中,现出此必然的理则。《中观》的内容就是这个重点:缘起的万法会有这样的必然序列,就在一切的事相上,就在能缘起果的作用中,就可以显现出来!也就是要观察这个必然的理则,从哪里观察?就在从万法的迁流变化中去了解的!这个很重要!不是离事来说理哟!而是从事而显理的!

   今天要体会到所谓的还灭,寂灭性,就是无为的寂灭,这个要从哪里去显?从有为的生灭的万相中去体会的、去看出来的、去观察的。不是离事来说理,——有一个离开万法以外,有一个不可得、不可知的东西,叫无为法、叫涅槃法性,不是这样子喔!必然理则的法性,必定是以事来显理的。

   所以,无为法是不离有为而有的、而悟的,应该是这样讲。这个观念很重要!就不会把有为跟无为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截;事跟理也不会把它分成完全不同的两截了。从事显理,从有为体会无为,这样有为、无为、事跟理,本身就是不二的。如果这个地方明白,会不会于万法之外,身心的起落变化中以外,去找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或者是叫本质的东西?或者叫真相、或者叫实相、或者叫本来面目的东西?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真正体会法,真正悟道的人,会不会讲身心万法以外的所谓情境,所谓境界呢?境界在哪里显?境界就在万法中显,境界就在生命的展现中显!不是离开这个以外还有另外的一个叫无为的境界,很重要啊!这个观念如果明白,就不会离生命、离身心、离现象、离万法去修行了,去探讨一个不可知不可知的未来。

   生死相续,似乎依照此理则而发展,佛也不过发见此因果事中的理则而已。

  众生的生死相续,你会发现都不离开这个理则在变化,那这个理则是本来的就这样子的,佛陀也不过是发现这个因果中的理则而已呀!所以他叫佛陀。

   三、自性的空寂性∶从缘起果的作用,有相关的因待性,(第一理则)有序列的必然性。(这个是第二个)此因待与必然,不但是如此相生,也如此还灭。如进一层考察,一切法的如此生灭,如此次第,无不由于众缘。那么,此有无生灭的一切法,即没有自体,即非自己如此的。这即能从如此生灭次第中,悟入此是即空的诸行,并非是实有实无实生实灭的。自性的空寂性,大乘佛法说有不共的智慧,其实,重点也不离开这三个主题,只是把握住这个自性的空寂性而已!从因果的现象来看,看起来有生有灭,次第又是这样的必然。如果再进一步深观,不是只有看到现象的表面,现象的背后会看到它的内容本质会变化,有条件就会变化。既然条件是变化的,那有没有不变的东西?里面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吗?没有!一定要靠因缘条件来变化来产生的。就可以了解了:原来无自性、无自体呀!这个是进一步的体会。生灭的现象原来是即空的诸行而已!生灭的现象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了,空就是缘起了。从这里去体会,原来一切无实性,既然是无实性,靠因缘的变化产生的必然法则,这样的生起,是不是真正的、永恒的、不变的生?生不是实生,不是不变的、永恒的,所以叫非实生。现象起来了当下就变了,怎么会是实在的生?实在的生就不会灭了!这是透过更深入的一种体验、一种明白,了解非实有、实无,非实生、实灭。

   但是,现象确实是在这样的变化啊,那这个现象能否定吗?这个现象不能否定!这就是如幻缘起的假法,如梦幻泡影,不是实在不变的、永恒的。这个法就是这样在迁流,迁流叫诸行,迁流变化的现象不能否定的!当下就可以了解缘起的万法本身就非实性,这样会不会执着在这个法是实在的?不是实在的你还会执着吗?今天会执着,会爱染,会去造业,就是因为认为是真的么!是实在的么!那个实在的叫“我”,因为有“我”所以有“我所”。

   我们现在看起来万法总是那么实在,告诉我们万法就是迁流中的非实生实灭,几个人明白?就在这里而已!第一、对自己的身心以为是实在的,有实生有实灭;第二、对外面的万法有实生实灭、实在感,那个就是“我的”。这里叫“我”,那个叫我的。如果知道这个身心,非实生实灭,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不是真的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你会执着吗?如果“我”都破了,“我的”还会存在吗?今天因为“我”是实在的,所以“我的”更实在。一般来讲,外面的境界跟内在这个我,身心的我,当厉害冲突的时候,会放弃外面的保存这个。

   但是,有很多妈妈也不一样喔!我可以没有了,但是我的孩子不能没有了,是外面的境界比较重要了。但是这个都是从哪里产生的?实有感那!这个叫自性见。所以前面谈缘起因果相再来必然性,再来谈这个空寂性。就是深入现象的背后的本质上的实相,是空寂的,是非实的,一切法不是实生实灭的,这一点能体悟进去,那么人间所有的梦幻泡影的这些幻网就破了。

   彼此因待,前后必然,世间的因果幻网,似乎有迹可寻,而自性空寂,因果…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五章 中观之根本论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