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三章 缘起之生灭与不生不灭▪P11

  ..续本文上一页生灭的。因果关系间的必然理性为缘起,是遍通的,不生灭的。大众部就进一步了,却只注意到一句话,讲缘起的法性不是有一句话么:“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常住”。意思是说缘起法这个法性的理则,不管有没有佛陀出世在人间,本来就这样子的。缘起法是宇宙的真理法则,本来就这样。不管有没有佛陀出世,有没有了解的人都不相关,它本来就是这样子。有佛也这样;没有佛也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因为我们都没有办法离开缘起法的法则,这个跟有没有佛陀在世都不相干。

   大众部就是注意到这个理则。既然是这样讲,表示缘起法是遍通的、是必然的,它是一个理则。因果会这样子,因果不会这样子,都有它的必然性,这个必然的理则就叫做缘起。所以,我们常常讲缘起法、缘起法,其实是在讲这个遍通的理则。这个缘起法有它的必然性,因为这样,所以会产生无明缘行,行缘识。前面的条件会引申后面的果,这是有必然性的。

   因为有这个必然性,今天我们才会存在,一切法才会存在,为什么?一切法都有它的条件么!条件组合了才能产生一切法,缺一个条件也不能成立。为什么这两个条件在一起就会成立呢?因为有它的必然理则!如果不是这样的必然理则,那天下会大乱,随时都会变来变去的话,那就没有必然理则。所以,这个缘起法就在讲必然理则,透过必然理则产生的现象,这个叫做缘生,缘生法,所以缘起跟缘生就不一样了,缘生的东西是会生灭的,刹那刹那会变化的,是无常的。但是,这个理则不变性是不会变的,有佛也这样子,没有佛也是这样子。所以,这个理则的必然性是不生不灭的,是永远都是这样子的。但是,缘生的一切法是无常的,是迁流变化的。所以一个是生生灭灭,一个是不生不灭的,注意哟!这个解释大家就要明白。

   今依龙树开示的『阿含』中道,应该说∶缘起不但是说明现象事相的根本法则,也是说明涅槃实相的根本。这里所谓龙树开示的《阿含》中道讲的是什么?缘起就是真正的在讲中道,它可以明白事相产生的根本法则,但是也可以看到本来面目,就是涅槃的实相。不是两边的,是真正的中道。

   有人问佛∶所说何法?佛说∶「我说缘起」。释迦以「缘起为元首」,缘起法可以说明缘生事相,同时也能从此悟入涅槃。依相依相缘的缘起法而看到世间现象界──生灭,缘起即与缘生相对,缘起即取得「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性质。依缘起而看到出世的实相界──不生灭,缘起即与涅槃相对,而缘起即取得生灭的性质。导师借这样的内容来解释让我们明白。用缘起也可以了解涅槃,也可以了解生灭,意思是一样的,还是两边都一样的。

   『阿含』是以缘起为本而阐述此现象与实相的。依『阿含』说∶佛陀的正觉,即觉悟缘起,即是「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缘起,即当体摄得(自性涅槃)空寂的缘起性;所以正觉的缘起,实为与缘生对论的。如果深入《阿含经》就可以慢慢了解真相,可以了解佛陀的证觉。其实,他体会的是什么?就是缘起而已!我们很多人,对这个真相不是深入的了解,很容易被一般的所谓“论说”而感到迷惑了!一般说佛陀看到天上的星星悟道了,可是,看到天上的星星怎么悟道,这个内容就没有人讲了,怎么悟道我们不知道。

   但是,今天研究《阿含》的缘起法,佛陀证觉,其实就是觉悟缘起!这个内容明白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哦!为什么佛陀刹那前跟刹那后的悟有不同?我刚刚已经讲过了,我们本性就是寂灭,一切法的当体即是空,即是寂灭,我们只是不知道而已。这个明白跟知道就叫悟!比如说不明白,所以不了解真相,我们总是执着在现象以为是实在的,产生贪嗔痴烦恼。人间很痛苦,想超越又不能,明白真相了,了解真相了,生灭跟不生灭原来是一致的,人间只是由于不了解而产生的执着,才产生痛苦烦恼。了解了,执着消失了,痛苦烦恼也消失了。了解跟不了解产生了:一个叫悟,一个叫迷;一个叫明,一个叫不明,差别只是在这里。

   如果这个真的明白了,才能了解佛陀前面十几年的修行,尤其是前面六年的苦行,为什么不能解脱

  为什么在菩提树下能忽然间明白的时候整个问题都解决了?他悟到什么?其实就是悟道缘起法!如果今天没有缘起的法则,一边是了解生灭,一边是了解不生不灭,人间就会有障碍了,要厌离这里到哪里去!但是佛陀的证觉跟涅槃,他悟道的当下就解决了,不是死后才解决的。所以他后来的弘法四十几年他从来没有变过,他体会的真理没有变过,就在真理之中,不在颠倒、不在执着里,处处了解真相,就活在真相里,就是这样子而已。如果我们明白了,就知道所谓的悟是悟道什么。大家能够把握这个重点的时候,下手处就不会到外面去乱找了,乱信乱依靠了,什么法都乱学,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我们知道该在哪里下手,该怎么样的用功用心,不会走冤枉路了,不会糊里糊涂的跟着人家走了,这个很重要啊!

   反之,如与涅槃对论,即偏就缘起生灭说,即摄得──因果生灭的缘起事相。缘起的事相跟涅槃的法性都是对论的,了解这边就能了解那边,了解那边就能了解这边,了解涅槃寂灭空性的人,就能了解一切法相,所有的缘起事相就能明白。了解缘起事相的人,就能了解寂灭法性的这一边,就能明白是相对的么。缘起,相依相缘而本性空寂,所以是生灭,也即是不生灭。这个生灭跟不生灭的,为什么要一直举证?是要让我们更深的去了解,这个地方好重要、好重要!用功修行,为什么大家一天到晚在求、在拜、在信仰,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不了解这个真相!总是向外求,祈求佛菩萨的加被,祈求外力的加持,祈求别的力量来救我们,为什么?因为不了解这个法的真相!只要有一点点的实有感,有这个迷惑,什么时候解脱?今天透过缘起的认识,才能了解现象跟法性寂灭原来是不二的!现象是生灭的,法性是不生灭的;是当体就明白的,是真俗不二的,是无碍的。这一点如果不能把握的话,要怎么修?请问你:到底我们要去掉什么?要得个什么?——当体即是啊!即不需要去掉什么,也不可能增加什么,只是那份明白体证而已!

  所以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讲什么?各位,这个地方真的很重要!如果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很明白,这个地方回去要思维,如理思维,好好的抉择,深入的去了解很重要!明白了这个法,就在生命的当下,就在生活中就能够解脱,就能够悟道,很重要的!不需要外求,不需要他力,你就明白这个法的重要了。

   我们比较久的这些学员,一次一次的熏习,一次一次的听法到现在,应该比较清楚、比较明白。但是新学员也不要怕、也不要烦恼,即使当下不能很清楚,但知道这个重要就好,回去这个地方下功夫!多用心!还不能体会的、不能深入、不能了解的,多跟久学的参究、多学,再不然,也随时可以来跟我们互相研究,很重要!这个地方如果不清楚不明白,一定要把它弄到清楚跟明白!

   释尊直从此迷悟事理的中枢而建立圣教,极其善巧!这个只有明白的人才会这样赞叹!释迦牟尼佛今天把握的重点在哪里?中枢就是重要的地方!一个根本最重要的地方,来建立佛法的圣教。非常善巧,其实就是导师的赞叹!导师了解,找出了佛陀真正的心怀,真正最重要的地方。所以赞叹用这个缘起作为重点、中枢的思想来建立整个佛教的教理圣教,非常善巧非常棒!这个如果明白了,你才能这样讲,不明白你怎么知道。

   这样,声闻学者把缘起与缘生,缘起与涅槃,作为完全不同的意义去看,是终不会契证实义的。这几句话,只有明白的人才能这样讲,今天把缘起跟缘生,缘起跟涅槃,把它看作两个完全不同的一个意义,甚至是隔别的,这样能体证到佛陀真正的本意吗?这是一个问题!如果生灭现象是有为的、是生灭的、是不净的;无为是清净的另外一回事,一定要舍去有为才能契入无为的话,那么,人一定要把这个身心舍弃以后才可能体会的,是不是这样?这样你活着还有机会去体验吗?非要等你死后!

  若能了解缘起的名为空相应缘起;大乘特别发挥空义,亦从此缘起而发挥。声闻佛法把缘起跟缘生分开了,把有为跟无为分开了,这样要体会是不容易的。大乘佛法也在讲空义,其实也是依缘起而建立的,叫空相应缘起。所以大乘发挥空义,其实,就在讲缘起涅槃寂灭的这一边,把握了这个重点。

   以缘起是空相应,所以解悟缘起,即悟入法性本空的不生不灭;而缘生的一切事相,也依此缘起而成立。记得过去在谈《杂阿含》,讲“解脱”之道的时候,我一直跟大家讲:今天在讲《阿含》、讲三法印,目的不是在宣扬声闻教义而已,只是要让大家明白佛法的根源是什么;佛法的与世不共的特质是什么,先要找到源头,回过头来才能了解大乘空义的真实内容,它正确的内容是什么?才能把握得住。所以,当我们基础建好了,回过头来才讲真正的大乘,就是在这里。今天这个根本如果没有把握住,大乘流变后的法义是有不同的观念的,要怎么去抉择它?名为大乘,其实是有流变、有方便、有究竟跟不了义的,一定要明白!如果今天把握了这个根本,才能抉择大乘空义的正确性在哪里,哪一个理论才是真正的大乘空义;才是正确的,是了义的,这才能分别的出来。

   所以,这地方就点出来了:大乘特别的发挥空义,也是从缘起而发挥的,不是离开法的根本,有另外自己的出入,不是的,没有离开佛法的根本,与缘起是跟空相应的。所以悟解缘起,其实就是悟入法性本空,不生不灭的这一边。因为了解了不生不灭的空义这一边,也能了解到缘起的一切事相,也是依缘起而成立的。那这样从空义出发,有没有违背一切现象呢…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三章 缘起之生灭与不生不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