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释了,其实本质上都一样的,缘起无我(空)的《中观》,彻底否定这些,这才悟了一切是相对的,依存的,流变的存在。
学《中观》真正了解空义的人就明白了,一切法缘起无我,彻底的否定这些自性见,才体会到什么?一切的存在,只有相对的依存的,流变的存在,没有其它自性永恒的存在,是不可得的,注意听哦!这个有一个什么,很重要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要万法真正能存在而有的只是什么?相对的,依存的,流变的!也就是缘起的存在,能存在的只有缘起的有,那么我们讲缘起是否定一切万法吗
不是!才能成立一切万法,这些万法怎么成立?因为缘起故它是相对的,依存的,流变的相续的存在,那这个存在是什么的有?叫如幻的有,叫缘起的有,叫假有,这样知道意思吧。否定它的实在性、不变性、永恒性,刚好跟一些人要厌离万法刚好相反,才能成立万法,不破坏世俗的因果相,所以真正了解缘起、了解《中观》、了解空义的人,是在破除什么?是在破除永恒,自性,自在,独存,不变性,是在破除这样的自性见,不是在破除万法这样知道意思吧。刚好能成立万法而不破坏万法。是在破除对万法的执着,那个永恒性、实在性、不变性这样知道意思吧,这个叫破除自性见,不是破除万法,所以不坏俗谛而显第一义谛。反而成立万法才能了解胜义第一谛是什么,你否定了万法,第一义谛还存在吗?因为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才能成立一切万法的存在。
所以注意听哦!我们都在否定一切法,真正的佛法不否定一切的法,是在否定对一切法的自性见,实有感,请问如果我们今天就在万法之中,我们的身心就在万法之中,我们的身心本身就是缘起的,了解了他的无自性,那你离开了执着,离开了爱染,离开了实有感的那种执着,当下就能跟空相应,当下就跟实相相应,所以我们的缘起里面,无明引申后面的爱取有,才造成业力的生死轮回不断,对不对?好!无明破了,因为我们了解真相,无明就破了,爱染就不起了,后面还会不会相续?就不会相续了,因为爱取有后面才有生老病死,爱取有停止了不再相续了,后面的生老病死会不会相续?所以要知道:缘起的讲不相续,就是在第一破无明,第二停止爱取有的染着,这就是生死根源的两个重点,今天无明不破,一切法总是实有,你就会占有,就会希望永恒的得到它,好,外在的条件我们知道它如幻非实,里面有一个永恒的自性,啊!在那边执着,那你还会不会解脱?所以外面一切法不但要空,里面最主要的就是那个自性见要空,重点就是这样子。所以相对的存在就是假有了。为人类所能经验到的极无自性而宛然现前的不能想象有什么实体,但也不能抹煞这现实的一切。既然一切缘起就是相对的存在,那相对的存在就是如幻的有,假有,这些呢?都是我们人类能经验到的,也就是我们看得到,碰得到,接受得到,感受得到的这些一切万法嘛,虽极无自性但是宛然现前,我们现在看到一切都是这么真实,都是现前的一切法嘛,所以不能把它想象为什么实体,一切法只有缘起的假有,有什么实体?没有,好,既然无实体,那能不能抹煞这现前的一切,现前的一切根本就不能抹煞的,所以不坏一切俗谛,不能破坏一切因果,就是在讲这个。好,另一个角度:从德行来说,善的这边来说。缘起是无我的,人生为身心依存的相续流,也是自他依存的和合众。
缘起是无我,我们人那,活在这个人间,这是身心依存的相续流,身心就是讲五蕴,色受想行识,合起来就是身心,我们今天生为人类就是有这个五蕴,所以叫身心依存,五蕴和合的意思,所以叫做相续流,我们看起来好象一活几十年,或者是一百年,其实它是什么?五蕴刹那刹那在変化,所以看起来好象在相续的,象水在流一样,我们今天站在河边,看到那个河水在流,今天看也是河水,明天看也是河水,总是河水一直在流嘛,我们都说,某某河,河水在流,其实你每一天去看的水都不一样,但是感觉上这一条河一直在流么,它是相续不断的,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哦,今天看起来这个是我,明天还是我,后天还是我,其实呢?它只是刹那刹那变化中我们没有感觉而已,也是象这河流的水相续,看起来不断,生命就是这样子,身心依存而相续的流转,这个是什么?也是自他依存的和合众,所以我们讲五蕴和合就是在讲这个。根本的佛法要让我们看清真相,都叫我们从五蕴去观察,看的心念怎么样在变动?心跟我们这个物质怎么样配合,相依相缘,我们都没有感受到,包括我们一举手,一投足,跟心灵都有相应的,但是我们很少去发现这个问题,身心它确实是相依相缘的,我们下午都有在教这个禅观,大家有时间多参加,就可以在我们五蕴中去观察到,身心的相续流的现象你就会看清楚,你就知道它确实是和合众,蕴聚,里面确实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主体,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是没有的。
所以你们要知道,佛陀到现在两千五百年以后,有这样智慧全面能够厘清、抉择的,天下只有一个人,而且他敢于依法这样的抉择,不会因为祖师这样讲他就这样讲,他是依法不依人的,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的,真正依“四依”的只有导师,所以你们要明白!今天很多人不了解导师,是为什么?对佛法的深义不够深入,不够了解,对导师的论著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去体会!很多人在批评他,在我个人看来,我以一个旁观者来看,这些批评他的人根本没有资格。为什么?都是一宗一派的观念,不是站在整体佛法一个理念来看,很难!
(自序)五
缘起性空,本于生灭的不有不无、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
讲缘起讲性空,它的根本在哪里?就是在离两边。什么是两边?这里就讲,“生灭”最主要的就是“生灭”两个字。我们修行的人,第一关心的是什么?就是生死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生死轮回?一切万法生生灭灭不停,我们就在这个漩涡中跳不出来,但是体会缘起性空,这个就是《中论》的根本思想,它的内容是什么?就在生灭的不有不无,你不会落在实有或者实无,不常不断,我们落在有就会实有,变成常见,落在无就以为是实无,就落在断见,而懂得缘起性空的人,就是不断不常,不一不异,如果有一个我跟我们这个生命是一,是一样的,是一,是不同的叫异,我们一定会落在这个观念里面,我们这个生命展现的,跟里面有一个真的我、实在的我到底是同一的呢?还是不一样的?如果同一的是什么?就是常见。如果不一样的,变成死了什么都没有,就变成断见,所以有无,常断,一异,都是在同样两边的一个思维模式中,再来就是不来不出。就是不来不去的意思,我们除了五蕴,我们总是认为有一个实在的真我,来来去去的,住到这个身体里面去了,这个叫来,死了失去了叫去。而真正的缘起性空告诉我们,不来不去,这个八不就是缘起中道的中心思想,龙树的《中论》就是以这八不缘起来展现他的内涵,导师从这里把它点出来,重点就在这里,讲缘起性空就是《中论》的根本思想,它的内容就是这八不,主要就在展现这八不,如果能了解生灭,它的不有不无,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从这八个角度去了解它的非有非无,也就是生灭的实有性的否定,也就是我们佛法讲体悟什么,无生。所以,研究《中论》如果对缘起性空的内容能深切的体会,回到生命来做一番的深观,能够真正的明白体证的话,那么所体悟的是什么?就是无生。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很多人讲八地菩萨,什么是八地菩萨?菩萨到八地,所体悟的就是无生法忍。那么对于《中论》的研究,大家就要知道它的重要性了。他要引导我们去体会的就是无生。所以《中论》的重要性我们要相当的了解,才能好好的重视它。看讲义:生灭的因果诸行,是性空的缘起,缘起的性空。
展现在我们一切万法中的生灭现象,这个本身就是缘起,因果的展现,一切的迁流变化都是因果的展现,那么是从哪里呢?他说从性空的缘起,能有因果现象的展现那本身是因为性空。因为性空展现出缘起的现象,那么缘起的现象回过头来,就了解必然是性空的,所以我们看到一切万法,包括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心,迁流变化,这个叫诸行,行就是迁流。多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呀。
这在一般有情,是不能正确理解的,一般总是倒觉为自性实有,或由实有而假有的。
这个就是根本问题,我们一般的人,没有缘起的正见,我们看到一切法,总是感觉它是实在的,甚至于认为它是永恒的,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好,如果我们从很多角度去观察知道一切万法都会生灭,没有一法是永恒的,但是也会想到什么,那只是物质现象它会变化,物质现象的背后总有一个实在的不变的东西吧。如果一切万法是假有,一定也是背后有一个实有来产生这个假有,众生的自性见就是在这里展现,这个叫倒觉,颠倒的感觉到就是这样子。我们从我们平常每一个人的观念中都可以看出来,我们都知道这个身心会坏,身体会坏嘛,但是在我们传统观念中是不是认为我们有一个灵魂?是不是认为我们有一个叫自性的东西?或者叫做有一个叫不变的,就是我们讲真我,或是大我,是不是有这样的观念?它是不生不灭的,身体坏了,这个我呢离开了,再找一个新的身体再进去,这个表象的肉体会坏,一切万法会坏,但是它本质有一个实在不变的东西呢,是在来来去去,注意听!导师这个地方就是重点把我们点出来。我们一般的众生,不能正确理解一切法的真相,总是颠倒的执着,以为有一个自性永恒不变的实有的东西,甚至于知道万法他会灭,那就会把他解释为万法的本质或者说他的背后总有一个实在永恒的东西,今天不只是我们普遍如此的想象,最大的影响是一切的其它的宗教,或者是外道的思想,他们本质上都站立在这个观念里面,所以我们从小普遍的受我们的传统,习俗,或者…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自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