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么那么多人喜欢?满足那个自性见的我执啊!知道意思吧。今天告诉你生死的根本就是自性见,所以,你要破我执、破法执,离贪爱、离无明,(台语)那我请问你,谁要?要离贪瞋痴,离一切欲望,离一切执着,谁要?所以,注意听哦!生死的根本既然是自性见,是我见,如果你真正的很明白它就是这样子,你还会不会去耽误自己?去满足我见、满足我欲?今天问题就是每一宗每一派每一个宗教讲的都不一样,而符合我的利益,我的欲望,能满足我的需要的谁都要,叫我放下这个我,放下人间的占有,执着,贪欲,爱欲谁要?没有人要,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整个社会怪力乱神充满?大家在贪欲呀,建一个本尊壹千万——小事!我们这边,来这边不要钱的没有人要来,为什么?来这边要破我执,到那边可以满足,我可以得到什么法,我可以见到本尊就可以得度了,多好啊,现在的宗教就是这样子,你来我这里一点,天上就挂号,地狱就除名,多好,还要修得要命,但是我们佛法就告诉你,无明不破,我执不破,法执不破你只有轮回的份,了不起你行善得善业,得福报而已,福报往生天上,或者是将来做人,但是福报尽了呢?剩下还是恶业,还是要堕落,三恶道还是要去,佛法它讲的是如实的,是宇宙的真理法则的如实现象告诉你,为什么我们人间大家都有向上的心,希望得解脱的心,但是真正得到的有几个?所以说修道如牛毛,得道的如牛角。很少,为什么?因为要破我执嘛,破我见嘛,难就难在这里,导师一语就把我们点破了,这个自性见就是人类普遍的成见,是错乱的根本。身为佛弟子如果看到这里真的要深深反省,为什么我们都不能解脱?我们发心的人很多,虔诚的人很多,要讲到说建庙了、作善事了,大家都很踊跃呀,很发心那,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那个跟破自性见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你就能解脱,所以布施还要怎么样?三轮体空啊,才能变成波罗密,不然布施没有三轮体空的话,人间善法有为功德而已,跟解脱是不相干的,所以布施为什么要讲波罗蜜?为什么要讲三轮体空?体空的空是什么意思?体,就是体会、明白、了解空义,是不是见空?那这个空刚刚已经解释过了,什么叫空?因为我们对空不了解,空就是无自性,空就是缘起,空就是无我,有没有体会到?体会到了你真的能解脱。如果这个空义本身没有明白,你再多的人间善法也不过是什么?增善缘而已,跟解脱还是离得很远的。那么就知道了,
空,即是超脱了这自性的倒乱错觉,现觉到一切的真相。
其实空就是真相、无自性就是真相、缘起本身就是真相,但是如果今天没有深入了解这个法义,没有很深的在生命中去体证,空只是嘴巴了,文字而已,生命是没有体证的,所以空就是毕竟空。是超越有无而离一切戏论的空寂,即空相也不复存在,这不是常人所认为与不空相待的空。
要解释这个空,达到毕竟空还要进一步的去明白它的内容,什么是毕竟的空?也就是彻彻底底的空,不会再保留一点什么,最后还是实有的,不行。毕竟空是什么?是超越有无。我们的观念在有无里面、在两边的,是超越这两边的思想,而离一切戏论,两边名为戏论,如果你的观念还在有无了,一异了,生灭了,常了,断了,还在这个观念里面的相对性,这个都叫戏论,超越有无又离一切戏论,在讲什么?就在讲法性空寂了,就是包括我们讲空,也不执着在有一个空相。如果我们今天认为空,有一个实在空的东西叫空相的话,那个空相也变成自性了,注意听!所以连这种空相你也不能执着,所以讲这个空,不是讲空跟不空相对的那个空,如果一个空一个不空,这个观念还在戏论的相对里面,跟有无是一样的,所以这里讲的空,不是空跟不空相对的空,是一切法性空寂离有无,超一切戏论的法性空寂。好,到这里如果听得懂的人,如果听到有人在批评空不对,应该要有一个不空那这样的观念是什么观念?还在相对的观念,这个本身就是戏论,为什么会有这个戏论?因为本身在有里面才会有这个戏论。所以注意听哦!如果有某一些法门,理论他会讲空不究竟,要有,要能不空,所以空不究竟,要不空、要妙有才对,那这个是什么思想?注意听哦!我在这里点那,大家就要听进去呀,把握住了才知道什么叫毕竟空。如果还有一个不空的妙有,那个就是有,不是毕竟空,然而,既称之为空,在言说上即落于相待,也还是假名安立的。
好,我们今天讲空,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用行为声音把它表达出来,这个本身就有缺陷,为什么?有为法嘛,只要有为法都有相待,所以注意哦!既然我用语言表达空这个意思,那这个本身就已经在相对中了,那表示什么?我讲的这个语言那,本身只是假名安立而已,为了要让你们明白空,不得已用语言来表达,所以这个语言的表达本身也没有实性,为什么,它只是假名安立。透过语言我们才知道他的真相,所以语言表达的本身那也没有自性,这一点不要执着,空的言外之意呀,在超越一切分别戏论而内证寂灭。所以这个地方如果要讲,就是什么,唯证方知了。
只要语言表达的都不是真正的空,怎么讲还是在相对的观念,所以我们真正要体证空义呀,慢慢的了解真相以后,自内的观照慢慢的能够超越一切,我们思维性的那种分别戏论,慢慢的内在止息,内在能够体证到法性的真正空寂寂灭的时候,你才能明白,所以我们在上课听法,毕竟还是言说、还是理论,我们必须透过这样的理论,来思维明白以后,要用生命在生活中去体证、去观照,慢慢的分别心止息了,能够慢慢的体会到一切法当下的空寂性,那个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寂灭法性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体证空寂,
这唯证相应的境地,如何可以言说?好了,只要是言说都是相对,寂静真正的法性空寂,那是唯证方知的,那怎么用言说呢,怎么能讲呢?
所以说之为空,乃为了度脱众生,不得已即众生固有的名言而巧用之,用以洗荡一切,使达于「萧然无寄」的正觉。
今天用言语来表达那是不得已的。佛陀证悟的时候他也有讲,有这样的思维,我体会的法是这样子的难以思义,我这样讲众生怎么可能会了解呢?所以有不说法的这个想法,后来因为诸天的劝请才说法,就是这个意思。真正的空寂,真正的法性寂灭,那个不是语言能表达的,但是,好,今天如果没有透过一个觉证者,用善巧来表达,那我们众生哪里有机会可以了解呢?所以这里就讲,这个唯证方知的境界,是不得已才用一个空字来把它解释,是为了我们众生那才讲的,这是不得已的,我们众生常常讲的语言,他也用那个语言来表达你才能了解,那么用它来作什么?把我们固有错误的观念跟习性,慢慢的把它洗清、把它荡尽,慢慢的我们的观念正确了,慢慢的身心能跟法越来越相契了,慢慢的就离开一切的颠倒跟执着,最后才体证到萧然无寄的正觉。真正的契入法性,所以我们要明白,今天我们听法,亲近善士多闻熏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我们内在原来一些错误的观念,慢慢的我们了解它的是错的时候,我们慢慢就会超越离开,什么是正确的?慢慢接受这个观念的时候,我们能把我们的观念慢慢调整、慢慢厘清,当我们观念慢慢已经正确了,我们的身心行为自然就会跟它相应,在生活中你会去实践,你会去体证,慢慢的你就能证入了,这个都是善巧、都是过程,、、所以,『智论』曾这样说∶「为可度众生说是毕竟空」《大智度论》,
今天要说空义讲中观的毕竟空,他只有一个目的,为了有一些众生那因缘是成熟的可以度脱的,为这些众生而说毕竟空,
『中论』「青目释」也说∶「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
今天所说的法都是假名施设不得已,为了让我们这些众生能够解脱,所以方便的假名说,
缘起无自性而即空,如标月指,豁破有无二边的戏论分别而寂灭,所以空即是「中道」。我们刚刚已经讲了,缘起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好,这个理论象什么呢?象我们手指在指月一样,我今天要让你看到月亮,我有什么办法,我必须用这个手指指着月亮,你们顺着手指看过去就会看到月亮,这个手指是什么?是方便的指标,如果月亮在这边,我指这样你们就看不到了对不对?我指这样你们就看到了,这个就是方便让你们有个方向,所以讲缘起、讲无自性、讲空,其实只是善巧方便,为什么?就象这个手指一样,透过这个方便就能看到月亮嘛,就能体会空性嘛,所以这个方便的目的就是豁破有无二边的戏论分别而寂灭。了解空义的人两边就能离开了,不了解空义的人,一定会执着在什么?有了、无了、生灭了、断常了、都会执着在这里,以为一切法相对的存在,一定会落在两边,但是透过无自性的空义,你就能离两边,不会执着在实有实无,豁破两边,好,这个两边破了,戏论分别也破了,就能体证寂灭嘛,如果是这样子,那么这个空能破两边是什么?就是中道。中道就在离两边名中道,好,空义能破两边,那么空义的本身就是中道,所以中道依空而开显,空依缘起而成立的。
我们今天讲中道,佛法讲不二中道,中道就是依空来开显的,今天空义不了解,怎么体会中道呢?那么这个空义又依缘起而成立的,这里主要在让我们明白了,大乘的空义真正的根本依缘起而建立起来的,那我们在讲根本佛法的时候,讲无常、无我、寂灭涅槃,不就是在讲缘起吗?好,那么空就是因为缘起无自性,所以说空,那这样空跟三法印一样不一样,一样的内容是一样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哦!大乘讲中道、讲空,就是依缘起而成立的。为什么要这句话很重要呢?大家要注意听!我现在点的都是重点,你们将来会发生问题的地方我先点出来,我们今天大乘跟小乘会争论,争论在什么地方?大家注意听!大乘说小乘不了义,说他不究竟,小乘说大乘非佛说,不承认你们大乘讲的法是佛陀讲的,两边都有误解,今天如果明白这个地方,…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自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