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五讲▪P4

  ..续本文上一页以理释;下二句颂,举喻以成。由能杀者为增上缘,起杀害识,转变力故,令所杀者有杀害已,断命事成,故能杀者得杀生罪。如由鬼等意念等故,令他有情有失念等,至下当知。

  

  “由他识转变,有杀害事业”,就是由于识的变化,就可以产生杀害的事情。举个例子,“如鬼等意力,令他失念等”,“鬼”,妖魔鬼怪,“等”就是等那些非人之类,他们的“意”(就是心)的力量可以使其它的有情“失念”,念头改变。心里边的力量,就可以使他改变,就是心的转变,杀害的罪可以成立的。那么到底如何成立?看下边怎么解释。

  

  “上二句颂,先以理释,下二句颂,举喻以成”,这个颂有四句,上二句以道理来解释杀生罪的成立,下二句就举个比喻,这个成立不是不可能,我有事实可以做比喻给你看,而具体的,下文还要讲。

  

  因为唯识,不能取识外的东西,识外的东西(境)是没有的,那这个杀罪是怎么成立的?“由能杀者为增上缘”,能杀的人就是屠夫,由他作为增上缘,“起杀害识”,他起一个杀害的识,“转变力故”,由于这个识的力量,转变的力量,“令所杀者有杀害已,断命事成”,使所杀害的那个羊,被杀了之后,断命的事情可以成立,“故能杀者得杀生罪”,所以能杀的人还是得杀生罪的。

  

  “如由鬼等意念等故,令他有情有失念等”,打个比喻,假使一些鬼神,他心里起个念头,可以使其它的有情丧失原来的正念,心就被他操纵。这个现在也有,身上有东西附体,经常他自己做不了主,受鬼神的控制,这个是有的。这就是意念,并没有一个东西叫你怎么的。

  

  这里边,他讲得很略,由杀害的人的识的变化的力量,使所杀害的,有杀害的事实可以成功。因为他这里没有讲到阿赖耶识,所以不能讲太多。讲阿赖耶识之后,就是能杀害的这个人,他起一个杀的动作,把他的阿赖耶识里变的羊杀掉,再由这个力量转过去,——因为这阿赖耶识是大家共业所造成的,你识里的这个“羊”,它识上也有这个“羊”,他阿赖耶识里变的“羊”,跟这个羊身上阿赖耶识的“羊”,两个有共业的关系,是有联系的,那么他把他阿赖耶识的“羊”杀掉,就联系到这个羊,它本身阿赖耶识的羊也受到损害、改变,它的命就断掉了。所以,同样可以成立杀害的事业,“得杀生罪”,这是没有问题的。他举一个喻说,“如由鬼等意念等故,令他有情有失念等”,识(心)的力量,就像鬼的意念的力量,可以使其它有情改变念头,那么这个所杀的境的心识的力量可以使它命断,也能成立,就是这个意思。至于如何失念?“至下当知”,下边要说。

  

  论曰:如由鬼等意念势力,令他有情失念得梦。

  述曰:先释下半颂,能成喻也。如世间鬼,恼乱有情,内意念力,令他有情失本正念、心发狂等,①或鬼意变彼,令他得异梦。如鬼等者,瞿波解云:等取天神、龙神、犍达缚、夜叉神、仙人等;及如胎中子,②由母爱恼,子心变异,或生或死;或子起欲乐,③母随子欲得梦。已下释颂末句失念等字。

  校注:①「或鬼意变彼」,江西校刊本(下册.卷四.十页后面.四行)作「或鬼意爱彼」,大正藏(T43,p.1003,b14.卷二) 作「或鬼意变彼」变=爱【甲】。

  ②「由母爱恼」,大正藏(T43,p.1003, b16.卷二)作「由母忧恼」忧=爱【甲】,江西校刊本(下册.卷四.十页后面.六行)作「由母爱恼」。

  ③「母随子欲得梦。已下释颂末句失念等字」,此中断句,江西校刊本(下册.卷四.十页后面.七~八行)作「母随子欲。得梦已下。释颂末句失念等字」,大正藏(T43,p.1003,b17-18.卷二) 作「母随子欲得梦。已下释颂末句失念等字」,「得梦」二字疑衍文,若非则依大正藏为是。

  

  “如由鬼等意念势力,令他有情失念得梦”,就像鬼、那些精灵之类,它的意念、心的力量,可以使其它的有情失去原来的思想,或得到一个梦。

  

  “先释下半颂,能成喻也”,先解释下半颂“如鬼等意力,令他失念等”。

  

  怎么会“失念”?“如世间鬼,恼乱有情,内意念力,令他有情失本正念”,世间的鬼魅,假使附体的东西,它可以扰害有情、扰乱有情,它自己心念的力量,使其它有情失去本来的正念。就像以前宁波有一位居士,他那个附体的东西跟他说“你要听青海无上师的话,他就是宗喀巴大师”等等,他就胡涂了,就听从它去了,糊里胡涂,失本正念。“心发狂等”,使他发狂,就是鬼神入心,心就发狂了。

  

  我在温州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居士慌慌张张地跑来,跟我们说:“嗨哟!怎么办哪?”我说:“什么事情?”他说,他的女人修气功,修气功之后,修到后来,她说她成观音菩萨了。我说,她成了观音菩萨,她这个观音菩萨是怎么成的?他说,她自己坐在自来水龙头的下边,把水开得大大的,然后她说:“我是观音菩萨,甘露水洒在身上,喔唷,好舒服!”把他家里的东西,全部往窗外甩出去。他现在很着急,着急什么?他那个女人正在把他家浴室里的一个浴缸,那是很大的一个东西,螺丝钉拧开之后就要甩出去了。他说这个甩下去不得了,要害人家啊,这么重的东西,走路的人碰到要摔死的。他着急得很。那就是“失念”了,“失本正念”,甚至于“心发狂等”。

  

  “或鬼意爱彼”,爱,查大正藏是“变”,“爱”讲起来,当然也讲得通,但好象是不太合适,应当是“或鬼意变彼”,或者由鬼神的意念,使他心改变,“令他得异梦”。

  

  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由鬼等意力,令其它有情心力改变,失正念、发狂;一种是,由鬼等意力,能改变他有情的心,使他做一个特殊的梦。有的时候做梦,是被鬼神加持的。固然有佛菩萨加持而做的梦,也有鬼神加持的梦。所以说梦境,不一定是很靠得住,这个要真正懂的人才知道;不懂的人,做了个梦,以为很好,那是不是鬼神加持的他也不知道。

  

  ““如鬼等”者”,解释论文里那句“由如鬼等”,什么叫“如鬼等”?“瞿波解云:等取天神、龙神、犍达缚、夜叉神、仙人等”,“瞿波”是世亲菩萨的弟子,就是瞿波论师,他说,这个“等”,等什么?“等取天神、龙神、健达缚、夜叉神”,就是天龙八部,非人、人非人之类,或者是“仙人”,都可以这个“等”包进去。就是说,不单是鬼,那些天、龙、天神、健达缚、夜叉、仙人等等,都有这个能力,可以使其它有情失念。

  

  “及如胎中子,由母爱恼,子心变异,或生或死”,不但是鬼神有这个力量可以改变有情的心,就是在母胎里边的孩子,他跟他母亲,两个心也是有联系的,母亲心里高兴,或者心里愁恼、发脾气,这个孩子的心就会改变,随他母亲的心而变,因为他们是直接有联系的,他的心里状态通过她的生理,还没离开母体,所以她的心念通过生理传到胎儿的心,使他变化。由母亲的爱、恼,可以使胎儿的心起变化,“或生,或死”,甚至于因为母亲的心太愁忧,或者太恚恨,太厉害了,这个胎儿会死掉;若母亲的心很好,胎儿就很健康。这个“或生或死”,就是母亲对胎儿生的影响。

  

  “或子起欲乐,母随子欲”,反过来,胎儿对母亲也有影响。胎儿心里想一个什么东西,母亲就会欢喜那个东西。假使胎儿想吃甜的,母亲就会欢喜吃甜的,胎儿要吃酸的,母亲就会去吃酸的,“母随子欲”。最明显的就是舍利弗。舍利弗投生的时候,他的母亲跟他的舅舅,那时都是外道,他们经常辩论,他的舅舅很厉害,母亲辩不赢他,但是自从舍利弗入胎之后,他的舅舅就不行了,经常被他的母亲辩输。那就是舍利弗的聪明,已经加持到他母亲的心上,他的母亲就聪明起来。这些事实都是过去就有的。

  

  “(得梦)已下释颂末句“失念等”字”,“失念、得梦”这两个,就是这个颂的最后一句“令他失念等”,怎样叫“失念等”, 下文解释。

  

  论:或着魅等,变异事成。

  述曰:由猫鬼等意念势力,令他着魅,变异事成。既彼亲能令他作此,但由意念增上缘故,此事便成,杀羊等亦尔,虽无外身语,杀事亦成。上解失念,下解得梦有二事。

  

  “或着魅等,变异事成”,或者着魅,就是有附体之类的。“由猫鬼等意念势力”,一般是狐仙之类的等等,由于这些精灵,他们的意念势力,“令他着魅,变异事情”,使其它的那些有情“着魅”,“着魅”就是受他的影响,心里变掉了,于是变异的事情能够成功。

  

  “既彼亲能令他作此”,它能够使他有情变异,这个事实是有的,但是它是怎么使他变的呢?就是意念,心的力量,“但由意念增上缘故,此事便成”,这个事情就成功了;既然如此,“杀羊等亦尔,虽无外身语,杀事亦成”,虽然没有在心外的身语二业,杀生的这个事情,杀业还是可以成就的。就是识的变化,羊也可以被杀。这说了很多。就是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可以使你心变,也可以使羊的命断,这个都可以。但这是八识的关系,还没有讲到,所以有的时候说起来还是感到有点儿隔膜。

  

  “上解“失念””,这是解释“失念”,“下解“得梦”,有二事”,下面是节外一枝的文,解释这个“得梦”,有二种。

  

  论:具神通者意念势力,令他梦中见种种事。

  述曰:颂言鬼等,等中等此。此则总举,下别指事。

  “具神通者意念势力,令他梦中见种种事”,不但那些鬼魅可以使其它有情得梦,有神通的人也可以使其它有情得梦,这个事情我们以前讲过。

  (33B)“颂言“鬼等”,“等”中等此”,这个“等”字,就是指这个,有神通的也行,也可以使其它有情得梦。“此则总举,下别指事”,这是总的提一下,具体怎么说?下边就举事…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五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