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五蕴论讲记▪P49

  ..续本文上一页前六识,他的心王心法都灭掉了。那么“恒行”,就是七、八二识。“恒行一分”,那么七、八二识中间一个,就是第七识,都灭掉了。

  它有批注,这个《广论》里边,“不恒行,谓六转识”,这个六个识从第八识生出来的,叫转识,它是第八识里边重生的,原来有第八识,(……)六识,转出来生出来的,叫六转识。不恒行就是前六识。“恒行”的,就是包括“藏识”,就是阿赖耶识,“及染污意”,第七识。第七识为什么叫染污意?恒审思量叫意,思量什么东西?就把第八识执着是我,跟它相应的我爱、我慢、我痴、我见,这四个烦恼,把这个阿赖耶识执得紧紧的,这是我,那么这是染污的,这个意是染污心的。那么恒行的心王,就是阿赖耶识第八识跟那个染污的第七识。

  “是中六转识品及染污意灭,是灭尽定”。那么这个里边,前面说“不恒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讲得是比较抽象一点了,这里更具体地说,就在灭尽定里边,前面六个识,前六识,跟那个第七识,染污意,都灭掉了。

  那这个定是非常深了,只留下个阿赖耶识。这个定,一般的凡夫能不能修?修不起。那么至少三果以上才能修,三果以上得到非想非非想定的人,那么他以非想非非想这个定为基础,就把心灭下去,修灭尽定,这才能够成就。所以说要这个定呢,凡夫得不到的。我记得在以前,上海有个居士,人家去找他,他说你最近一段时间不要找我,我在修灭尽定。那么这个口气很大了!如果他是真正的三果以上的圣者,那就可以了,你修灭尽定。但是也不要说,我们说得了圣位的人不能说,“我是三果,我三果以上,我修灭尽定”,不要说。如果你说你还没有得三果,你说我在修灭尽定,不说你大妄语么也说你无知了,什么都不懂了。

  这个灭尽定是哪个人修的?如果你说你是修灭尽定,那么你至少承认三果以上。你是真的三果以上也不该说,没有证到三果以上那是大妄语,那是不可忏的。那么假使你说我没有得三果,我也不知道这个是,灭尽定是三果以上修的,我就在修,把心息下去。那么你怎么叫灭尽定?这个你不能乱说了。那就是你没有学好。你学好了,灭尽定是圣者修的定,你就不会乱说“我在修灭尽定”。当然我们是从旁边来说了,可能那位居士是三果以上的圣者,他说“我修灭尽定”,是对个别的要好的人说,也可以。但是从我们一般的来说,做不到,灭尽定是圣者以上的事情,普通凡夫是不会的。

  那么这个灭尽定,我们认识到之后,如果你碰到你一个朋友,你说我这两天修灭尽定去了,你不要来找我了。你这个可笑之极,你什么定都没有,我说你修灭尽定之后,你起码的要非想非非想定得到,初禅、二禅不要说了,你要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得到之后,还不敢说你修灭尽定,因为这个外道得非想非非想定的也有,但是他是凡夫,他是有漏的,不能修这个灭尽定,灭尽定就是圣者修的。圣者,要得到非想非非想定,而且要三果以上的圣者,才能修灭尽定。才有资格修了,也不是每一个三果以上都能修,都修成功了,也不敢说。三果以上的人,得了非想非非想定的人,才有资格修灭尽定,能修不能修成还是另外一个问题。那么这个法相学过之后,至少不会说大话,我们这个说话有分寸,不会乱说了。像“菩提道次第”学过的,也不会说我是九地菩萨了,这个话不会说了。你说这个话,你根本没有学过法相。

  这两个是很特殊的无心定。我们说我们前面已经讲的定,都是有心定,定里要观的,观这个、观那个的有心定。这两个定是特别的,心王心所都没有的,所以摆在哪里,既然心王心所是没有了,跟心不相应,那就摆在不相应行里边了,它也是行法,也迁流造作,那么行的作用有,但是心里不相应。这两个定,虽然说是定,实际上心根本没有了。我们心一境性叫定,它心都没有,怎么叫定呢?

  在这个入了无想定、灭尽定的,因为他进去的时候以定力进去的,所以他在定中,这个身体的滋养非常舒服。虽然感觉是没有了,但是身体的得益是有的,入了这个定,身体还是非常的滋润的。那么从这一点,身体上的作用说,它跟定相似的,也给它安个名字叫定。进去的是定,能够进到无想定、灭尽定的,决定要证到四禅的定,或者非想非非想的定,才能进得去。进了去之后,虽然心没有了,身体上的作用跟入定一样,那么所以说也叫他一个定,无想定,灭尽定。但是这两个定,是绝对地跟普通的定不一样的,是心王心所都灭掉的,那么只有高矮不同,无想定是外道修的,灭尽定是圣者修的,都不是凡夫的事情。无想定灭的是前六识的心王心所,灭尽定灭的是前六识加上这个末那识,第七识的心王心所,灭掉了,这是一般凡夫根本做不到的。你心这个第七识灭掉了,我这个东西就暂住止息下来了,那么你凡夫怎么会把我都放下呢?放不下的。

  这是两个定,下边,果。

  无想天

  【广】 云何无想天?谓无想定所得之果,生彼天已,所有不恒行心心法灭为性。

  无想天,就是得了无想天,无想定之后,你将来感的报在哪里?感的报就是生无想天去了。这是“云何无想所有”,这个《五蕴论》的无想所有比较包含得隐一点,“无想所有”,无想定所有的果,那么这里,干脆了——无想天。你先这一辈子修无想定,将来感的报,生到无想天去。

  

  云何无想所有?谓无想等至果,无想有情天中生已,不恒现行心心法灭为性。

  (12A)“云何无想所有?谓无想等至果”,就是无想定的果,将来的果报,它的异熟果,就生到无想天去。“无想有情天中生已”,你生到无想有情的天里边,你无想天里边也有有情,凡是修无想定的人都生到无想天去。生到这个天上之后,“不恒现行心心法灭为性”,生到这个天上去,第六识、前面六个识都灭掉了。

  所以说无想天尽管是有五百个大劫,一个大劫就是成、住、坏、空,世界要经过一次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那么有五百个大劫,那这时间长得很,天文数字,好多亿亿亿年。但是你说在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你说用功修行的话,那是得了很大利益。但是他这个里边,生到无想天,在生的一刹那,心有的,知道我生无想天了,第二刹那,心息下去了,一直到他快死的时候,再起个念头,“我要投生去了”,中间什么都不知道。你不要说五百大劫,五亿大劫都没有用,等于没有。你们自己想想看,你如果睡了一觉,晚上没有做梦,早上醒过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就像空空的,没收获的。那么,它这个无想天也这样,虽然上去之后,时间是很长,你说收获,他也不感到,他心都没有了,你说他要用功更谈不上,没有心王心所的,什么都用不起来。结果,睡大觉一样的,“醒过来了”,“掉下来了”,那就又到恶道去了,毫无意思。这是外道的智能没有,结果他搞的事情都是糟糕的事情。

  外道现在很多,昨天有广州一个居士打个电话,慌慌张张的:“我收到一封信。”我说:“干什么?”他说:“他是佛,他叫我把这个信要写多少份送出去,不送的话有什么什么果报,很厉害。我怎么办啊?”(笑)我说:“他肯定信壳上没有署名吧?”他说:“没有署名的。”我说:“以后没有署名的就不要看了。”这都是外道,外道基本上都是这一套,你要退也退不了,他没有地点,也没有名字。这一封无头信写过来,“你该怎么做怎么做”,不做的话,你要怎么倒霉倒霉倒霉,倒一万八千个霉。那个东西,他感到着急得很,我说:“你不要烦了,你念观音菩萨就好了。 《观音菩萨普门品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啪,打过去了就完了,这个不要害怕。

  那么这个是外道的信也不好,你用这种手腕来教人家搞宣传,这个我们感到……佛教内部是从来不用这一套。无头信,我们是有警惕的,无头信不敢拆,无头信不看,那么那一次来了个无头信,写了个“多宝讲寺”,我就没有去看它,时间也没有,有头信都来不及回,无头信哪看呢?我们以后,通讯要登一次,我们有头信的,已经太多了,来不及看。无头信我不看的,你以后写信来,不要无头无脑的信,不要来了。如果有外道的话,那你把你地址留下来,我好退给你,否则的话,你无头信我不看。

  刚才是无想天,我们说,这个要分清楚,无想定是因,你修——在因地上修那个无想定。我们以前学过一个“福非福业”,一个“不动业”,福业非福业是欲界的善恶业,不动业是定业,为什么原因?你修了那个定,决定感那个果,中间是不隔一层的,下一辈子就是那个果。那么,无想定,如果这一辈子你成就无想定,你下一辈子决定生无想天。所以说前面的无想定是因,你可以在人间修,这个外道,假使他人间修了无想定,修成了,那么他这一辈子没有之后、死了以后,决定生无想天去,那就是这个后头的无想天。

  无想天的果报是:时间是五百大劫,五百个大劫的时间长。在这个五百大劫的生了无想天里边,就是说开始投生的一念,有心的;到要快要死掉的、临终那个时候一念,是有心的;中间的,在五百大劫除了两念头,都是没有心的,这个里边,糊里胡涂,就是过了五百大劫,过好之后就掉下来。所以说,我们的看法——毫无意义,但是外道认为这就是涅槃,因为时间很长,中间也是很清净,什么都没有,他们也知道要造业就是烦恼,烦恼是心起来的,心都没有了,烦恼不起来,烦恼不起来,你造什么业?你业没有了,你果也没有了。他们就这么想,以为得了无想定之后,你烦恼都没有了,那么你也不会感果,是涅槃。

  实际上,你本身这个无想天就是一个业,那么以前无始以来的业多得不可数,你怎么能弄得完?所以说,结果他生无想天,无想天之后、五百大劫之后,反而下来,一般是恶道去的。所以这个,外道的智能不够,虽然下了很多的苦功,但是结果得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一个清净的涅槃的报。

  …

《大乘五蕴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