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把这个心不相应行,讲了几个:一个得,一个是无想定,一个是灭尽定,一个是无想天。再讲一个命根,命根好懂。
命根
云何命根?谓于众同分中,先业所引住时决定为性。
【广】 云何命根?谓于众同分,先业所引住时分限为性。
“命根”,一个人的命。这个命是怎么来的?先业。
“谓于众同分”,就在众同分上边,众分同是什么?就是众生。你在天,天的众同分。众是很多,很多的天,他们有相同的地方,都是天人,很多很多的有情,他们都是相同的,都是天,天人身上有光的,很多很多的人。假使人的同分,都是人。人怎么的?站起来走路的,有脑筋的,会想办法的,用两个手会劳动的。如果说众同分是狗的话,它的同分、相似之处,都是四个脚爬的,它会叫的,会保护主人的,会看屋子的,这是众同分。
众同分,不管你是人也好、天也好,“先业所引”,过去造的业引出一个果来,这个果就在众同分身上体现。体现出什么样子的东西?“住时分限为性”,这个众同分能住多少时间。所以说你过去造的业是好的业,过去不杀生、吃素,又是孝顺父母、恭敬三宝,那么这感的就是长寿之报,你放生——长寿报。众同分,你假使人的众同分,那所引的住世时分很长,一百年,一百岁;假使你是过去杀生为生的,杀猪杀羊的,你不信三宝,不孝父母的,那么你生了众同分,虽然生了人,因为你过去业所引,住的时间就短,或者在胎里就死掉了。
有的人说,现在的人福报很大,你看人多得来不得了,甚至于胎里都不要他出来了。你也不知道,这是人的福报没有的关系。他虽然投了人身,又“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人身很难得,但是他人身投是投了,在胎里边就打下来了,什么都不知道就完掉了,这个人身就没有了,这有啥福报?那么这个时间就很短,胎里边两个月、三个月就打掉了,只住了三个月的时间,什么都不知道,脑筋也没长好,手脚都没有的,那个就完了,这一辈子就完了。或者生到三、四岁,五、六岁死掉了,或者七八岁,十几、二十岁都有,各式各样的,那就是过去杀生多的感的报,时间就不长。“住时”的“分限”,他的住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分限就是他的那个长短,多少长,根据他的业,报定的,业好的,长;业不好的就短。这就是命根,就是一期住世的时间。
今天我们把不相应行就讲到这里。讲了几个?命根、众同分讲过了,无想定、灭尽定还有无想天,这个我们讲过了。有一点还有一个笔记,笔记我没有拿来。明天或者你们下去自己抄去,空的时候把这个集子打开来,大家去抄一下,无想定里边有一些东西。那么下面我们接下去。
众同分
云何众同分?谓诸有情自类相似为性。
【广】 云何众同分?谓诸群生各各自类相似为性。
众同分是“谓诸群生各各自类相似为性”,《俱舍》里边我们来做为参考 。《俱舍》里边说什么叫众同分31?“同分有情等”,一个颂。什么叫众同分?就是有情里边有相同之处,同谓众多有情身。什么叫同?很多的有情,这一类有情里边,身形同,业用同,欲乐同,展转互相似故。
假使人的众同分,人的众同分都是站着走路的,两个手,一个头,不像野兽一样长了毛的,四个脚爬的,不是这样子,身的形状同的,虽然男、女不同,都是跟野兽有区别,都是人的样子,那么身形是同的。
业用同,都是做农的,或者做生意的,或者是做什么工作的,, 这个业用,这一类的,相同。不像野兽,牛是吃草的,耙地、要耕地的,业用根本不同。老虎、狮子吃人、吃动物的,吃活的东西的,住在山里边,专门捕那些活东西吃的,其它,它也不劳动的。那么这个就是跟其它的有所不同,业用也不同。
欲乐也不同,人类他有人类的一种欢喜的东西,那么野兽有野兽欢喜的,牛最欢喜的——吃水、吃草,人看到水、草,感到毫无兴趣。人欢喜吃什么?有的人吃荤的,欢喜吃肉什么东西;吃素的也欢喜吃高级的素菜什么东西,有人欢喜吃水果,等等,都是跟野兽是不同。老虎要吃人的,一个人长得再好,在老虎看起来管你好看不好看,它是要吃你的肉,它就欢喜,吃了就高兴,长得好不好,不是它的事情。个意乐心不一样的,欲乐也不一样。
再,这一类的有情,他们的身形,他的业用,他的欲乐,互相相似的,这一类相同的,叫众同分,叫众同,他们相同,这一类。假如人,人的众同分。
这个“分”什么意思?在《俱舍》里边,分是因的意思,就是因为这个分,有这个因在里边,就使得这一类的有情,他的身形,他的业用,他的欲乐心,都相同。那么,因为是有部,他总是有个东西,你相同,是相同的一个东西使你相同,就是众同分,这个“分”就是因。有众同分这个因,使这一类有情,他形状相同,业用也相同,他的欲乐心也相同。
那么我们说,就是人类里边,男的跟女的他的欲乐也不一样。这个大家都知道,《俱舍》里也讲的:男的孩子你去看,都喜欢拿宝剑、拿弓、拿枪打仗,欢喜搞这一套;女孩子,搞个洋娃娃,做做针线,织织毛线衣,总喜欢那一套。意乐心不同。这个男的、女的里边又分那个同类,那么众同分,男的众同分,他的东西又是一个,从人类里边说他又是一种,女的众同分从人类里边说又是一种,所以各类相同的。使他们相同的这个因,叫众同分。
这里比较简单一些,什么叫“众同分”?“谓诸群生各各自类相似为性”。这是很多很多有情,他们某些地方相像的,叫众同分。天,天的众同分,身上有光明的,他有神通的,等等。人,人的众同分,他站,人的形状跟天一样的,两个脚走路的,他的工作,农、商等等,这个是众同分。
下面几个好说了,就是生住异灭,在人的上面说,有情来说,生老住无常;物质来说,生住异灭;在整个世界来说,是成住坏空。这个意思都一样的,用的名相不同。这里就用生老住无常,因为我们修行主要是人在修,因为根本乘就是解决人的问题,如何出轮回。所以说,就用生老住无常。
生
【广】 云何生?谓于众同分所有诸行,本无今有为性。
把孩子养下来了,到底有没有孩子?没有。醒过来什么都没有。那么,我们从世俗谛说,这个小孩本来没有的,现在生下来就有了,户口簿里就有他的名字,本来以前是这个户口簿没有他名字的。这是生。
老
【广】 云何老?谓彼诸行相续,变坏为性。
老就是老化,不一定是说:头发白,胡子白,这叫老。就是你在生下来之后,每一刹那都在趋向老化,这是变,就是变异。“谓彼诸行相续”,这些行就是有,这个人——有情,他的相续,他从养下来,到他一期寿命住的时候,都是相续的。你说今天看到某某人,他那个样子,明天去看他,脸变不变?还是那个样子。如果变的话,我们认不到了,今天我认到朋友,明天一看,不见了,这个脸不一样了。不会。明天相似相续,他人还在,只要他不病死,人还在,脸还差不多。但是说,是不是绝对的不变?你们把十几年以前的照片跟你现在自己对对看,变不变?变得很多了。老了之后,更变了,哪一个是还不变的?小孩子也天天在变,我们这个眼睛钝,就看不出来变,因为相似,昨天跟今天差不多,变了一点点,变得不多,我们看了,就是这个人,一模一样的,其实不一样,时间多了就看出来了,十年以后照个相就不一样。最简单的我们看那个钟。这个秒针是看出它在动,这个时针跟那个分针,时针根本看不出来。分针你盯到它,眼睛看,它动不动?看不出来。我们眼睛粗得很,但是它过了五分钟就要跑一格,要跑那么快,时针虽然动得慢,但是一个小时还得跑一格,但是我们盯到眼睛看,如何怎么去看它——没有动,但是它在动,我们又看不出它动。这个就是说变化是决定有的,只不过人的肉眼,我们的感觉迟钝,就感觉不出来,每一个东西,刹那刹那都在变化,就是老化。
住
【广】 云何住?谓彼诸行相续随转为性。
“住”,“谓彼诸行相续,随转”。相似相续,只要它没有死掉,没有坏掉,那么它今天、明天那个样子是相像的。“随转”,这个相续等流下去,随转就是说根据他原来的样子,继续地住下去,这是住。
无常
云何无常?谓即如是诸行相续,谢灭为性。
【广】 云何无常?谓彼诸行相续,谢灭为性。
“无常”,“谓彼诸行相续,谢灭为性”,他这个有情,他这个相续,这个身心,身心都是相续,今天、明天都是等流下去的。谢灭,谢灭就是一期完了,没有了,断掉了,那么是无常了。这个一般说,无常到来,就是死掉了。那么,实际上无常哪个时候到来呢?天天在你身上,刹那刹那都在无常。你起个念头,开始想着在念佛,后来一想去烧饭去了,这是无常,这个念头就变掉了,这是无常。但是这里说无常,就是,总的说——变、坏。对有情说死掉了,东西来说是坏掉了。生老住无常,就是生住异灭,这是四个,我们讲过了。它所以叫不相应行,也是我们的色心,它的分,它的位有所改变,并不是离开色心还有这么个“生老无常”的东西。下面这个名、句、文身,这是声明方面的东西。
名身
【广】 云何名身?谓于诸法自性增语为性,如说眼等。
名身,什么叫名?名我们说就是概念。茶杯,叫个名,这个是凳子、桌子,这个名是一个东西的代名词。“于诸法自性”,假使这个茶杯是什么东西?我们没有取名字之前,只看到是什么东西,后来说这个叫茶杯,那么,是增上去,这句话是加上去的,它本身没有茶杯这两个字。我们说,假使是海外的,英国人、美国人,它根本不叫茶杯,他们另外又给你安个名字,这个茶杯名字很多,每一个语种,西藏也不叫茶杯,他们有他们的名字,那么这是安上去的,不是它本身有的,增语,增上去、加上去的。这个法,给它加一个名字,“如说眼等”,这个叫眼睛,那个叫耳朵。就像我们说…
《大乘五蕴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