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昨天闻到门口一株花香,今早一开门花就枯萎,香味也没有了,就生气了,不是这样吗?
有一个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年他去阳明山看樱花,刚到某个赏樱景点正要进去时,却看到有个人牵着小孩,气冲冲地走出来,嘴还不断地咒骂着:「不用去看,没有了!根本没什么樱花!」他气冲冲地告诉正要进去的人。结果我那位朋友进去看了一下,发现樱花确实没长得像往年一样绚烂,但也另有一番风景,他实在不懂为什么那位先生那么生气。
因为那个先前气冲冲的人,他并不是去看真正的樱花,而是去看停留在他脑袋里头,那团簇密锦绣的虚拟樱花,所以一开始去看很快乐,看完之后就变得很痛苦。其实,痛苦是前尘影像造成的,是习惯性的虚拟所产生的,满山璀灿嫣红固然美不胜收,一树翠枝也同样清新呀!
二○○五年我到美国波士顿弘法,从早到晚奔波,四处应请说法,那边的同修就特别安排了三天空档,带我去赏枫。波士顿的枫叶是出了名的美。
结果那年气候不同于往年,枫叶不像以往那么红,安排此行的同修很不好意思地说,今年的枫叶不似往年那么漂亮。我说我感觉很漂亮,现在的美是另外一种美。
樱花雕谢时,花头紫色的枝桠会露出头来,是很美的一种微醺,我赞美说樱花掉了好漂亮,这句话本身也够美了吧,为什么怕樱花掉呢?樱花不掉的话,那不是不美了吗?樱花掉了真是美呀!
所以,美是不能执取的,执取就不美了;每个人都在执取自己所要的美,却不许自己展现不同的丰姿!什么叫樱花?会长的才叫樱花吧!但会长的就会雕谢,难道会长会开的才叫漂亮,而会谢落飘零的就不漂亮?这实是在侮蔑樱花!樱花还未雕落就已被分割成二半了。
为什么谈樱花呢?这是告诉大家心的执取与脉的通塞问题。当你看到樱花不似往年盛开时,就气得大骂:「都没有了!都没有了!」这时你的脉就封住了;因为你的心想不通,心意执住了,脉轮就塞滞了。
人有太多的事情想不开,所以要通中脉,便得把事情看通,这才是彻底解决之道。但把事情完全看开,对很多人而言,却觉得很辛苦,为什么?譬如跟人吵架时,如果不生气,有些人就觉得很吃亏,最好是别人骂一句,你也骂回去一句,或者对方骂两句,你骂四句,如果能把对方骂倒在地,那就更爽。
为什么一般人会选择骂来骂去?因为这是最顺畅的路──最随顺本能的路,但也是最愚痴的路。就像飚车时,油门踩下去就是了,爽快极了!生命安危先摆一边,直冲到底,埋头猛飙。一般人不都是这样顺着情欲之流而一路狂飙的吗?
但这样的习惯却会让我们的气脉,也一路跟着塞堵郁滞。所以,现在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不要跟着习气走,就是大家的心要打开,心要柔软。
心开始放松打开时,或许会有心脉会痛的感觉,这时我们可以把观世音菩萨观想在会痛的心脉位置,这样作并不是让观世音菩萨帮你痛,而是观世音菩萨在那心脉位置,你的心就转成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会解决痛,从根本的心执着处打开而解决痛,这才叫方法,是从战略位置解决心的障碍。
什么是中脉呼吸 如何是中脉之息也?
《法华经》言:「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此一乘妙位,乃佛种缘起也。是故诸佛印证不无,染污不得;如来体性常具,识其真者;众生悉皆如来,实不可得准准妙位,一相不异,是万善同归一性,住一乘法位实不可得也,于是乃知法住法位,一实之理,世间常现一切如来常住尔。于此一乘实尔,乃极平常,全佛法界尔。故于此实相中,别示方便,自体妙作,安于法界息也。
何谓法界息也?身常安然,自住大松之相,体常正哉,圆一佛身尔。于此中脉以显,心、气、脉、身、境,以法住法位矣!斯乃佛位之位,身心如如自在,息入中脉矣;是言:「中脉呼吸,是对众生极大利益;在中脉呼吸无上的正觉智慧气息,则是对众生的最大利益。」
是中脉息也,心、气、脉、身、境一如法位,法住法、报、化、功德、事业佛身,世间相显毗卢遮那如来,实身释迦矣,法界众生皆佛也,以自身息住法位,世间众生常住佛身尔,是最胜无比,同体大慈大悲利益。一一中脉息身,一一法界中心,法住位也,一一众生同显大光藏也。有此会心,特此明之,愿众生皆佛也。
「如何是中脉之息也?」《法华经》言:「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华经》跟中脉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因为《法华经》如果真的读通了,脉不会不通!「佛种」跟「缘起」有什么关系呢?
这有很多种解释方式,但这里我们先思惟缘起跟无上菩提心的关系。
什么是无上菩提心?无上是最究竟之意,而菩提则具足二层意涵,即悲与智;心可说是种子,但无上菩提心又从何而来?无上菩提心是从自性中来,即自性具有无上菩提的种子(佛种)。
问题是,这自性本具的无上菩提种子,要种在那里才会发芽成长?所以我们平常说,一个人要不要发心,是指你要不要让这本性的智慧跟慈悲的种子活下去,也就是让这最具无上智慧跟慈悲的种子,在你的心中生长与茁壮。因此要发起无上菩提心的前提,第一个便是要认知本性中具足无上菩提心的种子。这个种子不从外来,自性恒有,要先能认知并接受其存在。
我常问大家一句话:「佛是谁?」当我问大家这句话时,你们心中是不是能泛起「佛是我」的回响呢?如果你能有这样毫不假借「佛是我」的自然回响,那么你已经认知并接受无上菩提种子的存在了。
基本上,我不会采取「我是谁?」的问法,因为「我」是轮回的根本,如果要去除这个「我」,就用「佛」来去除,所以你们现在用中脉念诵法,念这「佛是我!」三次,要很有自信,毫不犹疑粘滞,脱口而出的念!
依此诀要念完你便会觉得不一样了,我去佛自在,因为是佛,便不必说「我是佛」了。
所以「佛种从缘起」,这缘起是我们自己建立的,佛种是自性本具的,但是要不要让它在我们心中茁壮,是我们要去抉择的。
「是故说一乘」,一乘即是佛乘,是唯一佛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是指法界一切存有,一切现象,一切大小,一切相摄,一切无穷无尽的演发变化,皆名为法。
「法住法位」是法自住于法,法自位于法,也就是诸法实相,法住则如是,法位则如实。
「世间相如是」,一切相不异、不变、是常,是法住于自法,法住于自位。若能自住于自,就没有自与他的分别,没有自他的分别,也没有一个无分别的分别。
「此一乘妙住,乃佛种缘起也」,一乘即是佛乘。「是故诸佛印证不无,染污不得」,所以此法是可以修证的,修证即不无,但污染则不得,是佛印证于你,其体性本来从不污染,但我们自己不知道此事,所以要自己印证。因此,初始是外佛印证不无,但最后是内佛印证不无,所以佛是什么?「佛是我」也!就用佛大觉来终止「我」这个分别心。
如果我问:「我是谁?」
回答是「我是佛」的话,那回答「我是狗」也是一样的,或者「我是任何东西」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不问:「我是谁?」「我」刚好是我这个分别心的起头。
但当我问:「谁是我?」,或问:「现在,你具有什么?」你就把自己收敛起来,进而发现自己所具有的都是空的,就开悟了。
因为污染不得,所以「如来体性是常具」的,现在只怕你们的印证是无的,你们自己不肯去印证、修证。
我是一个说法者,说法是代佛宣法,所以是讲佛法、讲实相,因之我讲的只有实相;诸佛的印证是确实的,但现在最主要是我跟你们讲的你们要相信,相信之后,你们自我印证,自我印证之后连相信也不需要。为什么?因为事实不需要相信,就像一个孩子小时候不喜欢吃饭,父母亲便一口一口喂他,等到小孩稍为大了,能够自己一口一口慢慢吃了,再到更大的时候,他知道吃饭是他本有自然的能力,他就自己吃了,并有力气去作事并帮助别人。
各位,希望我们见面的机缘,能很长很多且很久,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虽然希望大家能永远在一起,但如果真的要永远在一起,便只有超越时间跟空间,只有心能永远在一起,否则你们辛苦,我也辛苦。
所以我讲的话,或是说我讲这些话,让你们相信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因此,还是早早相信的好。相信的时候,就没有相信或不相信的事情了,因为我讲的话,只是空中的风而已,有什么好相信的?
「识其真者,众生悉皆如来」,佛是我真认得了,这时候佛是谁啊?佛是一切!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有你看到自性是佛,每一个人自性亦是佛,所以「识其真者,众生悉皆如来」。当你看到一切众生都是如来时,你的脉通不通?通,而且早通到别人的脉去了!通到法界脉了!
我教过大家如何拿东西,为什么要教大家拿东西呢?这是在教大家什么?这和中脉有关。
当我们拿起一个东西时,说:「这是我的!」说此话时,这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了!当「这是我的」这一念起时,我们是不是跟物件生起了分别心,才要拥有它,当「我拥有它」的念头一生起时就糟糕了,因为它就跟我们分割了,所以才必须拥有它。
当你拿起东西来就吃,你是跟东西统一的,当你不先想它是你的或不是你的时,你和它已经统一了。同样的,即使是摸到一颗三十克拉的钻戒,你心中无分别、执着,这一剎那就是统一了,你跟它没有分别,这是一种事实的证量,而不是一种观想,是你摸到一个东西时,你发觉你跟它没有分别。
我曾经跟大家显示过这种没有分别的事实,当我的手跟对方碰触时,因为手很放松粘住了,两者是不一不异的。在其间当然我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例如将对方的脉全部堵掉了,堵掉之后再打开,…
《中脉呼吸的修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