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修三三昧▪P3

  ..续本文上一页昧的法门也可以,修禅,三三昧的法门也可以,这些法门都可以。你一定最低限度你学习佛法,一般的来说,最少最少你在佛学院要十年,你要学十年,然后下来的时候,不要做知客,也不要做监院,也更不可以做住持,你要专心地修它十年,你修念佛三昧可以,修它十年,你愿意修三三昧的禅也可以,修四念住的禅,最少要修它十年,修十年,加起来就是二十年。二十年,这个时候,也有可能你就得无生法忍了,得圣道了,也可能还没得,虽然没得,但是你有二十年的功夫,你心不散乱,不去攀缘事情,你这二十年也不错了。如果我在佛学院里学了十年,然后我再修行二十年,是更好了,这个时候你做方丈也可以,做监院也可以,做知客也可以。我若不这样,我不学习嘛,我就办办事,我不用到佛学院学,我更不需要修四念住,我在社会上学习,我大学毕业,我懂得什么管理的方法,我都知道,照样可以做嘛,何必去学习呢?你若和我说这话,我认为你完全说错了。你说你大学毕业,你知道管理的方法,你银行管理,你会做总经理,但是佛教的事情不是那么回事,不管你做那一件事,你要有佛法的气氛在里面才可以的,你才可以在佛法里面做事情的。

  说社会上,我大学里面有学位,我在你的寺院里面很容易轻而易举地管理事情,你若这样想,你不是佛教徒。你就是做了住持,我都认为你不是佛教徒,因为没有佛法的气氛在里面。我们向来的想法,我也不想做大法师,我何必到佛学院学呢,我就是做点事情,这个事情我会做嘛!造一个庙,我也会造嘛!做知客,有人来,我招呼客人,这事情我会,我还要学什么?你完全说错了。

  昨天我听一个法师说一句话,是大陆来的法师,到一个很有名的寺院里面,也都是法师,大家谈话,你这个文件上教化人这些修行的事情,叫中道实相。你讲讲怎么叫中道实相?就不能讲,不知道怎么讲。只是在语言上的讲解,你就做不到。这就表示,你虽然是做知客,我认为你资格不够,不够资格,你不能做知客。

  我们不要说太丑陋的话,我们不要说,我们出家人和出家人,现在有居士在内,我认为你们居士也是出家人,我不认为你们是在家居士。出了家以后,不要争住持,争着我要做监院,做知客,不要争这个事。我的师兄能做,好!你做,我不做。我的师弟能做,我师父不叫我做,很好!我不做,叫我师弟做很好,我有时间好好要学习佛法。你学习了佛法,然后才知道佛法是这么回事,要好好用功。

  等你达到了一个高的程度,然后发慈悲心为佛法服务,我做知客也可以,做监院也可以,乃至做住持也可以,我不做监院、不做知客,不做监院,做住持也可以,无可无不可,有机会行菩萨利益众生;没有机会,我还是继续用功修行,心里面决不在意这件事,不在意这个有没有名,有没有利,有没有权利,不介意这种事情。这个事情不是我希罕的事情,你看这有多好呢,人与人之间多好,和平。这原因就是我们深入地学习佛法了,知道这件事是这么回事,就知道这件事。

  我再讲一会儿,所以我想,我们对于佛法要好好用功学习,好好用功修行。我刚才说这三三昧,三三昧,我前面说要有一个愿,就是我想要做圣人,先要有一个愿,我不愿意做凡夫。我再重复一遍,凡夫是丑陋的,要知道这件事。说我是穿着黄袍,打着威仪、坐大座,人家说我是大善知识,都是假的,你自己要知道你心里面是不是有戒定慧的功夫,自己要知道,别人说的都是假的,自己要知道这件事。

  我们看佛菩萨,尤其是在律上,释迦牟尼佛说话,非常的真实,认真的说话,不说的虚妄话,不说虚妄语,非常的认真,所以我们出家人要学习这一点,不务虚名,不管那些事情。那么这样子,要有恳切的一个愿: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我想要做圣人。做圣人,念佛也可以,修禅也可以。我现在就说这个禅,先修空三昧,我刚才说了,我们欲界定也没有,未到地定也没有,更没有禅,那怎么样修法呢?我刚才说了,我们中国出家人,一出家就是这样子,现在那怎么办呢?还是要修,当然最好是有一个适当的处所,或者是自己一个人,或者两个人、三个人,就是同一志愿的人在一起,学习这个禅。学习这个禅,当然先要学奢摩他,奢摩他即是止也,但是我先说明奢摩他的出处。

  天台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里边说的止,我们可以学,他有个方法告诉你。什么事情是开头难,你能迈出去第一步,这是很难很难的事情。你若学习《释禅波罗蜜》呢,你就知道这第一步怎么迈出去,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你能做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释禅波罗蜜》的法门有开示到奢摩他的事情,也有毘钵舍那,它也有开示。在《瑜伽师地论》里边也说到奢摩他,说的更详细了,说得很详细。我就感觉到非常的遗憾,我们中国佛教,这汉文的藏经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法宝,这修行法门的这些事,说得非常的完备,而不是一知半解;非常的完备。但是我们只是放在藏经楼那里,放在那里,自己没有用心学,那我们到佛学院去,我现在开始又有口过了,佛学院也不讲这件事。佛学院三年、六年毕业了,究竟怎么修止观,还是不清楚,因为你没有学,没有学就不知道,是非常遗憾的事。

  南传佛教来了,告诉你修,这样子修,看这腹部的起落,然后修止,感觉到很合适,我们中国没有这种法门啊?其实也是一样的有。所以从《释禅波罗蜜》里边也提到奢摩他,《瑜伽师地论》里面还是更详细,现在由藏文的佛教翻译过来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也有奢摩他的止,也有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菩萨道次第略论》、《广论》里面的方法,还是根据《瑜伽师地论》里面来的,从《辩中边论》里面引来,从《瑜伽师地论》引来,说这奢摩他的事情,还是这样子。

  我也在想,我去年从这里回到美国去,有一个居士介绍一个喇嘛,这喇嘛同我见面,当然这位居士认为这个喇嘛很高的境界,见面谈话。他问我一个问题,问我什么问题呢?他说;「达赖喇嘛来台湾,那时候你是不是在台湾?」我说:「是。」「达赖喇嘛在各处的集会很殊胜,你有没有参加?」我说:「我没有去参加。」但是他没有问:你为什么不去参加,他没有问。但是我心里在想呢,或者可能说我高慢也可以,但实在我心里不高慢,达赖喇嘛很高境界,应该恭敬,也是可以。但是我若学习《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我对弥勒菩萨没有信心吗?我把《瑜伽师地论》丢在一边,我要去听达赖喇嘛去讲去?这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是这样子。我一定要学习弥勒菩萨说的法门,这是一定的嘛!所以我在台湾的时候,也有人告诉我,我要去参加达赖喇嘛的法会去,我说:「好!」我学习《释禅波罗蜜》,是天台智者大师说的法门,天台智者大师不如达赖喇嘛?我没有这种想法,所以我还是心很安地在学习。我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我这个不要学,我要去听达赖喇嘛学?也可以啦!也是可以学,但是我没有这个心,我还是在这里,读这《金刚经》,心情也很快乐。读这《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说的,龙树菩萨不如达赖喇嘛吗?所以,他问我:「你有没有去参加达赖喇嘛的集会?」我说;「没有。」但是我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话,我什么话也没有说,我心里面可是有这么多话。

  当然参加也是对的,也不是说不对,但是我说这个话呢,我的意思,我们汉文佛教里面的佛法,非常的丰富圆满,就是等着你去学习,但是你就不肯学习。不肯学习,别人的报纸一宣传,这个是三藏法师,这个人是怎么怎么地,你心就动了,当然也是对的,去学习也是对的,不是不对。

  所以我说这个止,《菩提道次第略论》里面也说止,《广论》里面也有说止,我们从这里面也可以学习,学习奢摩他这个止的法门。学习了,当然现代的人,宗喀巴大师是中国明朝的人,中国明朝这个时代的人,他的著作也可以学习,也很好,也是善知识。但是我们学习古代的智者大师的法门,学更古代的弥勒菩萨说的《瑜伽师地论》也是很好,都可以学,然后你就知道这个奢摩他怎么办,怎么样用心修奢摩他。

  修奢摩他,我们现在明白点说,就是修定,修止就是修定。毘钵舍那翻中国话,就是观,观察就是智慧,就是修智慧。智慧这件事,这《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里边,毘钵舍那说的非常深刻、圆满。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也有毘钵舍那的观,也是非常的深刻、圆满。那么我们愿意读《大品般若经》也好,愿意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也是好,读《法华经》、《华严经》也是,读《宝积经》,读《维摩诘所说经》,读《楞伽经》都好,里面都有毘钵舍那,都是有的。这是要你去深入地学习,你才知道这个毘钵舍那怎么样用。但是现在我简单说这空三昧,你不妨先修止,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在空气好的地方,空气污浊的地方不要静坐,空气新鲜的地方,你先要经行,在那里经行,最少也要经行十五分钟,但是静坐这件事,经行之前半小时,你不要同人说话,不要同人说闲杂的,不要讲话。说话是要费气力,你这说话多,消耗了气力,静坐的时候不行,静坐你很难合适,止也修不来,观也修不来,所以静坐的人少说话。在经行的时候,虽然你没有盘腿坐,但是你已经开始摄心不乱了,这时候要注意心不要有一切的杂念,要心里面不乱,要做这件事。这摄心不乱也要有方法,当然也可以注意足的起落,你经行的足,一起一落,起、进、落,你注意这个起进落,这心就没有其它的杂念,也是可以。这样子走他十五分钟,或者是走更多也都好,就是开始令心里面不乱了。这时候,你走十五分钟也好,走三十分钟也好,你走一个钟头都可以,就是一个钟头内,身体虽然在动,但是心不乱,就是学习不乱。

  这个学习不乱,我认为初开始学静坐的人非常重要…

《如何修三三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禅的名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