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比丘在这里端坐、入定,这是可恭敬、有道德的人,怎么可以杀他呢?不应该杀呀!但是我若不杀,这五百两黄金就被夺回去了,还是杀;就是拉这个箭就放,这个箭一松手,放箭;一放箭,箭回头了,把他哥哥射死了,没有射到这个比丘,把他哥哥射了。这当然不会立刻死,哥哥这个愤怒加了多少倍的愤怒,所以很快就死掉了。你看有这种事情。
阿罗汉这个圣人怎么可以射呢?不可以射的!那么这个时候,他哥哥死了,就变成一条毒蛇(死的时候这个愤怒是很恶的,所以变成了毒蛇)。毒蛇就在他弟弟住的
那个地方的门,在那里住,就是想要找机会,要害他这个弟弟。但这个门开来开去的,就把这个蛇挤死了。
挤死了以后,这个蛇又还是变成一条蛇,小的一条蛇,还是在他弟弟住的这个地方。这是在《杂阿含经》载小军比丘死的这个情形,《杂阿含经》这一段文不全。这个地方不是在舍卫国,是在王舍城,在灵鹫山,灵鹫山上面有一个……大概是一个洞,石洞,在那里住。那么,死了以后又变成一个蛇,是小了一点,在那上面住,在他的洞上住。那么这一天这个小军比丘在那里静坐的时候,这个蛇就掉下来,掉到他头上。那么小军比丘就知道了,他就招呼舍利弗尊者,招呼尊者舍利弗,他在离这里不太远,就招呼他。他说:「我现在被蛇毒了,你们赶快扶我的身体拿到外面去,不要把这个洞污秽了;如果是你不把我抬出去,我这身体如糠糟,像糠、像糟似的就碎了。」这个毒到这么一个程度。
那么舍利弗尊者听见他招呼,就从他住处到这儿来看他,就问他,说:「我看你还是很正常」,若是中毒了,人的面色都变了,「我看你还是很正常,不像有中毒,为什么你说中毒呢?」这个比丘说:「色是我、我所不?受想行识是我、我所不?」舍利弗尊者说:「不是!色也是无我、无我所的,受想行识也是无我、无我所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小军比丘阿罗汉,他观察这个身体是无我的,这个时候,这个心——他这无我的智慧——住在那个无我的空,在那里住,而不是在色受想行识上住。这样有什么不同呢?这个中毒了的色受想行识是很痛苦的,这个四大的冲突,被这毒的伤害是很痛苦的;他的心住在我空的真理上的时候,他没有痛可得。在我空的时候,无色、无受想行识。你读《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无色、无受想行识,「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他住在那个圣人的境界上,没有这些凡夫的分别心,没有这种分别心,所以他还是照常的清净自在;但是身是中毒了,身体就坏了。修无我观到阿罗汉的境界,是这样子。得到阿罗汉,这个身体也是有老病死,但是他的心没有老病死,在圣境上没有这老病死的事情,修无我观有这种事情。
所以要修无我观,不要说是你已经得阿罗汉,就是你现在在欲界定里面、在未到地定、在初禅里面修,还没得阿罗汉,你已经感觉到没有老病死可得!那有老病死呢?说了生死,没有老病死可了!这个圣人的境界,是这样的意思。不像我们凡夫一大堆的烦恼,老来了也是苦、病来了也是苦、死来是更苦,心里受不了,圣人没有这件事。圣人在这一切的老病死的境界,他心里没有老病死,清净自在,有这种不同。
我刚才说,就虽然没得阿罗汉,乃至初果都没得到,你若在禅定里面修,你心里也是自在的,人与人之间所有的这些烦恼,这个问题立刻都可以解决。你心里面正念
一提起来,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所有的苦恼也都没有了,不要说得圣道。所以,我们学习佛法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不是说空话的,但是你若不修就不行。你不修,说「我都能怎么怎么、讲经说法,我是怎么怎么地,还有神通」,都不行,你没有修这我空观、法空观,一切的问题都没能解决,因为你心里面还有贪瞋痴,所有的苦恼你都得要受,苦恼来了,你非受不可,不受也得受。你若得了阿罗汉,不受一切法!所有的境界来,他可以不受,他有这种道力。像刚才这小军比丘,这种苦恼的境界,他心里面能不受。
所以,修无我观有这样的好处,能解决一切的苦恼,能得圣道。如果你不修无我观,心里老有个我,那个私心还是在的,贪瞋痴也是在的,所有苦恼的境界你都是有的,一切的问题不能解决,不能解决的。
现在到点了,我想要再讲一个空观、也讲无常观,我们就不讲了,我们就说到修无我观。止也讲了一部分,观也讲了一部分,但是也可以、也够了。能这样用功修行,但是我的意思,加上一点净土法门,一方面修四念处、修无我观,修奢摩他的止、修无我观的观,再加上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处呢?因为你未必能得阿罗汉嘛,你不能够出家、全部的精神、时间修止观,你还要到社会上Office去做工,时间没那么多,你未必能得阿罗汉、未必能得初果,那么老病死来了以后,到那儿去啊?还是到阿弥陀佛国好。所以,你一方面修点止观,一方面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到了阿弥陀佛国,听阿弥陀佛给你讲无我观,听阿弥陀佛给你讲止观,你继续地修,就可以得圣道、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再回来,再回到这个世界来,我的父亲、我的母亲还在这里,我的好朋友也在这里,可以帮助他们相信佛法,这样子比较好。
如果只是修止观、而不念佛,死了以后到那儿去呢?随业流转。当然,常常修止观,临命终的时候有可能会心不颠倒,也不会到三恶道去;不会到三恶道,到那儿去呢?可能再来人间,或者生到天上去。来到人间也很苦,我看将来这个世界要苦一段,可能要更苦一段时间,这个世界不是好地方。到天上去,问题还是很大,因为天福太厉害了。因为没得到禅定,你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你不能到色界天去,只有在欲界。欲界天这个天福太大了,因为天上的人他们寿命长,身体健康,没有老病死,这个衣食住都是自然的,而且还是特别丰富,那么一天做什么?就是玩乐,天上的人,就是游玩快乐。天上的人也是有男女,色界天以上没有男女的问题,欲界天的人有男、也有女,所以他们就是不断地在那里天天的玩乐。天天玩乐有什么不好呢?不知道修行了。就算是以前信佛,来到天上,也没有时间修行,因为太忙了,安排了很多的节目,你一天就去玩、去各式各样的快乐,就是不想修行,不想修行就迷惑了。不过天
上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这个事情也很难说了。所以不如念阿弥陀佛,到阿弥陀佛的世界,到阿弥陀佛世界也是非常好,那个地方也不需要找工作,到阿弥陀佛国衣食住也都是自然的,那么听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说法是最好了,能修行。你这个时候,也随时可以回到娑婆世界来,但是这是临时来,还要回去;因为阿弥陀佛国那个身体,你到这里不能生存,临时来一来就回去,这样可以,临时你也可以到弥勒菩萨那儿去也可以。
我们从《高僧传》上看,也有很多大德在弥勒菩萨那里,像天台智者大师和他的弟子章安尊者他们,也都在弥勒菩萨那里,玄奘大师也在弥勒菩萨那里。你若是在阿弥陀佛国那里,这一天,不要说心血来潮,我愿意去拜见玄奘大师,就可以乘着神通到那里,到弥勒菩萨那里见见玄奘大师,见见天台智者大师都可以,拜弥勒菩萨,听弥勒菩萨说法,然后再回去,也都是可以的。
所以一个人愿生阿弥陀佛国,也等于是往生到弥勒内院了,并没有冲突。所以,我主张也修止观,也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这样子我看是比较圆满一点,我就讲到这里。
问:数、随、止、观、还、净,数、随、止,你没有提到观、还、净。
答:观、还、净,解释也是很多种,我就说出来一种就好了。数、随、止,都属于止。「观」,止没修成的时候也可以修观,修成了的时候是必需要修观。修观,当然你观佛像也可以,修无常观、无我观、空观,乃至修唯识观、修一心三观,所有都是可以修。我想我们还是简单一点好,就修无我观、修无常观很好。观,你应该有一定的文句,所以修止观的人也应该读经的,应该读经,你不能够光是坐在那里不读经也不对,读经是帮助你修止观。修观,当然各有不同,我们姑且这样说,顶多三分钟修完了,最多五分钟修完了,假设修无我观,或者修空观,最多三分钟修完了,修完了以后怎么办呢?「还」,就再修止,还就是回到止那里,再修止;再修止,你止了三个钟头,或者止了一个钟头,然后再修观,就是观而后止、止而后观,这叫做还。你一直地这样修的时候,终究有一天得无生法忍了,那叫做「净」。止、观、还、净,这个净是清净的净。清净是什么?就是圣人,得无生法忍是圣人了,叫做净。这个观、还、净也有其他的解释,我现在就说这么一种就好了。
问:第二个问题,请问师父如何止观双运?
答:止观双运,是说你这个止修成功了,当然是有轻安乐,从未到地定以上就有轻安乐,这个心一收摄回来、寂静住的时候,这个轻安乐就来了,这是止的相貌。但是你现在在定里面初开始修观的时候,由观再发起轻安乐,这是观成功的现象。也还是要努力的。那么,止也能够得轻安乐、观也能得轻安乐,这样观而后止、止而后观,这叫做止观双运。这个人,这不是平常的境界,这是要得圣道了,就算是没得圣道,也不远了,他就要得圣道了。
问:法师提及:数息日久,则熟能生巧;但我却愈熟,愈心口不一。怎么办呢?
答:我有一天在飞机场,我好象是去台湾,遇上一个外国人,他说他静坐八年了,一点没有成就,什么原因?问我。我说:你有没有离欲?我问他。他一听我说这个话,他就走了。你若想要真实有成就,你非要多用时间,时间多增加、增加、增加,那才可以。我不知道你用…
《略谈止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