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遗教经讲记▪P11

  ..续本文上一页,牛力就竭了。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并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这是第三段懈怠睡眠苦对治。遗教经都实在是就在事实上,在比丘日常生活上,问题上,佛有所教诫,教诫我们。

  这是第三科,懈怠睡眠苦对治。欢喜睡眠的人,睡眠是乐,睡眠很快乐,尤其是你减少睡眠的人,稍微睡这五分钟,心里很快乐,愈减少睡眠的人,还是愈想睡,有这种事情。那么现在佛菩萨的慈悲心说那是苦啊,懈怠睡眠是苦啊!现在那么怎么办呢?要想办法对治,看底下解释。

  心懒惰故懈怠,现在懈怠睡眠,这个懈怠怎么讲呢?就是懒惰的意思,这个心啊,就是提不起劲来精进用功,所以就懈怠了。身闷重故睡眠,这个闷重就是形容想要睡觉之前的那个身体那个感觉,就是那样的感觉,就是想要睡,所以就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合起来成一个苦恼。就是懈怠的人,不想做什么事,就只想睡觉。睡觉的人,他自然是懈怠,就是他们两个人是一回事,但是相貌不同。共成一苦,障于定慧,令不得生,障碍我们自己这个禅定和智慧,这无漏的禅定智慧不能生起来,时间就被懈怠和睡眠耽误了。然此睡眠,从三事起。然而这个睡眠,怎么我们会有睡眠呢?不睡眠不可以吗?不是,有三个原因要睡觉。

  一从食起,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要吃饭,我们这个段食啊,一吃饭它就要睡觉,所以吃完饭的时候,它就是要困,从食起,从饮食上生起的睡觉。

  第二从时节生起,这时节生起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你天天那个时候睡觉,你到了那时候就得睡,不睡就不行,不睡他就难过,所以从时节起,这是一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从心起,就是从懈怠起,因为懈怠,不愿意做事,那么就干什么,就去睡觉,那睡觉就来了,愈睡就是愈多。

  我听人说有一个人,一天要睡十二钟头觉,哎呀,睡这么多,这是第三个原因,从心起就是从懈怠心生起,单方面就是有睡觉这回事。

  经中勤修善法,无令失时。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白天的时候要精进,修习戒定慧,修习善法,无令失时,不要把这宝贵的光阴都糟蹋了。经中勤修善法,无令失时,是对治从食所起睡眠,从饮食上所起的睡眠,那么你常常的精进,就把这一类的睡眠能对治,可以不睡觉。

  初夜后夜,亦勿有废。初夜这段时间和后夜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也不要把它糟蹋了,那么这一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对治从时所起睡眠,从时间上生起来的睡眠。天天在这个时候睡觉,所以这是从时间上生起的睡眠。当念无常之火以下,皆对治从心所起睡眠。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这以下这一大段文,这是从懈怠心生起的睡眠,要用这样的观来对治的,这样对治呢。

  复有二意,还有两个意思,初从当念无常至不自警寤,是观察对治。是初从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至不自警寤这里,是观察对治,用观察的方来对治睡眠。二从烦恼毒蛇至无相异也这一段呢,是净戒对治,用净戒来对治,清净的持戒可以对治睡眠。

  现在先说第一个,初观察对治中,说是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这无常怎么讲呢?

  一者,一期生灭,为,一期就是一个时期。心如拿人来说,我活了二百岁,从一岁到了二百岁,这算一期。一期生灭也就是一生一死了,这种无常是粗浅的无常。这是很粗浅的无常,这是容易明白的无常,就是不能够永久的住世,就是死掉了,变化了,就是无常。

  二者,念念生灭,为细,这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剎那的变化,譬如像灯光似的,它剎那剎那的变化,这是微细的无常,你若不注意是不容易知道的。

  世间亦二。这无常之火,烧诸世间,这世间也有二种。

  一者,三界依报,是器世间。欲界的依报,色界天的依报,无色界天的依报,这都是器世间。我们欲界所居住的房,大地,这当然是器世间。欲界天,它也有它的世间,空居天,色界天,它们也是很广大的,他们居住的宫殿非常广大的,那也是器世间。无色界天,他们也是有居处。经论上说,他在人间修无色界的四空定,他成功了,他在死了以后就在那个地方,那就是他的器世间,也应该是这么说。

  二者,六道正报。从地狱到乃至天道,这六道,他们的身体是主要的果报,所以叫做六道正报。是众生世间,这就是有情世间。

  是依正皆归磨灭,不管是依报的器世间,或正报的有情世间,都是要无常,败坏的,是必朽之物。无可停留,不可能永久的存在,所以都是无常的,故如火烧。无常这两种世间都是变化,都是由有而无了,就譬如火烧诸世间,把一切生物都烧没有了,就是类似这样子。

  且爱见二种烦恼,现在说是世间上的火,那么蕅益大师就想到烦恼火,爱烦恼,见烦恼这两种烦恼火,约三界九地,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就是我们欲界是五趣杂居地,那么天上色界有四禅就是四地,那么无色界天它们也是空天也是四个地,那么加起来就是九个地。则见有八十八使,爱烦恼合起来有八十一品,是无不是以伤法身,戕慧命。这些烦恼,爱烦恼也好,见烦恼也好,都能够伤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智慧命,都有这种作用,这就是烦恼火烧诸世间的意思。

  戕慧命,伤法身。其实法身是不可以伤害的,法身怎么样伤害呢?不可破坏的。但是说伤法身,我们的心啊,不能入到第一义谛去,第一义谛就是法身,我们不能入到第一义谛,那就叫做伤法身。就是我们不能够成就这件圣道。

  戕慧命,这倒是这样子很明显的,你想要成就四念处的智慧,这贪瞋痴的烦恼,爱烦恼,见烦恼作障碍,总是不容易成就,那么就是戕慧命。但是成就了以后就是不可破坏的的,那么现在是说凡位的时候修行的困难,你有这爱烦恼,见烦恼,它就能够障碍你不得成就圣道。故尤甚于怨家,这烦恼的伤害人,是比怨家伤害人还是要更厉害的。

  如此观察警寤,名观察对治也。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这底下这一段,就是表示这个意思,用这样的道理去观察,来警觉自己。这个寤就是觉,就是睡醒了,那么这样观察,就是观察对治,用这样的理智,勉强自己减少睡觉,逐渐的,逐渐的就可以不睡觉了。

  不过在大毘婆沙论上说,由懈怠心生起的睡眠,我们能精进的修学圣道,是能除掉,能除掉的。由时间来的睡眠也可以除掉,最难的就是由饮食来的睡觉。由饮食来不容易除掉,那么谁能除掉呢?就是得神通,俱解脱的阿罗汉。当然慧解脱阿罗汉,他想要得神通也很容易,那么这样有定慧这样阿罗汉,他精进起来是能够除掉睡眠的,由饮食来的睡眠也能, 够除掉。就是那样说完全不睡觉了,他就是入定就可以了。

  可是从阿含经上,佛他也是承认有睡眠,佛承认他有睡眠,就是外道问佛,你睡觉不睡觉。佛说,我也睡觉。那么外道说,睡觉是愚痴相,你若是睡眠,你就是愚痴。佛说你不懂得什么叫做愚痴,什么叫做不愚痴,你不懂。有贪瞋痴烦恼的叫做愚痴,没有贪瞋痴烦恼不是愚痴。那么佛就说,他一天的生活,白天当然是不睡觉,夜间也是不睡觉,就是天要光的时候,天要光还没有光,佛就是到外边经行,经行一会儿,然后回到寮房里头,卧一会儿,不睡觉,只是稍微卧一会儿,不睡。那么什么时候睡呢?就是夏天的时候,最热,天气最热的时候,为调身故,睡一会儿。是这样的睡,还是睡得很少。

  那么这里边说,由饮食来的睡眠,不容易除掉.只有大罗汉才可以。如此观察警寤,名观察对治也。

  次净戒对治中.前面说是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这话的意思就是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那么你想修学圣道,来生就不知道事情了,所以赶快啊,趁着这一口气还没有断要用功,最重要的是要早得无生法忍。早得无生法忍,决定不会再到三恶道去了,是得了初果,不会再堕落三恶道。就算是不到佛世界去,也在人天的世界。那么就好的多了,所以要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诸烦恼贼常伺杀人,这烦恼贼,它常常找机会要害人,比怨家还厉害的。安可睡眠,不自警寤,自己不警觉自己。

  那么这底下是净戒对治中,谓烦恼虽不现行的时候,不起烦恼并不能说没有烦恼,所以还是有,那烦恼在哪里?亦未尝不眠伏在汝藏识心中,那个烦恼,它就在你阿

  赖耶识里面睡觉了。这烦恼睡觉了,就是在那里不动了。这是一个譬喻,说我们人,可以做种种活动,但睡觉这时候就休息了。说烦恼有时出来活动,有时候不活动,不活动,它就在阿赖耶识里面睡觉了。所以眠伏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就是烦恼的种子在那休息了。

  而此烦恼毒害可畏,可恐怖。犹如黑蚖,就像那黑色的毒蛇似的。不起则已.它若是不活动就没有事。它若起来活动,必杀人法身慧命。这贪瞋痴各式各样烦恼,就是杀害我们,障碍我们修学四念处,不能修行的。

  自非持戒之钩,何能并除,若自然是你没有持戒之铁钩,怎么能够驱逐这毒蛇跑出去呢?说是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这小乘佛法也是这么说,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在你睡觉的房子睡觉,那你心安吗?当以持戒之钩早并除之,用这铁钩把这蛇驱逐出去。现在修行,要去掉这烦恼的毒蛇,要怎么办呢?要用持戒的钩就可以除掉这一切的烦恼。睡蛇既出乃可安眠,睡眠就是这个蛇,要把它除掉了才可以再睡觉。像阿罗汉他内心里面的烦恼,爱烦恼,见烦恼都除掉了,他睡觉也没有…

《佛遗教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清凉寺禅七开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