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P17

  ..续本文上一页个时期,你那个罪业又发生作用了。

  这个罪一来了,不是有病,或者就是有其它的问题,那么你还是没能够得安乐。说是把你这个病治好了,将来你还是有问题,几时这个事情才能完呢?所以你还是要去求观世音菩萨,还是要这样做。这样做,观世音菩萨再帮你忙,也是可以,但是你的问题始终还是不能完的,那怎么办呢?所以观世音菩萨提出这个条件,你若肯这样发愿的话,真实诚恳地发这个愿,就是一劳永逸了,就是将来你成功的时候,你就可以得无生法忍了,你可以成为法身菩萨,你成佛了,那么这个问题就完全解决了。如果你不发这个愿的话,只是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帮你忙了,你永远还是生死凡夫。

  《大智度论》上,举莲华色比丘尼的一个因缘。莲华色比丘尼,她是大阿罗汉,有六神通的大阿罗汉。有人说:「佛法歧视女人」。其实佛法真实是平等,女人一样可以得六神通,可以得大阿罗汉;也可以得无生法忍,可以成佛,男女是平等的。这个女人出了家,得了阿罗汉果以后,她就到各地方去,贫苦的人也好,富贵人家的女人也好,就劝她们出家。你是年轻的女人也好,你是年歳大一点的女人也好,不管怎么样,就劝这些女人出家。劝人出家,有的人,当然有多少福德因缘的人,我不单单说是女人。年纪也不大,对他就不同意,就说:「你劝我们出家,我们现在这个情形若出家,出了家以后不能持戒,犯戒,犯了戒不是要下地狱吗」?莲华色比丘尼说:「下地狱就下地狱嘛」。说:「下地狱不是要受苦吗」?「是的,下地狱要受苦。但是你出了家,和没出家,没在佛法里面栽培善根的人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说是你根本与佛法无缘,你不栽培善根,你造了很多罪,你要下地狱了。下地狱,有可能经过饿鬼、畜生道,又来到人间。来到人间,你可能做善事,有可能做恶事,又是到地狱去了。就是这样流转。要是你在佛法里面栽培善根,你出过家,你修学过戒定慧了,愿我速乘般若船,你发过这个愿,栽培善根了,那就不同。就是你造了罪,下了地狱,你从地狱,三恶道出来以后,一定会遇见佛。遇见佛的时候,你善根成熟了,你最低限度得阿罗汉果。得无生法忍,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大菩萨了。从那么以后,就永久不会再堕落了。所以出家还是好过在家。

  现在这个意思,观世音菩萨就是这个意思,说是你有问题,求我帮忙,我若不教你发无上菩提心,不这样发愿的话,你的问题没个完,老是要求我帮忙,如果你发愿,终究有一天,这个问题就彻底地解决了,就不须要再求我了,那么不是很好!所以我在想:我求你帮帮忙,你提出来这么大的要求,我这么推测,这个原因就在这里。你若是发了这十个愿,你诚恳地发了愿,那就不可思议!我们在想:这个愿我很难办到,

  你这个观世音菩萨,求你这么难,他提出这个条件。我看这是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

  问:从一些亲戚、朋友,或者书本上,说有的愿,你希望观世音菩萨帮忙,但是他们有的愿,发得比较小一点,这个做得到,可是这个好像比较长期的。这些愿,如放生、素食,或者是做一些什么功德。发一些愿,是否可以救一些急难?

  答:一般说是,我发心吃素,或我要放生,当然也是好。我看,观世音菩萨教我们发的愿,我看这个愿好更好,因为这个作用是很大,作用很大很大。说是我能放生,我能吃素,也是好。但是放生和吃素,对于得涅槃的关系,疏远了一点,得三乘圣道的这个力量疏远一点,所以还是发这个十大愿好。当然这个比较容易做。放生好像也容易做,吃素,有的人好像感觉困难,但要能做到,也是好。如果是发心吃素,或者是发心放生,要知道放生和吃素的动机,为什么要吃素?我为什么要放生?要把那个真义能认识清楚,就是发慈悲心。

  说是我吃素,就是对这一切的动物发慈悲心;放生,我们一般说放生,也就是放鱼,或者鸟,或者什么的,也就是对牠们有爱心,也是一个慈悲心。我们说,哎呀,我现在有病,我吃素,我去放生,用这个功德,使令我的病痛好了,这个也等于是个贸易。但是也好,不能说不对。但是你要明白这件事,这个行动的动机,是慈悲心的话,你就发心对一切人都有慈悲心,我认为会比放生功德大。你见到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哥哥、我的妹妹、我的嫂嫂,我的所有的朋友,认识、不认识的人,我都发慈悲心。我认为这个功德,要好过放生的功德大,比放生的功德还大。说是我放生了,啊,这只乌龟,我把牠放到海里了,回到家,我哥哥说一句话不对,破口大骂。我认为这个还不行!这个也有功德,你放生也有功德,但是功德不是太大。如果说是他骂我一句,这不是他的本心在骂我,是他的烦恼起作用,他的本心还是好的。你常这样想:他的心还是比我好,他只是一时有点烦恼。这个烦恼过去了,他还是对我好的。你总是想他们都对我好,我对他们都发欢喜心,不去计较这些事情。你若常这样子,我认为你的病,很快会好。《大悲心陀罗尼经》这个后文我们还没有讲,后文上面说,我们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求观世音菩萨,应该是要拜三七二十一天,不是拜三天,应该是拜二十一天。但是我们业障重,发不起来这个心,拜了三天就感觉辛苦。

  问:我们若拜一天,要拜几部?

  答:有两种情形,一个是大众一起拜,一个是你个人单独拜。若是大众一起拜,像我们这个情形,我看顶多就是拜四次,多的话,可能就拜不来。如果你一个人自己拜……,二十一遍大悲呪,最慢就是一个小时,拜一遍就是四十五分钟,那么一天可

  以拜六部。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现在的文,是说念大悲咒的方法,须要先发菩提心,「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前面是十愿,讲过了,这以下又有六愿。前面的十愿,是诵持大悲咒的人,自己发的愿,对于自己祈求无上菩提的愿。我上一次讲的时候,分为愿、行、果三种的不同,这以下的六愿,是由大悲心为一切众生除苦的愿。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这是说诵持大悲咒的人,我若面向刀山的时候,刀山自然地就破坏了。刀山是杀业特别重的人,受苦的地方。杀业重的人,他在前一生,前多少生,用这些武器去杀害一切人,自己受报的时候,也还是有这些武器来伤害他的生命。这样的人,受这样的痛苦,譬如说诵持大悲咒的人,发大悲心,「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使令他的痛苦能够停下来。这是地狱的境界。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这也是地狱。就是特别炎热的汤,这个罪人在里面受苦。念诵大悲咒的人,发出来这样的大悲心:「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前面两个愿是别说,这一愿是总说。我若向地狱,地狱自然消灭、破坏了。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饿鬼就是常受饥虚的痛苦,没有水饮,没有饭吃。这样饥饿的鬼,几千年、几万年,长时受饥食之苦,但是他不死。诵持大悲咒的人怜悯他,说「我若向饿鬼,饿鬼自(然会)饱满」,能够远离饥虚之苦。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阿修罗在六道众生里面,他算一道,如果说五道,他就属于鬼神之类,也是有种种神通的人。恶心自调伏,他对人也有恶心。在《法苑珠林》上,记载一个阿修罗的故事。我们人间的人到山里面,忽然间在一个地方遇到了阿修罗,阿修罗当然比人的身量高大。阿修罗就送给他一个果,这个阿修罗就说:「你吃这个果以后,你要赶快回去,你不能耽搁时间」。这个人可能没有这种知识,所以吃了这个果,他也是回家了,但是走路的时候不是走得太快,他在两山之间走过去,可能是从一个洞走过去,他吃了这个果以后,他这个身体就变大。还没走出地洞,他这个身体已经挤在洞里面,就走不出去了。《法苑珠林》上记载这么一件事。

  阿修罗在佛在世时的情形,也有阿修罗相信佛教,听佛说法的。但是他对于佛也有疑惑心,他心里面想:佛为我说四念处,佛为诸天说五念处,他(诸天)多一个,给我说,就少说一个,就是这样疑惑。他疑惑佛偏袒诸天,歧视阿修罗,总是认为佛对别人好,对我不好,这样疑惑。

  有位居士说:佛是偏袒诸天,歧视阿修罗的。说是释提桓因常常到佛这里来,请求能战胜阿修罗的一个方法,佛就给他一个方法,所以就是把阿修罗打败了。这就事实上证明,佛是偏于诸天了,并不是一个公平的地位。这个说法是个误会。你读《大品般若经》上,可以知道这件事。就是阿修罗要恼乱诸天的时候,佛告诉释提桓因,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这样念的时候,阿修罗自然会撤退。只是把战争停下来,并不是阿修罗受到伤害,诸天占了便宜,不是那样子。你读《大品般若经》可以看出来。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诵持大悲咒的人,对于阿修罗也有慈悲心,所以能使令他所有的恶心能够调伏,不生起。「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畜生的世界,特别愚痴,没有智慧。所以受持大悲咒的人,如果面向他的时候,希望他自然地,很容易地能成就大智慧。

  这个智慧,如果按人间的情形来说,能够相信善恶果报,这是第一个智慧。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你有这样的信心,这是第一个智慧。能够通达人命无常,事事都是无常、有变化的,这是第二个智慧。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这一共是六个愿,指示诵持大悲呪的人,观世音菩萨说,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这个文就告诉我们起慈悲心的相貌。面向一切众生的时候,希望一切众生远离苦恼,得安稳住,你要有这种慈悲心。这段文就是诵持大悲咒的人,你要这样发大悲心,你在诵持大悲呪的时候,你…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