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P20

  ..续本文上一页求,也就表示自己有所不足。人间的人,多诸苦难,天上的人也一样,他也是有所不足的。所以也有所求于佛菩萨。

  现在这里说怎么样求法呢?「诵持大悲心咒」,诵就是背着本能念下来,不是照本

  念。初开始当然是要照本念,不然我们不会念,但是你若长期这样念,如果你想多念,你照本念很辛苦,所以你要是诵下来,你念得很多很多,他不是太辛苦,所以应该是诵下来好。

  持就是不忘,你常常诵,常常诵,他就不失掉。你虽然诵下来了,但是你不常诵,他就会忘记了,所以这个持,就表示常常诵的意思。这个诵持大悲心咒的人,他常常诵持大悲呪,他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呢?

  「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也」,有这样的好处。能灭十五种恶,能成就十五种善,有这样的好处。「其恶死者」,这十五种恶死,是那十五种呢?

  「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你常常的能诵持大悲咒,你天天的诵,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因饥饿的困苦而死亡,这可见他的生活一定是很自在的。

  第「二」种,「不为枷禁、杖楚死」。枷是一种刑具,古代的刑具。我查字典上,它画出一个图。那就是把这个人脖子那个地方,放在枷的地方,他那么一压,就是把他压死了,是那么回事,是枷禁而死。杖楚死,这个楚是一种木,用具。杖楚,楚为一种木,用这种木作杖,所以叫做杖楚。这等于是用杖楚来打这个人,因杖楚而死。诵持大悲咒的人,不会这样子死亡的。

  「三者、不为怨家雠对死」,怨家就是有怨恨的仇家,和自己有怨恨的,也就是有仇恨,也就是和自己有敌对的人。这样仇恨的人,把自己搞死了。念大悲咒的人,不会这样子。

  「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不会两军打仗的时候,被杀死,不会有这种事情。

  「五者、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诵持大悲呪的人,不会被虎、狼,或者其它的恶兽,残害而死。

  「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不会被这些毒蛇、蚖蝎伤害而死。

  「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不会被水所漂、火所焚而死。

  「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不会吃了毒的药,不会被毒的药毒死。

  「九者、不为蛊毒害死」。蛊毒怎么讲呢?我查字典,字典上说,是用一百种有毒的虫,放在一起,牠们互相吞噉,最后剩余的虫是最毒的。用这个虫的毒,来毒这个人,这个人非死不可。念大悲咒的人,不会为这样的蛊毒所害。

  「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狂乱若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说就是神精病。失念就是没有记忆力,没有记忆力,有了神病颠狂而死。念大悲咒的人,他的神智永远是清明的,不会得精神病颠狂而死。也不会失念,记忆力也会特别正常,或者是特别好。

  「十一者、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念大悲咒的人,登高山的时候,不会从高山上掉下来;上树的时候,也不会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也不会从山的崖,或者河的岸,掉下来死了,不会这样死。

  「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厌魅,这个厌是什么呢?厌就是巫术,恶人他懂得巫术,他念恶咒,呪这个起尸鬼。这个起尸鬼,就是新死亡的人,全身都没有缺少,他这个头、手、身体都是完整的。用这个咒能把鬼招来,附在这个死尸上面,这个死尸就起来,然后给他一把刀,巫术这个人命令这个鬼去杀有仇恨的人。把这个人杀死了,这就叫做厌魅。

  念大悲咒的人,不为恶人厌魅死,不会这样子。大悲咒能保护你的安全,起尸鬼来的时候,他不能杀害你,他就回去了,回去杀那个呪起尸鬼的人。去杀那个人,那个人也预先有个方法,就是预备一只羊。预备一只羊,就是这个起尸鬼,不能杀那个人的时候,他回来,就杀这个羊,就算完了。有这样的事。如果你完全没有预备,那么呪这个起尸鬼的人,就会被杀。念大悲咒的人,有大悲咒的保护,不为恶人厌魅而死。

  「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鬼神的世界也和人的世界差不多,也有善恶的分别。神有邪正,鬼也有善恶的不同。邪神和恶鬼,他也会做种种的恶事,你想用功修行,他偏要捣乱,也有这个事情。但是你若念大悲咒,这个邪神、恶鬼得不到机会来伤害你。我们没有入圣道的人,我们这个内心,不与真理相应,有的时候用功修行的时候,有的时候心里也会有正念,但是有的时候又不能有正念,因为你不可能是昼夜六时,长时期地内心清净,你办不到。

  孔子的大弟子颜回,他三个月不违仁,可见这个人的修行是很好,能九十天保持内心的清净。他这样的修行也很好了。但是说我们发心用功修行的人,我们能够一天二十四小时保持清净,都很困难。那么我们常念大悲呪,有的时候心里面也是有杂念,或者有不清净的思想,这就是邪神、恶鬼向你捣乱的机会,这就叫做便。可是你若常念大悲咒,邪神、恶鬼不得便。虽然有便,而不得,就是还是不能伤害你。这是念大悲呪有这样的情况。

  我看古代的世界,说是古代的时候,人多数是有道德,但是也有不道德的。现在的世界也不能说没有道德,但是不道德可能多一点。人与人之间的纠纷也比较多,非佛教徒我们不说,我们是佛教徒,相信善恶因果,我们不敢做恶。不敢做恶,但是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要使令那个邪神、恶鬼得便,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所以佛菩萨慈悲,虽然有的时候谈玄说妙,但是也会想到这个地方,让你念大悲咒来保护你的安全。

  我们平常说:「圣与凡绝交」,经论上祖师有这个话,圣人和凡夫绝交。我们人与人之间,大家作朋友,不是绝交,大家互相有来往,但是我们若想和圣人作朋友,很难很难。我在加拿大遇见一个女孩,其实年纪也不小了,她原来是念观世音菩萨,现在不念观世音菩萨,改念上帝了。我说:「妳为什么不念观世音菩萨,而念上帝呢」?她说:「我以前念观世音菩萨,我母亲念,我也随着念,我有问题的时候,我念观世音菩萨,可是观世音菩萨不睬我,我要求他一点事情,他不睬我,他不帮我的忙。后来我的同学,有信上帝的告诉我念上帝,立刻有灵验,上帝跟我说话了」。这也是个问题。

  我们平常相信了佛教,我们每天也可能信心很强,每天都有作功课,或者拜佛,或者念《阿弥陀经》,或者是念《金刚经》,或者是念什么。但是有时候也有问题,就是感觉一点不灵验,有时候有这个境界。我们念念观世音菩萨,到时候不灵验,这怎么办呢?所以经论上说:「圣与凡绝交」。绝交这句话,就表示没有感应,有这种情形,那么怎么办呢?观世音菩萨也知道这件事,告诉我们念大悲咒,念大悲咒就有效。你求观世音菩萨,说没有效,我念弥勒菩萨也无效,念地藏菩萨也没有效,现在就告诉你念大悲咒。念大悲咒的时候,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这个地方是有些问题的。

  「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念大悲咒的人,不会被特别恶的病缠身,医生也没有办法治得好,但是念大悲呪就没有这个问题。

  「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第十五样,就是不会非本分的,就是不合乎常情的,譬如这个人自杀,有了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不能解决,我死了就完了,好像就解决了,其实死了,这个问题还不能解决的。但是若是常常念大悲咒,就不会有这种非分的事情,就不会有自杀的这种思想。也等于说,不会有那样的困难,使令你走头无路,不会那样。

  「诵持大悲神呪者,不被如是十五种恶死也」。我们常常念大悲咒,就不会遭遇到这十五种恶事,这十五种恶事,都不是我们欢喜的。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有什么方法能避免呢?念大悲咒,可见佛教徒的光明,佛教徒有这种荣幸!

  得十五种善生者,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国;三者、常值好时;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纯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者、资具财食,常得丰足;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财宝,无他劫夺;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称遂;十三者、龙天善神,恒常拥卫;十四者、所生之处,见佛闻法;十五者、所闻正法,悟甚深义。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得十五种善生者」,是那十五种呢?「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就是我们常常念大悲咒,如果你死掉以后,你生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常逢善王,你能够遇见好

  的国王,按现在的来说,就是好的政府,这个政府很开明、公平。你能遇见这样的政府。

  「二者、常生善国」。念大悲呪的人死掉了以后,能生到一个很好的国家。这个常逢善王,只是一部分,善国则是这个国家全部都是好的。

  「三者、常值好时」。念大悲咒的人,他能够常遇到好的时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特别繁荣的时候。如果经济衰退,那就不是好时。可以这么说,就是特别兴旺的一个时期。我头几天看报纸,看《民报》上写方块文章,他摘录刘平彦文章里的一小段,他说我们中国,不是说经济搞好了,问题就解决了,不是的,因为还有其它的问题。其它还有什么问题呢?他说经过四十年的统治,人性都被扭曲了。因为没有孔孟之道,又取消了宗教,取消了旧道德,人是心性、品德被扭曲了。这个问题,不是光是经济搞好就可以。

  现在说:常值好时,这句话我刚才说,是繁荣的时候,我说这句话也不太对,应该说,是那个时期的人,都是品德好的,品德大多数是好的。像我们读《阿弥陀经》上说:「极乐国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这就是好时!应该这么说好一点。

  「四者、常逢善友」。你还能遇见好朋友。司马迁在那一篇文章上说,什么叫做好朋友?同明相照。同明相照,那是好朋友。如果再明白一点说,就是他能用智慧的光明,来照耀你,这就是好朋友,应该是这么说。说是大家的情感很好,但是常劝你去做些放逸的事,这不是好朋友。所以常逢善友,应该这么说。

  「五者、身…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