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P33

  ..续本文上一页若能够诵持大悲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呪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就能速令得证果。

  「若三千大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有这种作用。这个意思,说这个人,他对大乘佛法的信心,还没能建立起来。假设你能这样做,你也能成就大乘佛法的信心。这个信心能发出来大乘佛法里面的种种功德,所以叫做根。这是此大悲神咒,陀罗尼的威神力故,令他的大乘种子法芽增长。种子是一个譬喻,我们世间上的植物,你种的麦,或者大豆、高梁,它都有种子。种子你种在地上,它就会发芽,根、梗、枝、叶都长出来了。现在是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大乘就是种子。你念了大悲咒,你作了二十一结,他这个种种功德的芽,就生长出来了。「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这里又加上这么一句,不但是大悲神咒的力量,也有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大慈悲心的力量,使令这个人他有所须的,都能够成办,都能成就。

  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隐闇处,三涂众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有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

  「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隐(的)闇处」,这个世界上,有的地方有光明,有的地方没有光明,太阳照不到,又没有灯,这是幽隐的暗处。「三涂众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闻我此呪,皆得离苦」,也能远离一切苦恼的。大悲神呪,不但是对人有所利益,对三恶道的众生也有利益的。「有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这是说修行人,有很多发菩提心的菩萨,他修行六波罗蜜,但是还没有登初住,他的程度还没能够升到初住的阶级。你若能念大悲咒,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不但是初住、二住、三住,乃至到十住地都能成就。住和地怎么讲呢?住,入理般若名为住。般若就是圣人清净无分别的智慧,就是能见真理的智慧。你得到这个智慧了,你就能安住在真理上不动,那叫作住。这就是入了圣位的时候,叫初住,这就不是凡夫了。

  「地」是什么意思呢?住生功德名为地。你安住在真理以后,你又能够建立了很

  多很多利益众生及利益自己的功德,这时候,就叫做地。见真理,叫做住,又能够生出功德,叫做地。像大地能生长万物,你见到真理了,能生出来种种功德,那么叫做地。住也有十种不同,地也有十种不同。这个地方我们不多说了。又令得到佛地故,你常能受持大悲神咒,又能使令你得到佛的境界,就是一切功德圆满了。

  「自然成就三十二相」,自然这句话就是很容易的意思,很容易的,不是很难你就成就了佛的相貌: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另外有八十种随形,这个随有普遍的意思。佛的周身普遍地都是特别庄严的,所以叫做好。

  「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声闻人就是听闻佛的音声,听闻佛的法语,而悟道的人。这个人若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一经过他的耳。「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他能够修行,又能够书写这个陀罗尼去流传。「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就是以诚实的心,真实的心。如法而住者,如法而住就是依四念处而住;依四念处而住,「四沙门果不求自得」。四沙门果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不求自得,就是你虽然不积极地去希求,但是也会很容易成就。

  「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内,有很多的山,有很多的河,有石壁,还有四大海水,东西南北有四大海水。「能令涌沸」,你念大悲咒的时候,能令四大海水滚起来,有这种力量。「须弥山及铁围山」,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山,「能令摇动」,能令高山都摇动了。「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你念大悲咒,能令一切众生发无上菩提心,有这种作用。

  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若诸天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沐身之水,沾着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莲华化生。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若诵持者,行于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衣者,一切重障恶业,并皆灭尽,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受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若是有很多的人,他有很紧急的希望:我现在就要满足。有一种希望,譬如说我希望发财。「于三七日」,在三七二十一天里边,「净持斋戒」,你持斋,或者持戒,叫清净,这是一个条件。「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一定满你所愿。譬如说我有病,我希望这个病能好,你能三七二十一天,净持斋戒,并且诵持大悲咒,就能满愿,病就好了。

  「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从生死际,就是从无始以来,有生死以来,这是无始的。至生死际,到了得涅槃,就是生死的边际。在这么长远之间,所有造的恶业,并皆灭尽,这个恶业就只是堕落到三恶道的罪业。「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佛菩萨,还有世间上的梵王,帝释天王,还有四大天王,和一切的神仙、龙王,悉皆证知,他们都能为你作证明,叫你明白这件事。

  「若诸天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沐身之水」,「沾着其身」,你里边沐浴,这个水沾着在另外一个的身上,那个人的「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那个人三恶道的重罪,也就消灭了,消灭了有什么好处呢?即得转生到他方清净的世界去,「莲华化生」,在莲华里边,孕育一个身体成就了。「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众生生命的形成,有四种形式,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现在说这个人转生到他方净土,是莲华化生,他不受胎生的身体,也不受湿生、卵生的身体。胎生、湿生、卵生都不清净,都是很苦恼的;莲华化生是微妙香洁,特别清净庄严的。

  「何况受持读诵者」,前面说受诵读持大悲咒的人在江河大海里边沐浴的水,沾着在别的人身上,那个人会得到这样的功德。何况你本人受持读诵大悲咒呢!那个功德是更殊胜了。「若诵持者,行于道路」,诵持大悲咒的人在路上走,走的时候,「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吹诵持大悲呪这个人的身体,吹他的毛发,或者吹他的衣服。「余风下过」,从你的身吹过以后,就吹到别的地方去了。

  「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衣者」,吹了你的身体,吹了你的衣服那个风,又吹过到别的人身上去了。「一切重障恶业,并皆灭尽」,那个人的重障,很严重的业障、罪业,并皆灭尽。「更不受三恶道」的「果报」了,「常生佛前」,「当知受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发出言音」,诵大悲呪的人,他的口中发出来的语言、音声。「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听到的,「皆是清净法音」。你说的言音是善,也是好,说恶,也都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都对这个人发恭敬心,「尊重如佛」,尊敬他像尊重佛那样。

  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故。当知其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皆现前故。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当知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诵大悲咒这个人,你应该知道这个人,他是佛身藏。怎么叫做佛身藏呢?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都爱惜这个人,这个叫佛身藏。这个藏有爱惜的意思。阿赖耶识,就翻作藏(ㄗㄤˋ)识,藏识里边有个我爱执藏的意思。这个藏字,就是有个爱的意思,为佛所爱,那叫做佛身藏。

  「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怎么叫做光明藏呢?「一切如来光明照故」,一切佛放出来的光明,常来照这个人,为光明所照。「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诵持陀罗尼这个人,他有大慈悲心,他常能以大悲咒救护众生。「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故」,你念大悲咒,你这个人就是妙法藏,因为大悲陀罗尼,能普摄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都在里面了。有人说大悲咒是一切咒中的王。

  「当知其人是襌定藏」,诵持大悲咒这个人是禅定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百千三昧皆现前故」,念大悲咒能使令你成就百千三昧。十千是一万,百千就是十万。能成就十万个三昧。这个大悲呪,欢喜静坐的人,应该念。「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为什么叫虚空藏呢?因为念大悲咒这个人,他常用空的智慧,观一切法自性空的智慧,去观察一切众生,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当知其人是无畏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