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欲得往生十方净土者,当于青莲华手」。你若不高兴在这个地方住,愿意到十方的佛世界。十方的佛世界,是清净、安乐的地方,是容易修行的地方,应该怎么办才能去呢?当于青莲华手,见一百五十六页,要修这个法门。
「若为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若是一个人希望成就大智慧,感觉到自己没有智慧,希望我能够成就大智慧,就应该修宝镜手的法门。这是很重要,我们人,多数是一般的智慧,大智慧不容易,有大智慧的人,不是很多,所以这个法门倒是很需要。
「若为面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当于紫莲华手」。我们是肉眼,有天眼的人,稍见得广一点。但是凡夫的天眼还不是太广大,若我们不仅希望看见佛菩萨的像,还希望能够真实地看见了十方一切佛的话,当于紫莲华手,应该修这个法门,这个也是不可思议。
若为地中伏藏者,当于宝箧手」。这就是大地里边有很多宝藏,有很多,但是我们不知道,所以没有办法取得。你若想要求得地中的宝藏,当于宝箧手,你修这个法门就可以成功。
若为仙道者,当于五色云手。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持手。若为往生诸天宫者,当于红莲华手。若为辟除他方逆贼者,当于宝戟手。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于宝螺手。若为使令一切鬼神者,当于髑髅杖手。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授手者,当于数珠手。
「若为仙道者,当于五色云手」。仙道是什么呢?就是修四禅八定以后,再修五种神通,这个时候就是属于仙道。若加上般若波罗蜜,那就成佛道。现在说是,若想成就仙道,怎么办呢?当于五色云手,修五色云手的法门,见一百六十页。由这个五色云手,你就可以成就四禅八定,能得五种神通。
「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持手」。若是你不愿意在欲界里生活,想要到色界天梵天,怎么办呢?当于军持手,你就修军持手的法门,见一百六十一页。军持翻到中国话就是瓶子。
「若为往生诸天宫者,当于红莲华手」。前面说生梵天,是色界天。这个诸天宫可能是欲界天。你应该修红莲华手的法门。
「若为避除他方逆贼者,当于宝戟手」。这一共是四十手,前面已经讲过二十五手,现在是第二十六。若为避除他方逆贼,这可能是说政府的高官,或者是司令官。在他方有造反的人,或者是有贼。为了荡平他,观世音菩萨也为这件事说了一个法门。是什么呢?当于宝戟手,正适合修行宝戟手的法门。这个宝戟手,是在一百六十三页。我们昨天讲的,比较具体一点,就是要供观世音菩萨像,也要供阿弥陀佛像,然后弄一个宝戟手的型,供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然后诵咒。或者是七天,或者是三七二十一天,或者是多少天,就会成功。若是为了扫荡他方的逆贼,应该修宝戟手的法门。
「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于宝螺手」。宝螺手见于一百六十四页。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这就是本身有什么恐怖的事情,需要召请诸天善神来守护、保护你的安全。这样子,应该修那一个法门呢?当于宝螺手,见一百六十四页。也是作一个图形,供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然后就诵咒,就有效。召呼一切诸天善神,我以前听人说一件事,我们不要说他的名字。就是他举办禅七的时候,他恐怕会有事情,他就特别请一个神来保护这个禅七的安全,密宗都有这种事情,《大悲心陀罗尼经》也说到这个法门。
「若为使令一切鬼神者,当于髑髅杖手」。若是你想要使令鬼神为你办事。当然是人所不能办的事,鬼神能办。你命令鬼神给你办这件事,鬼神怎么会听你召呼呢?当于髑髅杖手,你修这个法门,鬼神就听你的命令,他就会给你办一些别人办不到的事情。这个事情,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为一切的佛教徒宣说这样的法门,佛教徒可以这样学习。不过,按前面的文说出来的情形,都是应该有斋戒,要有斋,就是过午不食;而还要能持戒,持五戒,或者持八戒,或者持菩萨戒。这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于人有利益,不会有害于人的事情。尤其是不妄语戒,若是有一点不真实,那还
是有问题。
「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授手者,当于数珠手」。假设一个人,他希望十方诸佛速来授手者。「授手」在不空三藏翻译的《大悲心陀罗尼经》,还有其它同一性质的经论上,说诸佛授手的意思,是使令你不恐怖,是这样的意思。但是在《十六观经》上也有授手这句话,那是接引你到佛世界去的意思。现在这个地方,我看,令无恐怖的意思是含摄在内。可能是一个人,他不愿意继续住在这个世界,对于这个世界的厌离心特别强,他想要现在就离开这里。这时候他就希望速来授手,希望十方诸佛赶快来接引我到佛世界。应该这样解释比较好。说是这个众生,他希望十方诸佛能够尽快地来接引我到佛世界,如果你欢喜这样,当于数珠手,见于一百六十六页,修这个法门。修这个法门就可以成功,可以满愿。
若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声者,当于宝铎手。若为口业辞辩巧妙者,当于宝印手。若为善神龙王常来拥护者,当于俱尸铁钩手。若为慈悲覆护一切众生者,当于锡杖手。若为一切众生常相恭敬爱念者,当于合掌手。若为生生之处不离诸佛边者,当于化佛手。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于化宫殿手。
「若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声者,当于宝铎手」。若是一个人,他希望成就上妙的梵音声。就是这个人感觉自己的喉咙发出来的声音不妙,希望声音妙一点,希望声音好一点,怎么办呢?当于宝铎手,你修这个法门就成功了。《高僧传》上也说到,在南北朝时代,有长于梵呗的法师。据《高僧传》上看,那些梵呗的法师,当然和现在不同。那些梵呗的的法师,通达佛法,也有世间的知识。他们在梵呗的前后,会说一段佛法,国王、大臣也很欢喜这件事,所以请这些法师梵呗,声音妙得不得了,不但辞句妙,声音也是妙。所以那个时代的佛法兴盛,有道的高僧多,其实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法师,种种的因缘,佛法才兴盛。
这里边,观世音菩萨也能帮我们这个忙,声音不妙,你修宝铎手的法门,声音就妙了。梵音,在印度说梵音,是指色界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称之为梵,不是欲界天。色界天上,梵天王的音声,叫梵音,那是特别微妙的音声。
「若为口业辞辩巧妙者,当于宝印手」。这个宝印手,见一百六十八页。若是一个人,他希望辩才巧妙。语言的功能,当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要凭语言文字。有人长于这件事,有人就是笨一点。笨一点不要紧,当于宝印手的法门去修行、学习,也就可以改善自己,能得到无碍的辩才。
「若为善神龙王常来拥护者,当于俱尸铁钩手」。若是你希望善神来拥护,若是你希望龙王常来拥护,来保护你,作你的大护法,怎么办呢?当于俱尸铁钩手。俱尸,是印度话,翻到中国话就是召集的意思。召集善神、龙王,为你作拥护者。修这个俱尸铁钩手的法门就可以了。
「若为慈悲覆护一切众生者,当于锡杖手」。覆护就是爱护,爱护一切众生。感觉到一切众生很苦恼,应该爱护、慈悲他,解决他的苦恼,为他谋求安乐。有这样的心肠,就是慈悲覆护一切众生。若为慈悲覆护一切众生者,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人,他的理智上认为:我应该慈悲覆护一切众生。但是事实上我这个慈悲覆护的心情就是生不起来,对一切众生的苦恼,我就不能有慈悲覆护的意思。但是想要有这样的心情,当于锡杖手,你就修锡杖手的法门,你这个大悲心就生起来了。锡杖手,见一百七十页。
「若为一切众生常相恭敬爱念者,当于合掌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不能和任何人建立起好的关系,任何人和他都不合。他没有朋友,希望与任何人都能互相恭敬爱念,你想要这样子,你想要为一切众生都恭敬爱念你的话,当于合掌手,见一百七十一页,你修这个法门,你和很多人就建立了好的因缘。
听人传说,说是有一位法师讲经的时候,没人来听。没有人来听,怎么办呢?他就请问年纪大的老法师,老法师说:「你现在年纪还轻,不要着急去讲经,你先与大众结缘。怎么结缘法呢?买一些米,到山林里喂这些鸟,然后你就回向,将来你讲经的时候,就会有人来听」。这是老法师给他出的主意。后来他年纪大了,他到各处讲经,就有很多年青人来听他讲经,有这种事情。这里边,若为一切众生常相恭敬爱念者,这个意思也可以包含在内。
「若为生生之处不离诸佛边者,当于化佛手」。若是一个人,他希望生生所生的地方,都不离开诸佛边,常能见佛。生生世世常能见到佛,希望这样的话,怎么办呢?当于化佛手,你修化佛手这个法门,见一百七十二页。这件事倒很重要,能见到佛,是栽培善根,得无上菩提的重要因缘。
「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于化宫殿手」。若是你想要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就是化生在佛的宫殿中,为佛弟子,去亲近佛。不处胎藏中受身者,不要处在胎藏里边来成就他这个身体,这是胎生,就是处在胎藏里边,逐渐地成就他这个身体。处在胎藏,这都是欲界里边的人,都是这样子。如果你相信佛法,你逐渐地感觉到人的身体不是那么好,就厌烦胎生受生的方式,愿意化生到佛的宫殿中,那怎么办呢?当于化宫殿手,你修化宫殿手的法门。化宫殿手,就是宫殿里面有化佛。你把这个图形作好了,把它放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然后诵咒,就可以满愿了。
若为多闻广学者,当于宝经手。若为从今身至佛身,菩提心常不退转者,当于不退金轮手。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摩顶授记者,当于顶上化佛手。若为果蓏诸谷稼者,当于葡萄手。如是可求之法,有其千条,今粗略说少耳。
「若为多闻广学者,当于宝经手」。若是你欢喜博学多闻,世间法、出世间法,你都能够学习,或者得悟圣道,得悟第一义谛,叫多闻。这样子,当于宝经手,你应修宝经手的法门,你就可以满愿。宝经手,宝…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