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P9

  ..续本文上一页众生。世界上的人类,前面说是劫,这个劫,有增劫,有减劫。增劫的时候,人的福德大,寿命长,智慧也高;世界是和平的,人与人之间,没有纠纷。这个时候问题少,人的寿命长,像前面的问题比较少。

  减劫的时候,就是人的道德逐渐地减低下来了。前面说: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就是白法渐渐地减少了,恶法渐渐地兴盛了,人病痛就多,寿命也短,富饶的事情不是太多,只有少数人是富饶的。有很多的恶业重罪,有很多的困难,有很多的问题。所以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念大悲呪,能利益那个时代的众生。

  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呪故,超第八地。

  「我于是时」。观世音菩萨他自称我,说我在那个时代,「始住初地」,我只开始安住在初地的境界。初地就是初欢喜地,这个初欢喜地,我以前也讲过,就是由凡夫初入圣位的这个时候,初开始入圣人的境界,这时候不是凡夫了,可以称之为圣人了。初开始圣人的阶位,这时候叫欢喜地。欢喜,怎么叫欢喜呢?就是你能够由凡夫入于圣位,是要经过长时期的修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很不容易断烦恼的,忽然间,这一天早晨起来,静坐的时候,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忽然间入了圣位了,心里非常欢喜,所以叫欢喜地。

  他初入圣位以后,得到的功德是什么呢?就是决定不再到三恶道去了,不会再到地狱、饿鬼、畜生道去了。最低限度是在人间,或者天上,或者到佛世界去。这是一种。

  其次,他得到圣人的智慧了,能够见到真理了。他这个时候有能力可以去教化众生,可以去弘扬佛法了,有这个能力了。在凡夫的时代,修学佛法,虽然也去弘扬佛法,但是勉勉强强去说。唯有入了圣位以后,那个时候,他是有能力了。有这样的悲心,有大悲心了,能够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了,有这样的能力了,所以他欢喜。

  地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地是譬喻,是大地,这个大地能生长万物,万物从地上生长的。菩萨这个时候,初欢喜地也叫做地,是什么呢?就是他这个大悲心,和他这个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和合起来就是地。从这个大悲心,和无我、无我所的智慧里边,能生长出来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也称之为地。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呪故」,我一闻到大悲心陀罗尼咒。「超第八地」,就是超越了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到了第八地。

  超第八地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从初地一直到第七地,虽然是圣人,但是这个时候,还都是肉身菩萨。就是这个菩萨虽然是圣人,但是他这个身体,还是地水火风所组成的身体。当然比起我们凡夫,是不同了。这个菩萨,他的病痛当然比我们凡夫少,他是特别健康的,而且是特别庄严的。他有很多很多的福德,有很多的智慧,有很多的神通,这是肉身菩萨,到第八地就是法身菩萨了。

  由初地到第八地这个时候,初地这个时候的菩萨,也断了很多的烦恼,但是还有很多烦恼没有断,他还有烦恼的。到了第七地的时候,就是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以内的烦恼,全部灭除了。灭除了,他就没有力量能绑住他在三界里面受生死了。

  我们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就是因为有业,有三界里面的力量把你绑在这里,你超不出去的。八地菩萨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所以他是超出三界以外的了,他这个时候,他不是三界以内的地水火风这个生命的身体了。他是那个无漏的功德,成就的身体,那个清净的,或者说是法性生身,或者说意生身,是那样不可思议功德的身体了,是法身菩萨。

  不过这个位次,也有多少种的分法,我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种。超第八地,可见我们凡夫念大悲咒,你能得到什么样程度的功德,那也是看你自己。说这个圣人,初地菩萨,他要念大悲咒,能有这样的力量,能到第八地。要是从时间上来说,来到佛法里边来,你要修行十千劫,你才能有坚定的信心,这个信心是不动摇了。再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到初地,再一大阿僧祇劫,才到第八地。所以从初地到第八地,是一个大阿僧祇劫。现在他一闻此咒,就等于是修行了一大阿僧祇劫。这个是在赞叹大悲咒的功德,这么样地伟大,这么样地微妙。

  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实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实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使令我,就是现在,我的身体里能生出来千手千眼,具足这么多的慈眼。

  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就都具足了,发是愿已,这个愿就出现了。我们拜大悲忏,千手千眼,当然就是照见法界,护持众生的意思。千眼是照见法界,千手是护持一切众生。我解释这个经题目的时候,也有说到,经文里边也有解释这个千手千眼。而这个实在还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也就是化现出来的,当然这也是一种功德力。

  十方大地,六种震动。

  「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当时身上有千手千眼具足了,这是一个愿。另外又有一个瑞相,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六种震动前面解释过。六种震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当时我解释完了,锺居士也说出来一个解释。这个六种震动表示什么意思呢?就是观世音菩萨,他前面发愿: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就在这里,他能够受持大悲咒,在恶世的时候,能利益一切众生。就是那个时代的众生,能接受这个大悲心陀罗尼法门的人,他们的无明烦恼,十方大地,这个大地是什么意思?就是指无明烦恼,这些烦恼,因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故,将会熄灭了,烦恼就灭除了。所以是用六种震动来表示这个意思。六种震动,也表示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们的无明烦恼活动的地方。你受持大悲心陀罗尼的关系,这个烦恼动摇了,他走了,他要同你分离了。表示这个意思。

  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

  「十方千佛」,千光王静住如来是千,观世音菩萨手眼也是千,十方也是千佛,其实十方的佛也是很多的,当然不说那么多的千,都是以千字来表示。「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光明照触到观世音菩萨的身体。「及照十方无边世界」。

  从是已后,复于无量佛所,无量会中,重更得闻。亲承受持是陀罗尼,复生欢喜,踊跃无量。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从是已来,常所诵持,未曾废忘。

  「从是已后,复于无量佛所,无量会中,重更得闻」。观世音菩萨,在千光王静住如来那里,闻这个大悲心陀罗尼,就是初开始。从是已后,复于无量佛所,无量的法会里,重更得闻大悲心陀罗尼。「亲承受持是陀罗尼」,他亲从诸佛,来承受这个大悲心陀罗尼呪。受了这个大悲心陀罗尼呪,而还能受持,不是说我接受了以后,我放在一边去,不是,而是常常受持。

  「复生欢喜」。在无量佛所,亲承受持是陀罗尼,他又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踊跃是欢喜的相貌。「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前面我说过,肉身菩萨和法身菩萨。肉身菩萨,我们说叫做分段生死。我们人世间生死的情况,你得到这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他原来是没有的,没有,有因缘,他现在有了。以胎生说,处在母胎里面,出胎了叫做生,而后渐渐长大了,就老、病、死,死掉了。

  这个生命体有大小的形段,也有时间性的,或者活到一千岁,或者活到一万岁,这个到时候就没有了,这样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我们人间的人也好,你作饿鬼、作畜生也好,你生到非非想天也好,都叫分段生死。

  到了第八地菩萨,他把这样的生死灭了,灭了,他得到的身体,就叫做法性生身。得到的那个法性生身,那是无量功德庄严的身体。那个身体也叫意生身。这个意生身,就是由意去生,你随意自在。

  我们这个身体,你长这么大,就是这么大,你想要变动是不行的。寿命也就那么多,你想延长也不容易,就是有多少固定性。但是意生身,就是法性生身,不是,那是随意自在的,有不可思议变化的。这个不但说菩萨,就说色界天上的人,欲界、色界、无色界,色界天上的人,他的身体也可以称为意生身的,他那个身体也是随意变化的,也可以不现,也可以现,种种的境界,但是他也是有寿命,到时候要死。到了法身菩萨,得到意生身的时候,那个身体是无量寿,就是永久也不死了,也不老、也不病、也不死,所以叫无量寿。

  但是这样的身体,说是八地菩萨,他得到法性生身了,但是他,在天台宗的话,就是还有无明烦恼,还有无明惑,犹有所不知、犹有所不能、犹有所不净,也有很多事。但是他这位菩萨,他不断地亲近十方诸佛,他又不断地在凡夫的世界去教化众生,所以他的功德、智慧不断增长。他的功德智慧增长,那么他犹有所不知、犹有所不能,这个事情就随着变化,常常的变化。就是功德在增长,过失在减少。

  这个地方就是这句话:「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这就叫做微细生死。微细生死就是变易生死。你这个功德渐渐地增长,你这个法性生身里面就是有变异,到了功德圆满的时候,无量无边微细生死完全除掉了,就是佛的金刚身,就是究竟圆满了,就没有变易生死了,那就是佛的圆满报身了。

  所以这个地方说观世音菩萨,第一次听闻了大悲咒,就是由初地到了第八地,就是把分段生死除掉了。以后「复于无量佛所,无量会中,重更得闻,亲承受持是陀罗尼。复生欢喜,踊跃无量。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就把这个变易生死除掉了。「从是已来,常所诵持,未曾废忘」。就是从千光王静住如来那里,开始听闻大悲咒以来。常所诵持,未曾废忘。

  由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华化生,不受胎藏之身。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着,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由持此呪故,…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