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弟子,吃饭时要出食,拿一点饮食布施给你们,你们就有饭吃了。」
「紧那罗」,翻成「疑神」。他的头上有一只角,人看见他,就生疑惑心:「你是人、还是神呢?」所以叫疑神。刚才说过,他也是帝释天的音乐神。
「摩睺罗伽」是大蟒神,这当然不是一般苦恼的蟒蛇,牠是有神通,也有多少福德的。
「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人非人」是总结前面的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这些都是神,都有神通,他们来到人间见佛闻法时,都不是用本来面目的。他们就是现出人类的样子,也在法会里坐着,听佛说法。人间的人看见他们时,就是个端正的人,不知道是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变现的,所以就叫做人非人──似人而又不是人。所以,「应以人非人等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己五、应金刚神身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从「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开始到这里,一共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身,为度众生所化现的身形。此「执金刚神」是三十三应身的最后一个应化身。
观世音菩萨观察所度化的众生,应该以执金刚神的身形现其人前,才能度化他,观世音菩萨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执金刚神就是这个神手中执金刚杵,所以名为执金刚神,也是佛教的护法神。
《大宝积经》上说到:在久远久远以前,有个转轮圣王,他的大夫人生了一千个儿子,第二夫人生了二个儿子。大夫人生的一千个儿子,都是相信佛法,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所以将来一定都会成佛。转轮圣王想要知道千子成佛的顺序,所以就用拈阄的方法测验。
拈阄的结果,千子之中,最先成佛的是拘留孙佛(转轮圣王的大儿子),最后成佛的是楼至如来,第四位成佛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第五位则是弥勒佛。
第二夫人生的二个儿子,看这一千位哥哥将来能成佛广度众生,大儿子就发愿:「一千位哥哥成佛之时,我要做梵天王,请佛转*轮。」二儿子发愿:「千兄成佛的时候,我愿意做执金刚神护法。」
我们读《阿含经》,也看出来有执金刚神的事情。就是佛和人在谈论佛法的时候,佛若是问你三次,你都不回答,金刚神就会拿着金刚杵在你头上比量比量,要把你的头杵碎了。
在佛晚年的时候,提婆达多要求佛退休,由他来做佛,做佛教的领导者,佛不同意。佛说:「连大智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有那么高的智慧,为大众僧所仰慕,我都没有授权给他们领导大众僧、领导佛教,怎会授权给你呢?」
于是提婆达多很不高兴,心里恨佛,后来就逐渐地演变成提婆达多在高山上推大石头想要杀害佛。石头滚下来时,执金刚神用金刚杵一挡,就把大石头打碎了。但是,还有小小的石头,碰到佛的足,出了一点血。
执金刚神是佛教的护法。当然佛教是大慈大悲的,不会伤害一切众生;但是众生对佛、对法、对于佛教徒,并不全是慈悲的,有时候会破坏佛教,甚至毁谤佛、毁谤三宝。如果没有金刚神护持佛法,佛法要在世间住持是会很困难的。
在印度佛教史上也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位不相信佛法、特别凶恶的国王,他毁灭佛教,见庙就烧、见到出家人就杀。最后到摩竭陀国菩提树下,要破坏菩提树,而这些护持佛法的善神也无可奈何。这时候,忽然间发生一件事情,就是菩提树神见这恶国王要破坏菩提树,树神就变现出裸体的美女身。恶国王看见这个美女,心一动,这些护法善神的金刚杵就有力量了,就把恶国王打死了。
这里面看出一件事:这些善神也要假藉一点因缘,才能伤害破坏佛法的人,否则还不是那么容易的。
前面一共是三十三应身,就是观世音菩萨观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样说,不只是三十三身,应该是很多很多身形,不过不能一一的全举出来,只是大略地举出三十三种身。
普门品讲记.十五
戊二、结别开总应化诸国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这是结束前文,同时,又赞叹观世音菩萨是「施无畏者」,也说出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佛又招呼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功德。已经成就了,是在果上说的;能成就,是在因上说的。观世音菩萨修行无量劫,成就了圣道,再加上大悲心,所以能有这样殊胜的能力!
「以种种形,游诸国土」,观世音菩萨能够现出来种种的身形,游化无量无边的世界,不只是我们住的娑婆世界。
「度脱众生」,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得大解脱。
前文无尽意菩萨问佛:「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观世音菩萨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弟子,是住在阿弥陀佛国的,怎么来到我们这个世界呢?释迦牟尼佛说到这里,等于就是回答前面这个问题:观世音菩萨是「以种种形游诸国土」,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讲到这里,我想起《六祖坛经》说到南岳怀让禅师亲近六祖慧能大师的事情。
南岳怀让禅师十五岁出家,先是拜天台宗很有名气的弘景律师为师。经人介绍,怀让禅师后来展转的去亲近六祖慧能大师。
他来到了曹溪以后,六祖慧能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
他答说:「嵩山来!」
六祖说:「甚么物,恁么来?」大师这么问,怀让禅师默然不能回答。
若是不学习佛法的人,当然是说:就是色受想行识——四大、再加上一点分别心,组成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身体,或者是走路来,或者坐车来,就是这样来。但是,像六祖大师这样对佛法有甚深觉悟的人,看法和我们当然不一样,所以问「甚么物」──这个身体是个什么?我们平常好像不会问「甚么物」这句话,但是六祖大师要问这句话。
这时候怀让禅师可能出家不久,也不能说没有学过一点佛法,但是他不能回答这句话。所以,他一直的研究、思惟、观察这个问题。经过了八年的时间,他对六祖大师说:「我现在有一点体会,可以回答这句话。」
六祖又把以前问的话重提一遍:「甚么物,恁么来?」
怀让禅师这么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若说它像一样东西就不对了。
怀让禅师经过八年的努力,说出「说似一物即不中」这句话。怎么解释呢?如果没有学习过佛法,是不容易理解的。
我们中国佛教有很多的出家法师,或是在家居士,都欢喜受持读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猜测怀让禅师可能阅读了《金刚经》,所以能说出这句话。如果完全不学习经论,要说出这句话,我看是不容易!
《金刚经》说:「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说似一物即不中,应该是从这里来的,不然这句话很难说出来,也很难明白。
「可以身相见如来否」,佛在世的时候,也和平常人一样的有行、住、坐、卧、说话、吃饭这些事情。当我们看见行住坐卧的佛,看见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是见佛了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只是看见佛的身相,不应该认为就是见佛的。为什么呢?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无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佛的身相是无相,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乃至宇宙山河大地等也都是虚妄、无相的。「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是从这个意思说见佛,并非看见佛的身相说是见佛;若能了知无相,那才是真的见到佛了。
这个问题在那里呢?凡夫都是有执着心的,遇到好境界就生贪心,不好的境界,心里就厌恶。若用这种执着心去见佛,虽然肉眼是看见佛了,但是我们的思想没有改变,仍然是执着、染污的,对于佛之所以为佛的那个境界,我们还是没有看见!所以,即使看见了佛的身相,但是没有看见佛清净无为的诸法如义,那就还是没有见到佛;要能证悟「诸法如」,才是真正的见佛。
从《金刚经》的这段文,我们多少会了解到人的身相是虚妄、空无所有的,所以六祖大师问「甚么物,恁么来」,怀让禅师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哦!这个身体是空无所有的,不能说从某某地方到某某地方,就这么来了。因为,在空无所有上,是没有东西有来有去的。
就以电灯的光明来说,一打开开关,灯就亮了。假设七点钟时,你把灯打开,灯光亮了;七点钟的那个光明,是不是能到八点钟?不说几小时那么多,就是前一秒钟的光明,是不是能持续到第二秒、第三秒?
又譬如:我们的肉眼可以看见,某个人从外面一步一步地走到里面来。但是从佛法的理论上看,那人是走到里面来了吗?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应该好好想一想。
我认为怀让禅师一定是读过《金刚经》、或是《大智度论》,经过八年的时间才明白:原来是「说似一物即不中!」
假设一个人有诚心、有清净心到佛学院,或者到某个大法师的座下,请大法师为他讲《金刚经》,大概不须要八年的时间,可能就会知道「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的道理,可能两个钟头就明白了。但是,若没有人为你讲,要你自己去研究,我看可能就不只八年了。而怀让禅师要经过八年的时间才能说出这么一句话,当然,他是用了很深刻的功夫的。从下面的答话,可以看出怀让禅师是开悟了。
接着六祖大师又问:「还可修证否?」
一切法本来都是毕竟空的,也就是佛境界。那么,你还用不用修行去证悟呢?六祖提出这个问题。
怀让禅师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
还是要有修、有证。因为,若不修就不能证。一切法虽然都是空的,但凡夫颠倒迷惑,还是照样的贪瞋痴,所以非要修证不可!修证是有,但是「染污即不得」。修也好、证也好,是不能够染…
《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