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在色声香味触法、在色受想行识上活动。所以,这个色受想行识,若是被刀一段一段地割截,那就不得了,就是特别地痛了!
这样说,修行若是入了圣位,成就清净智慧的时候,也是能灭诸有苦。不过经上说,圣人在身体上还是有一点苦的。就是圣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与色声香味触接触的时候,如果有刀杖或是病痛苦恼他,前五识还是有一点苦受的。但是,他的第六识与清净的智慧在一起活动时,这清净的智慧能使令这一念心不住于色受想行识上,不住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上。因为无住,所以就不苦了。明白点说,圣人是前五识有那么一剎那短时间的苦;到了第二剎那,第六意识和清净的智慧一起活动的时候就不苦了,所以能灭诸有苦。
我们听闻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或者见观世音菩萨的相好光明,内心能够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德行,就能使令我们逐渐的进步,到达圣人的境界,就能灭诸有苦。如果我们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感应观世音菩萨救护了临时的灾难,那也是能灭诸有苦,但是那只是少少的一部份,还不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所要求的。如果,能彻底的灭除一切苦,令众生到达涅槃的境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才是满愿了。
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优婆斯。这位优婆斯比丘,是怎么出家做比丘的呢?有一段因缘。
优婆斯有位哥哥,已经订婚了,但是还没有结婚,就到远地去做生意。哥哥走了很多年,未婚妻年纪也不小了,岳父开始着急了,于是就到他家,对这个弟弟说:
「你哥哥很多年都不回来,他的未婚妻年纪越来越大,我想就许配给你好了,你愿意同她结婚吗?」
弟弟说:「不可以!」。
这个岳父一次说不成,又来第二次、第三次,弟弟一直是很坚定的拒绝。岳父一想、再想,终于想出个办法来,就是请人冒名是他哥哥的朋友,写了一封信,托远地来的生意人带给他弟弟。弟弟一看:「哥哥死了!」心里面很惊、很悲痛。
过了几天,这岳父就来了,对他说:「你哥哥死了,你现在心情怎么样?同不同意娶我的女儿?如果你不欢喜、不愿意,我就另有计划!」因为他收到信件后,认为哥哥真的死了,只好答应结婚了。
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女孩怀孕了。怀孕以后,哥哥回来了!弟弟非常地惭愧、也非常地恐怖,就逃跑了。他本是王舍城的人,跑到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见佛,要求出家做比丘。佛是大智慧人,认为这个人是可以度的,就为他剃度、受比丘戒,教他修学四念处。他很努力的修行,没有多久就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了。
他哥哥回家后,很多亲友的妇女就为这个新婚的女人堕胎。哥哥知道这件事,非常地愤怒,想办法要杀掉弟弟。什么办法呢?他拿出五百两金,宣布:「谁能把我弟弟的脑袋拿下来,我给他五百两金!」
这样一宣布,就有人应募。双方讲好了以后,就给了那个人五百两金子。当然,哥哥已经调查过,知道弟弟是在祇树给孤独园出家,就和那个人一同到了祇树给孤独园。当他们见到了优婆斯比丘的时候,他正在树下静坐入定了。怎么伤害他呢?用箭射。杀手拿起箭来对准的时候,心里想:「哎呀!这位比丘很好,我怎么可以杀他呢?」但是又想:「我若不杀他,这五百两金就要被夺回去了,还是杀!」当目标对准以后,就放箭了。这一放,箭没有射中比丘,反而射到他哥哥的头上,就把哥哥射死了。他哥哥临死的时候,苦恼加上愤怒已经到了极点,就这样死了。
就娶妻这件事来看,优婆斯也是情有可原的。现在,优婆斯比丘是个阿罗汉、是圣人,当那个人放箭的时候,箭会转弯,反而把他哥哥射死了。由这件事看来,阿罗汉是不可以伤害的。
哥哥死了,但是杀害弟弟的想法没有改变。于是就变成毒蛇,住在优婆斯比丘房间的门轴那个地方,想找机会毒害优婆斯比丘。但是,那扇门有时开、有时关,就在无意间的开关中把这条蛇挤死了,他又没能报这个仇。可是恨还没完,死后又变成更小的毒蛇,还是生在优婆斯比丘住的地方,想找机会毒害他。
这一天,优婆斯比丘在他的住处静坐,这条小毒蛇从上面掉下来,就落在他的头上,一下子,优婆斯比丘就中毒了。舍利弗尊者住的地方离他不远。这时候,他立刻就招呼舍利弗尊者:「我现在中毒了,而且这毒很厉害,如果你不赶快把我的身体移到外边去,就会污秽了这个地方!」
舍利弗尊者一看,说:「我看你面色还是很正常,完全没有中毒的现象,怎么说中毒了呢?」
优婆斯比丘说:「色是我、我所否?受想行识是我、我所否?」
阿罗汉无我的智慧,能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这和《金刚经》上的意思一样。因为无我相,所以他心里无所住;因为无所住,所以他的心还能保持平静,没有苦恼的感觉。所以「能灭诸有苦」,是说我们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礼拜观世音菩萨,仰赖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而优婆斯比丘是阿罗汉,具有清净的圣人智慧,自己就有力量能够灭一切苦的。
于是,舍利弗尊者就把优婆斯比丘的身体移到房子外面去,一落地,他的身体马上像糠似的碎了。然后,舍利弗尊者就去见佛,报告这事。
他说:「这个比丘,出家时间不是很长,很快地就得阿罗汉果了。但是为什么又为毒蛇所毒而死呢?」
佛回答这个原因:
在很久远、很久远以前,有一位辟支佛在山里住。有个打猎的人到山里去捕捉禽兽,或者用网、或者用箭捕射。这位辟支佛就惊动这些禽兽,让牠们跑了。
这猎人打不到野兽就愤怒,心里对辟支佛不高兴,于是就用毒箭射辟支佛。辟支佛中了箭以后,因为可怜同情这个猎人,于是就飞到虚空中,现出种种的神通变化。猎人一看:「唉呀!这不是平常人啊!有这么大的神通道力,我怎么可以杀害他呢?」立即就向他忏悔,同时也发愿:「希望我将来能够遇见圣师、遇见这样的大德高僧,也能修行,成就这么大的神通道力。」
辟支佛现了神通以后,因为身体中了毒,也就入无余涅槃了。而这位放箭的猎师,死了以后就堕落地狱。从地狱出来以后,五百世中每一世都是被毒死的。现在这一世,即使得了阿罗汉果,还是要被毒死。
我推测,优婆斯比丘知道哥哥变成毒蛇要杀他,所以他心里想:「你一直想害我,我让你害好了!」因此,蛇才能把他毒死。这也等于有意的满他哥哥的愿了。在佛法来说,就是他过去世以毒箭射辟支佛的罪太大了,所以有五百世中毒而死的果报,这是最后一次被毒而死。
由这故事看出来,只要自己能够努力修行,得成圣道之后,自然能灭诸有苦。当心与道合的时候,能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心无所住时,这些尘劳的事情不能影响他、也不能干扰他,即使有苦,心也能不受。以凡夫的肉眼来看,这位圣人是被毒死了,但是在圣人内心的境界,实在是没有苦的。
我们凡夫没有得圣道,自己不能灭一切苦,就是要仰赖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所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戊二、别答仰荷冥益十二 己一、正颂第一救火烧难
假使兴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观音力 火坑变成池
前面总答说完了,这底下是一样一样的回答,也就是别答。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推落大火坑」是火难,颂意与前面长行的意思一样。按人的境界来说,譬如有二个人,或是多数人,一方起了杀害对方的动机,要把这个人推落到大火坑去。
书上有一个故事。
有二个人是朋友,一起到一个地方去,在途中的荒野里,看见地上闪着光明。为什么有光明呢?于是他们就把地刨开。一看!地底下埋有很多黄金。这二个人就说:「哎呀!这不得了!等我们吃完饭,再回来拿黄金!」
原来这二人是好朋友,但这时候心就变了。一个想:「我若把他打死,这些黄金就都是我的了。」另外一个人也想:「想办法买一点毒药,把他毒死了,那么这些黄金都是我的了!」二个人互有杀机,这就是「兴害意」。
结果这二个人,一个把毒药放在茶里;另一个用武器,先将对方杀死了,之后回去喝茶,自己也被毒死,谁也没有拿到黄金。所以,人与人之间,或因贪心、或因仇恨、或者因为其它的邪知邪见而起害意,凡夫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如果,这个被害的人是佛教徒,他平常是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是相信观世音菩萨、相信佛法的,遇险难时他能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求救于观世音菩萨,这时候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力量,能使令火坑变成池,而救护了这个人。
阿育王没有相信佛法以前,是很暴恶的。他在首都华氏城造了一个牢狱,牢狱的外观非常美;但是里边却是地狱的境界,有种种杀害人的方法!
在这个时代,有一对长者夫妇到大海里取宝,在海上生下了一个儿子,于是就取名为「海」。这对夫妇在大海里取宝,逗留海上有十二年之久,也取了很多的宝,然后就回到陆地。回到陆地时,遇见土匪,长者被杀死,宝也都被土匪抢去了。海这个年轻人觉得很悲痛,就出家做了比丘。
之后,他展转地来到华氏城,到了牢狱的外面。他不知道这个地方是牢狱,由于外观很美,他就跑到里面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个治罚罪人的牢狱。他一看不对,就想往外跑。但是,管理员说:
「你不可以出去!最初阿育王命令我管理这座牢狱的时候,我答应过他,凡是进来的人,就不许出去,要治死罪。所以,我一样要治你死罪!」比丘一听,就哭了。
管理员说:「你哭什么呢?很多人进来了,都是要死的呀,你怕什么呢?不要哭!」
他说:「哭是因为我出家不久,本来出家是为了成就圣道的,但还没有得圣道就死,太冤枉了,所以心里很悲痛啊!这样好不好,你答应我,给我七天的寿命,过了七天再杀我,可不可以?」管理员答应了,再给他七天。
这时候,阿育王的一个彩女和其它的男子说…
《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