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宇宙万有本体论(2)

  好,翻开第九页,第九页,“题宇宙万有本体论”“此论,为直谈心性之鸿文,”这鸿文就是广大的意思,这个直谈心性的一个很广的很大的文章,底下两句讲得最好,“未悟者看之不解,”没有开悟的人是看不懂它在讲些什么东西,“已悟者无须更看,”所以等一下就下课了,没有开悟的你都不用看,已经开悟的你也不需要看,这样这本书等一下就关起来,就不用再看了,但是还有一种人恰到好处的说,“若上上根人,”如果上上根的人,“内因已熟”就是他内在的因缘内在的成熟度够,那就熏习已经久了,内观的功夫够也相当有基础了,“在将悟未悟之际,”刚好要悟了,差一点而已,没有悟之际,“得此一篇,”这一篇不得了,“因指见月”因为指头的方向看到了月亮,就是因为这个方向见到了本性,“如催生符,”以前妇女生不出来去神的面前求一张什么催生符,一帖,哇,一声生出来了,就诞生了,“哇地一声,诞生王子,位在百官之上,此所以可贵”诞生王子是什么意思,是指大彻大悟的人,大彻大悟只要你一悟入破无明,你的位就跟佛一样,就是圆教的初住位,破无明,见法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虽然在事相上还不是象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可是在心性上已经无所执著。了知内外毕竟空的道理你已经解脱生死了,生死已经自在了,用心性在修行就一日千里了,诞生王子,位在百官之上,此所以可贵也,“文中一字一句,或隐或显,”每一个字,或者一个句,或者是隐藏起来,或者是显,“皆谈第一义,”统统是谈第一义,第一义就是不可说,或者叫做中道,第一义或者是讲究竟义,或者是讲毕竟空义,这个统统叫做讲第一义。“故与古经论契合,”“般若经,起信论,禅门语录等,罄无不尽,”就是所记载的没有一样不详尽,写得很清楚的样子,罄无不尽就是记载得无所不尽。什么都记载得祥详细细,“盖达人”在旁边写开悟的人,通达法性的人叫做达人,这个达人不是高贵的人,盖开悟的人说本性,“如老艄说海,”为了这个字我还去查这个艄本来是船位尾 ,站在船尾的船员,这个艄本来是船尾船尾就是怎样?这些老船员跑来跑去,都跑到船尾看海,船员跑来跑去跑到船尾看海,意思引用老船员,这些老船员每天都在船上说海说得很清楚,什么季节吹什么风,什么海起什么浪,是深海这是东海,太平洋,大西洋,是不是,鄂霍次克海什么北大西洋,讲得很清楚,如老艄说海,象老船员说得那么清楚。“不约而皆同也。”因为大家都开悟了境界都一样了,“宇宙万有,皆吾心之所生,”都是我们心所生出来的,“心外无一法可得,”这一句话要画两条线,这句话为什么要画两条线呢?告诉你你所有的境界都是心所影现出来的,简单讲是注意你的起心动念,不是注意境界,不管外面的境界怎么变化,你的心不能变化,我们的心不变化,就真的找到不生不灭的功夫。你说我们一个色身怎么不会老,他一定会老的。但是心不会老的。譬如说我们今天看我们的爸爸,从小看爸爸,爸爸年轻现在老了,爸爸变成阿公了,我们看爸爸,阿公这样一直变化,可是我们的心有没有老?我们的色身会老,我们的灵性会老吗?你曾经看过我们一个人的灵性有起皱纹吗?你的心是长得什么形状的,你曾经看那个心老化过吗?没有,无形无相的心性怎么老呢?无形无相的心性只会变得执著,颠倒,愚痴。可是但莫执著分别,愚痴。他恢复本来的面目,他就是不生不灭。所以心外无一法可得,为什么叫你划两条线,这个就是修行的大根本,简单讲不必注意外在的境界生灭,注意我们取舍之间的起心动念,我们有没有放下,歇即是菩提,我们有没有体会出来,为什么?这些外在的现象都是如来藏心所影现出来的。

  

  《楞严经》中,佛告阿难“色身外泊”就是以及外面的“山河虚空大地,”统统是妙,都是妙明真心中物,把笔拿起来,妙明真心画线,然后旁边写如来藏心,都是我们如来藏心里面的东西。简单讲心,我们这个色身是如来藏心所影现出来的,外面的山河大地也是清净心所影现出来的,你迷了就烦恼心,无明心,执著心,颠倒见,悟了相还是存在只是开悟的心,清净心,平等心,无相心,如来藏心就显现出来,迷跟悟而已,事相跟本体都不改变,。所以坐道场不动道场而能够圆满菩提,所以悟道的人处处是道场,任何时间,空间的交会点都是我们的本性的展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不是我们本性,哪一个地方统统是本性的展现,所以我们这个色身以及外在的山河大地虚空,都是如来藏心中的物。“所以本论以介尔心性,”介尔就是一刹那。楞严经讲的刹那,一刹那,介尔心性或者是指很小很小的或者指一刹那。站在空间指很小的。介尔就是指很小的就像芥子一样,或者站在时间上是一刹那,统统叫介尔。介尔就是小到没办法形容,介尔心性就是一念之间的意思,本论以一念的心性,“为宇宙万有本体,此可以破极微实相。”以及上帝造物等谬论。这个很重要要做笔记,破极微划一线旁边写二乘人,二乘人所修的因缘法。他们认同地水火风是实体的东西,简单讲他们认同电子,质子,中子这些分子的存在,他们认为所有的物质现象分析到最后都有颗粒微尘的存在,而且存在是实法的所以叫做破极微,破极微实相这个极微是因缘法,可是如果悟道的人就知道连这个极微的因缘法都是心所影现出来的,所以性色真空,真空性色,性火真空,真火性空。这个地水火风统统是心法所影现的。所以二乘人跟究竟的大乘有什么不一样,二乘人认同因缘法的实体,分析到最后有一个地水火风的最小单位,简单讲就是所谓的原子或者分子,那么大乘的究竟极致不是这样子。大乘的究竟极致是认为一切的境界都是心所影现出来的。我们因为坚固的执著,所以幻化出时间跟空间的交会点,有三度空间的影象,其实这都是坚固的一种执著,牢不可破的执著,不是真正有实体的东西,如果我们有能力发明一种科学的仪器,有一天我们会再继续细胞的最小单位,细胞膜,细胞核,细胞核的最小单位到现在还搞不清楚,还是没有办法,没有那种再放大几百万倍还有更小的。人类在医学这么发达,有时候对细胞还是有限,认识还是有限,对人体的认识还是很有限度,所以宇宙万有本体,此可以破什么,破极微实相就是二乘人,破二乘人的因缘法当下就悟入实相,叫做实相可以破极微入实相证入实相,意思就是说这一部宇宙万有本体论,以一念的心性为宇宙万有的本体,只要你开悟见性,就可以破二乘人的因缘法,证入了实相,这是指二乘人。底下“及上帝造物等谬论,”在旁边写个外道自然。这个是破外道的自然法,外道跟自然,上帝造物就是有一个主宰,有一个主导。认为宇宙是上帝所创造的这个就是外道,这个外道就包括自然法,宇宙自然,就是自然这样子,自然生自然灭,也没有人去管你它就是一种自然,也不必积极地求,也不必积极地舍,一直都是这样子很自然,认为这个宇宙的来源就是自然的存在,他不了解什么一念的根本无明,什么枝末无明,什么生相无明,转相,业相统统不知道,生相,转相,业相他不知道有这个微细的三相,他认为这个就是上帝创造的,要不然他本自其然就是存在,也没什么好说的就这样子,这个就是《楞严经》所讲的,所以我们一念的心性如果见性了。可以破二乘的因缘法,可以破外道的自然论,这些都是谬论,错误的理论,“使一切学人,归于正见,”使一切学人归于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厥功甚伟,”他的功德是很伟大的,“篇中不着有,亦不着空,”在里面所讲的不着有也不着空,“虽崇性德,不废修德,”把笔拿起来,性德就是理,不废修德就是事,这一句话从哪里可以印证呢?从《楞伽经》可以印证,大慧菩萨问得非常好,大慧菩萨问世尊,我们的自觉圣智是因次第而成或者是刹那圆满完成的,本自圆成,释迦牟尼就告诉他,我们的自觉圣智,圆满的清净自性是依次第而成,也是因为圆满而成,顿悟当下圆满而成,也是次第也是当下,大慧菩萨就问佛,何以故呢?世尊,为什么我们的清净自性是因次第而成,也是因为顿悟而成。这些大菩萨们实在是迷惑不解。好,在这里你就放下笔,全部要注意听,全部要彻底的注意听。譬如,一面镜子,这一面镜子师父这只手譬如一面镜子,这一面镜子可以照天照地,车子来来往往,花开花谢,都在这个镜子里面影现出来,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也在这面镜子里面影现出来。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在镜子里面影现出来,可是这个镜子一摸,没有,摸不到,车子跑来跑去,生生灭灭。摸着镜子的面也摸不到什么任何东西,摸不到任何东西。好,现在再注意听,站在镜子的相来讲生灭,站在镜子的体来讲不生不灭。好,再来注意看,生灭,注意看,注意听。镜子,车子来来往往,人的生老病死影现在镜子。镜面有没有改变?镜的体有没有改变,没有,你怎么摸它都是无相可得,只是影现出来而已,你说没有他相清清楚楚,你说有,取之不可得,舍之不可得,所以生灭,相的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体的不生不灭,体的不生不灭不能离开相的生灭。好,再来,为什么说我们的心性是因次第而成,因为,记住,凡夫的习气很重,没办法一蹴而成,站在断习气的角度我们叫做次第而成,一步一步来,所以简单讲修行不能离开精进不能离开事相上的用功。拜佛,念佛,定早课,晚课定数目这个一定要的,因次第而成,为什么,相是生灭的,要不然释迦牟尼哪里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怎么会这么庄严,他就是站在相上的角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可是站在本体的角度他就是般若的实相法。所以六祖他是一个开悟的圣者,可是他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虽然说六祖是佛,可是并不圆满,因为他没有三十二相也没有八十种好,因为他在事相的修持还不够,所以六祖必须他悟到不生不灭,六祖慧能大师必须到…

《宇宙万有本体论(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