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经 游行经(白话文参考)▪P3

  ..续本文上一页、安乐,真道就不会失去了。所以奉劝诸位,切莫心急得道,想要一步登佛,或者此生成佛。

  

  

  世尊随所适宜,安住之后,告阿难:“全都前往毗舍离国去。” 阿难即领受教言而行。着衣持钵,与大众们一起,侍从着世尊,路经跋祇,到了毗舍离国,坐在一棵树下。当时,有一位淫女,名叫庵婆婆梨。听人说,佛带领着诸多弟子来到了毗舍离国,正坐于一棵树下。即整装自身,驾乘着宝车,准备前往佛所,礼拜供养。还未到那里,便远远地看见世尊颜貌端正,身体诸根奇特异样,相貌完好备足,如同众星拱月。庵婆婆梨看见后,心生欢喜,下车步行,渐渐靠近佛处。她向佛足头面顶礼,而后坐于一面。

  

  当时,世尊为众生渐次说法,开示教导,令众生得着利益,心生欢喜。庵婆婆梨女听佛说法后,生欢喜心,即对佛言:“从今日开始,我要皈依三尊。但愿佛接受我,在正法中成为优婆夷。我会终此性命,受持: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又对佛言:“但愿世尊及诸弟子,明日接受我的宴请。今日晚上,就在我园中留宿吧。” 那时,世尊默然接受。庵婆婆梨女见佛默许,即从座而起,向佛足头面顶礼,绕佛而归。

  

  庵婆婆梨离去未久远,佛告阿难:“我和你们一起前往那园吧。” 阿难回答,好的。佛即从座而起,手持衣钵,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一起,前往那园。

  

  《注释》

  优婆夷:受了三归依、五戒,并持守戒行圆满的女性居士,才称为优婆塞。与前优婆塞注释一样,优婆夷和居士不同,是真正佛弟子中的修行人。

  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毗舍离城中的诸位车役们,听说佛在庵婆婆梨的园中留宿,即整装,驾乘着五种颜色的宝车。其中有驾乘青车青马的,连同衣服、车盖、幢幡、和下属官吏的着装、所用也都是青色。五种颜色的车马,都是这般。五百位车役,服装颜色尽是相同,正准备前往佛所。庵婆婆梨辞别佛陀后,在回家路上,正逢车役们。当时,车役们的驾车速度疾快,与庵婆婆梨女的宝车,互相钩住推扯着,幢盖也被折断损坏了,但庵婆婆梨并不避道。车役责问道:“你仗着什么势力,行车却不避道,冲撞我的车,折断损坏了旗子和伞盖?”

  

  庵婆婆梨女回答道:“诸位贵人,我已经宴请了佛,将在明日设食,所以急于回家置办供养,才以这样的速度行驶,请原谅我不能避让。”

  

  诸车役即对庵婆婆梨女说:“你置办宴请之事,暂且先与让我们。我们将给你百千两金子。”

  

  庵婆婆梨女寻思后,回答:“我已经先宴请了,不能让与你们。”

  

  诸车役又对庵婆婆梨女说:“我们再给你十六倍的百千两金子,你必须先让我们来宴请。”

  

  庵婆婆梨女还是不肯:“宴请之事,我已经定夺了,不可让给你们。”

  

  车役们又对庵婆婆梨女说:“我们今日与你平分国财,你同意先让与我们吧。”

  

  庵婆婆梨女回答道:“就算把全国的财宝都拿来,我也不换。这是因为佛住在我的园中,已经先接受我的邀请了。这事已经定夺,终是不能相让的。”

  

  车役们各自振手叹气,大声嚷嚷道:“今日被此女子,夺走了我们的初福啊。” 即便前进,直往那园去。

  

  世尊远远地看见五百位车役,和数万辆车马,拥堵着道路而来。便告诉僧众道:“你们要知道,忉利诸天的游戏园林,其威仪容饰,也不过无异与此园。你们出家人,应当各自摄住己心,具足诸威仪。出家人应当如何摄住自己的心呢? 要按此方法修行:

  —— 出家人自观身内,污秽不净。如此精勤不懈,忆念不忘,以致舍离世间的贪欲和忧患;又自观外身,衰老灭亡,无常变化。如此精勤不懈,忆念不忘,以致舍离世间的贪欲和忧患;又自观身内和外身,精勤不懈,以致舍离世间的贪欲和忧患;对于自己的感受、意识、心念,也是这般地自观。清楚地看到它们,又无常变化,又污秽不净。如此精勤不懈地自观,以致舍离世间的贪欲和忧患。(请参考游行经中 注释 —— 四念处)

  

  出家人如何具足诸威仪呢? 要按此方法修行:

  

  —— 出家人知道可行便行,知道当止便止。连同左右顾视,肢体屈伸俯仰,拿持衣钵,饮食汤药,都不失仪范。善巧地设立仪轨,能方便地除去蒙蔽于心的荫盖。行走、安住、坐立、躺卧、睡觉、醒来都话语沉默,摄心不乱。这即是出家人具足诸威仪。”

  

  

  

  五百位车役去往庵婆婆梨园,即将来到佛处。他们下车步行前进,到佛处后,向佛足头面顶礼,退坐于一面。如来在座上,光明相独显,遮蔽诸大众。如同秋月;又如同天地清明,洁净而无尘埃遮蔽,太阳在虚空中,光明独照。这时,五百位车役围绕着佛,在旁陪坐着。佛在大众中,光相独明。这时,在座中有一位婆罗门,名叫并曁(原字已无法查证)。他从座起,偏袒右臂,右膝着地,双手合十,以偈颂向佛赞道:

  

  

摩竭鸯伽王  为快得善利

  身被宝珠铠  世尊出其土

  威德动三千  名显如雪山

  如莲花开敷  香气甚微妙

  今睹佛光明  如日之初出

  如月游虚空  无有诸云翳

  世尊亦如是  光照于世间

    观如来智慧  犹暗睹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施众以明眼  决了诸疑惑

  

  五百车役听闻此偈后,对并曁说道:“你可再偈颂几遍吗?”

  

  并曁即于佛前,再三地复颂。五百车役,听闻偈颂后,各自脱下宝衣,施舍给并曁。并曁即以得来的宝衣,奉上给如来。佛因为怜悯他们的缘故,即受纳了。

  

  世尊告诉毗舍离城的车役们:“世间有五宝,甚为难得。是哪五件呢? 一,如来、至真,出现于世,甚为难得。 二,能演说如来正法者,此人难得。 三,如来演说正法,听闻者能相信理解的,此人难得。 四,如来演说正法,听闻者能得着成就的,此人难得。 五,当他人面临危险,能援手救济,令他脱离厄难,并让他知道世间无常反复变化的道理,此人难得。 这即是五件宝,甚为难得啊!”

  

  五百车役听闻佛的开示教导,得着利益和喜乐后,即对佛言:“但愿世尊和诸位弟子们,明日接受我们的宴请。”

  

  佛告诉车役:“你们就算已经宴请我,我现在便得着供养了。庵婆婆梨女已经先邀请我了。”

  

  五百车役,听说庵婆婆梨女已经先邀请了佛,各自振手说道:“我本想供养如来,却不想今日被此女子抢先夺走了。” 他们即从座起,头面礼佛,绕佛三圈,各自归回。

  

  庵婆婆梨女,于当夜置办了种种供养。到了第二天的约定时间,世尊即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僧众整衣持钵,在前后围绕下,去往邀请之所。到了那里,顺座而坐。庵婆婆梨女当时摆设饮食,供养佛及僧众。饮食完后,撤去了钵和桌子。庵婆婆梨女手执金瓶,用水洗涮器具后。向前对佛说:“这毗耶离城中所有的园林楼观,属我的园林最胜。今日以此园林贡献给如来,但愿如来慈哀怜悯我,垂顾受纳。”

  

  佛告言:“你可以将此园,施舍给以佛为首的四方僧众们。这是因为,如来所有的园林、房舍、衣钵六物(比丘三衣、钵器、随坐衣或称坐具、滤水囊),纵使是诸魔、帝释天、梵天、大神力天,也不堪受此供养。” 庵婆婆梨女领受教言,即以此园林施舍给以佛为首四方僧众们。佛因为怜悯她的缘故,即接受了供养,并以偈颂说道:

  

  

起塔立精舍  园果施清凉

  桥船以渡人  旷野施水草

  及以堂阁施  其福日夜增

  戒具清净者  彼必到善方

  

  庵婆婆梨女取来一张小床,坐于佛前。佛渐次为其说法,开示教导,令其得着利益和喜乐。所说之法分别是:论施舍、论戒律、论往生天界。“欲望是大祸患,秽污不净,是阻碍上进的缺漏,只有出离此大障碍,才得以上进。” 这时,世尊知道那女子意念柔软、和悦,蒙蔽真心的荫盖微薄,易可开化,如同诸佛,在成佛前得法一样。即为那女演说四圣谛:苦、集、灭、道。

  

  《注释》

  帝释天: 帝释是忉利天之主。

  梵天: 梵众天、梵辅天与大梵天,总称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统御梵众之人民、梵辅之辅弼臣。位于色界的初禅天。梵天也通常指大梵天王。

  

  天有几层:共分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有淫欲和食欲,分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天无淫欲和食欲,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苦集灭道: 佛揭示众生痛苦的四谛道理。一切痛苦集合起来的原因,以及消灭痛苦的方法。

  

  

  

  当时,庵婆婆梨女信心清净,如同洁净的白毡,容易被着色。即于座上,心中远离尘垢,传承诸法的法眼生出。见法得法,决定正住,不堕恶道,成就大无畏。庵婆婆梨女对佛言:“我今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她像这般再三地复说道。“但愿如来,接受我在正法中成为优婆夷。从今以后,直至寿命尽终,受持:戒杀、戒盗、戒邪淫、戒欺妄语、戒饮酒。” 当时,庵婆婆梨女从佛处,受持五戒后,舍离原本的习气,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世尊在毗舍离城,随所适宜,安住之后。告阿难言:“你们整装一番,我要前往竹林去。”

  

  阿难回答,好的。即整装衣钵,与大众们一起,侍从着世尊,路经跋祇,来到那竹林。

  

  

  

  那时,有位婆罗门姓氏之人…

《阿含经 游行经(白话文参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