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没有决心和毅力去接受这种教导的时候,他会讨厌这种教导,甚至于歪曲这种教导,他认为这种教导似乎无法让他再照常生活似的,乃至他会找很多借口来逃避这种教导,或者巧言令色的掩盖自己的心。但恰恰相反的是,佛陀的教导能给我们带来无上的幸福和究竟、清净涅槃的安乐。
不能以凡情俗见来看待佛法,那样只能是扭曲了佛法和污染了佛法。
很多人修行不得力的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心地)上下手,表面上好象做了很多事、很精进,但根本就缺乏正见正念的观照力,所以烦恼痛苦依然没有改变,习气毛病、邪思邪见依然照常,困扰自己也影响他人,这是很可怜、很可惜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真正修行,所以怎能得到修行的受益呢?
修行人不应该象凡情俗见者一般急功近利地想得到什么,而应该脚踏实地地具足净戒,提起正见正念努力观照,学会看破放下,如此则水到渠成。稳妥随顺自然,不急躁、贪、嗔,自不易出偏差。究竟成就,在于修行者的功德圆满,决不是妄想、空谈所能达到的。应该理智地、如理如法地明白这一点。想得什么本身就是大妄想,真心无失,只要不污染就不错了。一切圆满具足,佛性天然,重要的是舍妄归真、断无明、证解脱,斩断凡情俗见,则与佛无别。若污染重重则唯生死轮回、苦恼无量,不得解脱。众生背觉合尘,所以生死苦恼;诸佛背尘合觉,所以不生不灭,涅槃清净。修行即是提起净戒、正见、正念,圆足戒定慧、破无明贪嗔之尘染,证本来大涅槃的本觉真实。切莫心外求法,愈来愈远,欲升反堕!
学佛以具备正见正念、清净戒律为前提,断贪、嗔、痴、慢、疑、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种种烦恼为根本,以证涅槃解脱,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目的,是非常安全的,因为如此才是正法。
走火入魔的原因乃是个人以不正见追求神通怪异,不正念而以外道法掺合,没有清净戒律,以欲望(财、色、名、食、睡)的满足为目的,不为断烦恼习气为根本,以执著分别为强烈用心,不观照无常、苦、空、缘起无自性的真理,执事相差别、境象为贪嗔,故此逐境迷心,妄认假相,不识真如本心,焉有不出偏差之理?这样的话,表面说是学佛,其实完全违背佛陀的教义、教法,不是佛子。只能自误误人罢了,实是愚痴!这样的人乃是内心没有真正皈依觉(佛)、正(法)、净(僧)的,更破皈依戒,非佛弟子。真正佛弟子必须具备戒律,正见正念,依真理而修行观照,以断苦恼证真如本性为目的,如此的话,就会最终成就圣弟子的果位。假如说学佛会走火入魔,那是无稽之谈,除非那人本身就有潜在的疯病,或者依从不净戒、不正见、不正念的外道法,以神奇怪异、欲望满足为目的,这样的话是与佛法无关的。切记学佛旨在破除错谬的不符合真理的行为、心理、语言,焉有其它?善思念之!
修道者首先应该执持戒律,因为戒律能够让你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是引起烦恼的事,该做的能引来清净安宁的心地。你不一定刚开始所有的条文都背得一字无差,但你可以做到谨慎自己的口德、行为和心灵,善待一切,不要伤害自己和他人。如此之后你可以提起无常、苦、无我的观照,专注于呼吸或佛号,乃至于当下保持觉醒,让心的本然寂静、般若现前。如此戒、定、慧自然而然的具足增长。修行是一个过程,无须太过急迫,但也不要太过放逸,保持平常心,自然而然地观照就可以了。注意身心内外的假相,时常警醒自己,不要迷惑于假相。
当我们戒行不能持守清净的时候,表面上好象依然说着多好听的语言、做着多好看的行为,却都是不清净自在的,当下只是杂染,它只能是烦恼和痛苦的,请好好体会。戒行确实是产生安乐自在的基础。安定的心和智慧、无忧恼的心确实只有从戒的清净上产生出来,请仔细省思体会持戒的殊胜之处,不要自欺。无有戒行的根基,不可能产生清净的定慧;戒行的圆满来自德行的完成。心灵持戒的动机是愿断恶修善,净化身心,不止是表面的。请省思吧!你将会明白受持戒行乃是一种解脱,而不是束缚,它将为让你从世俗的杂染中解脱出来做好基础。正定的稳固来自于清净的戒、正见正念的持续观照。般若智慧来自于清净无染的心,来自于正见的确立和正定的成就。戒是清净的身心,定是稳固无颠倒的身心,慧是明晰真理无迷惑的身心。此三者为一,即真心无妄。无妄的真心既是清净的,也是安住的,也是智慧的,没有烦恼痛苦。
戒律是保证自解脱证菩提的无上妙宝,破坏戒律无异于自毁长城,让魔王波旬乘势攻击,受其控制。警惕的持好戒律,不断的重建对于戒律的信心,坚定的奉守清净,乃是明智的作法(抉择)。
以戒为师,通达法理,真修实证,缺一不可,具足圆满,决定成就。
何以故?无戒则修行无根基,不通法理则盲修瞎炼,不真修实证则空谈妄想。如此则是生死路上凡夫,难敌业力牵引,所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三无漏学,乃了生脱死之必须具足也。
在善知识指导下,持净戒,以破见思惑(贪嗔痴慢疑及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及种种随烦恼为本,以正见正念来修持,不贪五欲六尘,不求神通怪异,精进修持,不易入魔。
带着慈悲善念,不是为了攀缘,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与一切众生结法缘,即使他们不能马上学佛,但却已经种下了一颗殊胜不可思议的种子,实在功德无量。但这中间必须清楚地观照是否于起心动念中带着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污染,不要忘了正见、正念、净戒的修行,否则又是颠倒; 无所住行一切善法,乃真明白。
尽人事以顺因缘,努力地修行,什么时候成就那是因缘的事情。拔苗助长是极端;不努力修行也是极端。急功近利、放逸懈怠皆是愚痴,于事无补,这皆是不明中道、心外求法的惯性使然罢了!学佛首先须具足净戒、正见、正念,然后认真诚恳努力精进修行,不急不躁、不懈怠、不狂妄自以为是,方是正确态度。
闻思明白佛法并不是修行的结束,而是修行的开始。误认为闻思明白就是结束,那只不过是我慢贡高的业障作祟罢了,于了生脱死毫不相干。真正明白时,一切方便法门皆是殊胜助缘;不明白时,一切法门皆是方便法门。若真明白时,法法皆是妙法,随宜一门精进,心地清净,断见思惑,乃是相上、性上都如实统一,乃为圆融无碍的真正修法。修行破见思惑有一个粗、细、精、深的渐进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这决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证道需要真正稳固地从闻思修中切实精进而来。舍净戒、正见、正念无从成就,那只有心外求法而已,于断无明贪爱生死业因毫无究竟益处。大而无形乃名真大,小而无内乃名真小,大小无别,本来平等。
佛性众生具足,本自涅槃不可思议,但却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故轮回生死,不得解脱。故此佛性乃真无上秘密,《楞严》曰:如来密因者是。众生因妄想、执著,造贪嗔痴慢疑乃至种种不正见诸烦恼,障蔽自性(佛性),成六道迷昧众生,苦恼无量,诸多浊恶,真大可怜!若能于起心动念间断除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依净戒正见正念,勇猛修持,破无明,修自身心,证佛性,方能最终相应,究竟成佛!如此则念佛、持咒、参禅乃至一切法门,随宜精进皆可成就!
修习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开发般若智慧,唯有让心强有力的集中一点才能坚固地建立禅定,由定所提起的正见的观察、精细的观照才是般若妙观察智。但要达到符合真理的正定首先必须持守清净的佛制的相应戒律,如此放下世间杂染不净的执著,才不会引起邪定、外道定。佛制的戒律持守清净,正见、正念、正命、正业……等等无差,才能真正的称之为修行。如此解脱才有可能,否则决不可能。
戒律的目的是让我们戒除恶行,令身心清净。故此,正见正念分明,自心清净,行一切善、断一切恶是不成问题的,不会困难的;之所以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习气罢了。戒律正是建立在断贪嗔痴——轮回生死、不得自在解脱的业因上,故此违背我们的习气,如此就似乎困难了,事实上,一位觉悟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涅槃寂静的真正修行人持守戒律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不要忘了:清净的行为形式,即所谓德行正是我们人人具足的佛性的流露,自性(佛性)本清净,只因不明真理,故此造诸恶业,遮蔽佛性,令自心习气毛病谬执思想严重,形成习惯了,反认为是理所当然,当说到戒律时,反而忘却它的本来真性了,似乎变得非常遥远了,真是颠倒啊!赶快觉悟吧!错谬不符真理的身心语言只能招致烦恼痛苦、生死轮回,毫无好处。执持净戒乃是成就大解脱自在的必须根基,没什么好商量的!
依净戒、正见、正念真正修行的时候,经书上的诸佛菩萨、罗汉的境界并不是那么遥远的。确实如此,从心的根本上下手观照,依止善知识的引导,次第从闻思修证的过程中走过来并不是渺茫的。佛法重在修证,不只是言论、理论,真正地修证,如理如法地毫无偏差地修行,一切法义是完全能够在自心的基础上证明的。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索从当下的自身心开始,佛法是切实的、当下的。佛陀所说的法义是完全可以在当下的自身心上体会证明的,决不是遥不可及的,佛法从来没有离开当下的。烦恼痛苦、涅槃解脱的天差地别就是当下无明与明的造成。不明白真理(无明),则万劫生死轮回,明白真理即当下离开轮回的业力,以正念的心与真理相应,看破放下一分即得一分解脱,看不破、放不下则万劫生死轮回真实不虚、苦海难出!
劝诸弟子立志真正修行:以戒为师,以正见正念为根本,以断烦恼、解脱生死为目的。讲究真实修行,实证佛法,离诸戏论空谈,重真修实证、了生脱死的实践。真为修行,痛念生死,悲悯自他轮回苦恼,以深般若、明诸无常苦空、缘起无我之实相,无住、无著,悟佛心宗,入佛知见,究竟圆满。…
《正道光辉 修行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