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决不求虚妄无益之幻相,誓断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诸烦恼,真正修行,为浊世明灯,是为志!
一切现象本来是如此因缘生灭的。思想的负担和苦恼来自于不明白因缘生灭、本质空性、无常无我的涅槃,由六根六尘相对产生的印象被执以为实,如此储存于心中。这些现行的法尘乃至由此对境、当下却又未观照到缘起性空的本质的话,那么攀缘苦恼困扰又重重,人却不知不觉的陷入其中的贪嗔痴慢疑,乃至种种不正见的一切烦恼中,无法解脱。而这些储存于心的印象概念本似乎是为人所用,最终却又为此而丧失了生命的自由、人生的究竟安乐。他(她)陷入于这些缘起的假相,左右冲突乃至麻木不仁的生死状态中,完全没法体会本自清净不可思议的佛性,本自圆满不可思议的安乐涅槃。切实应该善思念之!那应该如何证悟这本来清净的佛性呢?那就是切实的努力的提起正见正念的观照,在净戒具足的当下,放下错谬执著分别好好修行。修行人应该好好看《大念处经》上佛陀的开示。
天然本性与佛无别,素朴宽容无与伦比,清净庄严不可思议。若能当下破却贪嗔痴,则顿现真如佛性。涅槃寂静,贪嗔痴性本自空寂,了无自性,无所住著,一尘不染,本自清净圆满正觉,与佛无别。业力深,谬执分别习气重者则须提起正念照破虚妄,渐除习气贪嗔痴,直至净尽,三学圆满,乃证涅槃,证大觉悟!众生谬执,五蕴浮云障蔽自性,不觉不知执著分别,以攀缘心以为自性,不悟妙明真心,颠倒迷惑生死苦恼,实大可怜悯!口说正觉不行正法,乃颠倒迷惑,终是生死路上凡夫,甚大危险,苦恼炽燃,无法熄灭。著相空谈,煮沙终难成饭。三业清净,无违正道,恒持净戒,具足正见正念观照不已,精进不退,直至圆满,乃真修行人,必出苦海。
调整姿态,开放身心,大度宽容,谦虚谨慎,正念不失,明见无我,放下偏执,不守固陋,了然缘起,观照性空,了然性空,观照缘起,无执无住,自在做事,随缘生活,如此者乃真修行人!德行自至,智慧自高,定力自深,慈悲喜舍无尽,实大可随喜赞叹!
若能以正觉真理,实践真理的正道,证无妄正解脱为自作皈依的目的,出离迷执颠倒的凡情俗见,则可拥有大自由、无障碍、大安乐的独立人格和生命。如此者乃真伟岸大丈夫!不论男女老幼,若能依净戒、正见正念而精进不息,破除执著凡情俗见、分别假相迷惑的愚痴,则皆能成就此无差别至真至贵的伟大人格。
正道者,符合于实践证悟真理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法义的解脱觉悟之路也。一切贪嗔痴慢疑,种种不正见的执著分别,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的迷妄欲染,神奇怪异、著相空谈妄想者,皆与正道相违背,唯有轮回苦恼。纵使说得口沫横飞、天花乱坠终是心外求法而已,其欺骗性、障蔽性完全是无明使然,毫无正见正念可说。故此不可能渡脱苦海,得出轮回,证大解脱。修行人切须明白了然,莫要迷惑颠倒,误人误己。
时间、空间皆是缘起假相,若证悟空性本质,则本自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生无灭,梦幻泡影,不垢不净,本大涅槃,无分别平等性空。然无相清净,却万法纷然缘起,缘起差别却本来如是清净不可思议,俗眼观之时空宛然;佛法的智慧观之,无相清净,佛陀则事事无碍,本自圆满,更说什么?吽!好好观照吧!脚踏实地的持戒修行吧!
学佛必须具足净戒、正见、正念等八正道,然后在善知识的指导下修行才行,坚决杜绝自以为是和盲修瞎炼,更绝不能以欲望和神奇怪异的目的来修行、掺杂。修行旨在了生脱死,欲望和神怪的追求正是轮回生死、烦恼痛苦的,因为它们的特性就是无常、苦、空、缘起无自性的。执以为实、贪爱渴求只是无明(不明真理)的谬执。违背真理,唯有苦恼、出错。故此一定要依止善知识,杜绝自以为是的凡情俗见和不具备正见正念的盲修瞎炼,此皆是煮沙成饭,无有是处之举,出偏却甚易的。若身边有善知识,却违背良师,不听从善知识之教诫引导,自以为是、盲修瞎炼,乃至以欲望(财色名食睡)、神怪为追求,远离真理,造诸愚痴,自误误人,那实在是无可救药,非佛弟子。如此者六道难出、三界有份,切须谦虚谨慎矣!
持守净戒为做好真正修行、决心修行、了生脱死的准备。净戒乃是修行的基础,为什么呢?因相应于在家出家者的戒律正是觉悟到因果业力的如实不可思议才下决心断恶修善,不再造作邪恶不符合真理解脱的言行。唯有真正地认识到因果业力的可怕,明白切实地立志成为有道德人格的人,深刻体会到行为必有后果的人,他(她)才会努力地去持好净戒,谨慎地护戒如护眼目。这不只是一种道德的问题,它同时意味着持戒者的觉醒和决心乃至于毅力的成就,即使其间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逆缘,但他(她)都会努力地去重建他(她)的信心,坚持去成就他(她)的戒律,因为他(她)的目的是解脱,向往的是伟大的人格——诸佛圣贤的崇高。故此,对于坚决下定决心地去受持净戒,不论遇到多少困难总不灰心的人来说,才是真正做好了生脱死、断轮回业力的准备,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是也!一个还没有下定决心努力持戒,依然徘徊的人是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人。经曰: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何以故?因为戒为根基,在此准备良好的当下具足正见正念的观照,远离邪命、邪业(不符合真理的错谬伤害众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努力地精进不退地观照修行,必然定力增长,心清智明。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它必须是无妄地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发出离心、菩提心,以正见为导向来真切地修行才能最后戒定慧三学圆满,修行成功,出离生死苦海,乃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此,真正的修行执持净戒乃至具足正见正念等八正道是必要的,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当然对于只是结结善缘,修修福报的人来说,他(她)是没这一份决心的,虽然应该随喜赞叹,但那确实是不究竟的。轮回路险,无常迅速,还是应该发大心修行为好。
任何法门都是一种善巧的方便,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法门努力地修习,不论是念佛、持咒、参禅、礼拜……它们都是佛陀的开示。但重要的是必须明白真理,明白修行的根本是心地,不论何种法门都应该具备持戒、正见、正念的观照,此是不共同法门之间的共同之处。若离开持戒、正见、正念而说修行,那是非常荒唐的。那是一种颠倒梦想罢了!是非常可笑的,是非常无知的,是不切实际的!因为那样只有轮回。不要忘记佛法的根本是戒、定、慧三学,清净的戒为基础,正见正念具足,才可能成就定慧的圆满,三学本乎一心,不于心地上修持,那是南辕北辙罢了。明白真理,断惑证真,才可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修行者可善思念之。
诸家的解说能否完全地体现佛陀的教义?在完全不懂佛法的情况下,一定要借助于善知识的教导,但唯有建立在净戒、正见、正念的基础上的真修实证,才能更圆满地悟解佛陀的教说。首先要以不存偏见的平等心来虚心学习,然后才有可能融会贯通。不要只是盲目地人云亦云,一定要认真负责自已的言论,不要误导众生。谨慎地修行吧!
无我的真相是什么呢?只有实证无我才能真正彻底地明白。不要臆测,无我并不是没有,而是彻底的本来如是的真实生命。跳出了语言思议的局限,非凡情俗见所能猜测。这个实证的过程即是净戒、正见、正念具足地观照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看破放下的过程。
八识种子被七识顽固地、死命地执著时,它是那样的牢不可破,没有切实的以净戒、正见、正念来真修实证,确实是难以解脱的,难以转识成智的,老老实实地修行吧!看书、听闻佛法而没有进一步的思、修,切实的实证真理的话,那么是没法真正了生死的。为什么呢?因为从记忆分别中得来的东西,并不是心的本身。它没有切实地解除无始以来无明、贪爱、执著分别的惯性,它的力量是非常粗浅的。没有具足戒定慧的切实功夫,没有真修实证的话,那只是法尘影事而已,它是没有涉及本质的转识成智的力量的。当然,如果没有听从善知识的教导,从闻正法开始,树立稳固无谬的正见,那就更不可能具足正念乃至净戒,如此说努力修行的话,那只是邪精进而已,走火入魔有份。故此,一定必须听从善知识的教诫引导,具足净戒、正见、正念乃至八正道,才可以说能真正从闻思修证的切实过程中实现大成就。
若然打坐、持咒、念佛没有具足净戒、正见正念而所谓努力修行,那只是邪精进而已,不但劳而无功,而且容易著相出偏、走火入魔,更不要说道德人格会提高了,那只能增长贪嗔痴罢了,轮回有份,因为这是心外求法,不是佛教的修行,只是外道法而已。真正的修行,绝对必须具足净戒,正见、正念等八正道,才能叫学佛修行。这样精进,任何法门皆能成就。切记!切记!
现代人往往自以为聪明地认为明白几点道理就了不起了;或者愚痴缺乏自信心,害怕接受、探讨乃至深入真理,因而缺乏正知正见的盲修瞎炼。此二者皆是极端之举,皆不能了生脱死。前者空谈妄想、脚跟不稳;后者愚痴邪精进。如此皆是没有从闻思修证的程序中稳妥、诚实、谨慎地面对生死大事,而是急躁、功利主义、我慢贡高或者颠倒错用心不明究竟,皆是无明贪嗔不正见等造成。故此申明具足净戒、正见正念乃至八正道,依止善知识努力真修实证的佛教真精神乃是势在必行的契理契机的说法,唯有真修实证的高僧大德出世,古朴的佛教真精神得到大力地弘扬,才能最终究竟地利益尽未来际的一切众生,仁者思之!
持好戒律,切断粗重的行为和语言的贪嗔痴,提起正念,破除心意识的贪嗔痴。粗重的贪嗔痴易觉察,心意识的贪嗔痴精细不易觉察,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正念,精进不息的努力才能真正地转识成智,这绝不是表面上的功夫所能做到。必须完全清楚地明了身心世界的真相皆是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不住我、人、…
《正道光辉 修行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