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性愿大师对闽南与菲律宾佛教的贡献(陈全忠)

  性愿大师对闽南与菲律宾佛教的贡献

  陈全忠

  闽南佛学

  前言

  性愿大师早期在闽南弘扬佛法,建树甚多,与圆瑛,会泉两大法师,同被誉为福建三大高僧。以后又受菲律宾佛教界聘请前往传教,在菲囯首都岷里拉市主持重建和新建了规模宏大的信愿寺和华藏寺,并使之发展成为菲律宾国家的佛教中心,对推动该国佛敎文化事业的进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菲两国佛教界的友外交往奠定了良好基础。圆寂后,被尊奉力菲律宾佛敎開山祖师。对闽南与菲律宾佛教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就性愿大师(以下简称大师)在闽南与菲律宾佛教文化的贡献,作一扼要的论述,对了解和研究闷诺与菲律宾佛教史是有帮助的,为此,借鉴有关資科,撰写此文,与冈道们共同研讨,为说明问题,现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一、性愿大师简介

  性愿大师《1889—19612年),现代僧人。俗姓洪,法名古志,字性愿,年逾花甲後,改字乘愿②。别号栖莲,暮年义号安船。福建省南安县华蜂乡人。大师出生于佛化家庭,世业农、家道小康。自约聪颖过人,七岁时,即随其祖母持长斋礼佛,稍长人后,就萌起出家做和尚的念头,经常随父亲登鸿渐山至清水岩寺礼佛,尝于佛前默祷;“愿二宝加披、因缘成熟、出家作沙门,以偿心愿”。1901年,至南安县石廾东庵,依德山(燿青)上人落发为僧。翌年,赴厦门南普陀寺在喜参大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得戒后先在南安水头仙迹岩寺,从喜光上人淸修苦行,以后随喜光师至南女小雪峰寺,在该寺住持并化老人座下听讲儒道经史、宗乘法典,甚得佛化老人的器重。

  1909午,大师为求佛法,与转逢和尚等结伴赴江南名刹大立寺参禅学道,听慧明法师演講《妙法连华经》,深受该寺方丈寄禅大和尚所赏识,垂询其身世甚诈,勖其勇猛精进,悍将来肩负如来家业重任。1910年及次年,大师又先後赴南京毗庐寺、苏州㈠太湖圣囚寺听諦闲法师讲解《楞严经》。1913年,寄禅和尚圆寂後,由净心和尚继任大童寺方义,因其与闔地僧众见大;师枯进學法、戒行圆滿,当时净公曾欲亲付法巻,但大师謙让尚未深入法海,不敢承受。直至数年之后;已达领受佛祖心要程度,始于厦门致书净心,求其授记印证,蒙净公付与法巻,列其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世法脉传人。历代人童寺书记、衣钵、知窖、讲堂教师和律學教导等要职。慧明与圆瑛两法师在寺中讲解《法华经》与《楞严经》时,大师推举力副座。

  大师外出参禅學法首尾十载,其間行脚江南、云游吴越,先后拜见禅門宗匠,方丈讲座,有虚云,慈本、融通、来果、青权諸善知识,教下有慧明,谛闲、道阶、月霞、圆瑛、摩尘、净观诸大法师⑥。

  1919年,大师应闽南佛教师人函请回闽丌示。白1919年至1937年之间,先后在厦门南普陀寺、妙释寺和太平岩寺,漳州南山寺,泉州承天寺、开元寺相百原寺(义称铜佛寺),以及永春普济寺和南安大慈林寺等闽南佛教名剎。其间或担任主要执亊,或重兴寺宇,或修建殿宇及其他设施,或讲经說法,或创办佛教教育和佛学研究院,或开坛传戒,或维护佛教寺庙财产等。並于1927年舂,受泉州与厦门缁素委托,与转物、转解两法师联袂赴新加坡,接洽重要公事,先后经过普陀寺与龙山寺,至

  月间任务完成后,始与转物法师同回廈,就任南普陀寺监院之职。以后曾一度代理过南普陀寺方丈十,为闽南佛教亊业作出贡献。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大师应旅菲中华佛学研究会特派代表林省余居士的邀请,前往菲律宾首都岷里拉市传教。抵菲后,受到侨胞热烈欢迎,各界争相皈依,初被拥为岷市信愿寺住持。

  继则创办“祇园精舍”道场。为满足闽南佛门弟子求戒的请求,曾一度于1948年回厦门,在南普陀寺开坛传戒。并于厦门太平岩寺创办觉华佛学苑。翌年,返菲后即主持重建信愿寺,越二载重建并扩建信愿寺的工程完成后,又于1952年擘划筹建规模宏大灼华藏寺。并先从闽南聘请如满、觉宅、觉星、善觉五位法师至信愿寺协助法务。1946年又聘请瑞今与善契两法师抵岷市,就任信愿寺主持与监院职务。又于1957年从闽南召其徒孙妙抉法师抵华藏寺任监院,专门负责督建尚未完成的工程。又敦请印顺、妙饮。常悟渚法师莅菲,先后创办了普贤中学与能仁中学等佛教教育事业。

  1958年,大师建议修订信愿寺与华藏寺常住规约,改两寺为合并管理体制,各成为十方丛林道场。并推荐恭请当代佛学泰斗印顺论师为两寺首任上座、总理寺务。1960年,信愿,华藏两寺上座印顺论师任期满后,两寺僧众公推大师继任上座。继续擘划扩建华藏寺的宏伟蓝图,因积劳成疾,治疗无效,子1962年4月11日(旧历三月初七日)圆寂于华藏寺只园楼方丈室。随侍僧众有:瑞今、善契、觉定、妙钦、如满、传贯、广范、妙抉、静音和皈依弟子施性仪、刘梅生等(9)。

  大师圆寂消息一经在无线电台及报纸传播后,全菲各地、远及新加坡、槟城、台湾、香港,及国内江南有关名刹,泉州花桥善举公所,泉州妇人养老院,泉州儿童教养院等单位的吊唁电报如雪片飞来。新加坡佛教团体组成“新加坡各寺院纪念性愿老法师圆寂筹备委员会”,于4月29日(旧历三月二十一日)在普陀寺举行追思大会,僧俗弟子1000多人参加,马来西亚佛教会亦派代表广余法师至新加坡参加追思大会。宿务市佛教念佛堂也举行追荐法会。厦门南普陀寺与鸿山寺及泉州、南安等地的寺庙,也先后举行追荐。岷里拉市各佛教寺院及佛教团体组成“性愿老法师生西茶毗委员会,于4月14日在华藏寺举行追悼会,由中国政府驻菲囯大使段茂!澜先生主祭并致词,对性公一生为敦努力,开山菲岛,备极赞扬。在次日(3月15日)送往生时,车辆数百,人士数千,盛况空前。从遗体火化后灼骨灰中,检出、大小舍利坚固子数十颗。

  大师童年出家,游学三江,亲近明师,禅净兼修,学成后在闽南与菲律宾广施教化,不但其德行学为佛教界所重,而且博古通今,善于现身说法,从哲学到儒学,以及数理、星相、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谈来娓娓动听,启迪了不少菲岛学者,知识分子信佛,更常力一般求知者谆谆开示禅定而达殷若的法要,教以静能养神、静以治病,调和身心,体验超常心理境界,因此有识之士对大师无限景仰与崇拜,一般自信自尊的学者与社会侨领,听后都能破疑网于重重,而口服心服,皈依佛门恭敬三宝。大师以此言传身教方法,奠定了中国大乘佛教在菲国传播的良好基础。而大师对于音韵、法器、书法与佛像的雕刻,皆有甚深的造诣。其书法艺术,得魏碑神韵,昔日觉华佛学苑的学生,都请上人写书帖给她们临摹,尤其是大师的书法引进了无数的青年学佛。其一生自用俭朴,谦卑自持,崇学尚德,有“见贤思齐”之志,私衷每以近代大德印光老法师,虚云老和尚,弘一律师作楷模。

  火师悲愿宏大,正拟续展宏图,弘扬法化,造福人类,讵知世缘告尽,撒手西归,于佛教为一大损失,但所幸者,后继有人,其徒孙妙抉法师,秉承其遗志,在华藏寺内及寺周,续建性愿和尚舍利塔及普同塔、功德堂、藏经阁、钟鼓楼、性愿纪念学校、佛教安养院和佛教施诊所、祖师堂、千人大斋堂等系列工程。这是堪以告慰大师在常寂光中。

  二、对闽南佛教的贡献

  (一)举办传戒绍隆佛种:1947年,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广心和尚,联络诸山长老开会,以二十多年来,省内外各地皆停止传戒。以致各处缁素弟子,求戒无门,为绍隆佛种,故议决致书请大师回厦担任戒会主任,大师以众意虔诚难拒而接受,于次年回厦参与筹备传戒,由大师推举当代宿德虚云和尚任律仪大会主席,圆明讲堂圆瑛大德任说戒,大师任第三座及总筹备主任并代说戒,鼓山盛慧和尚任羯磨。

  七证师为:清念、转尘、道聪、清智、转解、定眉、印顺。广心和尚任主持。戒堂、开堂、引礼诸事爲開元、承大请大师,还礼请天堂寺志恒和尚仟开堂、吕修法师任陪堂。此次受戒者共754名,其中受比丘戒者144名,受比丘尼戒者23名,受优婆塞戒者42名,受优婆夷戒者545名,极一时之盛。

  大师该次在南普陀寺传戒,对闽南佛教来说是极大的贡献,因从该次传戒之后,四十多年来未曾再举办传戒,而目前现存老一辈的弘法人才,多为大师的戒子。于此可见大师对闽南佛教绍隆佛种影响深远。

  (二)创办研宄社和教育事业:人师闽南先后创办过下列佛教教育事业。

  l、南山僧伽小学:创办于1921年,设于漳州南山寺,系大师与转逢及瑞今等法师创办的,招收小沙弥学习文化课及佛教常识、

  2、景贤佛学研究社:创办于1924年。设于厦门南普陀寺,转逢和尚主持事务,杜万空居士任围文教席,广心和尚任社监兼佛学教师,学生数10人。开创飞-闽南佛学研究的先声。

  3、东方伦理研究社:创办于1925年,设于泉州承天寺,研究佛教逻辑学。系将因明学大纲:每日提出一题,由礼员写作研究。并设有佛学、图文等科,学员为在家居士及僧伽。社员学有心得者,有吴列士等。以后曾一度停办。至1930年,大师与弘一律师同在承天寺时,始再复办。

  4、月台僧伽学社:创办于1930年,设于泉州承天寺。系弘一法师与大师同在承天寺时创办的,大师任指导。弘一律师曾驰信申江夏丐尊居士,嘱其将所印的临古帖寄来,俾便学员监摹。

  5、觉华佛学苑:大师在南普陀寺传戒寸,鉴于受戒女众甚多,认为创办一所女众佛学苑,招收部分女众接受佛学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故在传戒结束后,邀请几位佛门缁素,组织筹办佛学苑董事会,于1949年春季正式成立了“觉华佛学苑”。

  苑址设于厦门太平岩寺。学生30多人,分甲乙两班…

《性愿大师对闽南与菲律宾佛教的贡献(陈全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