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宇宙万有本体论(10)▪P3

  ..续本文上一页是最大的讽刺,释迦牟尼佛的儿子下地狱,下无间地狱那不是很好笑吗?佛也没办法,没办法,是不是?造了这个恶业是诽谤的罪,那是很重很重的,所以我告诉诸位,只有我们能够救得了我们,你就是想要到极乐世界去,记住,也要把自己的心变成一个极乐世界的境界。极乐世界如果是一个大吸铁,你就要变成一个能被吸走的铁。频率要相同,你要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铁,你要变成一块木头就不感应了。简单的讲就是要相应。虽然说净土法门是靠他力,可是还是要自转,自己去把它转变转变成阿弥陀佛能够接引,如果说我们不转变,我们老是用我们的观念,对不对,惑业果的辗转相生,佛也拿你没办法的。所以不能著境,我们的心要安住在极乐世界。内心里面常常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往生,绝对没有任何的疑问。没有的,也许、可能、或许,没有的,大概,中国人的名词都是这样差不多,差不多会往生哪,那就不会往生,可能,那就不会往生,也许,那就没有机会。人家问你说:某某师姑、师兄、师姐你有没有信心往生,说:我决定有信心往生。造五逆十恶忏悔都可以往生,何况我们还没这么严重,一定往生,决定往生,不能迟疑。人家觉得你这个人很骄傲,师父讲的佛慢不可不有,佛的傲慢不可不有,骄傲、傲慢不可有,佛慢不可不有,大丈夫舍我其谁,就讲我不往生,谁往生?连恶魔看到你这种愿力都会怕你的,某某师姑你会不会往生,差不多啦,这样是会还是不会,怎么讲差不多呢?也许吧、可能会……那不会,那你也没有什么希望的。所以跟人家回答就:我决定往生,五逆十恶罪、重罪都可以往生,一念忏悔都可以往生,何况我没有这么严重,对不对?那就一定,非常坚定的告诉自己一定往生。底下,惑业果报,辗转相生,“而现三界,六趣四生,人天地狱,修罗鬼畜”,“尽由心造,一心作故,三界虚幻,唯心所现,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一念缠动,即具诸苦”就具足了种种的苦。

  六十四页,“妄若不起”,这个妄心如果不起来,“寂灭常乐,心虚境寂”,心空的话,放得下境界自然就寂灭了。“念起法生”,我们一动念法就生起,“水”一“浊”故“波”就“昏”,一定的看你的起源是什么?水一混浊波浪当然就不会清澈了,如果是“潭清”的话,则现“月朗”。潭一清,潭水一清净月就明朗,“本体不动,外境常虚”,如果“了境”界是“性空”,因为是缘起刹那不住,“其心自寂”因为就没什么好执著的。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也就没有什么时候好难过的,“一念心寂,万虑俱消”,种种的烦恼就会消除,我们一念心空彻底的放下,万虑俱消,所以如果还是没有办法,我劝劝你们到非洲去到越南去,或者象我们有因缘到尼泊尔去,你就会一念心寂,万虑俱消。你会很满足的,会很满足的,我们能够出生在台湾这样子的,你调查看看,家里没有摩托车、轿车的举手,统统有,家里没有电话的举手,统统有,家里没有电冰箱的举手,统统有,你怎么问都统统有。像我们文殊讲堂电话二十几支,二十几支电话,流通处、里里外外、私人有的,二、三十支电话,对不对,所以说这在台湾实在是宝岛,太满足了。在台湾你家没电话的举手,大家都有电话,搞不好说,两支大哥大以上的举手,你自己一个人,用两支有线电话的举手,家里加来就有四五支,太好福报了,对不对。我们到尼泊尔去,他们家里哪有什么大哥大小哥小,一到他家去的时候,厕所先借用一下,到尼泊尔去的时候,借一个厕所一进去,怎么这么臭。想到这个薰习的力量这么重。佛说,释迦牟佛说,要多多薰习,多多薰习,那是最大的薰习。走到哪里都是大便,尼泊尔走到哪里都是大便。然后你就看到这个实在是够满足的。我们台湾的居士去就穿得漂漂亮亮的,到那个地方去怎么配合不起来,小孩子到处都是,抱一个然后一个坐在地下,肚子又一个,对不对?尼泊尔他们的观念就这样子,生越多的男孩子,升天的机会越大,所以他们就没有什么避孕,什么节育统统没有,因为他们也没有……他们那个乡下或者那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快乐的场所,跳舞、打保龄球,很少这种地方。闲着没事就生孩子。乞丐呢?爸爸乞丐讨的妈妈也是乞丐,乞丐讨乞丐生的孩子还是乞丐。代代相传已经六代都是乞丐,没有房子住,带了四五个。碰到师父他就手比这样子,意思就是叫我给他一点钱,他要养孩子要吃饭。我们语言不通,他比我就马上知道,,我要养孩子要吃饭。所以这个外语根本不需要学动作就知道。你学什么英文呀,一比就知道,不必学,真的。最厉害的语言就是手势。然后我就对他比,我是出家人,什么也没有。我比这样喔,喔。他也看得懂。我光头,马上就,这样多厉害。那需要学什么语言,不必了,你对他比这样很无奈的表情,这样他就知道了。世间人都知道。所以说这个你要一念心寂,万虑俱消就是这样。到那里去看一看,马上你就会觉得你是个……太好了。我问那个印尼来的说你们那个总统薪水多少?大概七八十万或者不会超过一百万,印尼的总统,以前印尼总统像苏哈托折合起来多少两万多块台币。两万多块台币,我就跟我们的工作人员,你们的薪水都是总统级的。在印尼的总统都比你们还低,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印尼的总统还不到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的薪水。你想想看这个印尼,他一出手都是几十万的一块面包都几十万的。没有办法,对不对?所以说够了,已经很好了。真的很好,台湾实在是美丽的宝岛。“人法顿空,诸缘自息”,如果人空法也空,种种的缘就熄灭了。“心离于妄”,心就离开了虚妄。“境界则灭”,境界就没有了。所以“诸缘无缚”,种种的因缘也不会绑著你。“本自解脱”,本来就解脱,所以说“六尘不恶”,因为本来就空,六尘也没有什么坏,对不对?“还同正觉”色声香味触,本来也没有什么叫你去贪的,它放在那边有叫你贪吗?没有,是你起心动念的问题,它会讲话吗?也没有。它没有说你来贪我,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哪里叫你去贪,没有。都是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自己去贪。钻石放在那边店面里面是谁讲要买的,你讲?有没有钻石说:来买我,来买我。没有的。钻石都是,老公,那个啦,那个最大的那个!都是自己,人讲的,是不是?所以六尘不恶,还同正觉,钻石也没有叫你要买它。很简单的道理。“心性无染,法界坦然,六通自在,一道清净”,记住这个六通不是六种神通,是说见一切物不执著通达自性,叫做六通自在。一道就是见性,六通,眼睛见一切境界,没有任何的障碍。不贪著,眼睛就通。眼、耳、鼻、舌、身,不著一相就通。“一念妄动,烦惑系缚”,烦恼迷惑颠倒就困得死死的。“三界业果,千差境起”,三界的业力果报种种的差别,所显现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了”悟“心无”自“性”,“知”道“境”界也是空,“非实”就是空,“境风吹来,识浪不生”,识浪若不生,“顿息诸缘”,所以“莫生妄想”,在旁边写五字,歇即是菩提。顿息诸缘就是你了解这些不须要这样子,执著,这样强烈的一直追求,求到什么时候呢?顿息诸缘,因为缘起就是空,莫生妄想,歇即是菩提。“性自清净,即是菩提,生死业行,自皆止息”,你也没有造作生死之业,当然统统停止了。“唯一真心,无所不偏”,因为你不再起心动念,去贪著这一些了,也不记恨也不贪婪,也不恨,也不嫉妒统统没有。因为这些都没有意义。“一了千明,一迷万惑”,一悟了就显现了光明,千灯光明,一悟就如千灯的光明,一迷了就有微细的种种惑。“境本自空,何须坏相”坏就是除,不须要把外在的相除掉,所以没有功夫的人就是,我讨厌看到你,你不须要来给我看,对不对?那就是没有功夫,要有功夫的人,你尽管显现在我面前,我就是不起心动念。来呀,再恨的人在我面前,还是一样笑笑,何须坏相,不须要除掉这个外相,“心灵自照,岂假缘生”心是不生不灭的东西,自己有观照的力,自己有觉照力,不须要假藉因缘生,你也不需要六根、六尘去攀缘,因为内存里面的智慧一直产生,对不对?内在的智慧一直产生,何须要假藉六根、六尘之缘呢。所以说心性不是因缘生的缘生也不坏自性的。所以“境无自性,由见而有”,见就是分别,执著跟颠倒。境界是没有,无自性就是空性。境界是本来是没有,因为是因缘生,由见而有,都是因为你分别、执著、颠倒而才有这个境界。“见无自性”分别的这个见还是空,“由心有动”,因为你起心动念,“动无自性”分别心无自性,执著心无自性,内空、外空,你为什么起心动念呢?那是因为迷了。“独由不觉”,不觉就是无明,“觉则不动,以不动故”,你透视它内心也是缘起,色身也是缘起的,外境也是缘起的,妄想就不生了,你觉悟了就如如不动了,你如如不动就没有能见,“则无能见”没有能见也没有所见,没有能见之心,也没有所见之境界,就充满著智慧。“离见则无”,离开分别心就没有所谓的境界,境界是因为分别而有的,“境界之相,清净本然”,意思就是悟道的人,看到一切相都是实相,不必坏相不必离相,何以故?清净的自性展现。所以说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就是这个道理。境界之相,清净本然,意思就是境界之相,当下清净心看就是实相,“妄心既寂,幻相何生”,妄心既然空,幻相怎么会生呢?什么是妄心,分别心是妄心,执著心是妄心,颠倒见是妄心,嫉妒是妄想,恨是妄想,贪嗔痴是妄想,这些都不生就智慧了。这些幻相怎么生也是一样,“心境俱冥”,冥就是灭了,心境都没有“自然合道”,俱冥就是合于道,合于空性“自然”就“合道”,“当前一念,三际寂然”就回归当下,禅宗讲的,当前一念就是回归当下,三际本空叫做寂然,寂然就是本空。过去空、现在空、未来也是空,所以回归当下,三际本空,“内无根相,外无尘相”内无六根之相,外无六尘之…

《宇宙万有本体论(10)》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