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见到佛的法身,那换句话说,要见到佛的法身就要不着相。就是无相,平等,才有办法见佛的法身,这两种功夫,要下很大的功夫,直指自性,一直通到我们的自性,“不离此心,而成正觉”不离这个心,而成就无上的正等正觉,“是为一乘,中道了义”这是一乘,一乘就是佛乘,中道了义,了义是对不了义讲的,中道是对空,有讲的,中道就是绝对,不落入空,不落入有,叫做中道,了义就是对不了义讲的,这是大乘佛法叫做了义教,小乘的佛法叫做不了义教,了义叫做究竟圆满菩提,叫做了义教,可以成佛的,成大乘的佛,小乘不是了义教,他最多只能证小乘佛,那个就是证阿罗汉果,所以这个了义教就是大乘究竟圆满菩提的法,不了义教就是意识心,生灭的意识心取舍的远离,那么就是不了义教,“此理一心,上品可阶”这个无生毕竟空的理一心是绝对是上品上生的。“事不须理,理必兼事。”这什么意思呢?事就是事相,一个人对理并不是很了解,就算他不认识一个字可是他深信切愿。法师讲经,法师的劝告,那么就算他执著好了,事相一直用功,深信有一个极乐世界,深信有一尊阿弥陀佛的愿力,而且深信我一定要往生,就凭这个就好,就一定往生。所以事不须理就是当我们专注一心用功的时候,也不一定要悟到这个无生的空理。理必兼事,就算你悟到了无生的空理。可是还有什么?为什么要兼事呢?因为还有习气,微细的烦恼,所以听经闻法听得多,不一定能够断烦恼,但是如果听了吸收真正的观照,一针见血的观照,彻底的放下身心,这就是真正的获益。所以事不须理,理必兼事,意思就是当一个人不懂很深入的佛法,但是他诚心诚意的念佛,这个他在事相上用功,不一定要深入的悟理,觉悟之理。但是一个人一直听经闻法,但是一定要实际的去念佛,去拜佛,去持咒,去观想,去观照才受益,“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修就是要加紧用功,精进的意思,不是说哎呀!佛法拿来当作学问用,不行,要定功课,要一天拜多少拜,要礼多少佛,因为我们不是六祖慧能大师那种根器,那么利呀,是不是,一闻就千悟 ,一了就百了,我们没办法了,所以修德有功,要好好在事相上下一点功夫,我们的本性才慢慢的显露出来,性德方显,所以修德是后天用功的,性德是先天具足的,“机缘成熟,妙慧相应”妙慧就是不可思议的智慧,“三昧成功,定中见佛”不只是见佛,要见到极乐世界七宝莲池,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统统没问题,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统统没问题,打过佛七,得过很大感应的人,什么感应都有,很多人有见过,还有我们打佛七,有一个人见到白毫放光,那个人也是一个病奄奄的一个人,妇人身体是很不好,一天到晚吃药,生病,可是她就非常坚持,煮公上人所规定的一千拜,两万声,拜到实在没办法,累得快昏到了,拜下去一起来时候,哇,这白豪相光,放光明,她一直哭,一直感动一直哭,哎呀,真的,今生今世多么幸运听到正法,真的是有佛菩萨,自己亲见,亲自见到佛的白豪放光,病苦全好了,这是怎么知道的,开检讨会知道的,这个妇人是绝对不会打妄语的,她是非常老实,那人格是保证的,所以我们要晓得极乐世界就在我们的心中,随时指导我们,随时都给我们传真,给我们瑞相,给我们讯息,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只是我们没有信心,只是我们一直掩埋在无明的坑洞里面,不知道而已。下面,“三昧成功,定中见佛,忍证无生,即便契入”忍证无生,把那个忍搬到下边来,就是证无生忍,就是证毕竟空,忍证无生就是证无生忍,即便契入“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绝对的空,涅槃,大般涅槃,“趣如来地,净因成就,娑婆报满”报满就是尽了,报尽,念佛,就是把阿弥陀佛的福德因缘,拿来我的心里来起作用,你想想看,这功德有多大,难怪这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对不对,你的心如果跟佛的心是一模一样的话 ,我们常常讲,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怎么解释呢?我们念了老半天为什么没有功德无量呢?我们念了老半天怎么没有断烦恼呢?没有罪灭河沙呢?为什么,你用意识心念,这句只指用本性念,不生不灭的本性,第一义谛念,大般涅槃的心念,不生不灭的心性念,当下他就是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那么就算我没办法证到无生,那么来拜佛,来念佛,也是把无量寿,无量光,来作为我们心中的因,将来我们感得无量寿,无量光的果,还是一样的,就弥陀的果来当作我们的因,你想想看这个有多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娑婆报满,“预知时至,身无病苦,舍报安详,如入禅定”,这个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面,不晓得看了多少人预知时至,身无病苦,舍报安详,如入禅定。连那个下下根器的那些老女人,老居士,都是这样坐化,真了不起,“异香天乐,现诸瑞相,不受恶缠”意思就是不为病苦所缠住,恶缠当然这个是指病苦或者是天魔外道,有的人临终的时候大叫大喊。“不受恶缠,径登净域”直接就到达极乐世界 ,“永出生死,获不退转,”那就得到八地的不退转地了,“顿入圣流”就进入圣人之流,“高预”弥陀“海会”,“与诸上人”就是诸位上善人,“俱会一处”他没有恶缘,统统是善的朋友,哪里碰到的都是善知识,不象我们娑婆世界,哪里碰到都是恶知识,知见不正,乱说一通,叫你上西方,不来,叫你下地狱的,拼命冲,度都度不来,“殊胜缘中,普闻法音,”在殊胜的因缘当中,因为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嘛,这是殊胜之缘,普闻法音,“演畅实相,开阐一乘”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这个对我们今天听经闻法来讲都很简单,开阐一乘,就是绝对的一佛乘,单刀直入就可以成佛了,圆顿这个觉性,“纯说甚深,第一义空”完全是讲第一义空,实相的道理,“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究竟宣扬要妙,诸法之不可思议之要,“闻法增进,深达实相,获大法利,豁然悟解”。突然贯通了,顿悟,“证无生忍,入于正位”注意,正位叫做正定聚,正位就是一定成佛,叫做正定聚,我们有三聚,一个正定聚,一个邪定聚,一个是不定聚。什么是邪定聚呢?凡夫外道叫做邪定聚。什么叫做不定聚呢?就像二乘人,二乘人有时候一念回光返照就可以入正定聚,所以叫做不定聚。那么什么叫做入正定聚呢?那么就是破无明见法身,证无生忍那一定成佛,入于正位,简单讲就是一定成佛,“神通无碍,诸根明利,见佛授记,成就功德,”佛就为我们授记,说:你经过多久尘点劫可以成佛,在什么国成佛,佛号又叫做什么。以前有一次我去台北,那一个人,那不发这种愿,那多没意思,他跟我讲这一句话,太好笑了,成佛,那多没意思呀,每天都快快乐乐,神通自在有什么意思,要象普贤菩萨才有意思,要有一些事情做,很忙嘛!度这个微尘刹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在念普贤菩萨,需要他的帮助,无量无边的尘沙世界都念文殊师利菩萨,他要帮助,这才有意义嘛,所以,他说:我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早日成佛,我不要,我要做菩萨,或者做地藏菩萨,永远的做菩萨,才有事情做嘛,否则,你做佛整天坐在那边,(笑)。自己想象,他自己想象佛就是坐在那边整天就没什么事做,他要象地藏王菩萨的忙,要想文殊菩萨的智慧,要像普贤菩萨,他每次都这样讲,那你不能说他错啊,对不对?我说:哦,愿力可嘉,师父还是很赞叹你。这护法居士发这种愿,不往生哦,你不要以为,这么傻,大家都要往生,他认为发愿往生的是傻子,所以这世间什么人都有,那我是不一样,你们要发愿,那你们留着好,对不起,我先走了,我还是要到极乐世界去,我跟那个人看法绝对不一样,留在娑婆世界要很有把握才有办法,没有把握的话,最好还是先到极乐世界去。底下,见佛就授记了,“成就功德,还以大悲,回入娑婆,化身无数,遍十方刹,以诸方便,广行化利”广大的行持这个度化众生,利益众生,“令发菩提,悉得解脱,悲智双运,不能说只有慈悲,没有智慧,也不能说只有智慧,没有慈悲心,只有智慧没有慈悲心,就怎么样?就不想度众生了,自己解脱了,那么只有悲心,那么没有智慧呢,那么走不出,解脱之路,跳不出这个束缚,对不对?因为只有慈悲啊,我想救你,可是他只有慈悲,他没有智慧,他没有办法指导你。所以悲智要双运,“绍隆三宝,稳成佛果,今遇此缘,决志受持”,我们今生今世碰到这个净土法门,你们要像师父发的愿,就是机关枪按在后面,你一定还是要念佛,就是人家要砍头了,你还是要念佛,还是修净土法门,决志受持,“倾心归诚”倾全力以赴,报最诚恳,“尽报精修,”尽此一报身,精修就是专持佛号,所以我告诉诸位,《弥陀经》阿弥陀佛佛号是最重要的,要记住师父的话,不管你怎么安排功课,《弥陀经》跟念阿弥陀佛佛号是最重要的功课,其他你要持咒,观想,都安排在其次,尽报精修,“翘勤发愿”翘勤就是很仰望,很认真的诚恳的发这个愿,“毕命为期”今生今世到最后一定不改变,“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入不退地,坚定正信,发起无上,大菩提心,”怎么能够做大菩提心呢?比如说:师父说:哎呀,如果你们听到正法,要把佛法传出去,你们如果不会讲经,你们可以把录音带,文殊讲堂印的书,大量的推广,这个就是菩提心,但是大菩提心一发,就是你的仇人,就是你的敌人,都不可以恨他,想办法度他,这是大菩提心,而且无量无边的众生需要我们,我们义不容辞,大菩提心发大,莲花品位就高,底下“具足悲行,”悲就是拔苦,要拔众生的苦,看到众生有苦,就像自己的苦,“以广其福,圆融慧解”圆满的融入智慧,解就是悟,智慧的解悟,“以深其智”圆融慧解就是圆满种种的智慧来深入他的智慧,“彻悟一心,圆修万行”什么叫圆修,就是圆满,…
《宇宙万有本体论(1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