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由「身念处」开始讲解:
2、广说法无我 (1)由念处门说
A.身念处
78.身非足小腿 腿臀亦非身 腹背及胸肩 彼等复非身
79.侧肋手非身 腋窝肩非身 内脏头与颈 彼等皆非身 此中孰为身
80.若身遍散住 一切诸肢分 分复住自分 身应住何处
81.若谓吾一身 分住手等分 则尽手等数 应成等数身
82.内外若无身 云何手有身 手等外无它 云何有彼身
83.无身因愚迷 于手生身觉 如因石状殊 误彼为真人
84.众缘聚合时 见石状似人 如是于手等 亦见实有身
我们上堂课讲过:「我们若是认真地去追究的话,其实找不到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那么我们的身体呢?它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身体真的存在的话,那我们一定可以在肢体等处找到它,因为除了这些地方之外,想要在别的地方找到它是不可能的。但,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我们一样会发现:其实所谓的身体也是一种假合而已!
如果我们真实地加以追究,
* 那么身体不等于足部、小腿,大腿、臀、腹与背部也不能代表身体。
* 胸部与肩膀也都不是身体。
* 肋骨和手臂不是身体。
* 腋窝和肩膀也不是身体。
* 每一个内脏、头部和颈子也不算是身体。
* 那么那一个部份才是身体呢?
为什么足部、小腿、内脏、头部等不是身体呢?因为假如手是身体的话,那么手断了身体是不是也就没了呢?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上面所说的都不能代表身体!那么我们说「身体就是上面所说器官、肢体的总称」可以吗?它只是名言上的「身体」而已。其实它也是一种假合,犹如军队和念珠一般!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普遍散布于四肢百骸之中,而每一部份又散布在它们自己的部份之中(例如手又分散在各个手指、关节之中),那么身体自己应该住在哪里呢?
如果说,我的整个身体分别地住在手和脚等部份,那么有多少数量的手脚等部份就该有同样数目的身体才对呢
但这怎么可能呢?我们的身体只有一个,如果按照上面的说法,我们身体的数目恐怕要多如繁星了!
如果内外都没有真实存在的身体,那么手、脚等部份中怎么会有身体呢?又,身体除了手、脚等部份之外既无他物可以称为身体,那么怎会有手、脚以外的身体呢?
因此,根本没有真实存在的身体,只因为我们有迷惑存在才会对手、脚、内脏等生起身体的感觉,这就像在昏暗中形状特殊的石堆,会被误认为真实的人一样,它只是一种错觉而已!
当我们害怕的时候,任何一个显相或声音都可以让我们感到恐惧,而当你高兴时,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你快乐的因。所以不管任何时候只要导致错觉的因缘齐全了,连石头也会被误认为人,更何况我们人的手、脚等肢体和生理功能齐全,因此整个复合的有机体被误执为实有的人身,这是理所当然的!
85.手复指聚故 理当成何物 能聚由聚成 聚者犹可分
86.分复析为尘 尘析为方分 方分离部分 如空无微尘
87.是故聪智者 谁贪如梦身 如是身若无 岂贪男女相
足部、小腿、臀、腹、背部...都不能代表身体,我们说不出确实的身体在哪里。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指出:这是我的手、我的脚、眼睛...等等肢体或器官,那么这些肢体和器官总应该确实存在了吧?
不是!
* 「手」是由指甲等支分聚合而成的,那么「手」本身又应该算是什么呢?
* 再说,「指甲」也是由更小的成分聚合而成的。
* 这些聚合成分又可再细分成更细小的部分。
* 而这些更细小的部分又可以再分解成肉眼看不见的「微尘」。
* 「微尘」又可以再分析为方分。
* 而方分也没有真实的部份。
犹如虚空一般,因此连微尘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更何况身体呢?(换句话说:没有「秒」哪里来「分钟」和「小时」呢?构成身体的成分既然不是真实存在,那么身体怎会真实存在呢?)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怎会贪着如梦幻般不实的色身呢?如果能如实了解没有真实存在的身体,那里还会执着实有男女之身,而生贪爱呢?
我们很多喇嘛都很喜欢看济公活佛的电视剧,我也看过,他全身都穿得破破烂烂的,鞋也破、帽也破、身上的袈娑也破..身体脏兮兮的。但他神通广大、身上随便抓一抓就是药,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了解「身体并非真实存在!」
我们世人都为了食饱衣暖而忙碌,而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物阜民丰,温饱问题并不难解决,但为什么我们比起寒带或贫穷地区的人民更不容易满足呢?
在台湾,我看到有些人不论吃什么东西都会说出一大堆理由,譬如吃这个可以治疗什么、什么,吃那个可以预防什么、什么等等。也许他们讲的是事实,但,就我个人而言:「吃东西以填饱肚子为主啦!其他就没想那么多。」现在身体好好的,就要保养、预防、治疗。
我们越在乎它,它的毛病就越多,东西明明不好吃,就说它的营养成分有多高、对人体有多好,我们勉强自己去吃,这是不是很无明呢?台湾物产丰富、医疗发达,照理说,人民应该都很健康才对啊!为什么难医的杂症越来越多呢?过度的执着和在意,只是徒增困扰而已!
我们在「唯识」里谈过「无方分」,而这里是「方分」。
那么「方分」指的是什么呢?
「方分」是指有边的细微原子,它有六个边、可以堆叠扩大,而「无方分」则是无边的更细微的次原子。它不能堆叠扩大,所以如果我们去分析「手」的话,我们首先看到它是由各个关节、筋、肉、骨头、血管等等聚合而成的。
但如果我们更进一步研究的话,
* 这些组织也是由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尘细胞织成的。
* 然而,这些微尘细胞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 它由更小的物质分子组成。
* 而这些物质分子是由比它更细微的原子组成的。
* 以此推演下去,我们就可以发现它是「无方分」的。
* 但其实所谓的「无方分」也非真实存在!
* 手,犹如虚空一般,同理,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推演我们整个身体或者外在万物,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万法」都是由微尘粒子堆叠组成。
* 然而,当我们发现微尘粒子也是空时,那么万法是什么呢?
* 当然它也是空!就好像没有雨那来的水、没有水,哪里的树木花草一样,当你发现「其实所谓的身体并非真实存在」时,你还会去贪爱异性的恋情吗?
* 你还会去贪爱豪华大宅、名贵轿车...吗?
* 我们因为无明所以执爱身体,因此我们每天都为了使它温饱而忙碌,即使衣食无缺了,我们还要忙着装璜它,开始为了如何使它更美丽、更舒适而烦恼。
* 无止境的追求都是因为执着这个身体为实有的原故,为什么修行者们可以居陋室、简衣轻食呢?
因为他知道「一切都如梦如幻,不值得贪着」。经中说:「文殊菩萨!假如你看到身体犹如虚空的话,那就是身念处了!如果你还未见到身体是虚幻的,那么你就还未见到生命的本质!」
以上是「身体并非真实存在」的解释。
B.受念处
(A)破受有自性
我们的痛苦源于对「受」的感觉,我们对痛苦的感受退避三舍、对快乐的感受穷追不舍,因此奔波忙碌。然而「受」到底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要来探讨:
88.苦性若实有 何不损极乐 乐实则甘等 何不解忧苦
89.若谓苦强故 不觉彼乐受 既非领纳性 云何可谓受
90.若谓有微苦 岂非已除苦 谓彼即余乐 微苦岂非乐
91.倘因逆缘故 苦受不得生 此岂非成立 分别受是执
92.故应修空观 对治实有执 观慧良田中 能长瑜伽食
【中观宗】如果痛苦是真实不变地存在,那么它为什么不会障蔽大乐的生起呢?如果快乐是真实地存在,那么美味等令人愉悦的事物,为何不能使忧恼病苦的人快乐呢?
这段话主要在揭示:「受」不在内心亦不在外境,它非真实存在!
* 因为假如「受」在内心的话,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感到快乐、有时候感到痛苦呢?
* 这就表示我们的内心并没有真实的「受」!
* 假如内心有真实的「受」,那么它就不会像波浪一般地变化。
* 那么,「受」是不是由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促成的呢?
* 如果是的话,那么亲友往生时,桌上的隹肴为什么不能引起你的食欲呢?为什么爱人不理你了,你会由爱生恨呢?
* 所以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会随着我们心情改变而感受不同,因此外在也找不到真正的「受」,如果「受」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么快乐或痛苦的感觉应该常伴不离才对啊!
* 就好像:桌上的油灯,不管你心情好不好,只要你去摸它就会被烫伤一样。
* 然而,我们的感觉怎么会随着外境或内心的因缘而变化呢?
* 因此,不论是内心或外境「受」都非真实存在!
【实有宗】就像白天太阳光太强了,所以我们就看不到星星的光芒,其实星星在白天还是存在的。同样地,因为痛苦太强以致于盖过了快乐的感觉,所以我们才感觉不到快乐的感受。
【中观宗】既然「乐受」具有不能被经验的性质,那它怎能算是「受」呢?
【实有宗】这是「受」没错!假如我们在一大锅甜食里放些许盐巴的话,因为甜的成分太重了,所以我们就无法感觉咸的味道,同样,大乐时仍存在有轻微的苦受。
【中观宗】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大乐」岂不已消除较大的痛苦了?既然「大苦」已经去除了大半,那么「大乐」就不能消除残余的微苦吗?有强烈的快乐存在时,任何小痛苦都会不见…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