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安国是惠安,恩惠的 【惠】,惠安国师,所以叫安国师。皇帝拜他做师父,称为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这个惠安国师说:你来参访我没有用,你去参曹溪的六祖吧。所以【安】就是惠安国师, 【发】就是遣。你去,你不要在我这里参,你去参六祖,发之曹溪,你去六祖那里参学、扣问。怀让禅师本来是来参访惠安国师,惠安国师就为他介绍,介绍他去参访六祖。【让至,】怀让禅师来到六祖之处 【礼拜。】礼拜,也就是顶礼。【师曰:】六祖就问:这些对话都是有禅机的,【甚处来?】你从哪里来啊?我每次跟弟子见面,我第一句话一定问:你从哪里来?再问:要往哪里去?对方就楞住了。 【曰:嵩山。】我从嵩山来,六祖就说:【师曰】就是六祖说:【甚么物怎么来。】六祖这句话你要注意听哦:甚么物怎么来,意思就是说,虚灵之本性无所指陈,你指不出来的,你从哪里来呢?甚么物怎么来,是什么东西,你又是怎么来的呢?六祖这句话就是说,我们虚虚灵灵的本心,不是你可以指出来的东西,没有所谓的来。【曰:就似一物即不中。】把笔拿起来,表示无物可比拟,本性是什么,你讲什么东西都不对,不中就是不对,你说什么东西都不对,就似一物即不中,你讲什么东西都不对,为什么?本性不可说,智慧心即是:菩提心即是,清净心即是,所以:说似一物即不中,你说本性是什么东西都不对,也说不出来。【师曰:】六祖问:【还可修证否?】能够修吗?要怎么修呢?【曰:修证即不无,】不可以修证,即不无就是不可以修证,这是倒装句,不无修证就是不可以修证,本来的面目哪里可以修呢?趋向涅槃亦是邪,那有修?有修有证即是外道,佛无修无证,【污染即不得,】只要你放不下,你就无法见性,不得就是无法见性。污染即不得,你有放不下的东西,污染就是烦恼,你有烦恼,你放不下,你就不得见性。【师曰:只此不污染,】你是要保持放得下,不要被这个烦恼所污染,更无圣道可为,【诸佛之所以动念。】因为诸佛菩萨都不染一尘,清净的本性自然就现前,涅槃不可追求,道不可修,也不可证,不可证,但保持清净心,莫让它污染,于一切境界欢喜来接受它,然后妙有自然现前。诸佛之所以护念,诸佛所护念的,就是这个清净心,不要让它污染了,你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西天般若多罗谶】,【谶】就是预言,这是第二十七祖,你们翻开六十五页,六十五页,你看到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有没有看到。西天般若多罗尊者。【谶】就是预言,他预言:【汝足下出一马驹,】一马驹,就是你门下会出一个人, 【马驹】就是指马祖道一禅师,【马】开头啦,马驹。【踏杀天下人,】这个马祖道一是个大彻大悟的人,受法于怀让禅师,怀让禅师为他印心,九人击学道,那么这九个人,连马祖道一禅师,总共九个人去亲近怀让禅师,只有这个马祖大彻大悟。这个马祖可不是北港朝王宫的妈祖,你可要搞清楚啊,那个妈祖,是多一个 【女】部,叫做妈祖,这个是念作:马祖,你可要念对。所以不要听完经之后,等一下,电视上那个人又说:妈祖是一个大彻大悟的人,这是慧律法师说的,哦?完了!牛头不对马嘴,把这个马祖说成北港那个妈祖,乱凑一通!马驹就是说骏马叫做驹,就是说不得了的千里马叫做驹。所以说这个马驹,就是指一匹很厉害的马,其实就是指马祖道一禅师。意思就是说你怀让禅师门下会出一个高徒,马驹就是高徒,马祖道一禅师,踏杀天下人,表示弘法利生,拯救天下的众生。所以说禅宗的语言跟一般不同,踏杀天下人,这要是世间人看了,就变成杀人不计其数了!要是世间人就会说;吓死人了!一匹马踏杀天下人。所以,禅宗祖师在说话,有时候,会让你摸不着头绪,有时侯,禅宗根本不靠言语的,都不需要开口。有一次有一个禅师住在茅棚。就去参访一个祖师,他的徒弟负责煮饭的。他就去参访,那个禅师看到他远远的走过来,就睁开了眼睛,来参访的那个人在门外很远的地方,他看到禅师在那里就大笑:哇哈哈!然后跟他比个一 ,就比这样(师父伸出一个指头)。这个禅师也:哇哈哈,也比个一,二个人也没有说话,然后他就回去了。旁边煮饭的徒弟看乐说,这么简单?这还不简单。那个徒弟去煮饭,在厨房煮饭,另外一个没看见师父在比什么,这个有看见,他就说:哇哈哈!他正在煮菜,他就说:哇哈哈!也学师父这样,他师父正好站在后面,就往他头上敲了下去了:你这样是在做什么?他说:他要煮菜,他叫我放三块豆腐,我说太多了,放一块就行了啦。搞不清楚,反正人家在比什么他也不知道,把这个当作在比要放几块豆腐。比这个一,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个 【一】就是说佛法就是即心即佛,绝对的道理,不用再多说了,【一】就是表示绝对,师父就印证他,正确!这就是真正的本来面目,不用再多说了,所以人家就回去了,而那个徒弟,是在比豆腐要放几块,差别就很大了,差别很大,那种观念就不同了。所以说有没有开悟,是天壤之别。下面,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那么本性就是在我们的心,不用说太多。【让豁然契会。】怀让禅师就了解六祖对他的启发,默契之,【遂执待左右一十五载,】他就在六祖身旁十五年,【日益玄奥,】一日一日增加这个本性的工夫,深得这个本性的这个深奥的道理。【后往南岳】南岳就是衡山,岳就是山之大叫做 【岳】,南岳衡山嘛。【大阐禅宗。】大阐禅宗,后来我们叫做大慧禅师,就是这个大慧禅师就是怀让禅师,后来尊号,往生以后叫做大慧禅师。下面四十五页,倒数第三行,【永嘉】著有证道歌, 【玄觉禅师。】【少习经纶,】很小的时候,他就学习经纶, 【精天台止观法门。】 【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发明心地就是说对本性的东西有所了解。【偶师弟子玄策相访,】偶尔有一个六祖的弟子,叫做玄策来拜访,就是说玄策禅师: 【偶师】就是偶尔有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叫做玄策来拜访,vist.invitation,邀请啦,可能有互相邀请来拜访。【与其剧谈,】二人剧谈,出言暗合,剧谈就等同于相聚,在一起谈佛理。【出言暗合诸祖。】说话很契合祖师的道理。【策云:仁者得法师谁?】你是跟那位老师学呢?【曰:我听方等经纶,】方等就是大乘经典,比如说《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大宝积经》,这都是方等经论。【各有师承。】都有师承,有一代一代传一代。 【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悟入不二法门, 【未有证明者。】就是说还没有经过证明,印证他是不是有开悟了。【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借着经典,威音王是一尊佛的名字。意思就是说,若是有佛出世,威音王已前就是说,这是借着一种比喻,有佛出世即得,即得就是有佛出世来应证这个心宗,这个本性,明心见性的禅宗,那么这个就可以得到他的宗旨了。意思就是古佛没有出前那么可以印证,那么古佛已经入灭了,那么没有人印证的话,就会变成天然外道了。所以说:威音王佛已前即得,有佛印证,威音王已后,就是说无佛,那么无师自悟的话,尽是天然外道,没有人印证。四十六页, 【曰:原仁者为我证据。】希望仁者你慈悲,请你为我印证。【策云:我言轻。】我说话没有力量,【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 【若去,】你若是要前往,【则与偕行。】我也跟你一道前去。【觉遂同策来参,】玄觉禅师因此,【遂】就是因此,因此同这个玄策禅师来参六祖。【绕师三匝,】绕师三匝,旋绕三圈,【振锡而立。】 振锡而立。振锡,就是持锡杖站立。 【师曰:夫沙门者,】 【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生大我慢,就是故意要考验他的,说:你这个人竟然这么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你为什么;把笔划起来, 【曰:体既无生,了本无速。】划到这个地方,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体既无生,了本无速。师父等一下再为你们解释。六祖说:你既然了解生死事大,无常很快就到来,很快就到来,何不体取无生?你为什么不体悟这个无生法,当下你就是佛,你为什么不体取这个一法不可得,无一法可得的无生法呢?何不体悟这个无生法,了无速乎?这样不是很快吗?了无速乎就是:这样不是很快吗?曰,这个玄觉禅师就这样说:体既无生,了本无速,体即,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无生,若是彻彻底底的了解这个本心,没有所谓的快慢的问题,快慢是对立的东西,了本无速,你若是彻彻底底的了解我们本性的东西,那就没有所谓的快跟慢,了本无速,彻底的了解那里有所谓的快呢?所以不能讲快,这就是大彻大悟,真的!这就是大彻大悟。【师曰:如是如是。】所以你看禅师所说的话,我们是说不出来的,我们见面时只会说:你吃午饭了吗?如是如是,还没有!顶多都是问吃饱了没有,不会问这个,我们不曾在问这种问题。来参访师父的人也从来没问过,不曾问过,不曾问过这种问题,不会跟我说这些禅宗的话语,只有来赞叹的人:法师!听说你精通佛法。我说:佛法我不会。他听不懂,还说:师父真谦虚!我说:不然你问六祖,看他会不会佛法?佛法本来就是不会的东西,佛法不是会不会的问题,他听不懂,反正他也听不懂,这种东西还得看根机说话,所以答的都是牛头不对马尾。他若是会答;譬如他说:师父!听说你很精通佛法。我说:佛法我不会啦。他要是答:不会既得本心,你不会就是真正得到本来面目。这才是真的,但是都不会答,老是答那些,接下来,就是问你吃饱了没有,都是答这些。师曰:如是如是。六祖就说:是、是!就是这样。【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六祖坛经(10)》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