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传心法要讲记(1)

  慧律法师 主讲

  灵慧 恭录 坡主 和尚缘 校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我们已经别离了八个月,今天又再重逢,因为善的因缘——师父说法,众生听法,有这个善的因缘,我们继续再聚会一处,来共同研究佛法,互相勉励,来增进道业。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传心法要》,它是黄檗(音bo)山断际禅师,在日常生活中的开示,然后由他的弟子裴休居士,把它集合起来,变成了《传心法要》,这个希运禅师也就是断际禅师,他是禅宗大彻大悟的一个高僧。

  悟道的人,他山林水下,他都解脱,日常生活,他是用一颗绝对的心,透视了一切虚妄不实的世间,他的内心,过着一个和平的日子,也就是说,他的内在过着没有战争、没有争执、没有情绪、没有执著,他是真正的天下太平——没事,一切都在他掌握当中,因为他了解了这一颗心。了解了这一颗心就是佛心,就拥有真正的生命,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颗心,我们不但没有拥有生命,而且被这个烦恼所缠缚,我们所过的日子,是日日难过,日日痛苦、日日分别、执著、斗争,甚至于诬谤,无中生有,我要生存嘛,对不对?谁跟我敌对的,我就伤害他。要是悟道的人,没有这样子的。悟道的人,他是怜悯这些愚痴的众生,只能很怜悯他,也不能代他们修行。

  底下我们看,黄檗山,这个念:檗(bo)字,为了这个字,我特别的去查了这个词典,没有这个字,别的版本,它所写的有加草字头,所以这里没有加草字头,查不到这个字,应该要加上草字头,那才是正确的字(蘖)。

  黄檗山这是个山。断际禅师,也就是希运,他的出生不祥,西元850年入灭,他是唐代的出家人,福州闽县人,注意!这个州,我们现在是用“省”来划分的,什么省、什么省,以前是用什么州、什么州,这是唐朝划分区域的一个单位,福州人也就是福建人,跟我的老祖宗是一样。

  在家姓氏不祥,幼年出家在洪州黄檗山,幼出家在洪州,又是另一个州了。聪慧利达,学通内外,这个【内】就是佛典,【外】就是外道的书,人称:黄檗希运禅师。他的相貌很殊异、很特殊,与众不同,额头这个地方隆起,就象一个珠一样,号为肉珠。

  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的记载,黄檗断际禅师曾经游天台山,刚好碰到一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目光炯炯,烂然射人,我们的断际禅师,就跟他并肩而走!这个在路上,刚好碰到一条巨溪,很大的溪水。这个溪水泛泛涌溢,又急、又满,溪水暴涨。这个出家人就说:喂!希运禅师,过去啊!希运禅师于是说:你要过去,你自己走好了!这个出家人就不顾前后了,把这个衣撩起来(出家人穿长衫嘛,满好看的啦!其实出家也不难看,只是穿的是古装的。象我觉得我们这种出家的衣服,北传的也满好看的。所以他这个衣服长,就撩起来),把这个衣拉高。脚踏在水波上,就象踏这个平地一样的,也就是有神通,修行修得很好,就这样走过去了!

  在目前来讲,没有看过这样的人,有看过的话,大概就是电影。电影里达摩祖师,一枝芦苇丢下去,就坐着芦苇渡江了。当然我们去看他拍片的话,就是后面吊钢绳,钢绳一放,他当然也沉下去了,目前没有这种人有这种功夫的。

  他到对岸后,回顾招手曰:过来、过来!这个黄檗希运禅师就拍手呵叱:咄!你这个自了汉,早知这样就应该砍断你的后脚筋,说自渡你就自己过去,也不看看四周左右。意思就是太自私的人。

  僧就赞叹黄檗山的断际禅师说:这个希运禅师真是大乘的法器,这么有慈悲心的人,我这样自己一个人过来,就骂我自私,这是我所不及的。因为发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嘛!所以我们要多多发心,我们不能弘法利生,至少随喜赞叹,那也是一种功德。过了一会儿,这个人就不见了。

  后游京师,遇年纪大的一个老太太指示参访了百丈怀海禅师。并大开心眼,要注意听!这个大开心眼,就是指证悟,入道证悟,就是净土宗讲的花开见佛,花开见佛,不是一朵莲花,然后藏着我们的神识,然后再慢慢的开,然后我们看到佛,不是这个意思。花开见佛的意思,就是心花开,即见佛,心花开了,见一切相非相,即相离相,那就是见佛,见到无相的佛、法身的佛,清净心,这就是大开心眼,那就是我们净土宗讲的花开见佛啦!得百丈所传的心印,一时声誉弥高,人皆赞为大乘之器。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之心要,四方的学子云集而来。

  那个时候河东(山西省)节度使裴休,负责、管理宛陵这个地方。裴休,是一个大护法,是个大居士。裴休要建寺庙,迎请说法。因为断际禅师,酷爱旧山,喜欢以前的黄檗山,所以凡是所住的山,统统以黄檗称之。

  以前都是这样子的,什么莲花山九品寺,什么光明山弥陀寺,都是命名一个山,明明就是没有山,可是他就是一定要加一个【山】,出家人从以前的观念就是,什么山再什么寺,叫做什么【山】什么【寺】,就是这样子。那我们,象我们内门那个叫做龙山,【龙山文殊精舍】。那我们文殊讲堂这里没山啊,那就不必命什么山什么寺,所以不必拘泥古时候的命名方式。

  大中四年示寂,年寿不祥。大中四年是西元850,唐宣宗的年号。皇帝给他的封号,叫做【断际禅师】。【际】就是生灭,有分过去、有分现在、有分未来,这个【际】就是时间的总称,时间的总称就是生灭,【断际】就是指断除了生灭。断了生灭的一个禅师,那就是不生不灭的一个圣者了,叫做断际禅师。他的坐下,有临济义玄禅师,睦州道纵禅师等十多人。这个裴休就辑师之语录,成为一卷,并题名《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广行于世。那么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编者裴休小传

  诸位看我们的补充资料,裴休,西元797到870,这个是很不得了的一个在家居士,就象我们现在的李炳南老居士一样这么伟大,裴休居士,非常的护法!唐代孟州济源人,是河南济源人,另外一说是河东闻喜人,一般都是用第二个为依据,河东,就是山西。在长庆年间,也就是西元812年到824年,举进士。大中年间,847到859,以兵部侍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前这个官名很长的,他一个人兼两个职责,兵部侍郎,然后这个中书省门下的平章事,【中书】,就是以前唐代的一个大的单位,就象我们现在是什么行政院,行政院底下再是什么部,交通部、财政部,等等的……所以说中书门下的平章事,又里面的一个部分。那么在后来,任宣武军节度使。这个节度使,就是我们现在指的司令官,一般没有战争的地方,就比较少用这个,唐朝比较有战争的地方,就用这个节度使,就象我们现在的金门,它是战争的边缘,那么就派一个金门司令官,在那边坐镇。迁昭义、河东、凤翔、荆南等节度使。

  这个人看起来非常的坦荡,这个风度闲雅,看起来就是不急不躁,而且也很优雅,操守又很严正,对自己的约束很严格。宣宗曾经称他叫做【真儒者】,哦!这是一个真正拥有孔子思想的一个儒家的人,也就是学儒的人的思想,他这样子是够得上资格的。能文章,楷书遒媚有法,简单讲就是说,他写的这个书法,是有所格局、依据,又自成一派。

  一向是信仰佛教,随圭峰宗密大师学《华严》,我们将来讲《华严经》,诸位就知道,这个圭峰宗密大师,这个很了不得的!宗密著这个经疏,每请裴休为之撰序,曾迎黄檗希运在宛陵,宛陵是一个地方、地名。共商禅道,笔记他的言语,成《宛陵集》,大行于世。武宣之际,就是唐武宗跟唐宣宗之际。佛教新遭大难,裴休以重臣出而翼护,保护,就象这个母鸡,两个翅膀张开来,保护这个小鸡一样的,翼护:在左右帮忙。所以不数年间,佛教得复旧观。中年以后,断肉食,焚香诵经,世称【河东大士】。著有《劝发菩提心文》,我们《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也有作过。集希运之语要,而成《传心法要》。好!我们将这个裴休的资料简单念一遍,知道这是个了不起的在家居士。

  【集并序】

  裴休集合了这些资料而成书,同时自己写了一篇序文。

  好!我们现在对这个断际禅师有个了解了,再看《传心法要》,传什么心?传着佛的心。【法要】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心法,言简意赅,直契佛陀的本怀。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

  “讳”念hui,就是对已故的尊长名号的称呼,这个师长往生了,我们称为他的法讳是希运,比方师父百年后,就法讳慧律。希运禅师,我们讲过了,就是黄檗山断际禅师,这个都是同一个人。这洪州高安县,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县。

  【乃曹溪六祖之嫡孙】

  【嫡】就是正统的,也就是正统相传的徒孙,叫做嫡孙,不是旁门左道的,是正统的,六祖的继承人。六祖传给南岳怀让禅师,再传马祖道一,再传百丈怀海,再传黄檗希运,所以他是六祖的正统相传的徒孙,简单讲,就是大彻大悟的人。

  【西堂百丈之法侄。】

  他还是西堂智藏禅师、百丈怀海禅师的法侄,这个【法侄】是指晚辈。

  我们现在先来看看,他们这个祖孙的关系,这个很重要,对禅宗的渊源,才知道哪一个人是传给哪一个人。

  最上面,六祖慧能大师,传给南岳怀让禅师,怀让禅师传给马祖道一,有的人看了这个,因为他是初学佛,他看到马祖,然后他弄不清楚,以为电视上在演的那个妈祖,说:哦!妈祖也是六祖的徒弟哦!那就很惨了!牛头不对马嘴!这个马祖跟那个妈祖是两回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那个妈祖叫做林默娘,是宋朝的,那么这里是:马祖道一禅师。这个【马祖】是地名,【道一】是禅师真正的名字。

  道一禅师功夫比较好,传了四个大彻悟的徒弟,这四个都是接衣钵的,叫做西堂智藏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南泉普愿禅师,归宗智常禅师,那么这四个是师兄弟,都是不得了的圣者。所以以前衣钵都是传给一个的,他现在传了四个,钵很便宜嘛,是不是?你只要开悟,我买个大钵给你,那没有什么,表示那个法嘛。我们现在的钵…

《传心法要讲记(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传心法要讲记(2)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