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山居士,法名灯佑,为妙德尼俗夫。顺治十年率全家皈依庆忠和沿。与破山禅师有交往,破山曾有《复忠南云凤胡长阳侯》的回信,信中有“老僧牧得一头牛,恶辣鞭绳经几秋。随分纳些收不住,走来天际问胡侯”句,然牧牛之修行不契公性,遂依庆忠修持。居士有“赞五祖像”曰:“黄梅路接破头山,遇个小儿非等闲。佛性答来真奇特,栽松能不忆他年。”《续灯正统》卷十八有载。
副戎王一喝居士
王一喝居士,字用庭,法名灯供。顺治十二年,庆忠登牛首,道经涂井,遇之求法领旨,更号一喝居士,大力支持庆忠弘法牛首山云岩寺。一日忠上堂云:“主山高案山低,左青龙右白虎,年年三百六,月月二十五。逆数顺数,数到牛首山云岩寺大殿里,恰似佛幻三月前鞔的鹿皮鼓。”公于座下。跃然打口鼓。庆忠嘱之曰:“亭谢雪消作么作么,咄哉一喝无我无他。泥里水里清香自若,他时异日是好大哥。阿呵呵,嚼碎虚空体说破,谛信斯言名曰担荷。”居士对高峰三山灯来禅师的支持尤大。《续灯正统》卷十八有录。
万松芝禅师法嗣
忠州万松云岩灯古禅师
万松云岩灯古禅师,忠州江氏子。少列黉序,初参万松于华严,三载始薙发。请益于万松,松示偈曰:“闪灼电光寒,忻然出宝匣。旷劫无明根,一时都抹杀。”次二年。请充第一座。松灭后,众请继席万松,后再住牛首云岩寺。师生平律身以严,其所说法,绝不许人记录,见之必火。貌古形疎,政黄牛之类也。《续灯正统》卷十八有录。
忠州聚云觉树灯世禅师
聚云寺觉树灯世禅师,忠州丘氏子。少为书生,谒万松于楞伽得度,命入侍寮,经年始彻源底。自印心后,混迹浯江十有六年。康熙丙午,庆忠移锡龙昌,以聚云久虗,命师住持。忠涅槃后,师上堂拈香曰:“今朝初九,道是老人二九。今朝二九,却是初九。即今大众设斋,宾也有主也有。且道宾主混融时作么生是供养一句?舌头原来不离口。”《续灯正统》卷十八有录,《忠州直隶州志》卷八《人物·仙释》有传。
岫岩灯燎禅师
岫岩灯燎禅师,或作岫崖灯燎,万松嗣法弟子。其上堂举婆子烧庵因缘,颂曰:“枯木寒岩异草青,凝眸坐却白云深。一朝铁树花开徧,氷雪红炉烈焰腾。”《续灯正统》卷十八有录。
宝峰丽禅师法嗣
忠州天宁耳庵灯嵩禅师
天宁耳庵灯嵩禅师,重庆府丰都县毛氏子。幼于丰都县三姓庵祝发,初习教乘,始谒吹万老人于聚云寺,参随多年,老人示寂,随忠命掌记室。次参宝峰慧丽禅师于熊耳。随请第一座。峰灭后,出住灵峰寺住持。
顺治六年十月十五日,湖广施州卫三渡屯观音山熊耳庵祇园,檀越陈化宇院主文旨秉本堂巴掌和尚遗命请师上堂。顺治七年九月十五日,忠州路宣慰司期主冉斯荣请师住金福山逥龙寺,又受请住王峰山天宁寺,以及其伏虎等四大刹。丙申秋偶示疾。以衣盋亲炙学侣等托高峰三山灯来和尚,以续嗣焉。未几跏趺而化,世寿四十六,阇维得舍利七粒,塔于天宁之东。嗣法弟子有玉眉亮禅师。书记性恺编《耳庵嵩禅师语录》一卷,檇李双桂居士徐善盘谈作序。《续灯正统》卷十八有录。
提督陈世凯灯静居士
陈世凯居士,字赞伯,法名灯静。湖广施州卫人。弱龄颖异,因父迎宝峰说法于熊耳,公朝夕参叩,峰开示偈语辄记忆不忘。一语不惬于怀,则端坐究参无昼夜,必求惺悟而后已。历官至提督,公事之余,恒与缁衲唱酬。当时名宿,咸礼下之。公六十诞,普陀遣使以祝,公答之以偈曰:“金刚不坏方为寿,舍利光明始见真。万法到头浑似梦,性原了处是长春。”《续灯正统》卷十八有录。
临济宗大慧下第一十七世
高峰三山灯来禅师法嗣
梁山五云于夫性一禅师
五云山于夫性一禅师,忠州张氏子。首参庆忠,继谒高峰。峰主兴龙寺,距长江数日程,烽烟四起,周道多阻。师裹粮独行,或曰参寻,固当励志冒险,惧祸奈何。师曰:“大事不明,虽生犹死。”乃潜随贼队至梁,峰一见便问曰:“风鹤时阻如何得到此间?”师曰:“他家自有通霄路。”峰曰:“册子上记来何用。”师曰:“也要和尚证明。”峰微笑。随众参请,近载无所入。无言养公时为监院,师与辩论公案。其质于峰,被打二十拄杖,命看树倒藤枯话。发奋力参,寝食俱废。一日随众坡务,负油麻过横山踏枯竹作声,路旁野雉惊鸣飞去,释然大悟,置麻于地,就地打辊,大笑不止。同行斥曰:“汝颠耶。”师起掴曰:“非公境界。”比归,呈解受印于峰,命分座说法率众,俱以身先。顺治辛丑,师绘峰真请题,峰升座曰:“十年不可瞒一笔,图将出皮肉骨髓。浑全真直得横身,交付拄杖头边放光明。从此一灯百千灯,南北东西任尔分布照烛。咄!”是年峰辞五云山,众坚留师继席,寻还邑之高峰山。
康熙丙辰,退处忠之金刚山。初到即谓侍僧曰:“汝等珍重,吾终于是山矣。”果于十一月十六日集众诀别,修书上高峰老人,誓再世亲依图报恩德,戒众不得建塔,以遗骼投江。言毕奄然而逝,世寿五十有九,僧腊三十。
夔州西龙无言性养禅师
夔州西龙无言性养禅师,垫江刘氏子。祖母梦庭开一莲,遂生。自幼出尘,谒庆忠,初职化主,次充客司,忠示以偈有“化缘纔罢又知宾,驴事不临马事临”之句。急公忘私,凛凛有古风。继参高峰,司监院。公事之暇,励志己业,日臻玄奥。峰主五云,请居第二座。顺治戌戍受印,出住西龙、普陀。
康熙戊申,峰南下以昙华院事召师主之。居三载,精勤莅众,克绍前徽。庚戌冬,感微疾,集众说偈而逝。阇维舍利盈坎,四众寻觅殆尽。何干行居士曾受印于师,因地远后至,以不得舍利为恨,跪求于迁化处,复获十余颗,五色光润,倍常门人,奉灵骨建塔于高峰祖塔之左。
梁山长庆大衍性豫禅师
长庆大衍性豫禅师,忠州吴氏子。明末甲申兵变,族众被害师,同胞三人独免祸,乃决志出尘。长字颖初,次字云松,同参高峰于五云山,看“无梦无想主人公”话。是年,峰嘱高弟四人将谋退隐。普茶次,谓众曰:“老僧辛苦数十年,今担荷法门有人兹后愿住山以终吾志。”师出众厉声曰:“和尚且缓缓,担荷法门的人未生在。”一众惊骇,峰亦不加责。后所嘱四人皆早卒。师掌记室十余年,峰迁昙华,请克第三座。印心后,康熙辛亥出住长庆寺。
忠州广积立雪照见禅师
广积立雪照见禅师,垫江袁氏子,世业儒。师生有异相,志慕出尘,礼吊岩、南浙二师剃落,与高峰有手足道谊。峰主五云,师依叩玄旨,后历兴龙、昙华,师恒侍焉。一日峰征师见谛稳密,谓曰:“古人参学事毕,即思报佛深恩。汝志若何?”师曰:“得自了便罢。”峰厉声曰:“将谓你是个人。”师趋前曰:“已闻命矣。”康熙甲辰,辞峰游云贵,行化贵州一十五载,历主数剎,衲子闻风趋赴,大振聚云之道。后以扫塔旋蜀,众请主广积祖院,次迁龙坪。
紫垣性贵禅师
紫垣性贵禅师,忠州胡氏子。早岁披缁,首参万松。值松围炉次,一僧近前立,松拈火匙于炉灰上画圆相示之,僧接火匙插圆相中,松复以脚抹却便起去,师于此有省。谒高峰,克侍司十余载,清操洁志,始终不渝,久之心眼豁开。一日峰对众云:“高峰顶上有一只瞌睡虎。”师出一喝。峰后示以法语:“有国师三唤三应,犹谓辜负而今。高峰一语一喝又且如何,想是当人多年方丈窃得如许赃私,一朝考较将来,不觉信口供出。展开没量胆,略露出噬人爪牙。长沙大虫,莫与争锋。虎丘睡虎,无能拒敌云云。”然师终韬光晦迹,一蒲一衲,甘志林泉,有语以出世者,师但笑而不答。请之至再,则怫然曰非我志也,一时缁素,莫不仰慕高风。
重庆龙桥天湖惺若性定禅师
重庆龙桥天湖惺若性定禅师,忠州赵氏子。年十八投吊岩薙染受具,首参高峰于玉印山崇圣寺,继谒双桂,峰迁五云复叩焉。于狗子无佛性话有醒,命职侍者事,峰主昙华,入浙领天宁,师皆掌记室,十余年洞彻玄旨。康熙壬子受印,出住雨花寺,次迁龙桥寺。入院,土地,卓拄杖云:“神从此来,灵从此起。我住此山,尔护此地。勿得多口报庄人,南泉不喜吃油餈。”复卓一卓。三门:“只者一步踏过者,掉臂而去。脚跟未点地者,随山僧进来。”拽杖便入。三大士殿竖拄杖云:“唤作文殊得么振身云,唤作普贤得么弹指云,唤作观音得么,恁么会又怎得?毕竟如何?”展具作礼。
垫江萝月云林性现禅师
垫江萝月云林性现禅师,忠州潘氏子。参高峰于五云,年方二十,机辩过人,首侍寮,继维那。峰屡迁兴龙、昙华,师皆侍焉。峰一日问:“如何是你侍者的事?”师曰:“请和尚尊重。”“如何是你维那的事?”师曰:“法王法如是。”峰曰:“你本分的事。聻!”师曰:“早已呈白了也。”康熙乙卯,众请开法萝月寺。上堂云:“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明眼衲僧不用重举,收来放去明明历历。毕竟如何?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万县宝积大笑性崇禅师
万县宝积大笑崇禅师,川北岳池鲁氏子。世以一经传家,父母祷佛生师。五岁随父读书鸭山寺,闻僧读华严及课诵声,感泪如雨。每与沙弥辈,喜戏不欲归。值壬午寇起,随父母迁避数处,久之双亲先后逝。甲申被掳入川,东总戎袁宝善破贼,得师观志气不类常童,诘曰:“汝欲官乎?”师曰:“愿成佛耳。”袁公异之,送师亲炙高峰。峰喜与薙染,命参念佛是谁,久之有省,呈偈曰:“念佛是谁谁念佛,一声高了一声低。高低声罢归何所,石女云中驾鹭鸶。”峰不示可否,复命看句归何处话。师猛参三昼夜,忽然大彻,失笑惊众,座元征其见处,师口颂答之。元诸方丈云:“大笑于句归何处公案已会得,和尚幸勿轻易放过。”师随后窃闻笑云:“是甚么心行。”侍峰二十年,始侍寮,次副寺,次监院,丛林重事,赤身担荷,无少推逊。康熙癸卯,开创高峰,工未竣,峰应向化侯请迁昙华,乃以高峰院事属师。虽日事上木拈…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二——重庆忠州之聚云法系高僧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