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继续接下去:【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
就是不必怀疑,四大这个色身,是一定无常的。学道的人,你一定要肯定的去认识它,这个四大的色身,本来就是无常的,随着妄想生生灭灭,牵引进入六道轮回,不能主宰的,这个色身如果要死了,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是生生灭灭的东西,要生病,我们也一点办法都没有,不得不生病啊!
【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
十八界就是六根、六法、六识。十八界即空,一切皆空。【荡然】,意思就是一干二净啦,形容这个洗涤得一干二净。荡然清净。
【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
【识】一看就知道,用分别心在吃,【智】,就是用无心、清净心在吃。我们这个色身,是臭秽不堪的,又是百病丛生,那生病呢?【饥】就是饥饿,我们不吃就会生病,没有体力嘛!【疮】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肿瘤那一类的,不是饥饿就是生病。
【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
饮食随缘,也不生这个贪着之心,心没有贪,好吃,也吃,心不贪着。不好吃,我们也不会生气,也没有关系,所以内心里面用智慧去吃,什么都解脱,吃到硬的,笑一笑,吃到咸的,笑一笑。他说:师父!会不会太咸?会啊!以后煮淡一点就好了,不要生气哦!太软了,没有关系,以后用稍微硬一点的,太硬了,用软一点的,没关系,心都是无所执着,也不要给众生难堪,不好的,人家是很诚意的嘛!
所以这个饮食随缘,就是智慧的食。但是如果象世间人,可不是一样了,世间人恣情取味,放纵这个情欲,贪取这个美味,一定要怎么样煮,大陆有一种很可怕的,他把那个猫,活活的抓起来,然后放进那个滚烫的水,那个猫在滚烫的水中,它就拼命地跑,可是没地方跑啊,他把盖子压起来,你就看那里面一直在挣扎、一直在挣扎,跑到最后,哦!它那个猫的毛自动就脱落,然后他说这个味鲜,那这个不得了了!这个造业,你要杀掉它来吃的话,这个手段还比较没那么残忍,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吃的话,那手段是很残忍的。还有吃那个什么猴子的脑髓的,把它个骨胳挖一个洞,活生生的吃它那个脑髓,我想到这个都吐了,早餐、晚餐都吃不下去了,可他们就这样吃,无所不吃。还有吃那个没有开眼的小老鼠,就是刚刚生出来的小老鼠,活生生的,从那个尾巴抓起来,然后沾那个什么酱,什么豆瓣酱,还是沾什么酱,然后就把嘴巴开开来,放进去的时候,那个老鼠还在抖动,吓死人了!他们说很好吃的,咬下去的时候,只听到叫了一声,吱一声!然后就没动静了、没声音了,就是这样子,这个世界无所不吃。还有吃那个蚂蚁的,大陆有吃那个蚂蚁的,还吃那个蝎,蛇蝎那种蝎,尾巴有毒剌的那个蝎,都有。中国人吃尽海陆空,没有一个可以躲过的,连老虎最凶的,我们也吃。
【恣情取味,妄生分别,】不管因果啦,【惟求适口,】满足自己的口味就好了。【不生厌离,谓之识食。】不知道厌离。所以我们吃得好、吃得坏,三餐只要能够饱,我们都可以过日子啦,修行人,他就是有这个好处,不会很执着这些饮食上的。
【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因为不了解我们这一颗本心,所以因此【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祈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借佛的音声、闻佛的音声,修四谛法而证果的,【谓之声闻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把笔拿起来,这个【有】的旁边写两个字:就是【着相】,执着的意思。你如果不能透视这个相,那你不能修行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实在的东西,所以学道人只怕一念着相,就怕你执着。底下就是【即与道隔矣。】所以禅宗说:着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什么叫着相?放不下、放不下啦!我就要执着。那就没办法了!所以有的人,有一个人来问师父:师父!我放不下怎么办?我是很洒脱的告诉他:留着痛苦啊!那我再继续放不下呢?继续痛苦啊!说:我有一天放得下呢?那就解脱啊!那么简单吗?不简单哦、不简单!要让他不痛苦是很困难的,要你不执着,没有那么简单的!对不对?一执着、一着相,就与道相隔,所以说,师父常常一直讲说:我们都是生活在【有】的世间,什么是真如的世界、无相的世界,都没有体会过,什么是不生不灭的境界,从来没有体会过,当然是与道相隔了。【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记住哦!念念,起念没有关系,可是你要每一个念头都要放下,因为是无相嘛!念念无相,就是你起心动念没有关系,但是你要起的是无相的念,没有分别、执着的念,是不是?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念念无为,即是佛,这就是佛了。【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底下要划线,【唯学无求、无著。】这要划双线,为什么要划双线呢?怎么样?我们开车的时候,划双黄线就是不可以越线,你求佛道,不可以离开这四个字的,唯求、唯学什么?无求:无所求,无著:不要着相、不执着,你就学这个。【无求,即心不生;】我们无所求,心、妄想就不会出来,你无所求,你妄想怎么会跑出来?【无著,】你不执着,心也不必去灭它,【即心不灭。】因为你不执着,本来就没有了,那你灭什么呢?心也不会灭啊,你不执着,那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啊,你也不必去灭它,心就不灭。这个心【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加两个字:只是【方便】教化,然后加两字:【随缘】接引之门,只是方便教化随缘接引之门,这叫:教化接引门。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怎么样?这个都是方便教化,随缘接引之门而已。本无一切法,【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只要你离相,你就是法,你就是懂得法。所以我们一个学佛的人,不懂得离相,堪称佛弟子吗?所以有一个人来拜访师父,他说:师父!我有一天要来亲近你。我说:你亲近我做什么呢?他说:你是善知识喽!哦!我说:外在的善知识,不如你一念内心回光返照,离相,你的心离相,你的心就是最大的善知识。哦!他好象当下有所顿悟,瞪大两颗眼睛:哦!我赶快端一杯茶给他喝一喝,好象得到很大的法喜了。我说:与其你亲近外面的善知识,不如内心一念回光返照,一切法离相,即相离相,你的心就是你最大的善知识。一切法,来求法的人,我都给他回归到他的心中,心中的法就是真实的法,所以离即是法。底下这个字:【知离者是佛。】你看!知道离相的人就是佛,我们就是离不开这个相,离不开这个相,对不对?象有一出戏,叫做《望海的母亲》,她的儿子去捕鱼,去捕鱼以后,对不对?就不回来了,一去就没有回头,然后她每天在岸边就这样呼唤、呼唤:阿吉啊!回来啊!阿吉啊!她去那边海边,去了十几年,她的儿子都没有回来,将近二十年,她从黑发叫到白发。这个电影我看了:唉!这个众生是没办法。如果我的儿子出海,假设没有回来,那我就会向大海说:阿吉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爸爸无能为力,你好自为之,死也是你的命,活也是你的命,我只能在家里拜佛,求佛祖保佑你了!就是这样了,我就不会每天苦等了,又不是傻瓜,天天等在海边,时间一到,能回来的话,你自己就会回来了,没回来就是死了,这是一定的,没办法啦,这个无能为力的,你只能祈祷啦!出海捕鱼,没办法啦!是不是啊?所以她每天希望她儿子回来,她心里一直坚信,她儿子没有死,可是二十年了,十七、八年到二十年,都没有回来。所以我们要离相,碰到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学佛,他有一个好处,碰到了感情上的纠纷,比较,比较容易放得下,比较啦,不是就放得下哦,没办法的,比较、可以、稍微,有的人碰到,还是死得很惨啦,没办法,他怎么样都放不下的,我是说比较、可能、稍微放得下,不是一定他就可以放得下,没有那么简单的,没有那么简单的!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知道离相就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是无法可得。【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我们黄檗断际禅师告诉我们:学道有什么秘诀呢?【但莫于心上著一物。】只要不在心上,执着任何一件东西,你想想看,这一句话就是一针见血了!我们常常讲:请师父开示!哎呀!这个祖师大德早就写得很清楚了,只是你听一听,你只喜欢听,可是不喜欢去做啊,对不对?你不喜欢去应用啊,没有办法的!但莫于心上著一物,只要你心中,不要去执着任何的东西,这就是佛法了!
【言: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说佛这个真正的法身,就象虚空一样,【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如果一定说有虚空,那么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变成有二了。诸位!在底下再加两个字,但莫作虚空解的上面,这个【但】字上面加两字,加:虚空,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这个虚空,你不要认为是无形无相,它就是一个空空洞洞的虚空,不要这样子,因为法身跟虚空是不二的。底下再加两个字,莫作法身解,这个【莫】字上面加:【法身】莫作法身解,这个法身,你也不要解释成单一个法身,因为法身跟虚空也是不二。虚空但莫作虚空解,因为虚空就是法身,它不二嘛,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它也是不二。【虚空与法身无异相,】这没有两个相的。
…
《传心法要讲记(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